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次抓五名女俘” 的故事 对越作战




黄锦成,塘厦镇凤凰岗村人。

1976年参加解放军,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经历三次激烈战斗,受过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荣立一等战功。

在他的立功授奖证书上有评价:“黄锦成同志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完成任务出色”。


黄锦成


2016年6月13日,黄锦成和当年的连长李寿祥、一排长陈松浩、四排长陆君山等战友带着妻子一行20多人,回到了驻扎在潮州的老部队。

在部队,老兵们自然是想去看看自己原来的连队,住过的营房,训练时的运动场,部队的一草一木都是老兵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黄锦成带夫人黄燕荷回老部队参观


未开战遭遇敌情先立功

说起开赴前线,准备打仗的往事,黄锦成仿佛觉得所发的一切就在昨天。

“我们往边境开进的时候,从揭阳坐了8天解放牌汽车,沿路经过揭西、惠来、五华、紫金、博罗、广州、肇庆、高州、湛江、镰江、遂溪、广西、钦州等等地点,进入友谊关前线,坐了8天车,到了驻地后,我们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灰土”。

过了友谊关,来到与越南相连的金鸡山下的弄瑶村,这里与越南土地交界,黄锦成说他们的位置与敌人哨兵最近距离也就300米左右。刚到一个新的驻地,且敌人的哨位就在眼前,所以,很多新兵心里都会有点害怕。

  

黄锦成立功受奖喜报


黄锦成与敌人的第一次交战发生在深夜。

1979年1月29日,大年初二晚上一点左右,六班班长黄锦成和班里的机枪手朱建民一起放潜伏哨。因为是放潜伏哨,黄锦成他们手中的枪已经子弹上膛,保险打开,手榴弹拉环拉出放在那里。


当时,黑漆漆的夜里,只有风声和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黄锦成他们俩静静的在潜伏哨位上观察,突然间,黄锦成觉得有声音,是人的脚步声,远远地听到在小路那头噼里啪啦的有人偷偷地走了过来。

在这样漆黑的夜里,从敌人方向有人走过来,黄锦成的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来的是什么人?来了多少人?


容不得黄锦成他们俩个商量对策,来人就差不多快到跟前了,黄锦成咚地一下站起,手中的枪指向来人,大叫一声:什么人?来人也被吓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黄锦成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五个越南妇女,她们手中没有看到武器,嘴里说着白话,能用语言交流,黄锦成他们自然不会开枪,就把这五个越南妇女当俘虏抓了回来。

  

黄锦成的一等功军功章。


在开战前,我方的侦察兵天天都在想方设法抓俘虏。

黄锦成说:“那个时候,我们的黄达忠副团长天天带着侦察排要抓俘虏啊,想了解情况啊,在这种时候,我一抓就抓了五个,还是活的。当时我不知道她们五个人里面会不会有特工?

虽然说是妇女,但是都是年轻的妇女,会不会是越军的情报人员呢,所以上级部门指示连队马上将五个俘虏往上送。

第二天,师里面就发了一个全师通报,给予我嘉奖,当时就说给我立一等功。”

第一次突发敌情,在看不清对方有多少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有没有武器,来人后面是否还有支援的紧急情况下,黄锦成凭着机智勇敢、不费一枪一弹就打了一个漂亮的遭遇战。


激战三小时 火线升排长

黄锦成他们驻扎的弄瑶村四面环山,两边都是很难攀爬的峭壁高山。当时,所有村民已经撤离,村子四周布满了地雷,只有一个狭窄的出口。

  

这是张运合(背向镜头者)副连长给我排作最后动员!这是我突击队出击前一刻!在战斗打响后三小时内我排死伤过半!包括副连长张运合牺牲!排长黄金星腰部负伤!四班长何柏进、四班副赵三定、五班长龚业钊(负伤)五班副李国凡(牺牲)我是六班长(站前排张应合对面左)六班副梁岳、机槍手石军元(牺牲)、战士袁通伟牺牲时只有十九岁!


