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上游

世上游---“老爸行走上海”之“苏州河桥”(下)

(2013-01-30 07:31:29)
 

 今天,继续随着老爸行走苏州河桥上......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位于上海城区的苏州河段先后建成了18座大桥。19世纪所建多为木结构,20世纪初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桥中不少为租界工部局所建或改建,因此一般桥梁都集中于苏州河东段,且多带有浓郁的欧洲城市拱桥风格。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州河的桥梁经过维修、改造和扩建,又增添了许多新的面貌。

 

        老爸特喜欢宝成桥,这是一座步行桥,南与普陀区叶家宅路相连,北与普陀区横向通行的光复西路相接。最早此处是小木船摆渡船渡口,名“谈家渡”。1931年,由苏州河北岸的崇信纱厂杨杏堤等人捐资建造,为五孔木质行人桥,因桥南岸接宝成弄(今叶家宅路),故得名“宝成桥”,主要供工人上下班用。1937年八一三战火中被日军炸毁,1938年修复。以崇信纱厂和东华纱厂首字命名为“崇东桥”。桥址在原谈家渡口,故又名谈家渡木桥。上海解放后,有3000多名职工的崇信纱厂等于1954年就成为上海首批公私合营企业。木桥由市政工程部门进行修缮。1971年,市有关部门决定拆除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桩基,成为苏州河上唯一的一座双曲拱梁人行桥。前几年,宝成桥修缮一新,十分精致典雅。

    同样是步行桥,西康路桥就显得有些简陋。苏州河流经西康路桥处有一个河湾名清水湾。南岸有块凸出的土地称半岛,那里以前有一个小木船摆渡口,名“小沙渡”。光绪十五年(1899)上海公共租界就扩展到小沙渡湾南岸一带。190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筑路命名小沙渡路,1943年汪伪政府改名西康路。有了道路又有苏州河岸线,当时货物运输主要依靠水路,所以许多中外企业到小沙渡南北开设工厂,南岸有中国第一个电风扇厂华生电扇厂、江苏药水厂及印染厂,北岸有1914年6月建造的福新第三靣粉厂等。上海解放后小沙渡一带苏州河两岸成为沪西工业区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两岸交通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用木船摆渡费时费力又很不安全。为此有关部门于1981年撤销渡口,建了钢筋混凝土桥,命名西康路桥,为人行桥,自行车上下须推行。
 

    镇坪路桥毗邻西康路桥,苏州河在镇坪路与南岸常德路之间的那段,过去都统称为小沙渡。车和人的交通主要依靠江宁路桥和西康路桥。鉴于江宁路桥的危桥迹象早已显露,不能负重并拆除重建势在必行。西康路桥又只有人行功能,所以政府在2004年就作出规划在常德路与镇坪路之间建设一座能通行4车道的新桥。桥梁于2009年7月竣工通车,一跨过河,在河水中不设桥墩。桥西设机动车道4条,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各2条。桥梁建设和装饰包括灯光配备都比较现代化。但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人行道坡度较陡,骑自行车者还要推行,许多行人仍选择过西康路桥而行。
 
 

     老爸说:苏州河上的桥,属武宁路桥最漂亮。武宁路桥是苏州河上首座雕塑景观桥。去年的一天晚上,我经过武宁路桥,远远就看到被灯光照射得明黄的金色雕塑,十分弘伟。桥身4座雕塑底座呈四方形,采用立柱风格装饰,顶端是金色的雕塑,每个都是母亲和孩子的形象,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和希望。据说,2009年改建完成的武宁路桥,借鉴了塞纳河上著名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的建筑灵感。亚历山大三世桥于1900年落成,长107米的桥身由一个桥拱组成,桥两端各有巨大石柱,上面是镀铜骑士群雕像,飞马振翼,很美。而苏州河上的雕塑景观桥目前只有武宁路桥,尽管对桥上雕塑还存在争议,但是作为一种桥梁“美化”的尝试值得肯定。
 

    曹杨路桥南与长宁区江苏北路相接,北与普陀区曹杨路相通。早在清代晚期此处就设有木摆渡船的渡口,名曹家渡,此名相传至今。在普陀、长宁和静安三区交界的曹家渡历来是沪西重要商业地段。1928年在原达丰纺织印染厂、崇信纱厂企业家杨杏堤先生等发起并捐款下,在此处建了一座木桥。因桥南西侧有座道观三官堂,故木桥名三官堂桥。又因桥南东侧为曹家渡渡口,所以又称曹家渡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该桥被日军炸毁,随后修复。1949年3月,桥西侧另建一座木桩木面5孔临时木桥,称“曹家渡西桥”,原桥遂称“东桥”。解放后,曹家渡东、西木桥多次被加固修理。1950年,东桥改为人行桥。1976年,在东桥址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永久性大型桥梁,1980年竣工通车,并以桥北之曹杨路命名为“曹杨路桥”。1985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华政桥原名“校园桥”,2009年改名华政桥,是华东政法大学联系南北校区的专用桥。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是圣约翰大学,上世纪三十年,学校面积已经不够用了,当时苏州河南岸的地价越来越髙,而苏州河北岸的土地相对比较低,但隔着苏州河来往不便,影响校舍向北发展。为此由校友企业家荣德生等发起捐款,于1934年建造了一座连接两岸的木桥。定名校园桥。虽然是木桥,但比摆渡方便多了,有利于圣约翰大学向苏州河北岸发展,以后陆续在光复西路东侧购置土地建造部分校舍和操场。木桥几经修缮,保留到华东政法学院建立后。直到1967年木桥破损不堪,影响通行安全,才不得不拆除。两岸人员往来要绕道铁路桥(现为凯旋路桥)通行。由于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己不成为学院,无人来顾及校园桥的事。以后随着恢复髙考,华东政法学院全面复课,才把重建校园桥的事提到有关部门议事日程,直到1980年8月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人行桥,仍为“校园桥”。2009年经上海海事局爹有关方面批准,校园桥正式改名为华政桥。并结合迎接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对该桥包括灯光等进行综合整治,华政更焕然一新。
 

