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1932-2015)


《你应该了解的100位电影大师》即将连载完毕,接下来连载《影迷——世界著名电影导演》,敬请关注。


本文节选自《你应该了解的100位电影大师》(本书尚未出版,欢迎出版社联系)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简介(Venice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电影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第1届(1932年)

最感人电影奖

《断肠花》(美国,艾得格·赛温)

最具想像力电影奖

《化身博士》(美国,鲁宾·马莫利安)

最佳导演奖

尼古拉·埃克(苏联,《生活》)

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弗雷德里克·马区(美国,《化身博士》)

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海伦·海斯(美国,《断肠花》)

第2届(1934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阿兰岛人》(美国,罗伯特·弗拉哈迪)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泰雷萨旗手》(意大利,奎多·布利纽尼)

最佳导演奖

古斯塔夫·马哈提(捷克,《狂喜》)

约瑟夫·罗温斯基(捷克,《小河》)
最佳男演员奖

华雷士·比莱(美国,《自由万岁》)
最佳女演员奖

凯瑟琳·赫本(美国,《小妇人》)

最佳编剧奖

威廉·福斯特(奥地利,《维也纳的黄昏》)

最佳动画片奖

《三只小猪》(美国,沃尔特·迪斯尼)

最佳参赛国奖
《伊凡》(苏联)
《新格列佛游记》(苏联)
《白夜》(苏联)
《脂肪球》(苏联)

第3届(1935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安娜·卡列尼娜》(美国,克拉伦斯·布朗)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幻影》(意大利,卡明·加隆尼)

最佳导演奖

金·维多(美国,《洞房花烛夜》)
最佳男演员奖

皮埃尔·布郎夏尔(法国,《罪与罚》)
最佳女演员奖

保拉·韦塞利(奥地利,《插曲》)

第4届(1936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加利福尼亚的皇帝》(德国,路易斯·特伦柯尔)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利比亚骑兵队》(意大利,奥斯都·杰尼那)
最佳导演奖

杰克·弗德(法国,《弗兰德狂欢节》)
最佳男演员奖

保罗·穆尼(美国,《路易斯·帕斯特的故事》)
最佳女演员奖

安娜·蓓拉(法国,《战斗前夜》)

第5届(1937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舞会的名册》(法国,朱里安·杜维叶)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抗击汉尼拔》(意大利,卡明·加隆尼)

最佳导演奖

罗伯特·弗拉哈迪(美国,《伏象神童》)

最佳男演员奖

伊密尔·詹宁斯(德国,《统治者》)

最佳女演员奖

贝蒂·黛维斯(美国,《红杉泪痕》)

第6届(1938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莱妮·里芬斯塔尔)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空军敢死队》(意大利,鲁奇·加可西)

最佳导演奖

卡尔·弗罗里奇(德国,《祖国》)

最佳男演员奖

李斯利·霍华德(英国,《卖花女》)

最佳女演员奖

瑙玛·希拉(美国,《绝代艳后》)

第7届(1939年)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阿布纳·梅西阿斯》(意大利,葛夫雷多·亚列山德里尼)

最佳摄影奖
伍巴德·艾拉塔(意大利,《最后青春》)

第8届(1940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驿站长》(德国,古斯塔夫·乌西基)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阿尔卡扎尔之围》(意大利,奥斯都·杰尼那)

第9届(1941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克鲁格总统》(德国,汉斯·斯登荷夫)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钢盔》(意大利,阿莱桑德·布雷斯蒂)

最佳导演奖

格·沃·派勃斯特(德国,《喜剧演员》)

最佳男演员奖

厄梅特·扎科尼(意大利,《波那帕特先生》)

最佳女演员奖

路易斯·乌尔里奇(德国,《安奈利》)

第10届(1942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伟大的国王》(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槟加西》(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奖

福斯科·格拉切蒂(意大利,《槟加西》)

最佳女演员奖

克里斯蒂娜·苏德鲍姆(德国,《黄金城》)

第11届(1946年)
最佳剧情片奖

《大地之光》(美国)

《南方人》(美国,让·雷诺阿)

《刽子手也死亡》(德国,弗里茨·朗格)

第12届(1947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罢工》(捷克,卡尔·史戴克利)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悲惨的追逐》(意大利,朱塞佩·德·桑蒂斯)