1979年2月16日,黄锦成所在的三营全部已经进入弄瑶村隔着的弄怀村出发阵地,做好了进攻准备。“那天傍晚开饭,菜式还很丰富,我们一帮战友在喝酒,想着明天准备为国捐躯了,这最后一餐饭要吃好点,每个人说话都像是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样子。


因为根据我们接到的作战任务,是要先打下同登这个军事要点,再打探谋,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在喝酒的时候,战友们就说,看明天到12点谁还活着;也有的战友说,话不要说那么远,如果明天打不到那里,完不成任务,那我们这帮人可能就牺牲得差不多了。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都没有过打算活着回来”,黄锦成说。

黄锦成时任九连突击排六班班长。


第一次举起枪,第一次枪的准星瞄准的不是靶心,而是你要射杀的敌人时,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紧张的,但是,没过多久,当看到战友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或是受伤流血,作为一个士兵,此时此刻你就会热血燃烧,毫不手软地把手中的子弹射向敌人。

  

这是团营首长与我连部份干部在弄瑶边境观察地形时留影!左一连长张崇福烈士、左二副连长张运合烈士、左三副团长黄达忠、左四唐副营长、右一副指导员曾德云、后右一二排长黄金星、后左一司务长黄俊恒!


黄锦成一边在桌上铺开地图,一边指着目标说:“1979年2月17日拂晓,万炮齐轰,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在坦克引领下,我们开始越出国境,向同登2号、4号、5号高地发起进攻。我们突击排一路打下去,在2号、4号高地还没有遇到太强的敌人火力。打到5号高地时候,排长黄金星和五班长龚业钊带领五班第一个突破5号高地,开始与敌人面对面开火了”。


这个时候,黄锦成所带的六班紧跟着五班,五班是主攻班,一路向前突破,在5号高地遇到了敌人激烈的阻击。“我们跟在五班后面,也在向5号高地进攻,等到我们冲到5号高地时,前面的五班就已经牺牲3、4个,伤了7、8个,伤亡很大。我没有停下,一直往山上走,当我们班冲到5号高地的山头上时,五班只剩下一个完整的战士,排长腰部受伤了,还在坚持指挥战斗”。



说起第一场战斗,黄锦成还是记得十分清楚。看见黄锦成带着六班攻上山头,受伤的排长马上将指挥战斗的任务交给黄锦成,他二话没说临危受命,赶紧组织兵力阻击敌人的反扑。


小小山头的艰难

这个山头地理位置重要,因为我方需要这个山头阵地来做为进攻的依托、救助伤员。小山头不大,也就是一小块高一点的地,长宽大概100米左右。当时,五班牺牲的5、6个战友躺在地上,满地都是牺牲的战友和伤员。

  

连连长张崇福(左二)和唐副营长(右一)在研究地形


在这种情况下,黄锦成他们坚守在山头上,一边打击敌人的反扑,一边替负伤的战友包扎。就这样打了将近半小时,后面部队才开始上来增援。

到这个时候,敌人也看清了战机,在调集周边的火力集中打5号高地,同时还想用火力切断对5号高地支援的部队,情况十分危急。

5号高地成了一个孤立点,黄锦成带着大概10个战友守在山头,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黄锦成说:“守在5号高地的时候,我们真是打红了眼,当时,五班战士朱文明和梁恩煌带伤坚持战斗,五班机枪手石军元已经牺牲,李国凡身负重伤,还在我替他包扎时就牺牲了。看着战友牺牲在我的怀里,心里很难过,但我没时间悲伤,赶紧叫我们的机枪手朱建民和苏干河用火力压住敌人,在激战中,我班新战士袁通伟牺牲,罗正林也负伤。连队后续部队也在用火力阻击敌人,我们左边7连也在向5号高地靠拢,右边2营也投入了战斗,本来2营是预备队,也投入战斗了,在我们的猛烈火力攻击下,敌人开始撤退了。敌人撤,我们还追着他们后面打”。


