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骄傲,22岁天才解决世界百年物理难题,曾在麻省理工被嘲笑

对于天才少年曹原来说,2018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曹原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只要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 “魔法角度” 相互叠加,它们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况下传导电子,科学界后来将此发现定义为“魔角石墨烯”。

关于这个研究背后的科学理论十分复杂,但是我们只需知道,这是一个困扰了全世界科学家数百年的巨大难题,而现在,答案被曹原发现了,这一年,曹原不满22岁。

天才少年

他的成就和他的年龄都让人感到惊讶,一个如此年轻的天才,他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天才是如何炼成的呢?其实曹原的起点并不算很高,1996年,曹元生在四川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里。作为家中独子,曹原自然也受到了父母和各位长辈的宠爱,他的童年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同,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

但是父母很快就发现,自家这个小男孩儿好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太聪明了,很多知识他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学校里学的普通知识根本难不住他。而且这个孩子特别爱学习,按说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儿正是喜欢疯玩的年纪,但是曹原不一样,他就爱做一些奇奇怪怪的钻研,父母觉得,也许自己家真的诞生了一个不一般的人物。

曹原的父母也是很果断的人,发现了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后,他们决定要给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于是,在曹原正式进入小学就读之前,父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带着他前往深圳定居,深圳有着比四川更好的教育条件,也能够接触到更多来自前沿的科学知识。

当时父母的心情是很忐忑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离开家乡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但是曹原很快就为父母证明了,他们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进入小学之后,曹原更是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曹原就学完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全部课程,这让父母不禁感到惊喜,更感到震惊。一个年幼的孩子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已经超过了大人的想象,现在就连父母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未来到底能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但毫无疑问,提供给他更好的教育资源,给他更大的学习自由,这是必须的。

2007年,父母又安排年幼的曹原转学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这是父母当时能给曹原找到的最好的一所学校,曹原也很感谢父母的这个决定,因为在实验学校里,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找更好的老师,来解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疑问。

小孩子对世界都是好奇的,但是曹原的好奇心显然比别的孩子更多,而且他提出问题就一定要解决,他甚至开始在家里造简易的实验室,父母对于他的这种行为表示了支持,虽然这个孩子很多行为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许多发现正是在一些人们不能理解的行为中诞生的。除了这些偶尔的小小的奇怪之外,曹原看起来是个非常正常,活泼开朗的孩子,这也让父母更加放心,给了曹原更多的自由。

曹原的学习进度依然是那么的快,学完初中的课程,还是只需要一年。就这样,别的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他却只需要两三年就走完了这段路。不过,等到曹原上了高中之后,父母却要求他必须要老老实实读完三年高中,一定要等到14岁再去高考。

父母之所以这样要求,并不是不相信儿子的能力,而是害怕曹原跳级实在太频繁了,耽误了他正常的社交,不能培养他与人相处的能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以说,曹原后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能够永远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和父母早期对他的教育和尊重是分不开的。

2010年,14岁的少年曹原踏入了高考的考场,并以669分的高分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于从小就是个天才的曹原而言,这个结果完全就在意料之中,于是,曹原开始了自己充满期待的大学之旅。

不断攀登

入学之后,曹原被安排到了中科大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主攻物理方向的研究。当时,因为14岁高考,曹原成了一个小小的名人,很多新闻记者对他的成长经历大挖特挖,大肆报道,有些人对于曹原秉持着鼓励的态度,希望他将来能够更上一层楼,但也有不少人并不看好曹原。

因为古往今来,少年天才太多了,但是在长大成人之后,依然保持着年少时期状态的天才却没有几个,《伤仲永》才是大部分天才的结局。所以当曹原这个小天才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很多人心里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担忧。他今年只有14岁,但是等到他24岁,34岁的时候,他还可以保住他头上天才的光环吗?

外界的声音曹原当然不会听不到,但是他并不在乎,他知道《伤仲永》从来都不是个例,而未来也从来都不可预知,但是跳出《伤仲永》的牢笼,不是用语言反驳就行的,要用真正的行动来打破人们心中对于少年天才的偏见。

中科大的生活让曹原感觉很愉快,这里有最好的科研氛围,还有对他谆谆善诱的老师。曹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入学不久,他就找到老师提出要求,说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主攻科研方向,想要换个方向,这让老师都有些诧异,虽然见过的桀骜不驯的天才不少,但是上来就说要换方向的还真是不多,难道就不怕这一换直接泯然众人吗?

