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华文明的摇篮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先祖就已经活动在长江流域。1975年至1980年,在距金沙江不远的云南禄丰县,多次发掘出腊玛古猿化石,其中包括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它雄辩地证明:长江流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此之前,长江沿线发现了许多早期人类的化石。其中,在金沙江南岸的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猿人”化石;长江北岸的安徽和县,出土了与著名的北京猿人生活时代相当的“和县猿人”头骨化石;湖北长阳的窑洞中,发现了距今约20万年的“长阳人”化石,等等。
   
    所有这些考古发现,都无可辩驳地证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栖息、繁衍、生活的重要地区。把长江喻为孕育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进入到新石器时代以后,活跃在长江流域的先祖们,继续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着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
   
    分布在亚东、鄂西至鄂中南一带的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距今6000年左右的陶器,饰有绞索纹、平行带纹中夹横人字形、谷穗纹、齿状纹等,与中原彩陶常见的弦纹、绳纹、篮纹、堆纹判然有别。尤其是以各种形状的戳子戳印而成的戳印纹,更是大溪文化独有的纹饰。
   
    其后的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出土的彩陶器多数是两三色兼施,彩纹颜色往往浓淡相间,笔道不齐,整个色衣和彩纹都具有晕染的风格,为其他地区所罕见。
   
    本世纪70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更典型地反映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色。在这里,有丰富的稻作遗存,比大溪文化遗址的稻壳标本更令人信服地证明,新石器时代中原以粟为主,长江流域则以种植稻米为主;栽桩架板的干阑式建筑,揭示了南方多雨多水的自然条件下,房屋建筑由巢居——半巢居——地面的发展序列,这是不同于北方由穴居——半穴居——地面的另一种建筑类型;以骨器为主的各种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尤其是成批的骨耜,更为引人注目。这类骨耜用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加工制成,横凿方孔用来安装木柄,制作极为精妙,是中原地区所未见的。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艺术丰富多彩,使用雕刻、提捏塑等方法制作的许多陶、骨、木、象牙等原始艺术珍品,特别是一些象牙雕刻,如双鸟朝阳象牙雕刻、鸟形象牙圆雕,十分精致,极富地方特色。
   
    中国历史跨入阶级社会以后,尽管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当时的黄河流域,但长江流域并未因此而沉寂。沿江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长江流域在受到中原文明广泛影响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中原地区的地方特色。其中,尤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江西新干县商墓遗址最为典型。
   
    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市北40千米,广汉市西8千米的三星村一带。自1980年至1989年,在这里相继发现了数千件陶、石、金、铜、玉器和几万件标本,揭示了3000~4000年前地处长江上游的蜀文化的发展概貌。这里的古城墙,采用的是平夯法,与中原习见的版筑法明显不同;除陶盉外,未发现任何其他的三足陶器,也区别于中原以鼎、鬲等三足器为基本组合的格式;祭祀坑内出土的大型青铜雕塑像群,更是前所未见的重大发现。
   
    1989年在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墓遗址进行的发掘,同样显示了殷商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化的浓郁地方特色。遗址中出土的柳叶形矛、四棱锥形矛、长铤单翼镞、手斧、溜肩圆斧和犁铧等,为中原地区出土的商代文物中所未见;而中原地区常见的爵、觚、斛等酒器,这里却不见踪迹。青铜器物上盛行此地独有的带状燕尾纹,装饰附件上独多虎等雕塑性动物形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雕像群,大洋洲商墓也发现了双面青铜神像,造型奇特,形态逼真,颇富想象力。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并无青铜雕像出现。这一长江流域独有的青铜艺术品,突出地表现了青铜器制作上造型奇特、制作精巧这一不同于中原的特色,也蕴含了此后南方文化注重想象、富于神秘感的胚芽。
   
    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沿线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成为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绚丽的区域文化之花。特别是中游的楚文化,际会风云,立异标新,与中原文化竞趋争先,显示了后来居上之势。
   
    本世纪50年代以来,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众多的楚文化遗存。拭去历史尘垢的楚文化遗物,无论是青铜器、木器,还是漆器、丝织品,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楚文化清秀、诡奇、追求创新、神秘而富于浪漫色彩的基本特征。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了尊和盘各一件,尊在盘中,如花蕊凸立于花瓣之间,相映成趣。尊唇和盘口布满精细的镂空蟠螭纹和蟠虺纹,纹饰互不接续,全靠铜梗支承,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有极强的虚实结合、轻灵活泼的艺术效果。楚地出土的漆器,纹饰形态繁多,夸张变形,且刻意求新,体现了楚文化浪漫奔放的艺术风格,激发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力。
   
   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这些基本特色,至两汉已基本定型,它与中原地区的北方文化耦合而成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归一|山高水阔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楚国。中国的第二摇篮文明,凤凰为图腾,祝融子孙,天生的火师
【社科圆桌】五千年文明巴蜀大地探新知 三星堆遗址惊天发现耀寰宇
中华文明探源要重视巴文化的考古研究三星堆...
中华四大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起源四大悬疑(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