就这样,黄锦成和战友们打赢了第一场战斗。开战前后不到三个小时,黄锦成的连长张崇福、副连长张运合壮烈牺牲。攻上5号高地后,突击排长负伤,开战三个小时之内,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黄锦成从六班班长升为排长,独立指挥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战斗,守住了5号高地。

  

荣立一等功的黄锦成


黄锦成说:“打仗第一天,在5号高地这个地方,我亲手击毙敌人都有3、4个,打死打伤超过10个。双方战斗最远的射击距离面对面也就大概50--100米,当时打得相当惨烈,在战斗中,友邻的7连指导员吴厚鑫和副连长李国杰也在战斗中牺牲,到中午1点左右,我们突击排损员超3成”。


20米遇敌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斗还在继续,黄锦成和战友们一路往前推进,敌情分分钟都在:“在沿着5号高地的战壕向前进攻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一个受伤来不及撤退越南兵趴在战壕里稀里哇啦在叫,看他没有反抗能力,也没杀他,就把他放在那里,我们继续向前打。

在往前打的过程中,我们又碰到一个守敌,这家伙不知道他的部队已经撤退,听到我们冲过来的声音,他就伸个头出来看,我立刻一个点射打过去,没击中。



当时,我离这家伙也就20米左右的距离,他反应也是非常快,马上就扔了个手榴弹过来,这个动作几乎和我的枪声同时完成。

我的枪一响,就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扔了过来,在瞬间我一个转身,把几个战友扑倒趴在战壕里面,手榴弹就响了。我感觉后背很痛,以为受伤了,让战士看我的背是否受伤,还好没有。

惊魂未定中我在战友的手榴弹袋里抓了两个手榴弹同时扔过去,把他给炸死了”。

  

黄锦成驾训练坦克重温部队生活


黄锦成说,这种捡回一条命的感觉,在每一次战斗后,都会有同样的心情和后怕。打931高地二排主攻冲在前3月4日,黄锦成他们连队接到作战任务,攻打谅山南区的391高地。

谅山脚下有条河,叫奇穷河,这条河将谅山分为南区和北区,391高地属于谅山市南区比较高的山。北区在早几天就已经被我方攻下,黄锦成他们从北区要进到南区,必须经过奇穷河,唯一的通道就是奇穷河上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军事要点,越军早就布下了重兵火力,对大桥进行了标定射击,黄锦成拿着一张照说:“当天早上6点多,我们在坦克掩护下,比较顺利地过了这座桥,但从桥头到391高地的山脚下,还有近两公里的距离,就是这一段距离,让我们伤亡很大。我们排在通过铁路桥时候就已经损伤了几个战友,通过公路进入391高地山脚的时候又有几个战友牺牲”。


攻打391高地

黄锦成带着二排跟在一排的后面往上攻。

“敌人居高临下,我们在山脚,他们在山上,在我们的背面,还有一个山洞也有敌人的火力,他们利用暗道,山洞火力,在我们背后猛打,造成我们伤亡很大,在那里牺牲了几个战友,李国超、练坤元就牺牲在这个地方,王伟洪也在此负伤。

  

老兵们回部队参观训练场


当时,我们连队让一排主攻,我带领的二排作为助攻。由于一排在向391高地攻战过程中组织不严密,一排长李金盛只带6个人上去,在敌人的密集火力下,6个人当场就牺牲了3个,进攻一时受阻。

一排进攻受阻,我们二排自然变成主攻接着往上打,根据地形,我们利用竹林、树林进行阻击,并快速往391高地进攻。


四班长何柏进和副班长赵三定身先士卒带领四班首先向山顶发起冲锋。在全排战友的欲血奋战中,在友邻七连配合下,迅速攻克了391高地。

战后,上级授予我连《一举打过谅山去迅速攻占391》的锦旗,这一仗,从6点打到9点半就拿下了391高地,有很多战友牺牲,练坤元、翁天泽、林锐根、叶建辉等战友都在战斗中牺牲,缴获了敌人37高炮4门、60迫击炮2门、高射机枪2挻、手枪一支和轻武器一批”。

