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便揿针》的临床应用简介


(2013-05-18 15:46:35)

《方便揿针》的临床应用简介

一、《方便揿针》的特点及相关简介

1、《方便揿针》具有无痛、即刻见效、有持久疗效等诱人特点

    该揿针(方便揿针)具有针刺无痛、即刻见效、又有持久疗效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对于各类疼痛或痉挛的症状,大多数均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方便揿针》即时疗效的科研、高科技内涵特点

相关研究表明:针刺原始效应是电化学效应(针刺入体内就会产生微电流、从而改变局部的电位差;同时刺入体内的揿针会腐蚀、会释放出微量元素、从而改变局部的浓度差),实质上针刺即时的主体疗效是由电化学效应产生的,即针刺入体内后由于改变了局部穴位的电位差、浓度差继而影响改变了相应的神经以及组织从而产生了疗效。长期以来业内一直被“要酸胀痛的针感得气才会有效的”技术偏见所困:不知道针刺的原始效应是电化学效应;不知道针刺入体内会产生微电流、从而改变局部的电位差;不知针刺入体内会腐蚀、会释放出微量元素、从而改变局部的浓度差;不知道针灸治疗根本不用深刺、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部位、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而深部肌肉器官的神经及毛细血管并不丰富、针刺的疗效并不大;这些也就是目前临床能出科研成果的诱人亮点。

3、《方便揿针》无痛(针刺无痛率可达95%以上)又有十分安全高效的科技内涵特点

    、首先揿针产品使用时需要重压外壳,而重压外壳的压力会使受压区的压觉神经细胞兴奋,从而围成了有外壳压力感受的压觉屏蔽区,使人体无法感受到针刺入人体的感觉;

    其次,那外形如极小的图钉、针体直径仅为0.25mm细、2mm短的揿针大多数不会直接刺及痛觉神经末梢,故不产生痛觉神经兴奋痛觉(只有大约1~2%极少数直接刺及痛觉神经末梢的针才会产生痛觉);

    、又因针体直径仅为0.25mm细、2mm短的揿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所以治疗时会十分安全;

    、另外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的部位、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而深部肌肉器官的神经及毛细血管并不丰富、针刺的疗效并不大,因此揿针会收到极佳的疗效。

    、此外由于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因此大大增加了针灸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使得其能收到极佳的疗效。

二、《方便揿针》的适应、应用范围(产品可用于中医、针灸穴位治疗

1、揿针可适应、应用于中医、针灸穴位的各种疾病治疗

2、揿针可适应、应用于中医、针灸穴位的典型疾病有腰痛、颈椎病、肩周炎及各种痛症病症、面瘫、面肌痉挛、咳嗽、胸闷、气急、呃逆、近视、腹痛、前列腺炎、尿急尿频、夜尿、失眠、美容、减肥、妇科功能失调等疾病治疗。

三、揿针临床应用方法及相关实例简介

1、揿针产品标准、产品注册证的适用应用范围:

    可用于中医、针灸穴位治疗

2、揿针按中医、针灸的治疗机理选用穴位的法则及关键

揿针针刺的穴位作用

双向性良性(阴阳平衡)调节作用:如针刺内关穴既可使高血压降下来、也可使低血压升上去(但不能使高血压升上去、低血压降下来,晕针者除外),针刺局部穴位既可使局部缺血性待恢复组织增加血液供应、也可使局部充血肿胀组织的多余物质予以吸收转运排泄。

、对需修复恢复组织具有活血祛瘀(增加微循环)修复恢复作用:增加毛细血管的循环量、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修复恢复的新陈代谢。

良性的神经功能调节作用:解除痉挛,增加自身协调的调节功能。

、疾病需要治疗的本质的分类

、需要修复恢复组织的治疗:疾病或慢性疾病的组织损伤(组织改变、变性、代谢障碍物滞留堆积、炎症)、扭伤、挫伤(含外伤)等需要修复恢复组织的治疗。

、需要解除痉挛增加自身调节功能的治疗:没有组织损伤(组织改变、变性、代谢障碍物滞留堆积、炎症)、扭伤、挫伤等的痉挛(如:呃逆、咳嗽、胸闷、尿频尿急、痉挛性胃痛胆区痉挛痛初期、肠痉挛、腰肌颈肌等肌肉痉挛等)等需要解除痉挛增加调节功能的治疗。

、需要修复恢复组织同时增加自身调节功能的治疗:本节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揿针针刺治疗疾病选用穴位机理法则

局部取穴(需要修复恢复组织的治疗):给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患区的局部多埋针,用以治疗组织损伤(组织改变、变性、代谢障碍物滞留堆积、炎症)、扭伤、挫伤等修复恢复。

