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话西咸 | 南陶村、北陶村-我们村儿的故事(四)


“一村一故事”

一个人的姓名,有着家人的美好祝愿或有趣的故事,也是别人记住他的主要根源,一个地区的地名,是一座城的身世,一个村落的村名,是一个村子的历史。今天小编继续带您走进我们村里有故事系列三。


长安境内出现较早的村落之一沣河东岸古陶村

(沣东新城王寺街道古陶村)

南陶村、北陶村,古称陶村,位于沣河东岸。现隶属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古陶村西面隔河,于吴家庄、刘家村相望,南接冯党村,北临细柳营,东于五一村接壤。

根据史志记载,陶村是长安境内出现的比较早的村落之一,建于唐代,村民以生产陶器闻名,故名“陶庄”。后分为南北二村,今名:南陶村、北陶村。 



 南陶村旧村的古建筑成片成群,为轴对称形制,布局规整,方正均匀,南陶村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文物印证。南陶村子下边全是沙子,村民挖土时,曾经挖出玉麒麟和陶罐残片等。还有村民拆房时发现一翁子银元。 


北陶村有古寺名曰:华光寺。相传华光寺建于明朝中期,当时有一莘莘学子,前去考状元,路过此地,在此地留宿,后此人高中状元,加官进爵,逢人遍说此地灵验,后辞官归隐,在此盖草庐隐居,并坐化于此。其后人将其埋葬于此,将草庐扩建为寺庙,起名:夸官寺。后来转音为华光寺。


发音而来的纪杨寨 


(沣东新城王寺街道纪阳寨)


纪杨寨原属纪杨乡,今隶属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管辖,位于红光路王寺段延伸线以西路北,古志写为狄杨寨。十六国时,关中氐族建立前秦王朝中杨氏是关中氐族第一大姓,人称氐杨村,古长安人发音“纪杨”,清嘉庆《长安县志》已经记载为:纪杨寨。


郿邬岭上至今尚存的纪杨寨遗址,就是汉武帝检阅水兵的阅兵台。相传,唐朝名将薛仁贵驻军郿邬岭,征东时就是从这里出发,大获全胜后凯旋归来。


周唐传说的王寺村


(沣东新城王寺街道王寺村)


王寺村位于长安区西北部,西宝南线公路与三桥至斗门公路在此相汇。分南堡、东村、西村、新街,人口5000。本村现在隶属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其村名由来,其说有二:


一说:相传周朝时,这里就是祭天拜神的皇家寺院,故名王寺。


二说:王寺村因唐长安作为国都时,在西门外大路口所建立的一座专门用来接待西来官员和外国使节的国家宾馆而得名。


拥有“城堡”的和平村


(沣东新城三桥街道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三桥街道南部偏西,红光路南侧,现隶属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本村工业较为发达,自建和平村工业园有140余家企业进驻,城改较早,村民安居乐业,全村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和平行政村由原和平村和郑家村两个自然村组成。相传明天启元年(1621年),有8户人家因水灾由巨家庄迁往观音菩萨寺门前建村,得名寺门村,亦称寺门上。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寺门村有20多户人家,因社会动荡,民不安生,故在原村址南边新建土围墙城堡一座。墙底宽6尺,高丈余,南北一条街,开北门一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取名和平村。1949年,有村民48户、380人,因原城墙内住户已满,有20多户住于城墙以外。村民住宅多为小瓦房,仅有5户为四合院,其他住户有的只有临街门房,院后没有上房,或有上房而无门房,10户左右还有部分草房。

    

郑家村在和平村南偏东不到500米处,清嘉庆年间即有此村,西安解放时全村不到20户,住宅情况与和平村大体相当。1956年5月两村合并,统称和平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游南京历史文化街区------熙南里(57)
治痛风的方子,二剂就可以见效
心病从肾治
太空谎言几十年
老中医治重症肩周炎
女婿要30万帮亲家买养老房,我去旅居,他打电话:你不回来谁付款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