这一仗打得激烈,黄锦成带领的二排表现突出。

  

老兵们回部队参观


担重任三天三夜守阵地

打下391高地,就把整个谅山市拿下。“3月5日,我们接到命令回撤。接到命令后,我们开始做好准备回撤,此时,连队接到特殊任务,要留一个排在谅山市奇穷河一线进行防御,掩护全师安全撤退,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危险。在连队开会时,我们几个排长都争着要承担这个任务,根据连里的安排,掩护全师撤退的任务落在了我们排。


掩护全师撤退任务非同小可,上级给我们排加强了8班,配备了一个无后座力炮炮班,一个火箭筒班,一个重机枪班,这样加起来我们排将近有100人左右”。黄锦成说,越是打到最后,越是小心,尽量不能让战友负伤或是牺牲,胜利回国是他和战友们最大的心愿。



这是黄锦成打的最后一仗

他说:“6号下午3点钟左右,敌人来了3个卡车,上面全是越军,在2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向我们进攻,我们在炮火的支援下,对敌人给予了狠狠的反击,经过二小时战斗,消灭30来个敌人,击毁敌人装甲车一辆,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敌人开始撤了,但我们仍然坚守在阵地。第二天上午大概10点左右,越军又向我们进攻,想把被我们打坏的那辆装甲车抢回去,打了1小时后,又跑了”。随着部队的撤退,我们在奇穷河边坚守激战三昼夜,光荣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全排无一损伤胜利回国。

  

2016年7月,黄锦成带着夫人黄燕荷、七连的庞俊强、周建尤战友前往四川自贡市富顺县连长的老家看望张妈妈,他夫人和俊强战友还拿出一万多元慰问了老人家和多个在座的七、八十岁老人。


 “这场战争,我们全连牺牲28名战友,其中我们主攻排牺牲了11人,68人负伤。仅我们排就有18人负伤,我排从广东出发28人,只有4人完整返粤”。30多年后的今天,说起那场战争,说起牺牲的战友,黄锦成的眼睛一片湿润。


老兵心中军人情怀依旧在

黄锦成的一帮同年战友坐在他精心布置的老兵工作室里喝茶。战友相见有聊不完的话题,老兵工作室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年带侦察兵抓俘虏的副团长黄达忠(左)


黄锦成多年前就已从银行系统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工作没有以前那么忙了,他更加想念当年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

  

老兵们回部队参观


每隔两年,黄锦成都会和健在的战友一起去一趟广西,到烈士陵园为牺牲的战友扫墓。抽时间探访烈属和战友,两次到四川自贡看望张崇福连长的母亲,看看他们和家人生活是否过得好,是否需要帮助,共叙战友情。


黄锦成说“我们连的战友大部分都是广东、广西、湖南人,大家经常相聚在一起,前几年很多战友说,要是能找到一个固定的聚会场所就好啦。”黄锦成把战友们的这个提议放在了心上,三年前,他自费租下了这间写字楼,创办了这个老兵工作室。


黄锦成的老兵工作室约有80平方米,墙壁上挂着10多张当年在战场上的老照片,工作室内还摆放着他精心收集的一些当年的作战电台、地图、舰船模型等物品。大门的对联是“议江山社稷天下事、聚天上人间战友情”,墙上的对联写着“昔日保家卫国血洒南彊义无反顾、今天繁荣经济汗流神州军魂永存”几乎每个月,都有战友到这里来喝茶聊天。他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当年一起战斗的往事。“我希望这里不仅是老战友相聚的场所,还能成为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基地。这就是我们参战老兵们永远的情怀。”黄锦成说。


黄锦成的老兵工作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5军的黄锦成,一次抓5名女俘!荣立一等功!
【原创】血战越同登五号高地—对越自卫还击同登攻克战亲历记(上篇) - 自卫还击战纪实文学...
者阴山战斗中的马平烈士
老秃山攻坚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一个带队冲上老山主峰的人
对越侦察作战末期最为惨烈的那次战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