曹原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对校长表示,自己想要研究石墨烯相关的技术。石墨烯,一种并不罕见的材料,但是关于石墨烯的研究却都是科学金字塔上最复杂的一部分,就算是校长本人,对于这方面的研究都感到非常吃力,又何况一个14岁的小小少年。

但是,即便校长和曹原强调了这条路有多么困难,曹原却依然坚持着要换方向的念头,这并不是他一时冲动,其实从小到大,他对这个方向已经感兴趣很久了。考上中科大之后,他的第一目标就是要去研究石墨烯,现在他只不过是继续着自己的理想。

在曹原的坚持之下,校长只好同意。虽然这件事情发生得十分意外,但是也让校长看到了曹原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校长由此论断,虽然眼下这个孩子还没有做出任何成绩,但是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当然,生活不是小说,曹原也不是热血电影的男主角,虽然已经有了宏图大志,也已经开始了研究,但是研究之路必然还是困难重重,至少在2015年,他到麻省理工大学就读之前,他的成绩履历上依然是一个空白。

这同样不意外,因为100年来,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想要去研究石墨烯,却也纷纷失望而归,一无所获。那么多的大科学家都尚且研究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更何况籍籍无名的曹原?

但是没有成绩并不意味着没有收获,水滴石穿,曹原知道,希望已经在前方向自己招手了,虽然在石墨烯方面没有研究出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曹原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因此在2015年,曹原依然得到了前往麻省理工进修的机会,曹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因为这一次去麻省理工,他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加高端的理论科学。

曹原这个中国学生在麻省理工学院显得格格不入,很多人来问他研究的什么方向,当他们听说曹原研究的竟然是石墨烯超导技术的时候,都不由得翻个白眼。麻省理工学院从学生到教授都觉得曹原有点过于不自量力了,难道他能和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相比吗?难道他觉得他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人吗?

大部分人猜测,曹原这个家伙一定是个投机分子,他只不过是想要别人的关注罢了,怎么可能有实验成果呢?关于石墨烯的研究难上加难,想要把这样的谜题解出来,谈何容易,就算真的有那个解决问题的人,也总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而不是曹原这个毛头小子。

百年谜题

嘲笑落在曹原的耳中,显得那么的刺耳,但是天性乐观的曹原并没有把别人的嘲笑当一回事,曹原知道,当一个人没有做出成绩的时候,外界的嘲笑是从来不可避免的,曹原并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眼前的科学研究,等到真正出来成果,一切的猜测和嘲讽都会不攻自破,就算真的没有研究出来,什么也没有关系,在这条路上,自己已经收获了很多很多,那些隐藏的价值并不是那些嘲讽自己的人能够看得到的。

所有认识曹原的人都说他这个人出奇的乐观,坚强。其实想想就知道,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生,想要去挑战一个科学界的百年难题,外界的嘲讽以及来自各方的压力,必然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在曹原身上,这些压力就仿佛不存在似的,也许是因为曹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上,所以才能够心无挂碍,这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特质。

2017年,曹原终于推开了那扇紧闭的大门。他发现只要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一个特定的角度,就可以让石墨烯对于电子进行传导,也就是说,现在只要解决了关于旋转的问题,就可以完成石墨烯传导实验。

可是事关旋转的问题,恰恰就是其中最难的问题,尽管曹原已经找到了门的方向,但是钥匙却还不在他手里,即便曹原公布了这个重大发现,也依然逃不脱冷嘲热讽,因为旋转石墨烯这五个字听起来是多么的离谱,两层石墨烯能够衍生出来上百亿个角度,难道曹原真的要一个一个的去尝试,怎么样找到那个特定的角度吗?

曹原却还真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就是要把那特定的角度找出来,所有人都说不可能,不可能,但是不尝试一下,怎么就知道这个角度找不到呢?事实证明,勇敢尝试是正确的做法,曹原找到这个传说中十分困难的角度,其实只用了一年,当然在这一年之中,他经历的失败,已经比很多人一生的失败次数加起来都要多,其中的辛酸自然也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现在他找到了钥匙,他打开了那扇尘封多年的门,解决了这个100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这一刻,他是科学界最闪耀的明星,嘲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鲜花与掌声。

媒体记者再次蜂拥而来,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少年天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曹原却拒绝了那些无关的采访,只接受了几个有关科学议题的访问。不久之后,他再一次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开始了自己新的实验。虽然已经推开那扇门,但是门后的风景依然值得他研究一生。

毫无疑问,这个叫做曹原的年轻人已经影响了世界,百年之后,科学的历史上依然会留着他的姓名,他的研究技术也会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研究就足以推动世界的历史,这个正是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意义,也正是曹原一直不放弃的原因。

而他的未来更加值得期许,他不过二十来岁,一个科学家的黄金年龄其实甚至还远远没有到来,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可以不断的怀着这一腔热血去做研究,做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更让人欣慰的是,在麻省理工的学业完成之后,曹原已经决定回国效力。

属于曹原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前路仍在探索,未来依旧光明。相信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这位天才少年依旧可以带给世界无数的惊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18岁麻省理工读博,22岁成就震惊世界,却放弃美籍选择回国!
从被他人冷嘲热讽,到18岁考入麻省理工,如今突破了全球百年难题
四川神童曹原:3年读完初高中,14岁669分考入中科大,现状如何?
中国天才少年,14岁上大学,18岁麻省理工读博,22岁攻克世界难题
中国物理天才曹原
95后“天才学霸”破解石墨烯百年难题:我是中国人,学成就归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