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一定要知道的!宋式、清式、苏南地区古建名词大对比

我国古建筑历来沿用的名词和施工术语,由于类型多样,构件复杂,加以时间、地区和官式、民间的不一,其称呼也多不一致,使了解和修缮古建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在有关文章中有时甚至造成概念混乱。

本文引用戚德耀先生编著的“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主要名称对照表”,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上篇列举了: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大木作中的斗栱”主要名称

本篇介绍: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大木作中的梁架、梁枋、垫板、檩、椽、柱子”主要名称

大木作-梁架

宋式

名词

清式

名词

苏南地区名词

说明

大木作

大木殿式(大式)

大式殿庭

有斗栱或带纪念性之建筑形式

大木作

小式大木

大式厅堂

无斗栱或不带纪念性建筑形式

小木作

小木作

小木作

做装饰的木工种总称

庑(无)殿、吴殿、四注、四阿顶

庑(无)殿、五脊殿

四合舍

是四面五脊之顶为古建筑殿堂中最尊贵的屋顶形式

曹殿、九脊殿,厦两头造

歇山

歇山

悬山与庑殿相交所成之屋顶结构。为一道正脊四道垂脊和四道戗脊组成,故为九脊顶(殿)

不厦两头造

悬山、挑山

悬山

前后两坡人字顶,并将桁头伸出至两尽间之外,以支悬出的屋檐

硬山

硬山

山墙直上至与屋顶前、后两坡之结构

撮尖(斗尖)

 攒尖

 攒尖(尖顶)

几道垂脊交合于顶部,上覆宝顶

抱厦(屋) 龟头屋

似雨搭

似外坡屋或带廊

殿、堂出入口正中前方的附加似“门厅”式凸出于正殿堂外的建筑物,山面向前

勾连搭 

 为了扩大建筑物的进深,遂将二座以上的屋架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结构形式

卷棚、元宝顶、过陇脊

回顶

屋顶做圆弧不起脊的屋顶形式

腰檐

重檐、三重檐廊檐

重檐,双滴水、三滴水

多层建筑,下上层有外廊复以付檐(腰檐)成上下数层檐。按建筑层数,分付檐、重檐、三重檐等(苏地称三滴水)

出檐

出檐

出檐

檐顶伸出至建筑之外墙或外柱以外

出际、华厦

支出部分

边贴挑出

房屋两山屋檐悬跳部分 

屋山

山尖

山尖

山面的上身与屋架坡成的三角形部位 

推山

推山

庑殿正脊加长向两山推出的做法


排山

排山

硬山、悬山或歇山山部之骨干构架 


收山

收山

歇山山顶在两山的正心桁中线上向里退回一桁径(清式),即缩短正脊的长距

干阑

干阑

 地下立短柱网上部盖造屋宇,让底下空着的悬架建筑,又称阁阑

 井干 


房屋的屋架和围墙均用原木实叠而成

抬梁

抬梁式

用两柱架过梁,梁普通长五~七架,其下不加用立柱支撑的结构形式 

穿斗式(穿逗穿)

 穿斗

一般每檩下置立柱落地,柱间只有枋(川)不用梁的结构

方木(材梁)

敦木、方木、收料

扁作

用矩形木料做房屋的称“扁作”

圆木

圆木

圆料(堂)

房屋构造木材,有加工过的圆木。未加工的“原木”,用料又有独木、实叠、虚軿三种

屋厅、屋堂

厅堂

厅堂

厅堂厅堂比普通平房构造复杂而华丽,按苏地构造材料用扁方者称为“扁作厅”,用园料者则称“圆堂”。因其地位性质等不同而称大厅、正厅、茶厅、对照厅、女厅、轿厅、门厅、船厅、花厅、鸳鸯厅、四面厅、花篮厅、贡式厅等

平座(坐)

平台

阳台

楼阁、塔多层建筑,二层以上的外廊

叉柱造(插柱造) 



 将上层柱底叉立在下层的斗栱

缠柱造 



平面上加一根45°递角梁,上层之柱置于此梁上 (注:我们认为缠柱造更有可能是通柱造的一种)

永定柱  



见大木作,柱项

举折

架举

提栈侧样

举折是取得屋盖斜坡曲线的方法,“举”是脊檩比檐檩举高的程度,“折”是各步架升高的比例不同,求得屋面坡度不在一条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曲线

