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午国殇》八、白发出征 甲午战争谁最能逃

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同时在海陆两方面对大清不宣而战。不久,前线传回的两封捷报让年轻的光绪皇帝龙颜大悦,谁敢说朕的军队不堪一战?诸位爱卿看看,这一下子就出现了两个大英雄。

一位大英雄是方伯谦,他向上级汇报称自己在丰岛海域力战日本舰队并多有斩获,光绪马上下旨褒奖。其实圣旨到了北洋水师手里的时候,大家早就知道方伯谦是一路挂着白旗然后又挂着日本海军旗跑回来的。不过皇帝的面子得给,褒奖就褒奖吧。

还有一位大英雄是叶志超。他在牙山还是打了一阵子,然后撤回了平壤。不过他也告诉领导自己率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光绪的眼里,陆军还是比海军重要得多,有功必赏,于是就让叶志超担任了入朝清军总指挥。然后,叶志超就跑了。本来,秋后算账应该是被杀头的,但是考虑到当时皇帝都被忽悠进去了,叶志超最后还是保住了老命。

奉军 奉军 奉军

1894年8月1日,大清和日本同时宣战。光绪和他的参谋们的想法很好,当时入朝参战的援军13000多人已经在路上,而报了大捷的叶志超手里还有4000人,既有百战雄师,又有善战名将,两下夹击,倭寇必定一战败服。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叶志超早就败了阵。

当时入朝的四大军是左宝贵的奉军、马玉昆的毅军、卫汝贵的盛军、丰升阿的盛字练军。大家都是轻装上阵日夜赶路就为了配合叶志超夹击日军,没想到一到平壤就知道叶志超败了,更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还因败而升官了,成了大家的顶头上司。

惊魂未定的叶志超见了诸位将军后,又心虚又为难,因为大家平日一直都是平起平坐的。正好日军近两万人三路来袭,他拼命夸大日军战力,然后出主意说,平壤很难守住,大家一起撤吧。当时左宝贵就站起来了,“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至于成败利钝暂时不必计较!”

叶志超很佩服左宝贵,既然你这么能打你的奉军就负责正面玄武门的防御吧,还有,我军右翼人手不足,你不是有3000人吗,分给他们1500人吧。左宝贵心想你不跑就一切好说,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真怕叶志超这个总指挥再跑了,就派人把他监视起来。

左宝贵的奉军并不是李鸿章嫡系的淮军系统,驻守奉天十余年,兵士都是在奉天城左右招募的民壮。

1894年9月15日,得知天皇将坐镇大本营广岛后,日军发起了总攻。

6000日军猛攻玄武门。和左宝贵搭档的是叶志超部下江自康驻守门外牡丹台的1400人,强攻之下,牡丹台失陷。“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左宝贵身着御赐黄马褂登上城楼指挥作战,“我穿着这身就是为了鼓舞士气,被敌人看到又何妨!”

敌众我寡,左宝贵数次派人求援,但是叶志超没派来一兵一卒。

战事正酣,日军一炮轰来,左宝贵阵殁于玄武门。左宝贵虽死,麾下奉军仍死战不退,虽然夺取了玄武门,日军仍不得寸进。

左宝贵战死的消息传到了叶志超处,他看到了生的机会,倒也当机立断,命令平壤各门都升起白旗,大家伙趁着日军松懈,各回各家吧。要知道当时真正与日军激战的只有奉军和毅军两部。只不过统帅都发话了,逃就逃吧。

最了解自己的是敌人,日军早知道叶志超会跑,就在清军退路上设了埋伏,结果逃跑途中就各部就死了2000人。

叶志超这么一个胖子从9月15日夜里开始逃跑,8天时间就跑了500里,可称神速了,要知道朝鲜北部可都是山区。要说也奇怪,就这样一个人,居然也有人为他翻案,说不是他先跑的,历史真成了一块谁都想翻翻的裹脚布了吗。

要知道这个胖子还是个小心眼,曾把平壤失陷的原因推到了曾经监视过他的奉军身上,说“奉军营官副将杨建春、都司徐玉生、守备杨建胜,首先开城脱逃。”当时杨建春、徐玉生已经战死沙场,杨建胜则已经血战致残。大清朝果然昏聩,找不到活着的杨建春和徐玉生,就将杨建胜“严拿正法”,而这个有名的逃跑将军却能寿终正寝。奉军自此军心尽散。

