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人谱》


《诗人谱》--编录:中国科大.李弦,2009.7

1.张九龄(678-740)

  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进士,为右拾遗。官至中书令。后贬荆州长史。他以词臣而为贤相,以正直敢言见称。曾劾安禄山狼子野心,玄宗却说他“误害忠良”;又见忌于李林甫。在罢相之后四年,他就死了。时人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而相李林甫,是政局治乱的分界。

2.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出生于中亚碎叶城(前苏联吉尔吉斯境内,唐属安西都护府)。天宝元年(742),因友人吴筠之荐,召入长安,供奉翰。后因侮弄宦官高力士,得罪宠妃杨玉环,遂被排斥,离开长安,漫游江湖。安史乱时,入肃宗弟永王李璘幕。永王被杀,牵连李白,先被囚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市)狱中,后责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在巫山途中遇赦得释。最后病死于当涂(今属安徽)。

3.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又落第,终身未成进士。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不久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

4.王维(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其父迁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遣人将他送至洛阳,迫授伪职。后禄山张宴于长安凝碧池,召集了当时的梨园子弟,王维闻而悲之,作了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的诗。及乱平,对受伪职的人以六等定罪。王维因曾作此诗,其弟王缙又请求削自己官职以赎兄罪,故得特赦。
  王维早期很感佩贤相张九龄,政治上也有抱负。后来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正直敢言之士受到打,他也为此沮丧。四十岁后就隐居蓝田辋川。妻亡无子,孑然一身。他本信佛教,晚年更不吃荤腥,不衣文彩,过着“万事不关心”的生活。

5.孟浩然(689-740)

  字亦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年轻时曾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后往长安,应进士试,不第,又还襄阳。后病疽死。终身是个布衣。
  他的一生,多半在襄阳度过,他的诗歌,也很多以襄阳为题材,故张祜有“襄阳属浩然”之句。

6.王昌龄(690?-756)

  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进士,任校书郎,后举博学宏词科。曾一贬江宁丞,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起,往江宁,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7.丘为

  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官至左散骑常侍。约生于武则天长安初年。《唐诗纪事》说他活了九十六岁。与王维、刘长卿等相友善。

8.綦毋潜

  字季通,一作孝通,《唐才子传》作荆南人。荆南,唐方镇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一说虔州(今江西赣县)人。开元进士。官至著作郎。后见兵乱,遂归隐江东别业。

9.常建

  开元进士,曾任盱眙(今属江苏)尉。一生仕宦颇不得意,终于一尉,遂浪迹山水,最后移家隐居鄂渚。诗也多写山水田园,间有边塞之作。

10.岑参(715-770)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父亲岑植,曾两任刺史,但在岑参少时即死去,乃从兄受学,刻苦读书。天宝进士。初为小官,后充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及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卒于成都旅舍。

11.元结(719-772)

  字次山,鲁山(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安史乱起,曾逃难入猗玗洞。代宗时,任道州刺史。

12.韦应物(737-792)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他一生的经历极为复杂。十五岁时即为玄宗侍卫。他在《逢杨开府》一诗中,对他年轻时的放浪生活曾有很坦率的陈述。因遭人轻视,便折节读书。后任洛阳丞,军士中有倚恃宦官势力专横虐民的,曾被他扑打,治之以法。官终苏州刺史。大约德宗贞元七、八年间卒于苏州,时已罢任。

13.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德宗贞元进士。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宪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受到打击页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改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柳州。

14.孟郊(751-814)

  字东野,湖北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其欣喜之情,可于《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语中见之。越四年,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致公务多度,县令乃以假尉代之。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河南尹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暴疾而卒。

15.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家世豪富,年轻时使气任侠,后乃锐意读书。曾举进士。武则天曾召见,授麟台正字,又任右拾遗。一再上书,直陈自己的政见,都是针对时弊。后因其父为县令段简所辱,他闻而立即还乡,被段简借故下狱,忧愤而卒。

