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电影史:尝试时期(1905——1923)

►►►

目录

(一)总体概述 

        1 欧美电影传入与影响

        2 先驱者们的尝试

        3 中国电影业的迅速发展

(二)重要考点

       1 丰泰照相馆

       2 商务影戏部

       3 20世纪20年代初长故事片的类型

           3.1中国影戏研究社

       4 第一代电影人 

           4.1张石川与郑正秋

           4.2黎民伟

      5 重要片目

           5.1《难夫难妻》《庄子试妻》之比较

           5.2娱乐诉求与道德诉求《劳工之爱情》的失衡

(三)作业及思考

        1 中国电影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

       2 中国民族电影的基本确立(《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一 概述:尝试时期(1905——1923)

总体介绍:这一时期从1905年拍摄《定军山》起至1923年《孤儿救祖记》上映止。基本特点是先驱者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着手电影拍摄活动,既没有明确的艺术目的,更谈不上经营方针。

1 欧美电影的传入与影响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于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随即被西方商人带入中国。法、美放映师在中国推广其影片的同时,也在中国拍片。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卢米埃尔,爱迪生的摄影师都在中国留下了拍片的印迹。而具有一定情节内容的则是布拉斯基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分别在内陆和香港拍摄的《不幸儿》( 1909)、《偷烧鸭》( 1909)等片。

      本杰明·布拉斯基:1909年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正规性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像很多外来淘金者一样,布拉斯基只是一个希望能利用新鲜事物在中国冒险的西方人,却在不经意间成为改变中国电影进程的某个关键人物。事实上,亚细亚在经营上并算不上特别成功,布拉斯基也没能像那些开办影院的外国老板们一样聚沙成塔,积累下一笔客观的财富。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布拉斯基与亚细亚的拍摄活动也确实成为中国早期电影的启蒙之师,比如在北京拍摄纪录片《中国》,布拉斯基就成了第一个被允许拍摄紫禁城的白人;亚细亚在香港投资的短片《偷烧鸭》一直被视为香港电影的开山之作;而布拉斯基后来回国时带走《庄子试妻》等片,更完成了中国电影的首次出口。

2 先驱者们拍摄中图影片的尝试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了《定军山》,由此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

         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和香港华美影片公司的拍摄活动以及1916年商务印书馆的兼营电影业务,既在时间上前后接续,又在拍摄尝试中显示出不同的旨趣,蕴涵了中国电影的形态萌芽。

         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和黎民伟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在资金和技术上都与外国电影商人有密切的联系。这两家机构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13)和《庄子试妻》(1913)。

        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等人以幻仙影片公司的名义集资拍摄了长度为4本的故事片《黑籍冤魂》,在情节内容的把握上超越了以往的故事短片,进步积累了故事片创作的经验,也为故事片由短到长的嬗变奠定了基础。

       也是这一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电影,并在1918年正式成立影戏部。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商务”影戏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商务”出品片种多样,题材广泛,使中国电影的片种得到丰富和发展。

3 中国电影制片业的迅速发展

       由于有利可图,投资经营电影的人越来越多。电影公司经营者中既有海外侨民,也有留学归国人士,而占据主体的是国内从事小说写作和戏剧业的人士。先后成立的电影公司有: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919),中国影戏研究社(1920),上海影戏公司(1920),新亚影片公司(1921),长城画片公司(1921),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1923,后易名民新影片公司,1925年迁上海)。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明星影片公司。它成立于1922年2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创办,具有同仁性质,又是股份制,所以更具有现代性。在这一时期和以后 一个很长的时期,“明星'公司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20世纪20年代初,很快各公司都转向长故事片的拍摄,尝试较为完整的电影叙事。这些长故事片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阎瑞生》、《张欣生》为代表的所谓“实事影片”,它们借助于具有轰动效应的社会新闻题材。《红粉骷楼》则是对外国侦探片的挪用。

      第二类是但杜宇的长故事片,它们以现代艺术人的气质体现出另一种文化取向和风格特征,以描写都市青年爱情为内容,审美表达上颇有唯美主义的趋向。

      第三类以“商务”影戏部的三部长故事片为代表,向中国传统文艺寻求创作资源,它们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取向,在叙事风格上体现出中国小说或戏曲的特征。

      中国长故事片探索表现出的商业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不同的认同与选择,正反映了这一时期尝试的特点。直至'明星”公司《孤儿救祖记》的出现,中国长故事片才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这部家庭伦理正剧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大多数观众所喜闻乐见,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的确立,意昧着中国电影尝试阶段的结束和自觉探索时期的开始。

►►►

二:重要考点

1、【丰泰照相馆】——由任景丰于1892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并以拍摄戏装照闻名的照相馆。它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之后又陆续拍摄了七八部戏曲纪录片。这些戏曲短片都是在简陋的环境下以较原始的方式拍摄的。由于技术的局限,这些短片视觉效果并不理想。但由于它是本土传统艺术与外来新奇娱乐形式的初次结合,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由于1909年的大火,丰泰的拍片活动也告终止。