最佳导演奖

亨利-乔治·克鲁佐(意大利,《巴黎警察局》)

最佳男演员奖

皮埃尔·费斯内(法国,《文森特先生》)
最佳女演员奖

安娜·玛格纳妮(意大利,《可尊敬的安吉莉娜》)

第13届(1948年)
最佳外国影片奖

《王子复仇记》(英国,劳伦斯·奥立弗)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在罗马的阳光下》(意大利,雷纳多·卡斯拉尼)
最佳导演奖

格·沃·派勃斯特(奥地利,《审判》)
最佳男演员奖

恩斯特·多伊奇(奥地利,《审判》)
最佳女演员奖

简·西蒙斯(英国,《王子复仇记》)

第14届(1949年)
金狮奖

《玛侬》(法国,亨利-乔治·克鲁佐)

最佳意大利电影奖

《沼泽的蓝天》(意大利,阿·吉尼那)

最佳导演奖

阿·吉尼那(意大利,《沼泽的蓝天》)
最佳男演员奖

约瑟夫·考顿(美国,《珍妮的画像》)
最佳女演员奖

奥利维亚·德·哈佛兰(美国,《毒龙潭》)

第15届(1950年)
金狮奖

《裁判结束》(法国,安德烈·卡耶特)
评委会大奖

《灰姑娘》(美国,沃尔特·迪斯尼)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明天太晚了》(意大利,雷欧尼德·莫基)
最佳男演员奖

萨姆·杰夫(美国,《夜阑人未静》)
最佳女演员奖

埃莉诺·帕克(美国,《铁窗红泪》)

第16届(1951年)

金狮奖

《罗生门》(日本,黑泽明)

评委会特别奖

《欲望号街车》(美国,埃利亚·卡赞)

最佳意大利影片奖

《自由市街》(意大利,皮亚托·杰米)

最佳男演员奖

让·加宾(法国,《黑夜是我的王国》)

最佳女演员奖

费雯丽(美国,《欲望号街车》)

第17届(1952年)

金狮奖

《禁忌的游戏》(法国,雷内·克莱芒)

评委会特别奖

《曼迪的故事》(英国,亚历山德·麦肯德里克)

最佳导演奖

《西鹤一代女》(日本,沟口健二)

最佳男演员奖

弗雷德里克·马区(美国,《推销员之死》)

最佳女演员奖

(空缺)

第18届(1953年)

金狮奖

(空缺)

银狮奖

《流浪汉》(意大利,费德里科·费里尼)

《小逃亡者》(美国,莫里斯·恩格尔)

《红磨房》(美国,罗伯·哈基姆)

《萨特阔》(苏联,亚历山大·普多西柯)

《雨月物语》(日本,沟口健二)

《青楼红孽》(英国,约翰·休斯顿)

铜狮奖

《神的战争》(西班牙,拉法耶西尔)

《骄傲的人们》(法国,伊夫·阿勒格莱特)

《南街奇遇》(美国,塞缪尔·富勒)

《辛哈·莫卡》(巴西,汤姆·佩恩)

最佳导演奖

亚温·李斯(美国,《四张广告》)

最佳男演员奖

亨利·维尔伯特(法国,《没有忏悔的神》)

最佳女演员奖

莉莉·帕尔默(美国,《四张广告》)

第19届(1954年)
金狮奖

《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英国,雷纳多·卡斯特拉尼)
银狮奖

《七武士》(日本,黑泽明)
《码头风云》(美国,伊利亚·卡赞)
《山椒大夫》(日本,沟口健二)

《道路》(意大利,费德里科·费里尼)
评委会特别奖

《高层人物》(美国)
最佳男演员奖

让·加宾(法国,《巴黎风貌》、《金钱不要碰》)

最佳女演员奖

(空缺)


第20届(1955年)
金狮奖

《诺言》(丹麦,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银狮奖

《女朋友》(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大刀》(美国,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鼠脸》(荷兰,沃夫冈·史陶德)
《跳来跳去的女人》(苏联,桑森·萨姆索诺夫)
最佳男演员奖

肯尼斯·莫尔(美国,《亲情深似海》)

克德·朱尔吉斯(法国,《英雄已倦》)

最佳女演员奖

(空缺)