16.李颀

  少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今属河南)县尉。和王维、王昌龄、高适等都有交往。

17.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西)人。昌黎是韩氏的郡望。幼以孤子刻苦力学。德宗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言事,贬阳山令。顺宗即位,以大赦移江陵府。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大触宪宗之怒,欲加极刑。经裴度、崔群奏请宽减,乃贬潮州刺史,后复召回。

18.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县附近)人,生于河南新郑。贞元进士,曾任校书郎、赞善大夫等职。后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遂在洛阳宅中以诗酒自遣,死后葬于洛阳之香山。

19.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文宗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后因牛李党争受到冷落,自此奔走四川、岭表、湘中、徐州等地,仍以幕僚寄人篱下,又身多疾病,益自抑郁。后还郑州闲居,卒。

20.高适(700-765)

  字达夫,沧州(今河北沧县)人。早年穷困,狂放落拓,不事生产,客游梁宋间,过着流浪生活。天宝八载,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后又愤而辞去官职。后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之幕为书记,这使他得以接角大漠风光、士卒隐情。安史乱起,玄宗出奔,他间道觐见于河池(在今甘肃),详陈潼关之失的原因。

21.唐玄宗(685-762)

  即李隆基。祖籍陇西。睿宗李旦之子。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安史之乱,出奔蜀中,后其子李亨(肃宗)即位,尊为太上皇。至德二载末回长安,后即抑郁而卒。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也称明皇。

22.王勃(649-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年十四即及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乃客蜀中。为虢州参军时又犯死罪,遇赦革职。父福畤因受累而谪迁交趾令,勃前往省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23.骆宾王(619?-?)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唐四杰之一。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史,又因赃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近于纵横家。

24.杜审言(646-708)

  字必简,巩县(今属河南)人。他是杜甫的祖父。因他属于襄阳杜氏一支,故新旧《唐书》作襄阳人。高宗咸亨间进士。武则天时迁膳部呐外郎。因结交张易之等流峰州。后起复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25.沈佺期(656-713)

  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间进士。由协律郎累除给事中、考功郎。他与宋之问齐名,有“沈宋”之称。又皆谄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贵佞。曾因受赃被劾,未追究,值张易之败,遂长流欢州(在今越南境),后复起用,官至太子詹事。他的主要活动在武则天时期。

26.宋之问(656?-712)

  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年轻时即知名,曾任左奉宸内供奉,实近弄臣,故得倾附张易之兄弟,受知于武则天,二张败,谪泷州,忽又逃还。睿宗即位,以之问曾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今属广西)。玄宗先天中,赐死于谪所。

27.王湾(生卒年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任荥阳主簿,后参加群书整理工作。以洛阳尉终。

28.刘长卿

  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转运使判官等。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终随州刺史。新旧《唐书》无传,《新唐书.艺文志》中略有记载,其诗则驰名上元、宝应间。

29.钱起(710-?)

  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官至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他是大历士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30.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附近)人。天宝末进士。曾两为节度使幕僚。德宗时以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31.刘眘虚

  江东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开元进士,曾任洛阳尉及夏县令。他为人较淡泊,脱略势利,交游多山僧道侣,今存诗仅一卷,存年约五十岁。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称吴中四友。

32.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参湖南、江西幕府。后为抚州刺史,《新唐书》本传有“耕饷岁广,狱无系囚”之称。又迁客管经略使,也以清明仁恕见称。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33.卢纶

  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安史之乱时,曾客居鄱阳。屡举进士不第,后宰阳元载取其文进荐之,补阌乡尉。后入浑瑊河中元帅府,德宗驿召之,适卒,当在贞元十四(798)十五年间,年五十一、二岁。

34.李益(748-830)

  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家于郑州。大历进士。每作一诗,教坊乐人竞作为供奉的歌词。北游河朔时,幽州节度使刘济召为从事。唐宪宗闻其名,召为学士。但他自负才能,多所凌忽,故为众不容。