代表作品:《定军山》(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戏曲片鼻祖。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图右)执导,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它记录了同名京剧中几个片断。《定军山》是谭鑫培的常演剧目之一。影片拍摄的是剧中“请缨”、“舞刀”、“交锋”三个动作性较强的场面,时间是1905年春夏之交,地点是丰泰照相馆的中院天庭。丰泰照相馆在院内修建了露天棚,搭置了舞台布景,用3天时间拍出这部影片。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上映,标志中国电影的诞生。

历史意义:①、把电影这一舶来品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使电影在中国生根并发展起来

                 ②、影片为戏曲内容,为影戏的发展传统奠定了开端,为使电影语言本土化开了先河。

2、【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商务”影戏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它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棚, 开创了规模性经营。它有明确的制片方针,要求电影为教育服务,要具有文化品位和爱国内容。“商务”影戏部的短片题材广泛,包括“风景片”、“时事片”、“教育片”、“古剧片”(戏曲片)、“新剧片”(短故事片)五类。

代表作品:“商务”影戏部的短片主要包括“古剧片”和“新剧片”

a.“古剧片”(戏曲片)1920年“商务”影戏部拍摄了两部“古剧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由梅兰芳主演。影片在戏曲的舞台布景中,加入了实景、实物,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现实感。在拍摄过程中,梅兰芳已经意识到戏曲表演程式与电影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异,以及戏曲舞台是一 个三维空间,必须将立体空间中的身段表演转化为二维的画面。

b.“新剧片”(短故事片)《猛回头》、《李大少》、《清虚梦》、《车中盗》

“商务”影戏部的这批短故事片中包含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警世趣片”,如《猛回头》和《李大少》。《猛回头》讲述一个木匠阿勤如何在孝子王二的劝说下悔过自新,不再虐待母亲。《李大少》则通过娶妓为妻的李大少被瞒受骗的故事,以为娶妓者诫。由此可见,尽管“商务”影戏部倡导 电影要有教育的内容,但在这里所传递的却不外乎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

“商务”影戏部的这批短故事片中还有描写神怪和武打内容的影片,如任彭年导演的《清虚梦》 ( 1922)、《车中盗》( 1922 )。《清虚梦》取材于《聊斋志异·崂山道士》,堪称开中国电影改编中国古典小说之先例;《车中盗》改编自美国侦探故事《焦头烂额·火车行动》。

“商务”影戏部的长故事片——《孝妇羹》、《荒山得金》、《莲花落》之后相继拍成了《孝妇羹》、 《荒山得金》和《莲花落》三部长故事片。这三部故事片都是从传统小说或戏曲改编的,都强调了电影的教育作用,这些影片的核心思想仍是传统伦理。

3、【20世纪20年代初长故事片的类型:】

中国影戏研究社:《阎瑞生》1920年,任彭年等几个青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了两部“实事影片”。

代表作品:拍摄的影片《阎瑞生》描述了在上海曾轰动一时的一桩大案。洋行职员阎瑞生由于欠下巨额赌债,铤而走险,设局杀害佩带贵重饰物的妓女王莲英,案发后阎瑞生外逃,但最终被擒获。该片的摄影和表演追求纪实性。所有的场景都尽可能地实地拍摄,连杀人过程中租用的白色跑车都被搬上银幕。为了追求与原型的形似,影片全部启用非职业演员,从而使表演较少文明戏的痕迹。

《阎瑞生》的轰动与商业成功促使“明星”公司将1921年发生在上海的另一桩命案搬上银幕。张欣生因烟赌无度,欠下债务,遂与其友合谋将其父亲毒死,由于分赃不均,事情逐渐败露。影片同样采取实景拍摄,在镜头画面处理上注意远、近、大、小、收、放、长、短的变化。影片中还运用大段的闪回镜头,说明张父年轻时曾侵吞姐夫店产的经过,体现了善恶相报的构思。这两部影片都被称为“实事影片”。

历史评价:①、以《阎瑞生》《张欣生》为代表的所谓“实事影片”,他们的拍摄意味着中国电影人对电影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业特征的敏锐认识,他们借助于具有轰动效应的社会新闻题材以保证影片的上座率;②、但杜宇的长故事片,他们以现代艺术人的气质体现出另一种文化取向和风格特征,以描写都市青年爱情为内容,审美表达上颇有唯美主义倾向;③、以商务影戏部的三部长故事片为代表,向中国传统文艺寻求创作资源,它们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取向,在叙事风格上体现出中国小说和戏曲的特征,但由于缺乏现代意识的滋养,在思想观念上落后于现代。