第21届(1956年)

金狮奖

(未评)

最佳男演员奖

布尔威尔(法国,《巴黎横断面》)

最佳女演员奖

玛丽娅·雪儿(法国,《酒店》)

第22届(1957年)

金狮奖

《不可征服的人》(印度,萨蒂亚吉特·雷伊)

银狮奖

《白夜》(意大利,鲁奇诺·维斯康蒂)

最佳男演员奖

安东尼·弗朗西奥萨(美国,《浪子回头》)

最佳女演员奖

齐特拉·丽金别格斯(苏联,《马尔华》)

第23届(1958年)

金狮奖

《无法轻松的一生》(日本,稻垣浩)

评委会特别奖

《情人们》(法国,路易·马勒)

《挑战》(意大利,弗朗切斯科·罗西)

最佳导演奖

路易·马勒(法国,《情人们》)

最佳男演员奖

亚历克·金纳斯(英国,《马口》)

最佳女演员奖

索菲娅·罗兰(意大利,《黑兰花》)

第24届(1959年)

金狮奖

《德拉·罗维雷将军》(意大利,罗伯特·罗西里尼)

《大战》(意大利,马里奥·莫尼切里)

评委会特别奖

《魔术师》(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最佳男演员奖

詹姆斯·斯图尔特(美国,《桃色案件》)

最佳女演员奖

马德莱娜·罗班松(法国,《两次旅行》)

第25届(1960年)

金狮奖

《横渡莱茵河》(法国,安德烈·卡耶特)

特别奖

《罗果和他的兄弟》(意大利,鲁奇诺·维斯康蒂)

最佳男演员奖

约翰·米尔斯(英国,《荣誉感》)

最佳女演员奖

雪莉·麦克琳(美国,《桃色公寓》)

第26届(1961年)
金狮奖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法国,阿仑·雷奈)
特别评委会奖

《向所有人敞开的和平之门》(苏联,亚历山德·阿洛夫、弗拉德米尔·瑙莫夫)
最佳男演员奖

三船敏郎(日本,《穿心剑》)
最佳女演员奖

苏珊娜·弗隆(法国,《你不应该杀人》)

第27届(1962年)

金狮奖

《伊万的童年》(苏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家庭日记》(意大利,瓦莱里奥·苏里尼)

评委会特别奖

《放纵》(法国,让-吕克·戈达尔)

最佳男演员奖

伯特·兰卡斯特(美国,《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最佳女演员奖

埃曼纽埃尔·莉娃(法国,《寂寞的心灵》)

第28届(1963年)

金狮奖

《控制城市的手》(意大利,弗朗切斯科·罗西)

评委会特别奖

《鬼火》(法国,路易·马勒)

《进入生活的必备条件》(苏联,伊果·塔兰金)

最佳男演员奖

阿尔伯特·芬尼(英国,《汤姆·琼斯》)

最佳女演员奖

德尔菲娜·塞里格(法国,《穆里埃》)

第29届(1964年)

金狮奖

《红色沙漠》(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评委会特别奖

《哈姆莱特》(苏联,戈瑞格瑞·克琴泽维)

《马太福音》(意大利,彼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最佳男演员奖

汤姆·考特尼(《国王与国家》)

最佳女演员奖

哈里特·安德森(瑞典,《爱吧》)

第30届(1965年)

金狮奖

《桑德拉》(意大利,鲁奇诺·维斯康蒂)

评委会特别奖

《沙漠中的西蒙》(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

《我20岁》(苏联,马伦·胡齐耶夫)

最佳男演员奖

三船敏郎(日本,《红胡子》)

最佳女演员奖

安尼·热拉杜(法国,《曼哈顿的三个房间》)

第31届(1966年)

金狮奖

《阿尔及尔之战》(阿尔及利亚/意大利,季洛·庞泰科尔沃)

评委会特别奖

《查帕瓜》(美国)

《难忘昔日》(德国,亚历山大·克鲁格)

最佳男演员奖

雅克·佩兰(意大利,《半个男人》)

最佳女演员奖

娜塔丽亚·阿伦巴萨洛娃(苏联,《第一个教师》)

第32届(1967年)

金狮奖

《白昼美人》(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

评委会特别奖

《中国是近邻》(意大利,马可·贝罗奇奥)

