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构建筑之美1:古代建筑分类及木架构类型

文/王狰

中国古代建筑史料匮乏,给我们研究古代建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而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思想又造成现存古代建筑实物的匮乏,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宫殿楼舍几乎绝迹,关于古代建筑书籍,寥寥几本:春秋《周礼·考工记》、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三本,而《清工部工程做法》和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古代建筑以木构为特点,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特别是古代宫殿建筑,飞檐斗拱、气势磅礴,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可惜的是,明清以前的宫殿建筑损毁殆尽。著名的秦“阿房宫”、西汉“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唐“太极宫”“大明宫”,特别是唐大明宫正殿含元殿和供皇帝宴饮群臣的麟德殿,为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殿宇,这些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只能在泛黄的史料中见其身影了。

含元殿复原图 来自网络

麟德殿复原图 来自网络

我国一直把建筑当做工匠的事情,而工匠也是不入流的职业,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于诗词歌赋,致使古代建筑在我国一直没有给以应有的地位,实为可惜。好在,今天的我们逐渐认识到古建的价值,代表中华文化的木构建筑也被国人越来越青睐。

在古代,建筑是怎么分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营造法式》我们大概能看到古代官式建筑有三种分类:1、殿阁;2、厅堂;3、余屋。殿阁为等级最高的建筑,一般为宫廷、官府、寺庙之中的主要房屋,气魄宏伟、富丽堂皇。厅堂等级低于殿阁,但也是重要的建筑物。余屋即上述两类以外的次要房屋。不同类型的建筑,所用的木构架不同,相应的木构架也分为三类:1、殿阁式;2、厅堂式;3、柱梁作。殿阁类建筑用殿阁式木构架,厅堂式建筑用厅堂式木构架,余屋用柱梁作木构架。殿阁用料最大、厅堂次之、余屋最小,殿阁类用料从一等到八等材均可选用,厅堂类不能用一、二等材,余屋《法式》中没说明,应更低。构造上,殿阁常用平棋和藻井,斗拱复杂,厅堂类不用平棋和藻井,彻上明造,斗拱较简单,通常用斗口跳、四铺作,也用五六铺作,余屋一般不用斗拱,或用“单斗只替”和“把头绞项作(清式称一斗三升拱)”等简单做法。

单斗只替:一个栌斗和一只替木把柱、梁、榑三者结合起来

把头绞项作,清式称一斗三升拱,一个栌斗和一组令拱加素枋把柱、梁、榑三者结合起来

斗口跳,把头绞项作的梁头伸出做成华拱头,拱头安交互斗撑托橑檐枋(不用令拱)

柱梁作是一种整体构架,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即余屋。柱梁作是柱和梁直接结合的构架方式,或是柱上安装栌斗和替木的“单斗只替”的做法。

殿阁式木构架是一种层叠构架,它由层次分明的三层构成:柱框层、铺作层、屋盖层,这种层叠的构造方法,自唐到清九百余年一脉相承,始终为高级殿宇所沿用。历史上著名的含元殿、麟德殿均为殿阁式木构架,而现存最早的实例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晚期代表为北京故宫太和殿。辽代所建的天津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佛宫寺舍利塔(应县木塔)作法基本等同于殿阁式木构架。殿阁式木构架中的柱框层由高度基本相同的内外柱组成,由于有角柱“生起”而使各柱略有不同,各檐柱和内柱之间仅靠一圈额阑和地栿联系,檐柱和内柱之间无任何勾连构件,因此框柱的整体性很差,必须靠斜撑和厚墙的撑持来承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这种依赖厚墙稳定柱子的方式在唐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含元殿、佛光寺大殿中都可以看到,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汉长安南郊明堂雍和秦咸阳一号宫殿的做法。虽然这种柱框层有上述缺点,但由于柱高划一,室内空间完整,斗拱纵横罗列,极其富丽堂皇,所以历来都作为高级殿堂结构。民间所说的“墙倒屋不塌”适合厅堂式或柱梁作这种构架,殿阁式建筑的是需要墙体起水平支撑的,山西应县木塔曾经把厚重的墙体拆掉换成木板而造成塔体的倾斜是血的教训。

厅堂式木构架是一种混合整体构架,这种构架用法最多,从十架椽到四架椽,厅堂式木构架和柱梁作同属一类,其主要特点是内柱高于外柱,室内不用平棋,作彻上明造,厅堂式构架是以柱梁作的结构体系为基础,吸收殿阁式的加工和装饰手法而成的混合式木构架,兼有柱梁作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和殿阁式的某些建筑艺术效果,是官式建筑中最常见的木架类型。

以上三类木构架之间虽有区分,但是实际运用中时常有相互跨类混用的现象,实例如太原晋祠圣母殿、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则兼有殿阁式与厅堂式构架的特点。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王狰摄

另外一种楼阁木构架,分为两种:1、层叠构架楼阁,实例有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2、混合整体构架楼阁,实例有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

山西朔州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王狰摄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美誉,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古建筑18118处,其中木结构建筑9053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452处,位列全国第一。宋辽金以前的古建筑,共有106座,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的72%以上。唐代建筑有三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唐大中五年(公元831年),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为全国仅存。五代建筑有四座(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平顺天台庵弥陀殿,后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平顺大云院大佛殿(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全国五座占其四。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则灿若繁星,数不胜数。研究古建,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有巨大的意义,保护古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木构建筑之美系列,通过介绍古建知识一同去领略山西古建的魅力!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王狰摄

五台山南禅寺正殿 王狰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之殿堂式、厅堂式、楼阁式木架结构解析
一榫一卯一斗拱
梁思成:让中国古木构建筑活力焕发
山西有哪些不出名但是很珍贵的古建筑?
绝美宝藏!山西最不可错过的十大最美古建筑,每个都是国宝
凭什么“地上看山西”,山西古建到底有多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