定点取穴(需要解除痉挛增加自身调节功能的治疗:在无组织损伤(组织改变、变性、代谢障碍物滞留堆积、炎症)、扭伤、挫伤等的相关神经节段穴位定点埋针用以治疗痉挛(如:呃逆、咳嗽、胸闷、尿频尿急、初期痉挛性胃痛胆区痛、肠痉挛、腰肌颈肌等肌肉痉挛等)。

、需要修复恢复组织同时增加自身调节功能的治疗:本节上述两种疗法同时应用。

揿针治疗法则的关键点——阿是穴阿是穴是疾病的阳性反应点——痛点或不适点

、经研究通常经穴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敏感度)要较一般非经穴部位多、而敏感;

、而感觉神经末梢的敏感度则取决于其周围的酸碱度及电位差的变化;

、阿是穴是疾病的阳性反应点,其神经分布少于经穴部位,而其敏感度大于经穴部位,正说明了该阿是穴区的酸碱度、电位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故该阿是穴应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点。

、揿针作用阿是穴有电化学作用(产生酸碱度、电位差变化)故针对性强、疗效佳。

、阿是穴是千百年来针灸临床用得最多、最佳的穴位。

揿针治疗的关键技术

、埋针动补疗法:一般在患病区埋入2~5针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补埋刺1~2枚揿针;补埋针后再活动感觉、再补埋揿针……;一般经过2~6个“补埋针~活动感觉”过程就能得到喜人的较佳效果。

、埋针运动疗法:因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埋针时的生理运动可进一步增加机体血供修复、增加自身协调,故能收到极佳的疗效(其间还可做些锻炼,但不能过量,时间因人而宜)。

、早期、初起治疗与坚持、持续治疗:越早治疗,疗效越佳;慢性疾病、组织损伤疾病的恢复性治疗需要持续坚持一个阶段(组织损伤越重,患病时间越长、治疗时间也越长)。

3、揿针选用教材、著作治疗法则的灵活选取穴位的应用法则

、分辨疾病本质:以组织是否损伤为分辨本质,从而确定以局部为主还是定点为主的治则。

、确定灵活治则:可按教材书本上介绍的患者患处的局部穴位施治,患处没有经穴的可用阿是穴,并采用埋针动补疗法施治;此外教材书本不在患区的穴位也可参考作为定点选穴。

4、临床文献资料——部分揿针论文目录

1. 揿针、药物外擦及TDP治疗面肌痉挛60例   《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第17卷第6期)

2. 揿针并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年第1卷第10926页)    

3. 揿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4例  《新中医》(200032322页)

4. 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第112页)

5. 揿针治疗面神经麻痹53例疗效观察《现代康复杂志》(20018月第5卷第8123

6. 揿针治疗顽固性眉棱骨痛21例《上海针灸杂志》(20026月第21卷第3期第47

7. 揿针治疗小儿遗尿50例《湖北中医杂志》(1994年第5期第16卷总第11145页)

8. 揿针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福建中医药杂志》(19982月第29卷第1期第18页)

9. 针刺辅以揿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中国针灸》(2006269628页)

10. 针刺配合揿针治疗面肌痉挛26例《新中医杂志》(20012月第33卷第2期第45页)

11. 埋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0例《江西中医药杂志》(2008,3911):59-60

12. 埋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165-166

13. 皮下埋针治疗哮喘的初步观察《中国针灸》(2002,183153-154

14. 穴位埋针治疗颈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8):156-157

15. 喘穴埋针治疗哮喘慢支99例临床分析《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28-29

16. 电针、红外线加揿针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4:581

   —584

17. 揿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意义《江西中医药杂志》(2010,417):58-59)                                                  

                               ……………………

5、部分疾病按教材、著作、中医、针灸机理选用穴位治疗的建议

、各种疼痛类病症的治疗注:()是部分举例,还含未举例的其他痛、胀、闷症

、肌肉、神经、软组织等痛症的治疗

A、肌肉、神经、软组织痛症的疾病有:颈痛(颈椎病)、肩痛(肩周炎)、臀部痛(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头痛(偏头痛)、四肢肌肉痛、躯体痛(肋间痛)、关节痛(关节炎)、牙痛、骨痛、肿瘤痛……

B取穴治疗:可在患病区域找出阿是穴埋入2~5(也可按教材书本上介绍的患者患处的局部穴位埋2~5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补埋刺1~2枚揿针;补埋针后再活动感觉、再补埋刺揿针……;一般经过2~6个“补埋针~活动感觉”过程就能得到喜人的较佳效果。