大木作-梁枋、垫板

宋式

名词

清式

名词

苏南地区名词

说明

槽(分槽)  

槽是殿堂内身,内柱排列及铺作所分割出来的殿内空间,其组合形式见平面项

×间缝

×缝(品)

贴式,×贴(正贴、边贴)

苏地称明间的梁架为正贴,次间称“边贴”建筑物之构架,梁、柱、枋等组成一组,其构架式样统称“贴式”

架椽或椽

步架(步)

梁架上檩间之水平总距离

徹上明造

梁架

梁架

殿(厅)堂内不按置天花,而梁架暴露在外,构件表面加工过的称呼

草架

草架

草架

宋式殿堂内安平棊(天花)者,其天花以上的梁架称“草架”,梁称“草栿”,苏地在天花以上的构件名称,其上都加一个“草”字

明栿

天花以下的表面加工较细的梁称“明栿”

天花梁、帽儿梁、天花板、垫板

见天花项

椽栿

梁架、叠梁、柁梁

梁架

架于两柱上之横木,上用短柱短墩加较短的梁,再上支重叠的木架,最下一根梁称“大柁”,其上较短之梁称“二柁”,再上之梁称“三柁”

柁头

柁头梁头

柁梁外端悬搁于檐柱外之梁头 

金上起脊

厅堂做草架,天花之上草脊适对五架梁之金桁上

月梁 琴面

月梁、顶梁

似荷包梁 骆驼梁

月梁为形如孤虹状的梁,梁两面向外侧微膨称“琴面”。清式和苏地对卷棚结构其顶屋的梁也称“月梁”,与宋代月梁形制略有不同

斜项、项 

 剥腮(拔亥)

月梁之两端将梁厚度两侧各包去1/5成斜三角,使梁端减薄易于架置坐斗或柱身,两者厚薄交接处成斜线称“斜项”,三角形尖头称腮嘴,宋式称项首

平梁(栿)

三架梁、太平梁

山界梁、二界梁

两步架上共承三桁之梁。位于“山尖”的三架梁庑殿两侧清式称“太平梁”

三椽栿

三步梁(三穿梁)

三界梁、三界轩梁

深三步架,一端梁头上有桁,另一端无桁而安在柱上之梁,或用于卷棚顶月梁下的梁

四椽栿

五架梁(四步梁)

四界大梁(内界大梁、大承重)

深四步架之梁栿

五椽栿

五步梁

五界梁

深五步架之梁栿

六椽栿

七步梁

六界梁

深六步架之梁栿

七椽栿

七步梁

七界梁

深七步架之梁栿

八椽栿

九架梁

八界梁

深八步架之梁栿

劄牵

单步梁(抱头梁)

单步梁、廊川、短川、眉川

位在檐柱与金柱之间的乳栿(双步梁)之上,一般做成月梁形式,深约一步

乳栿

双步梁

双步梁(双步、二界梁)

梁首放在外檐铺作上,梁尾一般插入内柱柱身,其长两椽

桃尖梁

抱头梁

廊川、川

大式大木,柱头科上与金柱间联系之梁。小式中称“抱头梁”,由梁头出跳做成耍头和撑头形,称桃尖求梁头

桃尖随梁 穿插枋

夹底(枋)

在桃尖梁或抱头梁下有一条平行的辅助桃尖梁的小梁,称桃尖随梁,小式称穿插枋,苏地有川夹底,及双步夹底之别

轩梁

 见小木作,天花项  鳖壳(抄界)

鳖壳(抄界)

回顶建筑顶椽上安置脊桁,椽部分之结构形式

丁栿梁

顺扒梁、顺爬梁、顺梁 

 顺梁,与主梁架成正角之梁,两端或一端放在桁或梁上,而非直接放于柱上之梁

头栿

采步金

枝梁

歇山大木,在梢间顺梁上,与其他梁架平行,与第二层梁同高,以承歇山部分结构之梁,做假桁头与下金桁交放在金墩上

抹角梁(栿)(金)