35.司空曙

  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县附近)人。曾登进士第。韦皋为剑南节度使,曾召至幕府。终水部郎中。家贫,性耿介,曾流寓长沙,迁谪江右。

36.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旧唐书》作彭城人,生长于江南。贞元进士。与柳宗元同榜。后为监察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执政,他和柳宗元皆被叔文引入禁中,参与谋议,曾有意于革新。王叔文失败,他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即八司马之一。

37.张籍(766-830)

  字文昌,和州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人,郡望为吴郡。贞元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他和韩愈关系在师友之间,其任国子博士即由韩愈所荐。最后任国子司业,世称张司业。
  早年生活贫困,后入仕途,也只是闲职下僚。节度使李师道欲以书币聘他入幕,他作《节妇吟》却之。

38.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晚唐诗人。文宗大和进士。曾入江西、宣歙及淮南使府之幕。官终中书舍人。

39.许浑

  字用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文宗大和进士,官监察御史。后抱病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丁卯桥附近,辑耲i鳎蛎抖∶罚湫砸脖景搅帧Nぷ芡瞥缢浴敖喜抛有砘胧肿智逍戮渚淦妗背浦J廊耸熘淙纭吧接暧捶缏ァ奔闯龌胧帧?

40.温庭筠(813?-870?)

  字飞卿,原名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年轻时才思敏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于八叉手间就写成,故有“温八叉”之号,但行为放荡佻达,出入歌楼ji院,“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的才华,多半消磨在这些生活中。又得罪权贵,其终身未中进士或与此有关。常为人代笔,以文为货。曾两为县尉,终于国子助教。

41.马戴

  字虞臣,《唐才子传》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一说在滨海之地。武宗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因直言被贬龙阳尉,后逢赦回京。官终太学博士。

42.张乔

  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省)人。昭宗大顺时,京兆府解试月中桂诗,以“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句擅场。后黄巢军起,乃隐居安徽九华山。

43.崔涂

  字礼山,《唐才子传》说是“家寄江南”,当时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僖宗光启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

44.杜荀鹤(846-904)

  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扬朱温,朱温乃荐他为翰林学士。因患重疾而卒。

45.韦庄(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韦见素之后,屡试不第,诗中自称家贫。黄巢军入长安,他适因应举关系而留在城中,曾写成长诗《秦妇吟》。最后入蜀依附王建为记室,王建即位,任为宰相。因颇赏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诗,故殁葬于白沙。

46.僧皎然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自称谢灵运之后。与陆羽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

47.崔颢(?-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进士,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人曰其“年少为诗,名陷轻薄”,献诗李邕被斥,后至塞上。

48.祖咏

  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和王维相交三十年,维赠诗有“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语。大概是个流落失意的人,后隐居汝水间。

49.崔曙

  开元二十六年进士及第。大概曾往来于两京,寄家于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隐居于嵩山。官止一尉,时间不长。

50.皇甫冉(718-771)

  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终左拾遗、补阙。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终年只五十余。

51.元稹(779-831)

  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附近)人。八岁丧父,家贫,由其母教读。十五岁明经及第,授校书郎,后官监察御史,曾与宦官刘士元争厅,贬江陵府士曹参军。穆宗长庆初,又受宦官崔潭峻优遇,以其《连昌宫词》等向穆宗进奏,大为赏识,即知制诰,后又拜相。以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

52.薛逢(806-?)

