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3分钟|《自然》道歉:请政治远离科学

点击加载图片

恶意诽谤的后果有目共睹。病毒来源尚无科学定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却在多个国家遭受歧视、侮辱,甚至暴力。当下,全球感染COVID-19人数已超240万,污名化带来的歧视和仇恨,丝毫无助于遏制疫情;当这种仇视蔓延到其他领域,仇恨者自身也会深受其害。《自然》已经指出污名化对学术和科研的影响:削弱多样性、国际流动性——“一损俱损”。当前对抗疫情亟需各国并肩合作,疫情过后,全球经济等领域的复苏、发展,更需要国际交流与协作;而污名化只会加深仇视与对立,阻碍全球发展。

病毒命名本该是个科学问题,将科学问题政治化,只会导致更紧张的局面、更严重的后果。诚然,当今各国在不同领域存在竞争,站在对本国有利的立场上发声可以理解,但若以政治为目的左右科学、引导舆论,罔顾科学和事实,抛弃尺度和原则,居心叵测,必须谴责和抵制。

《自然》杂志道歉,代表其认识到了污名化之弊,愿意秉持科学精神,值得赞同。科学问题理应回归科学,政治评论也必须回归事实。疫情当前,全体人类都应该坚决反对污名化,携手为健康、和平、繁荣的未来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疫情”是全球携手抗疫的更大挑战
2018年最新自然指数更新,中国科大上升至全球高校第18位
《自然》增刊:中国在化学领域贡献份额全球最高
21世纪的荀子与中华经典研究
世界各国专家要求关闭中国天眼,难道真发现什么?看完“流冷汗”
诺奖得主谈全球抗疫:科学不是政治 分享与合作最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