、神经性炎性痛症等的治疗

A、神经性炎性痛症的疾病有:神经炎、末梢神经炎、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牙神经痛、面神经炎(瘫痪)、肋间神经痛……

B取穴治疗:可在患病区域找出阿是穴埋入2~5(也可按教材书本上介绍的患者患处的局部穴位埋2~5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补埋刺1~2枚揿针;补埋针后再活动感觉、再补埋刺揿针……由于神经受到损伤后的最佳恢复期为2~3月,因此该类疾病的疗程应视神经受损的程度而定,有些受损厉害的治疗时间较长。但采用揿针治疗会减少痛苦、方便治疗、加快恢复。

、脏腑器官痛、胀、闷症的治疗

A、脏腑器官痛、胀、闷症的疾病有:心(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病)、肝(肝炎、肝脏病)、胃(胃炎、胃病)、脾(脾肿大)、肺(肺气肿)、气管(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肾(肾炎、肾病)、胆(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病)、肠(肠炎、结肠炎)、膀胱(膀胱炎、癃闭)、尿道(尿道炎、尿频尿急)、前列腺(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痛经……

B取穴治疗:可选择与患病脏腑相关联(神经节段)的华佗夹脊穴、背输穴埋8~12(也可按教材书本上介绍的患者患处的局部穴位埋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反复补埋揿针,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收到相应的效果。

、各种痉挛性与功能低下、失调病症的治疗注:以下还含未举例的其他同类性质病症

、肌肉、神经、软组织痉挛的治疗

A、肌肉、神经、软组织痉挛的疾病有:颈部(颈椎病)、肩部(肩周炎)、臀部(坐骨神、梨状肌痉挛)、头部、胸背部、四肢部、关节部、牙关节痉挛……

B取穴治疗:可在患病区域找出阿是穴埋入2~5(也可按教材书本上介绍的患者患处的局部穴位埋2~5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补埋刺1~2枚揿针;补埋针后再活动感觉、再补埋刺揿针……;一般经过2~6个“补埋针~活动感觉”过程就能得到喜人的较佳效果。

、脏腑器官痉挛与功能低下、失调的治疗

A、脏腑器官痉挛的疾病有:心(冠心病心肌痉挛)、胃(胃肌痉挛)、气管(气管支气管炎痉挛)、呃逆(膈肌痉挛)、胆(胆管痉挛)、肠(肠功能紊乱、痉挛)、膀胱(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尿道括约肌痉挛)、月经不调、遗精遗尿、阳痿早泄、不孕不育功能低下、失调……

B、可选择与患病脏腑相关联(神经节段)的华佗夹脊穴、背输穴埋6~12枚揿,同时还可再于患部穴位埋(也可按教材书本上介绍的穴位埋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补埋揿针,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收到相应的效果。

、各种提高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即运动功能、供血功能、神经功能减退)病症的治疗

A、老年性下肢(走路)无力: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膝眼、鹤顶、阿是穴。

B、眩晕、记忆减退(老年痴呆):颈椎的夹颈穴(第5、6、7颈中线旁开0.5寸)、阿是穴。

C、缓解胸闷气急(防止冠心病心肌痉挛):胸3、4、5、6、7华佗夹脊穴、心俞、阿是穴。

D、缓解胸闷气急(哮喘、支气管炎痉挛):胸1、2、3、4、5华佗夹脊穴、肺俞、阿是穴。

E、老年性、退行性(男女)尿失禁或小便不畅(包括前列腺病):曲骨、关元、中极、横骨、大赫、冲门、膀胱俞、肾俞、阿是穴。

F、便秘:气海、阴交、天枢、外陵、大横、腹结、大肠俞、阿是穴。

G、硬化症、中风后遗症:按教材介绍的患者患处的局部穴位埋,再加埋阿是穴

                               ……………………

四、产品应用技术奥秘 —— 产品应用关键点 —— 产品应用的重中之重

埋针动补疗法:在患病区域找出阿是穴埋入2~5(也可按教材书本介绍的患者患处局部穴位埋2~5后,让患者活动感觉一下患部,寻找出阿是穴后再补埋刺1~2枚揿针;补埋针后再活动感觉、再补埋刺揿针……;一般经过2~6个“补埋针~活动感觉”过程就能得到喜人的较佳效果。

、早治:疗程短,疗效快。损伤重、晚治:治疗时间长,但要坚持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便揿针应用建议(二)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简述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针灸快速入门的不二法门–针灸取穴的五大要点秘诀
颈项痛(九 · 斜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