《中国姑娘》(法国,让-吕克·戈达尔)

最佳男演员奖

留比萨·萨马尔契奇(南斯拉夫,《早晨》)

最佳女演员奖

雪丽·奈特(英国,《荷兰人》)

第33届(1968年)

金狮奖

《马戏团帐篷顶上的艺人》(德国,亚历山大·克鲁格)

评委会特别奖

《苏格拉底》(法国,罗伯特·拉波海德)

《土耳其人的圣母》(意大利,卡梅罗·贝内)

最佳男演员奖

约翰·马勒(美国,《脸》)

最佳女演员奖

劳拉·贝蒂(意大利,《定理》)

第34届(1969年)

评委会特别奖

《半人半兽的神》(意大利)

《名誉与光荣》(捷克)

第35届(1971年)

1969-1978年,电影节虽然仍在举办,但未再评出正式的奖项,其中1973/1977/1978年停办。1973年更名为“意大利电影评论日”,1975年改名为“双年电影节”,1979年恢复正常举办,1980年恢复“圣马克金狮奖”。

第36届(1979年)
最佳电影奖

《圣徒杰克》(彼得·博格达诺维奇)

最佳男演员奖

尤·列奥诺夫(苏联,《秋天的马拉松》)

最佳女演员奖

乙羽信子(日本,《绞杀》)

第37届(1980年)
金狮奖

《大西洋城》(法国,路易·马勒)
《葛洛莉娅》(美国,约翰·卡索维茨)
最佳男演员奖
乔治·伯恩斯阿特(美国,《走路的风度》)

卡尼·李·特拉斯伯格(美国,《走路的风度》)
最佳女演员奖

莉芙·厄尔曼(英国,《理查德的东西》)

最佳处女作奖

《特别的一天》(匈牙利,彼·高沙)

最佳实验影片奖

《亚历山大大帝》(希腊,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第38届(1981年)
金狮奖

《德国姊妹们》(德国,格丽特·冯·特洛塔)
评委会大奖
《他们不用黑领带》(巴西,里昂·赫尔茨曼)
《金色的梦》(意大利,南尼·莫瑞提)

最佳男演员奖

罗伯特·杜瓦尔(美国,《真诚忏悔》)

最佳女演员奖

莉尔·特塞鲁斯(挪威,《政治迫害》)

最佳处女作奖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南斯拉夫,埃米尔·库斯杜里卡)


第39届(1982年)
金狮奖

《事物的状态》(德国,维姆·文德斯)
特委会大奖

《命令》(波兰,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最佳男演员奖

马克斯·冯·西多夫(瑞典,《雄鹰翱翔》)
最佳女演员奖

苏珊·萨兰登(美国,《暴风雨》)

第40届(1983年)
金狮奖

《芳名卡门》(法国,让-吕克·戈达尔)
银狮奖

《黑人小茅屋街》(法国)

评委会特别大奖

《农家:三十五年之后》(法国,乔治·鲁奇叶
最佳男演员奖
盖伊·博伊德(美国,《北极光》)

乔治·顿宁(美国,《北极光》)

戴维·艾伦·格里尔(美国,《北极光》)

米切尔·利希藤斯坦(美国,《北极光》)

马修·莫迪恩(美国,《北极光》)

迈克尔·莱特(美国,《北极光》)
最佳女演员奖

达琳·莱吉蒂莫斯(法国,《黑人小茅屋街》)

最佳处女作奖

《小约瑟的故事》(尤占·帕尔西)
终身成就奖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导演)


第41届(1984年)

金狮奖

《和平阳光的年代》(波兰,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银狮奖

《小奏鸣曲》(加拿大,米谢林·兰托

评委会特别大奖

《月球的宠儿》(法国,欧塔·依奥塞里安尼

最佳男演员奖

纳西鲁丁·萨赫(印度,《交叉点》)

最佳女演员奖

帕斯卡尔·奥吉尔(法国,《圆月映花都》)

第42届(1985年)

金狮奖

《天涯沦落女》(法国,阿涅斯·瓦尔达)

银狮奖

《尘土》(比利时,玛丽昂·亨泽尔)

评委会特别大奖

《探戈,加德尔的流亡》(阿根廷,费尔南多·索拉纳斯)