抹角梁

搭角梁

在建筑物转角处,内角与斜角线成正角之梁。宋较少,金代、元代后大量应用

递角栿

递角梁

山面×界梁、门限梁

由金檐柱上至角金柱上之梁

角梁、大角梁、阳马

角梁、老角梁

角梁、老戗

正侧屋架斜度相交处最下一架在斜角线上伸出角柱以外之骨干构架

子角梁

仔角梁、小角梁

嫩戗

仔角梁置于老角梁以上,其断面方向与老角梁同

隐角梁

似小角梁后半段

角梁

仔角梁以上,续角梁之间的角梁

续角梁

由戗

担檐角梁

庑殿正侧面屋架斜坡相交处之骨干构架  



 “原木”和用料又有独木、实叠、虚軿三种

簇角梁

六角或八角亭上之由戗

角梁

用于亭上屋架,按位分上、中、下折簇梁三种,下折簇梁似苏式嫩戗、老戗间之斜曲木“菱角木”和“扁担木”

猢狲面

 嫩戗头作斜面,形似猢狲面孔而得名

翼角升起

翼角起翘

发戗

房屋于转角处,配设老角梁、仔角梁,使屋角翘起之结构制度

檐角生出

翼角斜出

放叉

翼角出檐较正面出檐挑出成曲线形,向外叉出部分

顺栿串(顺身串)

随梁枋

随梁枋(抬梁枋)

贯穿前后两内柱间的起联络作

襻间枋

相等于老檐枋、金枋

四平枋或水平枋

是内柱间与各架槫平行以联系各缝梁架相交关系之长木条

金枋

步枋

步柱上之枋,金枋按位分上、中、下金枋

老檐枋

廊枋

 位在老檐桁下金柱柱头间与建筑物外檐平行之联络材

脊枋、门头枋

过脊枋

脊桁之下与之平行,两端在脊瓜柱上之枋,过脊枋功能不一,用于门厅分心柱正中最上之枋

普拍枋

平板枋

斗盘枋

在阑额及柱头之上承托斗栱之枋

阑额

大额枋 檐枋

廊枋或步枋

大式大额枋又称“檐枋”,是檐柱间的联络枋材,并承平身科斗栱

由额

小额枋

 柱头间大额枋下平行辅助材

柱头枋(素枋)

正心枋(正心桁)

廊桁

斗栱左右中线上正心栱以上之枋或桁

罗汉枋

拽枋(桁)

牌条

华栱里外挑头之上的枋

撩檐枋(撩风搏)

挑檐檩(挑檐枋)

梓桁(托檐枋)

挑檐檩清大式又称“挑檐枋”,斗栱外拽厢栱之上枋或檩

平棊枋(算桯枋)

井口枋与机枋

牌条

里拽厢栱之上,承托天花之枋,和里拽厢栱所承之枋称“机枋”

压槽枋

水平枋

用于大型殿堂斗栱之上以承草栿之枋

叉手 

斜撑木

叉手在平梁上顺着梁身的方向把住蜀柱(或脊檩),不让它向前或向后倾斜

托脚  

支撑平槫的斜撑 

采步金枋

 采步金下与之平行的木枋,和采步梁下的辅助木枋

承椽枋

承椽枋

承椽枋(半爿桁条)

重檐上檐之小额枋,但上有孔以承下檐之椽尾

承椽串

相当于额枋位置承受副阶椽子的枋子

燕尾枋

 悬山伸出桁头下之辅材

软、硬挑头和雀缩檐

以梁式承重之一端挑出承上层阳台或雨搭称“硬挑头”。以短材连于柱上,下撑斜撑承跳出之构件为软挑头,其中承屋面,附于楼房者称雀缩檐

承重

大承重

承托楼板重量之横梁

钋版枋

楞木(龙骨木)

搁栅

 承托楼板的枋子

博脊枋 


楼房下檐博脊所倚之枋

柱脚枋  

高层建筑“缠柱造”中上层檐柱间下段横木

搭头木  

平座永定柱间的阑额

缴背

似拼梁

(似)叠轩料

凡梁的材料小,不够应用的高度,可以在梁上面紧贴着加一条木料

扶脊木

帮脊木

脊桁上通长木条,与桁平行,以助桁之负重


脊椿 

扶脊木上竖立之木椿穿入正脊之内,以防止脊移动

生头木

枕头木、衬头木

戗山木屋角檐桁上将椽子垫托使椽高与角梁背相平之三角形木材  

 平水

(1)梁头在桁以下,檐枋以上之高度 (2)脊瓜柱上端举架外另加高度

交金墩

下金顺扒梁上,正面侧面下金桁下之柁墩

驼峰与侏儒柱(矮柱、蜀柱)

