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历史学学科博士点大全及简介!!!

请输入标题     bcdef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西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历史学博士点大全(上)(上一部分请点击链接)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百余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本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考古学(文物鉴定)三本科生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边疆学、考古学7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7个硕士点。1995年,本院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工程的单位。1998年,本院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本院世界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近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也已开始招收研究生。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

社会发展学院现有历史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三个系。历史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含艺术品投资方向)、文化产业五个本科专业。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科研机构。拥有考古学、专门史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世界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民俗学等12个硕士点。

学院还设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科研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

中国史
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

中国史

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

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
硕士点(13个)

古代史、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情报学、旅游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

教育(历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中国史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哲学专业是校特色专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积淀深厚。中国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社会工作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伦理学等研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有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7人,在读5人。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经过80余年的发展,各学科在研究方向及学科优势上形成了自己务实创新的鲜明特色。中国古代史学科点包括宋史、隋唐史、中西关系史以及中国历史地理等研究方向,构成中国古代史整体的研究。其中,由于地处杭州的优势,宋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在全国处于同类研究的前列。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点包括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浙江)、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研究方向。尤其是民国史研究方向,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关系,成立了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是本学科点的优势特色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方向,以浙江省为基点,主要着眼于当代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社会变迁史等方面的研究。世界史学科点包括法国史、美国史、日本史等研究方向。其中,法国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是本学科的传统重点,研究实力雄厚,是国内有名的法国史研究中心之一,在法国近现代史方面,研究成果尤为显著。随着人才的引进,美国对外关系史、东亚区域史、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成为世界史新的增长点。

厦门大学历史系

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与品牌专业,具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良好的学术传统。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于1981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史(经济史)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知名度与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学专业陆续建设国家历史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历史学特色专业,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省考古学实验示范中心,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效果显著,成果突出,培育出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起到国家重点学科的示范作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

 本所从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地方史(现为专门史)的硕士研究生,从1999年开始招收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台湾近现代史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66名,博士研究生12名(其中4名台湾学生)。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学院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世界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社会工作获得全国首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我院新增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硕士专业学位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空白。另外,我院还有宗教学、人类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学科教学(历史)的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我院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学院之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点,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占据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建立了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成为中国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从1980年代后期起,原属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

进入2011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行新的学科目录,原历史学一级学科被拆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复旦大学历史系将依照新调整的学科设置,根据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进行整合,努力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硕士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每年招收17名,保送生约占30%。

博士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每年招收12名;

人口史专业,每年招收2名;

边疆史地专业,每年招收3名。博士生中本校硕博连读生约占30%。

上海大学历史系

上海大学历史系始创于1977年,原属于复旦大学分校,1994年,历史系随文学院一起并入新的上海大学。历史系自设立以来,一直围绕历史本科教育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并逐渐提升学科水平,建立研究型的系科。目前历史系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考古学,从而形成了一个从本科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历史系立足于学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致力于提升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目前本系有教师33人,其中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4人,讲师11人,博导10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曙光学者2人,海外归国教师8人,从而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学源多元、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学院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现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海外中国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学科教学论1个学科教学论硕士点,世界史学科下设3个世界断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冷战国际史二级学科博士点。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思勉高研院精英荟萃,吸纳、汇聚三类学术精英。一、思勉研究员:积聚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导师群,推进、落实学术民主,推动研究员治院。二、青年研究员: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吸纳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学术潜质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以培育未来学术领袖和学术骨干为基本定位。三、研究生:以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以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条件,选拔一流的学生,实行精英化培养,造就高端化人才,成就一流的志业。同时,思勉高研院引进、接受不同类型的访问教授、兼职教授和访问学者驻院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2月,国家人事部在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教授。

我中心以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古代史博士点)、中国哲学博士点、中国语言与文字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为依托,培养中国文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中心主办的《人文论丛》辑刊(已出版四辑),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为主,并在研究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文化转型上独具一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校历史学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设在本院。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我校历史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是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学院培养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地理学、经济社会史、文化产业等专业博士研究生以及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区域文化史、经济社会史、文化产业、课程教学论(历史学科)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并培养教育硕士(历史学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8人,专职博士生导师1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拥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中国哲学博士点,中国史、考古学、中国哲学硕士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中国史),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机构)2个(湖湘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和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981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分别于1984、198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最早的一批历史学硕士点。1990年,中国近现代史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第一个文科博士点。1995年,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被批准为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6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后,中国史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世界史保留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自1985年以来一直是省重点学科,2002年和2008年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主体的“湖湘文化研究”被正式立项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所在的中国史学科是教育部核准的中国史一级学科授权点(20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点(1981)、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平台(2004)、“区域历史与民族”平台(2010),其中专门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

四川大学于1960年设立考古学专业,著名考古学家徐中舒、冯汉骥、童恩正等曾长期执教于此,是我国大陆地区最早设置考古学学科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具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本科、硕士(包括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全系列专门人才培养体制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四川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之一,迄今已愈百年。已知与四川大学有源流关系的近代新式学校如四川大学堂(即四川高等学堂,1902)、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05)、四川存古学堂(1910)、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1912)、国立成都大学(1925)、国立成都师范大学(1927)、公立四川大学(1927)等,都能秉承巴蜀学术重视史学的传统,积极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在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蒙文通、缪钺、任乃强、蒙思明、胡鉴民、吴天墀等一大批卓越学者的开拓和一代又一代众多学者的辛勤耕耘下,四川大学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成就斐然,早已形成历史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专门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四川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之一。陈衡哲、何炳松、杨人鞭、卢建波、谭英华等外国史名家曾在四川大学执教。经过前辈学者的开拓和辛勤耕耘,四川大学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级完整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大学世界史教研室是教育部批准的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1年),也是四川省重点学科。世界史教研室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西方社会文化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区域史和国别史等。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本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历史学系(珠海)成立于2015年10月,根据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珠海市提升其城市“软实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要,历史学系(珠海)将与历史学系(广州)形成错位发展、学科优势互补的格局。未来历史学系(珠海)学科布局的主要思路为:保持历史学各一级学科的完整性,同时侧重世界史一级学科,重点发展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的世界古代史、欧洲史、海洋史、环境史、科技史等研究方向。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暨南大学历史系

目前,全系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中国史和世界史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历史学、历史学教育(师范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生每年就业率居于校内各专业前列。

全系教研力量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6个教研室。承担全系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的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

历史系目前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11名,讲师5名,博士学位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高达85%。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梯队人才4名,广东省委宣传部“十百千”工程人才梯队1名。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拥有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历史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历史学本科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云南大学历史系

历史系成立于1925年,为云南大学最早设置的系之一。目前,历史系拥有1个“全国普通高校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历史学),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文物与博物馆),3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民族史、中国经济史、专门史)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云南滇学研究基地”,已形成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发展平台。历史系现有4个教研室(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民族史、中国近现代史),现设系所结合性质的研究所4个(中国经济史研究所、西南古籍研究所、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设有资料室1个。

历史系秉承学校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调夯实基础,突出边疆地方特色,以培养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学行兼备,能力全面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力争将我院历史学专业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古典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教育硕士(含高师硕士)授予权。中国史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历史地理研究所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为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另建有伊朗研究中心、古典文明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于右任研究中心、山地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所等院级研究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中国史学科是山东省省属高校唯一的博士授权一级学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学二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
北大师兄有话想对你说
专业解读 | 历史学:昨天的记忆
历史学专业最富盛名的院校盘点
微博
历史学类专业包括了哪些专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