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宝塔糖的消失,是中国制药史的悲剧?它的消失意味着什么?

童年是一段充满美好且小有遗憾的时光,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年纪不大,一点小小的甜蜜就能构成大大的美丽回忆。

如果问00后们小时候吃过最甜的东西是什么,那一定是一种叫做“糖丸”的东西,但是如果再把时间向前推进到90年代,那么尚且年幼的90后一定会回答“宝塔糖”。

宝塔糖虽美味,但却不是糖,而是一种驱虫药,如果你有记忆,那么一定会记得在吃过宝塔糖后没几天,腹中就会迎来一阵阵疼痛,如果这时候你上厕所,那么随着粪便排出来的还有一条条可怕的蛔虫。

这段经历在如今也被很多年轻人戏称为“童年阴影”。

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宝塔糖的身影只存在于80、90那几代,再往后它的身影就消失不见了。那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因为之后的孩子们物质条件太好,不会患上蛔虫病了么?

可怕的寄生虫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过去的食品都是原生态,没有什么添加剂,所以古代人很少有乱七八糟的疾病。”

其实这可是大错特错了,过去的食品是纯天然不假,但是当时有限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却让很多现代人难以接触到的疾病肆虐。

其中各类寄生虫病就是其中之一,可不要以为只有生活条件不好的平民百姓才会患上,古代的贵族们也都逃不了寄生虫的摆布,辛追夫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辛追夫人是侯爵利苍的妻子,在汉代已经是最高水平的贵族,她不仅生前锦衣玉食,去世后也因为尸身不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对象。

根据辛追夫人的遗体,我们能够窥见西汉贵族的日常生活水平。

首先,辛追夫人的体态较胖,还患有冠心病等“富贵病”,这代表在过去平民百姓经常要忍饥挨饿的年代她的生活条件无疑是非常不错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活水平极好的贵夫人,在她的肝脏和肠道内分别发现了鞭虫、蛲虫、血吸虫等寄生虫的卵。

这也向我们证明了,古代的医疗水平摆在那儿,哪怕你是皇亲贵胄也逃脱不了患上寄生虫的几率。

相比起辛追夫人身上的什么血吸虫,蛔虫无疑是所有寄生虫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卵会聚集在生冷食物、流动的湖水等地点。

一个不小心,你就会被纠缠上,虽然蛔虫病不会让人死亡,但是长此以往你依旧会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在新中国建立后曾对公民们做了一场遍及全国的大体检,最后发现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患有蛔虫等寄生虫病,而这些患者几乎是从孩童时期就被蛔虫寄生。

宝塔糖的诞生

为了让国民获得良好的体质,改善寄生虫病泛滥的现象刻不容缓,为此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试图发现一种有效的驱虫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种植物在这时候出现了,那就是蛔蒿,其中富含的特殊元素在经过提纯后可以有效驱虫。

不过这种植物在中国并没有身影,它的原产地在当时的“老大哥”——苏联境内。

幸亏苏联同中国在那个时候的关系非常不错,所以蛔蒿很快被顺利地引进入国内。不过这种植物毕竟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所以一开始即便我们试图去培育种植,也大多以失败告终。

因此早期由蛔蒿制成的宝塔糖也并没有得到迅速推广。

不过俗话说天底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经过了几乎长达十几年的培育和实验后,蛔蒿在我国的潍坊等地被成功种植,宝塔糖也就此得以迅速普及。

因为涉及到全民健康的问题,宝塔糖一直都是免费提供给中国百姓的,尤其是儿童们,在成长到一定年岁后就会定期服用宝塔糖,以达到驱虫的效果。

不过这样的“灵丹妙药”为什么最后却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呢?还有一些网友戏称宝塔糖的消失是一场“童年悲剧”。

退出历史的宝塔糖

其实这也和我们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联

我们前面说过,寄生虫主要通过未经消毒的流水和生食传播,但是你仔细想一想,咱们如今又有多少机会会喝生水、吃生肉呢?

过去没有煤气和电力,所以烧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仅需要花费半天时间,还要消耗大量柴火。

那个年代柴火可也是弥足珍贵的东西,所以过去除非是讲究一些的人家会烧水泡茶之外,其他老百姓都是直接从井里、小河中舀水就喝,这样就给寄生虫入侵我们身体的空间。

如今的我们家家户户不仅烧水便利,平时水龙头里的自来水也是经过水厂消毒处理过的,除了大肠杆菌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东西,哪怕直接饮用也不成大问题。

至于生肉我们就更不可能食用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除了少部分地区还保留“生腌”之类的菜肴之外,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把食物经过高温烹调后才敢入口

这也和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中国人喜欢吃熟食的习惯,中国总体人口的胃癌和寄生虫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两国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本的生鱼片等菜品也有了独特的杀虫杀菌处理方式,食用起来也比过去安全了许多。

总的来看,寄生虫病的减少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力逐渐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过去那些困扰着我们、危害着我们的东西必定会一点点消失殆尽。

也正是中国的国富力强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让寄生虫不再与我们都生活常相伴,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少,自然需要服用宝塔糖驱虫的患者也越来越少。

这对比过去千辛万苦才培育出蛔蒿的经历来说,确实称得上是一种“悲剧”,不过这其中也有积极的一面。

而且如今的医疗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宝塔糖的成分简单,驱虫方法也是通过体外排出的方式进行,比较简单粗暴。

如今根据医疗人员的不断努力,比宝塔糖更加有效、持续时间更长的驱虫药也五花八门,患者一旦服用下去,肚子里的蛔虫就会被药物分解,然后无形之中就被我们排泄出去。

这样的情况比服用宝塔糖后拉出一条条大虫子要温和得多,所以新款驱虫药也成为了家长的首要原则。

正是因为以上这几种主要原因,宝塔糖的需求量就慢慢减少了,如今虽然偶尔也能够见到宝塔糖的身影,但是比起过去人人吃“糖”的盛况,宝塔糖明显还是被冷落了下来。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国家和时代都是不断发展的,宝塔糖的退出固然让我们减少了一份童年回忆,却也代表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结语

其实宝塔糖之所以到了如今还被大家念念不忘,并不是因为它的滋味有多么美妙,也不是因为它的外观有多么鲜艳。

大家所回忆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驱虫药,更是对已经逝去的童年的不舍与留恋。

童稚时期虽然简单朴素,但是却充满了快乐,它没有长大后的追名逐利,也没有成年人的觥筹交错,有的只是父母家人的爱与陪伴,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说宝塔糖的消失,是中国制药史的悲剧,它的消失说明了什么?
宝塔糖的消失,是中国制药史悲剧的缩影,它的消失告诉我们什么?
为啥说宝塔糖的消失,是我国制药史上的悲剧?它的消失代表着什么
为啥说宝塔糖的消失,是我国制药史的悲剧,它的消失告诉人们什么
我国制药史上一大悲剧,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突然消失了?
一年吃一次打虫药?别乱来!吃?不吃?看这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