柁墩与瓜柱

童柱

在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垫起使达到需要的高度的木块,其本身高度小于本身之长,宽者为“柁墩”,大于本身之长宽者为“瓜柱”,“蜀柱”是矮柱的通称

角替

雀替(角替)

 置于阑额之下与柱相交处,是柱中伸出承托阑额的构造,用以加强额与柱的接触点

绰幕枋

替木

(似)连机

位于枋下的辅助木枋,相等于通长替木

替木

替木

(似)机

位于桁与斗栱联系处之短木枋,苏地称“机”,按部位形状分有短机、金机、川胆机、分水浪机、幅云机、花机、滚机等,长木条者又称“连机”

合沓

角背

交撑童柱下端,两侧的木构件 

棹木

架于大梁底两旁蒲鞋头(无跳栱)上之雕花木板,微倾斜,似“抱梁云”,俗称“纱帽”,位在外檐斗栱上称“枫栱”

小连檐

大连檐

眠檐

飞椽头上之联络材,其上安瓦口,苏地有的不按里口木,改用“遮雨板”

大连檐

小连檐

里口木

位于出檐椽与飞椽间之木条,以补椽间之空隙者。用于立脚飞椽下者名“高里口木”,椽头上之联络材称“连檐”

鷰颔版

瓦口板

瓦口

在飞檐椽头上挖成瓦弧形,以按瓦陇的木板

飞魁

闸挡板

勒望

钉于界椽上,以防望砖下泻之通长木条,形同眠檐

雁翅板

滴珠板


 楼阁上平坐四周保护斗栱之板

博风版

博缝版

博缝板

山、歇山屋顶两山沿屋顶斜坡钉在桁头上之板

照壁版

走马板

垫板

大门上楹或博脊枋以下中楹以上的板 



襄里

每界(步)之间用木板分隔之称 


山花、

山花板

山花、山花板

歇山两山顶之三角形部分称山花,山尖外钉之板称“山花板”

垂鱼和惹草


垂鱼

 歇(悬)山两山博缝板上之装饰

地面板

楼板

楼地板

楼层之地面木板

皿板


 斗垫板

斗栱大斗下的垫木


垫板

楣板

川或双步与夹底间所镶之木板


垫板

夹堂板

桁与枋间之板,按位置分有脊垫板,老檐垫板,上、中、下金垫板,由额垫板等

平闇版或平棊版

天花板

天花板

见小木作天花项 


摘风板

滴檐板、遮雨板

檐口瓦下钉于飞椽上之木板


椽挡板

椽稳板与闸椽、闸挡板

椽与桁间隙处所钉之通长木板,间断的木板称“闸椽”“闸挡板”

大木作-檩、椽

宋式

名称

清式

名词

苏南地区名词

说明

桁椀与椽椀

开刻

斗栱撑头木之上承托桁檩之木称桁椀,桁上置木开口承椽,谓椽椀

檩(桁)

桁(栋)

置于梁端或柱端,承载屋面荷重的重要构件,清式大式称“桁”,小式称“檩”

上、中、下平槫

上、中、下金檩(桁)

上、中、下金桁(栋)

置在金柱上的檩子,因上下位置不同分上、中、下三种

平槫

老檐桁

上廊桁

桁位于重檐之廊柱上者

搭角槫

搭角桁

叉角桁

角梁后端架于正侧二桁直角交接之桁

牛脊枋(槫)

似正心桁

廊桁

置在柱头枋中心上的桁

挑檐枋(檩)

挑山檩

梓桁

挑出廊柱中心外位于斗栱出跳、跳头上的桁条



草架桁条

按置天花板以上成草架的桁或檩


两山金桁

两山步桁

悬山、歇山大木两山伸出至山墙或排山之外的檩


轩桁

轩桁

卷棚(轩)月梁(荷包梁)上的桁


假檩头 


在歇山两山采步金上皮与下金桁上皮平,两头与桁底做成桁的样子

花架椽

花架椽

两端皆由金桁承托之椽,清式花架椽有上、中、下之分

檐椽

出檐椽

最下出跳之椽,楼阁上层称“上出檐椽”