  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进士,任万年尉。自恃才高,偏激傲慢。晚年行李萧条,龙钟自愤。官终秘书监。

53.秦韬玉

  安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一说湘中人。曾应进士试未中,乃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门。僖宗奔蜀,他从驾前行,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军判官,并敕赐进士及第,故有“巧宦”之称。

54.裴迪

  关中人。与王维同居终南山,以诗唱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又是与杜甫、李颀友善。曾为尚书省郎。

55.王之涣(688-742)

  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其高祖时已迁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因被诬解官,家居十五年,复出任文安(今属河北)县尉,卒。葬于洛阳。

56.李端

  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时居嵩山,晚年师事高僧。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初至长安时,驸马郭暧结纳文士,端曾入其馆。旋以多病居终南山,不久复为杭州司马。后又移家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山人。

57.王建(767?-831?)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文宗时为陕州司马。后又从军塞上。最后退居咸阳原。

58.权德舆(759-818)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属陕西)人。十五岁时曾以其文编为《童蒙集》十卷,曾任监察御史。德宗闻其名,征为太常博士,转左补阙。宪宗时拜相。后出镇兴元,不久因病诏许回京,卒于途中。

59.张祜(792-854)

  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清河(今属河北)人。颇有才思而不工应试文,以处士终身,卒于丹阳隐舍。

60.贾岛(779-843)

  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市)人。初为僧,韩愈劝之还俗。屡举不第。文宗时为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世称贾长江。后改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卒于普州官舍。

61.李频

  字德新,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县)人。大中进士。调秘书郎,迁武功令,以其赈恤饥民,扼抑豪强,为懿宗嘉奖,擢侍御史。为建州刺史时,地方赖以安定。殁后父老相与扶枢哀悼,葬于永闽之永洛洲,并为立庙。

62.金昌绪

  余杭(今属浙江)人。

63.贺知章(659-744)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武则天证圣时进士。曾由张说奏荐,入丽正殿修书,后迁太子宾客,秘书监,故称贺监。

64.张旭

  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号张颠。

65.王翰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进士。年轻时以博戏饮酒为事。并州长史张嘉贞颇加礼遇,他感激之余,撰乐记号以进,于席上自唱自舞。张说也善待之。说罢相,后出为汝州刺史。至郡,又日与人纵禽击鼓,于是又贬道州司马,卒。

66.张继

  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末,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除描写景物外,也有反映当时兵荒马乱中民生多艰之作。

67.刘方平

  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时人。生平未出仕,故《唐才子传》以刘先生称之。也善画山水。

68.柳中庸

  名淡,大历时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仕洪府户曹。《唐才子传》称为“处士”,并作京兆人。

69.顾况

  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海盐当时属苏州,故也作苏州人。肃宗至德进士。曾任江南判官。性恢谐,常嘲弄人,因此遭人嫉恶,被劾贬饶州司户。他本有道家思想,后乃携家隐润州延陵的茅山,自号华阳山人。

70.朱庆馀

  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人。他是张籍的知音,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又曾客游边塞。

71.郑畋(823-992)

  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武宗会昌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中书舍人。刘瞻罢相,黜为节度使,畋所草制词中,却有美词,懿宗怒,贬畋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召还为兵部侍郎,后又拜相。卒于其子凝绩陇州刺史郡舍。

72.韩偓(843-914?)

  字致尧,小名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十岁为诗,曾受其姨夫李商隐称赞。昭宗龙纪进士。任左拾遗、中书舍人。为昭宗功臣,曾迁兵部侍郎。朱温窃权,他因不依附,两遭贬谪,后曾诏复其故官,他不敢入朝,携家依闽中王审知,卒。时当在梁乾化后。

73.陈陶(804?-874?)

  字嵩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曾举进士不第,乃浪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宣宗大中中,避乱入南昌西山,学道求仙,结局有一些神怪的传说。

74.张泌

  字子澄,淮南人。在南唐为句容县尉,官至中书舍人。

75.王涯(764?-835)

  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中进士,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好书画,博学工文,文有雅思。后与李训、郑注等谋诛宦官,事泄被诛。

<全文完>--编录:中国科大.李弦,2009.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著名诗人24人(部分),以出生顺序排名
唐代诗人介绍【上】
边塞三王
转码页面
唐代诗人资料
东汉共有十三州,其“省会”分别位于哪个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