评委会特别奖

《灯船》(波兰,耶日·斯科利莫夫斯基)

最佳男演员奖

热拉尔·德帕迪厄(法国,《警察》)

最佳女演员奖

(空缺)

第43届(1986年)

金狮奖

《绿光》(法国,埃里克·侯麦)

银狮奖

《国王和电影》(阿根廷,卡洛斯·索林)

评委会特别大奖

《爱情故事》(意大利,弗朗西斯科·马塞利)

《野鸽子》(苏联,谢·索洛维约夫)

评委会特别奖

《X》(挪威)

最佳男演员奖

卡尔洛·德莱·比亚内(意大利,《圣诞礼物》)

最佳女演员奖

瓦莱丽娅·戈里诺(意大利,《爱情故事》)

第44届(1987年)

金狮奖

《再见,孩子们》(法国,路易·马勒)

银狮奖

《莫里斯》(英国,詹姆斯·艾弗利)

《夫人长寿》(意大利,埃尔马诺·奥尔米)

评委会特别奖

《集体的喝彩声》(瑞典/挪威/丹麦,凯尔·格瑞得)

最佳男演员奖

詹姆斯·威尔比(英国,《莫里斯》)

休·格兰特(英国,《莫里斯》)

最佳女演员奖

姜受延(韩国,《典妻》)

第45届(1988年)

金狮奖

《酒圣的传奇》(意大利,埃尔马诺·奥尔米)

银狮奖

《雾中风景》(希腊,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评委会特别大奖

《佳罗普营地》(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最佳男演员奖

唐·阿梅奇、乔·曼特格纳(美国,《情况变化》)

最佳女演员奖

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女人的事》)

雪莉·麦克琳(美国,《苏萨茨卡夫人》)

第46届(1989年)

金狮奖

《悲情城市》(中国台湾,侯孝贤)

银狮奖

《黄色房间的回忆》(葡萄牙,胡安·西瑟·蒙特罗比

《一位茶道大师之死》(日本,熊井启)

评委会特别大奖

《光明》(法国,欧塔·奥塞里尼)

最佳男演员奖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马西莫·特罗伊西(意大利,《几点钟》)

最佳女演员奖

佩吉·阿什克洛夫特、杰拉尔丁·詹姆斯(英国,《她早走了》)

第47届(1990年)
金狮奖

《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之死》(英国,汤姆·斯托帕德)
评委会特别大奖

《天使与我同桌》(新西兰,简·康皮恩)
最佳导演奖

马丁·西科塞斯(美国,《好家伙》)

最佳男演员奖

奥列格·鲍里索夫尔(保加利亚,《唯一的证人》)
最佳女演员奖

格洛利亚·蒙奇梅尔(智利,《镜中人》)

第48届(1991年)
金狮奖

《蒙古精神》(俄罗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银狮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张艺谋)

《渔王》(美国,特里·吉列姆)

《我再也听不到吉他声》(法国,菲利普·加瑞尔)
评委会特别大奖

《神曲》(葡萄牙,马诺埃尔·德·奥利维拉)
最佳男演员奖

瑞凡·费尼克斯(美国,《我自己的爱荷华》)
最佳女演员奖

蒂尔达·史温顿(英国,《爱华德二世》)

第49届(1992年)

金狮奖

《秋菊打官司》(中国,张艺谋)

银狮奖

《一颗冬天的心》(法国,克洛德·索特)

《火腿火腿》(西班牙,比加斯·鲁纳)

《豪华旅馆》(罗马尼亚,丹·佩塔)

评委会特别大奖

《一个拿波里数学家之死》(意大利,安杰洛·科蒂)

最佳男演员奖

杰克·莱蒙(美国,《拜金一族》)

最佳女演员奖

巩俐(中国,《秋菊打官司》)

第50届(1993年)
金狮奖

《短片集》(美国,罗伯特·奥特曼)

《蓝色》(波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银狮奖

《抵押人生》(塔吉克斯坦,巴克迪埃尔·库德纳扎罗维)
评委会特别大奖

《坏小子巴比》(荷兰,洛夫·德·希尔)
最佳男演员奖

法必西欧·班提佛立(意大利,《城市孤独的灵魂》)
最佳女演员奖

朱丽叶·比诺什(法国,《蓝色》)

