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婚俗新风尚渐入人心

本报记者 杨小玲文/图

2月22日,西安市碑林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为有意愿的新人举行了颁证仪式,并为每对新人送上美好祝福,让新人们从庄重神圣的颁证仪式中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

婚姻登记处直接面对婚姻当事人,是婚俗改革的前沿阵地。婚姻登记大厅内,中国婚姻历史展示墙、婚姻文化墙、贴满新人誓言的心愿墙……既营造出一片甜蜜温馨的氛围,又图文并茂地宣传阐释婚俗改革政策和优良婚姻家庭文化,引导新人的婚俗观念由“轻登记、重婚宴”向“重登记、轻婚宴”转变。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继宝鸡市金台区成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后,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市雁塔区、宝鸡市陈仓区等11个县(区)又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渐成风尚。

移风易俗 向“重登记、轻婚宴”转变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优秀的人民调解员,为我解决了大难题。”2月17日,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村民张某激动地说。

原来,张某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2021年10月经人介绍,他和同村的王某相识相知相恋,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巨额的彩礼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白马滩镇的彩礼一般在8.8万元至16.8万元不等,此外,小汽车和房产也成为彩礼的标配。这对事业刚起步的张某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

神玉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金牌调解员薛六郎听说此事后心急如焚,主动联系县民政局、镇妇联和村委会,多次到王某家中进行调解,向他们宣讲国家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动员他们弘扬婚俗新风。经过反复调解和劝说,王某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终于答应减免了彩礼,并确定了订婚和结婚的日期。

“任何习俗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改变不良风气,就要从源头改变旧思想、宣扬新婚俗。”汉中市汉台区民政局副局长周军表示。

2021年4月12日,汉台区七里街道吴基庄村村民李富军到村上报备其儿子要举办婚礼。按其原本计划,婚礼一定要大操大办,热热闹闹才有面子。村红白理事会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对李富军一家人进行婚事新办的宣传引导。当年5月3日,新郎李虎与新娘张苗按照婚事新办的原则圆满举办了婚礼,也为吴基庄村弘扬婚俗新风开了一个好头。

吴基庄村2020年筹建了红白理事会,对婚事举办地点、桌数、参加人数、随礼金额等进行了严格统一。为进一步降低村民办宴席的成本,村两委与红白理事会经过商议,出台了免费为村民提供办宴席的场地、水电等暖心服务措施,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宣传引导,使大操大办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以前,村上大大小小的宴席一个月要办五六次,光随礼就要花去2000元到3000元,真心觉得挣的钱不够花。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真的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2月18日,吴基庄村村民李顺华感慨地说。

除了做好宣传引导,汉台区还积极创新,推进婚俗礼仪与时俱进。河东店镇镇干部、村干部带头举办集体婚礼,将在婚礼上开展栽花植树等环保活动由点及面在全镇推行,把节俭之风、喜事简办的倡导变成行动。汉台区婚俗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河东店镇有12名党员干部举行了集体婚礼,栽植“爱情树”30余棵,杜绝了大操大办、大吃大喝,也有效带动了全镇群众婚俗观念的转变。

潜移默化 让婚俗新理念深入人心

“乡亲们,听我言,结婚不是谝闲传。不铺张,不攀比,不要和人比高低。高价彩礼要取缔,幸福要靠咱努力……”前不久,合阳县民政局编排的快板《婚俗改革就是好》,用身边人演绎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喜事新办简办。欢快的快板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说得清晰、透彻,老百姓听得喜笑颜开,潜移默化中让新的婚俗理念深入人心。

“红白喜事要从简,婚姻和美多包容……”这是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竹园嘉苑社区居民公约的内容之一。“红白事,不攀比,既省钱,又省力……”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吉祥村社区宣传栏的三字歌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雁塔区165个社区、41个村将婚俗改革内容纳入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

黄龙县充分运用传统方式和新媒体广泛传播婚育新风尚,鼓励和引导婚育家庭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巡演,以动漫、游戏、歌曲、微视频等形式,开发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全县营造出“开展婚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

开展辅导 让婚姻家庭更加和谐

为了帮助夫妻双方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改善婚姻家庭关系,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我省各婚俗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2021年6月1日,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与碑林区人民法院联合设立了全省首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在线调解工作室,当事人可通过电子设备与法官实现在线调解,依托法院专业力量化解诉前纠纷,为婚姻家庭提供更加专业到位的调解服务。此外,碑林区还在东关社区、白庙社区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定期对居民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化解婚姻危机,促进婚姻家庭幸福。

如今,婚姻家庭辅导机构在我省遍地开花。汉中市汉台区铺镇充分利用“妇女夜校”这一平台,结合个案辅导、知识讲授、案例分享等内容,开展婚恋心理、家庭道德、家风家教、家庭文化、婚姻法律法规等课程,引导辖区女性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促进家庭和谐稳定。黄龙县大力开展“和谐婚姻”主题讲座,民政、妇联、法院等联合成立家庭辅导专班,定期研究个性问题,助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宝鸡市陈仓区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婚姻家庭辅导室,在办理婚姻登记时为新人开展婚前辅导,积极引导新人喜事新办,做到了“逢结必教”,目前共为450对新人开展了婚前辅导。

“婚俗改革任重道远,需要长期的宣传和引导。”省民政厅负责婚姻登记的工作人员李双梅介绍,“下一步,我省将继续通过'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指导各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全社会婚姻家庭和谐幸福保驾护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农村“移风易俗”,要求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引发广泛关注。
十四五:加强婚前辅导,反对天价彩礼
220810江苏推进婚俗改革引领文明新风
民政部:积极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
多地开展婚俗改革,破除“天价彩礼”陋习
婚俗改革持续推进 为爱“减负”渐成风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