白发 白发 白发

甲午战争之前,大清朝廷上下还是一心求战的,光绪皇帝主战,慈禧太后也主战,可是谁知道一开打,平壤失陷,甲午海战不胜,一直被天朝上国打心底瞧不起的“蕞尔小国”日本的兵锋已经直指鸭绿江了。

自己的兵不争气,李鸿章只好请罪,说自己老了,能力不行了,自求处置,光绪皇帝和他的老师都觉得李鸿章终于明白事了。可是,这帝党左右一看,还真找不出比李鸿章合适的人。这时候慈禧也出面了,让李鸿章好好干下去。光绪于是扒了李鸿章的黄马褂以示训诫,而且这李鸿章很能跑的淮军看来是不能用了。正所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当时的须发皆白的宋庆74岁了,比李鸿章还大了3岁,朝廷上下就指望他来力挽狂澜了。

“宋庆在旅顺驻扎了12年,旅顺的很多工事和炮台都是他带人修建的。他率领的毅军被认为是诸军之冠。”研究甲午陆战已经30年的原锦州市博物馆馆长刘庆升介绍说:“虽然年过七旬仍英勇善战的宋庆被敌人称为‘白发将军’。”

“此行若不能奏功,一死殉国而已!”被任命为全军总指挥宋庆抵达鸭绿江前线时,与日军对峙的军队有2、3万人。只不过宋庆能指挥得动的也只有他的毅军3000人而已。“宋庆虽然是名义上的总指挥,但是却指挥不动其他部队。”刘庆升说。

平壤之战让日本人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要知道他们作战之前,士兵只带了2天干粮和一勺盐,完全就是孤注一掷。结果一天之内,就拿下了平壤,当时日军抄大清军后路的6000人可是天天只能喝粥而且只有两顿的供应。

1894年10月24日,填饱了肚子的日军冲过了鸭绿江,这是日本的正规军第一次踏上中华的土地。

日军第一波攻击的是虎山,也就是明长城的最东端那个虎山,当时虎山上的清军还是很勇猛,连续击退日军的冲锋。

这时,位于后方的九连城守军在宋庆的催促下虽然没有出兵救援但开始发炮支援友军作战。结果,这炮打的真是没准啊,炮弹差不多都扔自己人头上去了。于是,虎山守军被自己人轰下了阵地。

先前我们也提到过,另一路日军攻打大连湾时以为会是一场血战,为了仰攻炮台500名敢死队员连遗书都写好了。日军攻打九连城的时间比打大连湾要早,也没多少对敌经验,觉得这坚城之下将是一场血战。

26日,日军借着浓雾开始攻城,几炮下去城上却鸦雀无声。结果这一下把日军唬住了,读中国兵书读多了的他们居然以为这是某一名将摆下的空城计。等了许久,派出许多斥候去查了之后才相信,清军确实跑了。

清军跑了的时候倒是没有把城门打开,日军是徒手爬上城墙才占了九连城。日本的随军记者听说后很惊讶,说,你们再爬一次,我给你们照相。不知道这张照片是不是第一张摆拍的照片。

九连城一失,其他的部队都跑没了,宋庆只能率毅军退到了凤凰城,身为主帅,他主动承担了责任:“此役惟庆一身耽过,甘受国法。我年已垂八旬,余生不足惜,今也枕凤凰城死而已!”

狙击 狙击 狙击

宋庆这边好歹只是鸭绿江防线被打穿,可是辽南却是形势危急了。作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担心自己旅顺安危的李鸿章急令宋庆援助辽南,宋庆这个总指挥其实是挂着副衔的,总指挥还是李鸿章。宋庆只好凑了一万多人前去解救。

日军一看,机会来了,对面的清军少了那么多,干脆我们直接打进奉天城好了。

在通往奉天的必经之路——摩天岭上,大清军人终于给了日军迎头痛击。

这个摩天岭不是以前提到的威海附近的摩天岭。当时地大物博的,地名很容易重复,比如金州城外也有个虎山,徐邦道就在那里死扛了一阵子。摩天岭、虎山这名字起的还算有点章法,要是再往北去,一道沟、二道沟这些地名随处可见。