哑叭椽

回顶椽

歇山大木在采步金以外、塌脚以内之椽


蝼蝈椽(顶椽)

顶椽、弯椽

卷棚顶用各式弯椽,苏地分有鹤颈三弯椽、菱角、船篷、弓形、茶壶档、贡字、一枝香椽等数种,轩的形式,按此而得名

(似)支条

峻脚椽

(似)复水椽

副阶(廊)的下部一架椽向外挑出为檐,上一架的下端放在副阶的下平槫上,上端由额承托,这上一架椽称峻脚。室内起天花作用,做成斜度假椽子,称“复水椽”

飞子

飞檐椽

飞椽

出檐椽之上,椽端伸出稍翘起,以增加屋檐伸出之长度

似)转角布椽

翼角檐椽(角椽翘椽)

摔网椽(戗椽)

出檐及飞椽,至翼角处,其上端以步柱为中心,下端依次分布,逐根伸长成曲弧与戗端相平者似摔网而得名,在角翘头起的飞椽称“翘飞椽”

似)檐角生出

翘飞椽

立脚飞椽

戗角处之飞椽作摔网状,其上端逐渐翘立起,与嫩戗之端相平

椽当

椽当

椽豁

两椽间之距离

大木作-柱子

宋式

名称

清式

名词

苏南地区名词

说明

副阶柱或檐柱

檐柱

廊柱

柱用于廊下或副阶前列,承支屋檐,在楼阁中有上、下檐柱之分

内柱

金柱

通柱

步柱、金柱

通柱

在檐柱(廊柱)一周以内即廊柱后一步之柱,楼房柱可直通上层为上层的檐柱称“通柱”,按柱位不同分有上、下、前、中、后、内、外金柱


廊柱

轩步柱

廊柱与金柱间因界数增加,因作翻轩而加的立柱

永定柱  



(1)楼房内通上下二层 (2)自地面立柱架托平台平座的柱子(我们理解的永定柱

分心柱

中柱、脊柱、山柱

中柱、脊柱

在建筑物纵轴中线上的内部之柱

平柱

直柱

直柱

不升高之柱,是与其他平列柱比较而言


上金交瓜柱

童柱

跨置于横梁上之短柱,按置位不同,名称也不一。在上金顺、扒梁上,正面及山面上金桁相交之瓜柱,称“上金交瓜柱”;在金桁下的称“金瓜柱”;在脊桁下的称“脊瓜柱”

角柱

角柱

角柱

在建筑物角上之柱


草架柱子 


歇山山花之内立在榻脚木上支托挑出桁头之柱

枨杆

雷公柱

灯心木

(1)庑殿推出太平梁上承托桁头并正吻之柱 (2)攒尖亭榭正中之悬柱

梭柱  



有收分之柱,可分二种。柱分三段:上段有收杀(收分),中下为直柱;另一种上、下两段均有收杀,中段直柱,形成“梭子”形之柱

瓜楞柱(花瓣柱)


 花瓣柱

平面为半圆拼合成花瓣形的柱

倚柱

间柱

漏柱

柱依附在壁体凸出半片的立柱

合柱

拼柱

段柱

由二至四根小料拼合成一大料的柱

侧脚  



外檐柱上端在正面和背面向内倾斜

生起  



檐柱的高度由当心间逐渐向二端升起,形成缓和曲线,因此,自次间柱开始相应提高


擎檐柱(方柱)

撑檐角柱

楼阁式建筑外檐下四角以支远挑檐角之柱


垂莲柱

垂莲花柱、荷莲柱

一般是步柱不落地,代之以悬挂之短柱。另,墙门上枋子之两端作垂莲悬挂之短柱 



攒金、金童落地

苏式内四界梁(五架梁)金瓜柱下再置柱子落地,称“金童落地

矮柱、蜀柱

瓜柱

童柱

见大木,梁枋项

下篇将列举小木作、土石作、栏杆、屋顶、墙壁与城墙、彩画、牌坊、牌楼、塔幢中的名词术语。

来源:戚德耀《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主要名称对照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
图释中国古建筑小常识(三)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中的物件名称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转载]369个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