第51届(1994年)
金狮奖

《爱情万岁》(台湾,蔡明亮)

《暴雨将至》(马其顿,米柯·曼彻夫斯基)

银狮奖

《梦幻天堂》(新西兰,彼得·杰克逊)

《小奥德萨》(美国,詹姆斯·格雷)

《公牛》(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

《天生杀人狂》(美国,奥利弗·斯通)

最佳导演奖

贾尼·阿梅利奥(意大利,《亚美利加》)
最佳男演员奖

夏雨(中国,《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女演员奖

玛丽亚·德·梅戴罗斯(葡萄牙,《三兄妹》)

终身成就奖

托尼诺·格拉(意大利编剧)

第52届(1995年)
金狮奖

《三轮车夫》(越南,陈英雄)

评委会特别大奖

《星探》(意大利,朱塞佩·托尔纳托雷)
《上帝的喜剧》(葡萄牙,
胡安·西瑟·蒙特罗比
最佳男演员奖

戈茨·格奥尔格(德国,《杀手》)
最佳女演员奖

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仪式》)

桑德琳·博纳尔(法国,《仪式》)

终身成就奖

阿仑·雷奈(法国导演)

第53届(1996年)

金狮奖

《迈克尔·柯林斯》(爱尔兰,尼尔·乔丹)

评委会特别大奖

《强盗第七章》(法国,欧塔·依奥塞里安尼

最佳男演员奖

里姆·尼森(爱尔兰,《迈克尔·柯林斯》)

最佳女演员奖

维多利亚·蒂沃(法国,《波尼》)

第54届(1997年)
金狮奖

《花火》(日本,北野武)

评委会特别大奖

《欧索多》(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奖

韦斯利·斯奈普斯(美国,《一夜情》)

最佳女演员奖

罗宾·汤妮(美国,《尼加拉瓜,尼加拉瓜》)

终身成就奖

斯坦利·库布里克、杰拉尔·德帕迪约、阿莉达·娃丽

第55届(1998年)

金狮奖

《他们这样笑》(意大利,贾尼·阿梅利奥)

评委会特别大奖

《最后的天堂》(罗马尼亚,卢奇安·平蒂列)

评委会奖

《沉默》(伊朗,莫赫辛·马赫马尔巴夫)

最佳导演奖

埃米尔·库斯杜里卡(南斯拉夫,《黑猫白猫》)

最佳男演员奖

西恩·潘(美国,《骚乱》)

最佳女演员奖

凯瑟琳·德纳芙(法国,《旺多姆广场》)

最佳原作剧本奖

《秋天的故事》(法国,埃里克·侯麦)

终身成就奖

安杰伊·瓦依达(波兰导演)

第56届(1999年)

金狮奖

《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张艺谋)

评委会特别大奖

《随风而逝》(伊朗,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最佳导演奖

张元(中国,《过年回家》)

最佳男演员奖

吉姆·布罗本特(英国,《颠三倒四》)

最佳女演员奖

娜塔莉·贝耶斯(比利时/法国,《情色逸事》)

第57届(2000年)
金狮奖

《圆圈》(伊朗,贾法·帕纳西)
评委会特别大奖

《夜晚降临前》(美国,朱利安·施贝尔)
最佳导演奖

布哈达布·达斯古塔(印度,《摔角选手》)
最佳男演员奖

贾维尔·巴登(美国,《夜晚降临前》)

最佳女演员奖

罗斯·伯恩(澳大利亚,《女神1967》)

第58届(2001年)
金狮奖

《季风婚宴》(印度,米拉·奈尔)
评委会大奖

《狗日子》(奥地利,乌尔里奇·塞德尔)

最佳导演奖

巴巴克·帕亚米(伊朗,《秘密投票》)
最佳男演员奖

路易兹·卡西奥(意大利,《目光》)

最佳女演员奖

桑德拉·斯卡莱利(意大利,《目光》)

最佳剧本奖

《你的妈妈也一样》(墨西哥,阿方索·卡隆)

第59届(2002年)
金狮奖

《青楼姐妹花》(英国,彼得·穆兰)
评委会特别奖

《疯人院》(俄罗斯,安德烈·岗察洛夫斯基)
最佳导演奖

李沧东(韩国,《绿洲》)
最佳男演员奖

斯特法诺·阿科斯(意大利,《天使》)
最佳女演员奖

朱丽安·摩尔(美国,《远离天堂》)