4、【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

代表人物: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张石川)、《劳工之爱情》(张石川)、《庄子试妻》(黎民伟)。

主要功绩:①、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②、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张石川与郑正秋——

①、张石川重视商业性,“处处为兴趣是尚”,郑正秋认为戏剧应该改良社会,教化民众,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育,“文以载道”。由于着眼于多数观众的一般欣赏水平,并采用在适应中求征服的策略,使得郑、张的创作体现出一种“热闹型”的美学形态。首先,其影片以注重故事性为突出特征,采用有头有尾的“事实铺叙”的方法,调动曲折传奇的手段,使影片产生煽情效果。其次,场景安排集中、以场次带动镜头、以表演区为画面中心、以中全景为主要景别类型、以大量字幕承载对话和主观议论的特点。第三,在表演形态上,重“快的动作”轻“内心表情”,务使观众不感枯燥。

②、张石川: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拓荒者。1913年与郑正秋合作拍摄《难夫难妻》,开中国叙事电影之先河。1922年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代表作有《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等。作为电影企业家,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其影片故事性强,剧情发展过程清晰,通俗易懂,深受小市民欢迎。

③、郑正秋:导演、编剧,主要编导作品有《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等。他的电影手法平易细致,形式生动明白。他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的影片故事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他本着“为弱者鸣不平”的创作主张,拍摄了一些反映弱者生存状况的影片,寄予了深厚的同情,有一定社会意义。

④、郑正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①、把原本隶属于西方语言的电影引入中国,并力求本土化;②、开创电影现实生活从戏剧艺术吸取营养,补充电影的发展;③、把自己的戏剧经验和叙事传奇手段艺术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家庭伦理剧叙事模式,善于虚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5 【重要片目】

5.1《难夫难妻》与《庄子试妻》比较——

《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于1903年共同导演。它以喜剧的笔触叙述了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在父母和媒人的包办下结合的过程,并通过对这种繁文缛节的夸张性描写,体现出创作者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它已经开始体现出某种叙事潜能,是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①、与《定军山》比较:首先,它包含了基本的电影导演活动,即指挥演员表演和调动摄影机;其次,有了比较简略式的“幕表”式的剧本;再次,出现了初步的摄影、美工构思,还使用了特技。

     ②、两部电影比较:从取材上看,《难》面对现实,从生活中找素材,尝试从更贴近社会的文明戏切入电影;《庄》转向传统剧目,但也试图让它接近生活。从文化和价值取向上看,前者表达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体现出“西风东渐”之下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后者则囿于传统的观念,但故事的喜剧性及善意结局使影片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5.2《劳工之爱情》——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明星公司1923年出品,堪称本阶段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经验的集大成者。影片用妙趣横生的细节安排,肯定和赞美了“劳工”的美好品质。尽管在场面调度和演员表演上仍保留着舞台化的痕迹,但在镜头调度上力图突破舞台思维的羁绊,它是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基本终结的标志。

      影片男主人公名为“劳工”,但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资方雇佣者,而事实为自由经济中的个体小业主。影片固然有“爱情”,而且是带有明显的自由恋爱性质,但是,如果我们沿着传统爱情的逻辑往前进入,势必觉得此路不通。影片的主体部分并非木匠和祝女的感情纠葛,而恰恰是木匠如何迎合姑父亲的经济要求,从而达到他的婚姻目的。

      在《劳工之爱情》中,我们既看不到劳工,事实上也看不到爱情,看到的只是惟利是图的实用主义市侩文化。三个人物因为共同的庸俗经济学走在一起,成为貌似幸福的一家。这样的俗世影像,虽然带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其间透出中国从传统等级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型的信息碎片,但就影片的大众接受与娱乐功能而言,则存在内在的硬伤———以个人主义、损人利己为核心的不道德文化,在强势的道德文化传统中,多少成为被禁忌的趣味。而当这种不道德的主人公成为舞台主角,并获得成功之时,无论是新派精英还是传统市民,其接受的不适是自然的,影片的娱乐功能最终遭遇道德诉求的强有力遏制。

►►►

三 写在后面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国教育在线预测2022年考研人数520万人,我们知道此刻的你也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挑战,或许你有焦虑、有恐惧,也有激动。不过相比于浑浑噩噩过完大学四年,我们第一次把选择命运的机会握在自己手里。也许除了疫情、核酸检测、上网课、出不了校门之外,大学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留念。」

       此外宣传一下近期开通的小红书账号,会同步分享【电影学考研相关内容】以及一些【论文带读】大家快来关注吧~

作者|哪吒

编审|麦兹、七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艺术万年史-297》中国早期电影
上海电影百年的N个第一
第一代导演
细说中国第一代导演(作者:珺先生)
石景山人转宣武
中国第一部拍摄的电影是什么?拍摄于哪个年代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