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撰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未言及共产党,却8次提到人民
userphoto

2024.01.20 河南

关注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碑文分为三段,一共有150个字,碑文原稿,乃是毛主席亲自拟定。

细心研读的话,就会发现这150字的碑文,有两个很大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全文中有8次提到了“人民”二字,比如“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人民英雄”以及“人民自由”。

第二个特点,便是从头至尾从未言及中国共产党。

而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正是建立在由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不断艰苦奋斗得来的结果,但为何在纪念碑的碑文里,却没有提及这一点呢?

此外,毛主席不提中国共产党,反而8次提及人民又是何意呢?

作为纪念碑的核心,碑文的地位至关重要。

而在最初,对于碑文该写什么,曾有人就提出建议,说应当立“中国共产党英烈”之碑文,意思就是说,要把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英烈作为碑文的核心内容,重点突出他们事迹。

这个建议,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问题。

从1921年一大召开,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抛头颅洒热血,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换来了中国的新生。

这其中,有太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也有太多感人至深的事迹,而这些英烈的精神以及他们的牺牲,确实值得大书特书,更值得歌颂。

所以,以英烈为核心,作为碑文的主要内容体现并无不妥。

但是,对于这个提议,毛主席却十分不满意,并在几经斟酌后,最终对这个建议予以了否定。

当然,毛主席之所以否定,是有他自己的看法的。

在毛主席看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共产党诚然是付出了不少,但并不是全部,最多只占其中的冰山一角。

而那些在革命战争中,所有为之而牺牲的人民英雄,都值得纪念和缅怀。

因此,共产党所做的一切,与那些人民英雄相比,正如萤烛之光去对比皓翰明月,所以,怎能大言不惭的在碑文中提及中国共产党呢?

真正应当提及,并且是应当着重提及的,只能是人民,也只有是人民。

带着以人民为主的想法,毛主席郑重的开始撰写碑文,短短150个字,毛主席斟酌许久,思虑颇多。

因何斟酌和思虑?倒不是毛主席词穷,更不是他无从下笔。

对于诗词,毛主席是近代以来公认的大家,他既能写出《七绝.改诗赠父亲》那样的豪情万丈,也能写出《贺新郎.别友》那样的情意绵绵,更能写出《沁园春.雪》那样的磅礴大气。

所以,词穷是不可能出现在毛主席身上的。

无从下笔更不会,信口拈来、出口成章是毛主席一贯的风格,完全无视身处何地。

而之所以斟酌与思虑颇久,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值得写,但又不能局限于一个或者几个点,那样就失去了碑文的象征意义。

斟酌许久,毛主席写下了150个字。

150字的碑文,一共分为了三段,而这三段,前后衔接且层层递进,从这其中,展现了毛主席的非凡气度以及博大胸怀。

第一段,毛主席写到,“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即1946年到1949年。

这个时间节点,是中国革命即将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而这期间,有来自各方的人士为之努力和牺牲,对于他们,毛主席不仅予以认可了他们人民英雄的身份,同时也表达了敬意。

一句“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使得在这三年中那些为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仁人志士,得到了最大的肯定。

第二段,毛主席写到,“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个三十年,对应的是1917年至1949年,众所周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自此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开启。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共产党员,以及非共产党员,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目标一致,均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不惜生命。

所以,他们同样可称人民英雄。

按照常规的行文方式,以及历史发展过程来说,前两段已经完成了对近代中国革命中付出和牺牲的英雄们的肯定和认可。

因此,碑文到了这里,理应收尾或结束。

但毛主席显然没有这么做,他的格局以及目光,显然也没有局限在这短短的三十年,而是放眼至了更高的角度。

碑文第三段,毛主席写到,“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一段,才是最令人惊讶的。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即公元1840年,而这一年对于熟悉历史的人都不陌生,时值道光二十年,而在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由此,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并借助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个接一个的不平等条约。

而近代中国的苦难,也自此开始。

遭受压迫并陷入苦难之后,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数爱国之士挺身而出,他们有的是官员,也有的是士兵,还有的是民间的商人、平民。

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却共同认识到,只有反抗外来侵略,才能让国家有未来。

所以,不管他们来自于哪里,都无愧于人民英雄这个称呼,而毛主席自然也不会忘记对他们牺牲和付出的肯定。

这便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全部内容,这段碑文,毛主席在撰写时遵循了两大基本点,首先就是目光不局限于几年或者几十年,而是抓住了一条核心的主线。

这条主线,便是近代以来,那些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实现国家强盛以及人民富裕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的仁人志士。

这些仁人志士,均是中国的人民英雄。

其次,就是突出人民这个核心理念,全文8处提及人民二字,正契合了毛主席那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中心思想。

自始至终,不言及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在毛主席心里,人民大于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革命的胜利,是人民创造的。

纪念碑碑文,虽说只有150字,但却极为生动的展现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碑文内容确定之后,在1949年9月30日晚,毛主席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上,朗读了这段由他亲自拟定的碑文全文。

而在之后,把碑文刻在纪念碑上的工作就摆在眼前,但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则是用什么字体书写碑文?另外由谁来书写呢?

字体问题倒是好解决,当时众人一致推荐使用楷书来书写碑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代表了中国人精神的丰碑,而行书的话稍为散漫,草书则过于张狂,至于篆书、隶书,相对老旧。

而优美流畅、百看不厌的楷书,是最能被人接受。

但由谁来书写碑文最合适呢?很多人都说,那自然是毛主席,不过,他老人家已经在当时题写了碑心石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所以,只能找其他人来写。

经过考虑,当时负责人民英雄纪念碑各项工作的彭真,就找到了周总理,因为他知道周总理写了一手好颜体,所以由他来书写最为合适。

刚开始,周总理想要把机会让给别人,但耐不住彭真坚持,最终,周总理郑重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而我们都知道,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前后,各项事务千头万绪,作为一国之总理,周总理本身就已经忙的无暇分身。

所以,为了圆满完成写好碑文的任务,周总理只得在已经少的可怜的休息时间中,再挤出来一点。

当时每天早上,周总理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琢磨和写。

为了写好,周总理一个字一个字的反复去写,每一笔每一划,他都力求完美,因为从碑文的8个人民之中,周总理深刻的理解了毛主席的苦心。

在150个字单独写认为没问题后,周总理开始通篇连贯书写,同样是力求完美,整整写了40多遍,最终,写出了他认为还算满意的样本。

这份样本,由周总理亲自送到了雕刻大师刘开渠的手上,当时周总理还特意叮嘱,“如果觉得哪里写的不好,就告诉我,我重新写”。

而这份样本原稿,如今就保存在国家博物馆中。

作为从事雕刻多年的刘开渠来说,他所见过的优美字体已经不计其数,但是在看到周总理送来的手稿后,他还是被这幅墨宝给震撼了。

因为他清楚,这背后周总理付出了多大的心血,手捧着这幅墨宝,刘开渠看了又看、叹了又叹,最后他说,“周总理,您辛苦了”。

就这样,有了这150字的碑文,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完整,而在竣工之后至今,纪念碑也成了我们中国人精神上的丰碑。

结语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竣工至今,已经过去几十年,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它,见证了中国走向富强的历程。

这个历程,正如纪念碑所蕴含的核心精神一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资料来源:今日头条,作者:史晓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民英雄纪念碑体现伟人格局:碑文不提共产党,为所有人民英雄而作
1949年,毛主席做出批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允许提及中国共产党
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字,您知道写了多少遍?致敬英雄!
49年伟人批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不许提共产党,而后写下154字碑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怎样建成的?纪念碑正面上的字是怎么刻上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