终身成就奖

迪诺·里西(意大利电影导演)

第60届(2003年)
金狮奖

《回归》(俄罗斯,安德烈·基亚金斯夫)
银狮奖

《风筝》(黎巴嫩,兰达·查哈尔·萨巴格)
最佳导演奖

北野武(日本,《座头市》)
最佳女演员奖

卡嘉·蕾曼(德国,《罗森斯查斯街》)
最佳男演员奖

西恩·潘(美国,《21克》)

最佳处女作奖

《回归》(俄罗斯,安德烈·基亚金斯夫)

第61届(2004年)

金狮奖

《维拉·德雷克》(英国,麦克·李)

银狮奖

《出海》(西班牙,亚利桑德罗·阿曼巴)

最佳导演奖

金基德(韩国,《空房间》)

最佳男演员奖

贾维尔·巴登(西班牙,《出海》)

最佳女演员奖

艾美达·斯丹顿(英国,《维拉·德雷克》)

第62届(2005年)

金狮奖

《断背山》(中国台湾,李安)

银狮奖

《玛丽》(意大利,埃贝尔·费拉拉)

最佳导演奖

菲利普·加瑞尔(法国,《制服恋人》)

最佳男演员奖

大卫·斯特雷泽恩(美国,《晚安,好运》)

最佳女演员奖

乔凡娜·梅佐乔尔诺(意大利,《心中的野兽》)

最佳剧本奖

《晚安,好运》(美国,乔治·克鲁尼、戈兰特·哈斯洛夫)

终身成就奖

宫崎骏(日本导演)

斯黛芬妮·桑德雷莉(意大利演员)

第63届(2006年)

金狮奖

《三峡好人》(中国,贾樟柯)

评委会特别奖

《干涸季节》(乍得,马哈曼特-萨雷·哈隆)

最佳导演奖

阿仑·雷奈(法国,《绝密隐私》)

最佳男演员奖

本·阿弗莱克(美国,《好莱坞庄园》)

最佳女演员奖

海伦·米伦(英国,《女王》)

最佳剧本奖

彼得·摩根(英国,《女王》)

终身成就奖

大卫·林奇(美国电影导演)

第64届(2007年)

金狮奖

《色戒》(中国台湾,李安)

评委会特别大奖

《谷子和鲻鱼》(法国,阿布戴·克西西)

《我不在场》(美国,托德·海恩斯)

最佳导演奖

布莱恩·德·帕尔玛(美国,《节选修订》)

最佳男演员奖

布拉德·皮特(美国,《刺杀神枪侠》)

最佳女演员奖

凯特·布兰切特(美国,《我不在场》)

最佳剧本奖

《自由世界》(英国,肯·罗奇)

终身成就奖

蒂姆·波顿(美国电影导演)

75周年特别金狮奖

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意大利电影导演)

第65届(2008年)

金狮奖

《摔跤王》(美国,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评委会特别奖

《戴莎》(埃塞俄比亚/法国,海勒·格里马)

最佳导演奖

小亚力克赛·日尔曼(俄罗斯,《纸兵》)

最佳男演员奖

西尔维奥·奥兰多(意大利,《乔凡娜的爸爸》)

最佳女演员奖

多米尼克·布兰(法国,《另一个人》)

最佳剧本奖

《戴莎》(埃塞俄比亚/法国,海勒·格里马)

特别银狮奖

《犬之夜》(法国,沃纳·施罗德)

最佳处女作奖

《八月中旬的午餐》(意大利,吉安尼·德·格雷格里奥)

终身成就奖

埃尔马诺·奥尔米(意大利导演)

第66届(2009年)

金狮奖

《黎巴嫩》(以色列,塞缪尔·毛茨)

评委会大奖

《心灵厨房》(德国,费斯·阿金)

最佳导演奖

谢琳·奈沙特(伊朗,《没有男人的女人》)

最佳男演员奖

科林·费斯(英国,《单身男子》)

最佳女演员奖

克塞妮娅·拉帕波特(俄罗斯,《双重时间》)

最佳剧本奖

《战时生活》(美国,托德·索伦兹)