    凯旋路桥原名铁路桥。1915年辛亥革命后不久的民国政府交通部,就着手建设沪杭铁路。为了使火车通过苏州河,就在现桥址建了一条钢结构桥梁。由于是供火车通行的桥梁,所以就称其为“铁路桥”。除通行火车外,也可供行人步行通过。铁路桥是根据铁路需要建设的,所以桥面很低,涨潮时较大船只不能通过。但勉强使用了80多年。1997年后沪杭线改由外围通行,原来的铁路不再通行铁路。有关方面就会同铁路部门和有关区规划建设轨通交通线。当时称为“明珠线”,即3号线。这是上海第一条轨道髙架线。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在现址并列新建了一座贯通凯旋路和凯旋北路的桥梁,定名凯旋路桥,于2000年建成。  
 
 
 

    相比其他苏州河桥的宽敞整洁,老爸镜头下的强家角桥显得颇为杂乱。苏州河流经周家渡(现古北路桥)成S形到强家角桥,南岸西侧过去是棚户区强家角村。同时南岸的万航渡路在此南折与长宁路相接,这一地块就成近似三角形状,所以又称三角场。强家角桥是由小木船渡口演变而来的。早在清道光七年(1827年)南岸强家角村富裕人士为了便于开垦开发苏州北岸相对比较低价的土地,捐资建造强家角渡口,设施相当简陋,两岸设木质牵引大转盘,人力用绳索牵引拉动木船过河。虽很落后又影响过往船只安全通行,但比原用小船驳运方便了些。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上海沦陷,人工拉船渡口就从此停运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燃煤小火轮渡船。建国后强家角轮渡逐步纳入市轮渡公司统一管理。1962年改造为铁壳电动轮渡船。每天从早晨5点到晚上11点每7分钟来回一次。1997年12月16日市有关部门投资375万元建设的强家角人行桥建成通行,强家角渡从此撤销。成为苏州河上原7个轮渡中最后一个撤渡载入历册。 1997年12月16日上海新闻报导:苏州河上最后一个轮渡强家角渡。从这天起苏州河就告别了轮渡。
 
 

    古北路桥位于苏州河“十八湾”的第九湾,地段名称周家桥。因以前此处有条苏州河支流李泾上的桥名周家桥而得名。过去这一带行人过苏州河交通主要依靠强家角轮渡。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距强家角渡口较远的行人交通不便的问题,在现古北路桥桥址的古北路和北岸的横马路光复西路之间建了一条钢筋混凝土可推行自行车的人行桥,定名大渡河路桥。桥长44米,标髙7.9米,桥宽4.7米。2004年,政府对大渡河路人行桥实施拆除,动迁南岸居民住房和北岸工厂等,着手改建工程。2007年4月重建成人车两用的古北路桥。
 

    与原大渡河人行桥改建为城市次干道一样,泸定路桥也是为了上海外环高架路、中环高架路和内环高架路之间增加南北通行的城市次干道,加速上海出入江浙等地的交通能力。也可以说是中环髙架路的配套工程。上世纪90年代,北岸的泸定路不仅是一条小路,而且南端只过云岭东路未到苏州河边。南岸的威宁路虽北至苏州河边的长宁路,但只是天原化工厂边通向苏州河码头的一条厂用小路。2010年2月11日竣工通车的泸定路桥长491米,主跨57米一跨过苏州河。桥宽27.1米,设双向二车道,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道和一条人行道。
 
   环立交桥和真北路桥毗邻而居。早在1932年,在现真北路桥的西边建有一条过苏州河木桥,名北新泾桥。1964年拆除木桥,移至现桥址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仍以北新泾桥命名。1992年结合北新泾地区排水工程,对真北路和桥梁进行改造。后来结合中环高架路建设对真北路桥进行系统性改造,使真北路桥成为能通行4车道。
    北翟路一号桥名气不大,但它位于苏州河市内段的最上端,也就是说,苏州河是从北翟路一号桥开始算的,往上是叫吴淞江的。进入市内后苏州河基本上变成了一条景观河道,留经清水湾,中远两湾城,梦清园等,每年可以看得见有人组织龙舟比赛,再往下现在还有大悦城了,最后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那里流入黄浦江。
    祁连山南路桥是为了适应虹桥交通枢纽的配套需要而建设的新型桥梁。南通淞虹路金钟路口,北经北翟路跨苏州河至云岭西路。桥全长1306.5米,是苏州河上一座比较宽阔的桥梁。
     祁连山南路桥不远处的苏州河上还有一座外环线桥,这是苏州河进入市区后最前端的桥。附近有两条苏州河支流,分别架设着广顺北路纵泾港桥和北翟路一号桥。老爸说,算上这两座桥,市区苏州河桥一共是32座。


 

 

    跟随八旬老爸的镜头,我们走完了州河上的32座桥,这些桥梁形式各异、材料多样。随着近几年苏州河治理的成效逐步显现,上海“母亲河”也变得越来越清澈和美丽。

    向老爸致敬!祝爸爸、妈妈心情舒畅、健康长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区)苏州河(吴淞江)上的桥梁
蘇州河上的橋【圖文】
苏州河上二十八座桥
上海一苏州河(上)
去处‖今天盘一盘苏州河上的30座桥
苏州河上老多桥,一道来数一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