终身成就奖

约翰·拉塞顿、布拉德·伯德、皮特·道科特、安德鲁·斯坦顿、李·安克里奇(美国皮克斯公司五大元老

第67届(2010年)

金狮奖

《在某处》(美国,索菲亚·科波拉)

评委会大奖

《必要的杀戮》(波兰,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最佳导演奖

阿莱克斯·德拉·伊格来希亚(《伤心小号曲》)

最佳男演员奖

文森特·加洛(《必要的杀戮》)

最佳女演员奖

马里亚纳·拉贝德(希腊,《爱丁堡》)

最佳摄影奖

《沉默的灵魂》(俄罗斯,米克哈伊·克里齐曼)

最佳剧本奖

《伤心小号曲》(西班牙/法国)

最佳处女作奖

《大多数》(塞伦·尤斯)

终身成就奖

吴宇森(中国香港导演)

第68届(2011年)

金狮奖

《浮士德》(俄罗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评委会奖

《内陆》(意大利,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最佳导演奖

蔡尚君(中国,《人山人海》)

最佳男演员奖

迈克尔·法斯宾德(英国,《羞耻》)

最佳女演员奖

叶德娴(中国香港,《桃姐》)

最佳摄影奖

《呼啸山庄》(英国,罗比·来耶斯)

最佳剧本奖

《阿尔卑斯》(希腊)

最佳处女作奖

《在那儿:犯罪教育》(意大利)

终身成就奖

马可·贝罗奇奥(意大利导演)

第69届(2012年)

金狮奖

《圣殇》(韩国,金基德)

评委会奖

《天堂:信仰》(意大利,尤里西·塞德尔)

最佳导演奖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美国,《大师》)

最佳男演员奖

杰昆·菲尼克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美国,《大师》)

最佳女演员奖

哈达斯·雅伦(以色列,《填补空白》)

最佳技术贡献奖

《他的儿子》(意大利)

最佳剧本奖

《五月之后》(法国,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终身成就奖

迈克尔·西米诺(美国导演)

第70届(2013年)

金狮奖

《罗马环城高速》(意大利,吉安弗兰科·罗西)

评委会奖

《郊游》(中国台湾,蔡明亮)

评委会特别奖

《警官之妻》(德国)

最佳导演奖

亚历山多罗斯·阿拉纳斯(希腊,《暴力小姐》)

最佳男演员奖

瑟米斯·帕诺(希腊,《暴力小姐》)

最佳女演员奖

伊莲娜·寇塔(意大利,《巴勒莫狂花》)

最佳剧本奖

《菲洛梅娜》(英国)

终身成就奖

威廉·弗里德金(美国导演)

第71届(2014年)

金狮奖

《寒枝静雀》(瑞典,罗伊·安德森)

评委会奖

《沉默之像》(丹麦,约书亚·奥本海默)

评委会特别奖

《锡瓦斯》(土耳其)

最佳导演奖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俄罗斯,《邮差的白夜》)

最佳男演员奖

亚当·德利弗(美国,《饥饿的心》)

最佳女演员奖

阿尔芭·洛瓦赫(意大利,《饥饿的心》)

最佳剧本奖

《伊朗故事》(伊朗,洛珊·班尼蒂玛)

终身成就奖

费雷德里克·怀斯曼(美国纪录片导演)、塞尔玛·斯昆梅克(剪辑)

第72届(2015年)

金狮奖

《来自远方》(委内瑞拉,洛伦佐·维加斯)

评委会大奖

《失常》(美国,查理·考夫曼)

评委会特别奖

《封锁》(土耳其,埃敏·阿尔柏)

最佳导演奖

帕勃罗·特拉佩罗(阿根廷,《犯罪家族》)

最佳男演员奖

法布莱斯-鲁奇尼(法国,《貂》)

最佳女演员奖

瓦莱莉·格里诺(意大利,《为你着想》)

最佳剧本奖

《貂》(法国,克里斯蒂安·文森特)

最佳处女作奖

《战前童年》(美国/匈牙利)

终身成就奖

贝特朗·塔维尼埃(法国导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1946——2006)
最佳影片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落幕 超级英雄电影破天荒擒获金狮大奖
历届戛纳电影节获奖全记录及亚洲经典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30年23届全部获奖影片集萃
戛纳电影节(电影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