摩天岭位于丹东本溪的交界处,山高林密,58岁的聂士成就率军扼守此处。正规军打起游击战这在当时应该是个异类。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聂士成一方面固守营盘,同时又对日军展开骚扰。他甚至还提出派遣骑兵在日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一直到甲午战争结束,日军也没能攻下摩天岭。

看到日军疲态已露,聂士成又主动出击,接连收复了连山关和草河口。这是甲午战争开战一来,清军收复的第一块失地。

翻看历史,总会有重复的情节出现。

日俄战争时期,在摩天岭吃过亏的日军深知此地的重要,抢先一步占领了摩天岭,然后从摩天岭一路突击,攻占了被俄国人占领的辽阳、奉天。

现在在摩天岭上有着一块纪念碑,纪念的是在这里牺牲的抗联名将——李敏焕。1936年7月15日,李敏焕率领抗联一师就借着摩天岭的地势设伏,消灭了日寇50余人。史称摩天岭大捷,不幸的是,李敏焕也牺牲在了此役。

在甲午战争摩天岭的战场上,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就是永山,黑龙江镇边军马队统领。他本来该姓袁,是当初抗清名帅袁崇焕的7世孙。死战不退的永山,最后力竭而死,享年27岁。大清朝廷对他的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他是除了左宝贵之外第一个不肯后退而战死的大清将领。

捡枪捡炮捡弹药

甲午战争的辽东战场,不仅是黑龙江的军队来了,战场上各个名号的军队居然有十几家,除了已经提到的毅军、奉军、盛军、盛字练军和乱开炮的铭军、聂士成的武毅军之外,还有拱卫军、亲庆军、嵩武军、绥军、巩军、黑龙江的镇边军、吉林的靖边军,后来又加入了湘军。派系如此凌乱,可想当时的总指挥宋庆的尴尬处境了。

当时的清军就装备而言已经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了,大刀长矛什么的早就淘汰了,配置的都是现代化的装备——枪炮。而且清军的火力也是极强的,以平壤战役为例,当时后勤部门的资料显示:参战的清军,每门炮自带炮弹50发,每枝枪自带子弹150发,以后又由国内运去炮弹2400发,子弹50万发。

但如果不是两国交战之中,日军可能会认为清军就是来送礼的。据日方统计的资料,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等地,一共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17余万发,子弹7745.8万发。而在甲午战争全过程中,日军仅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可以说是一路打仗一路捡战利品了。

当然,数字不代表一切,日军很可能就是故意用数字羞辱清军的。当时参战的各军都是自行购买武器,进口的枪炮型号居然有三四十种。国产的东西更是百花齐放,子弹大小都不一样。枪炮的口径也不一样,有的根本不能混用。宋庆就曾说自己部队的马提尼步枪子弹大小居然有五六种。很难讲这些枪炮弹药运到前线能不能找到可以使用的部队。

大清的军队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比以上的混乱情形更致命,那就是嫡系与杂牌之分,军队俨然成了私兵。举个例子,还是平壤之战的那些战略物资。左宝贵的奉军是杂牌,奉天养活不了更多的军队,于是左宝贵出战前曾向李鸿章求助,李鸿章回书说:“饷窘,械更缺”。不过李鸿章好歹还是答应让左宝贵招募炮队二营,大方地拨了75毫米克虏伯钢炮十二门。结果,这十二门大炮一直躺在天津待运,直到左宝贵阵亡。平壤之战时,负责正面防御的左宝贵的奉军只有六门小钢炮和二门格林机关炮。

盛军、铭军甚至毅军都算是淮军,是李鸿章的嫡系,当然待遇好得多,可惜,跑得更快。结果李鸿章彻底心灰意冷了:“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不相信李鸿章不知道,他的厨师的亲戚都在利用关系插手军火采购,牟取暴利。

当然,更多心灰意冷的应该是那些装备极差仍在战场上算表现很好杂牌军的将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午战争中,叶志超为什么要逃跑?笔者:贪生怕死罢了
珍贵的甲午战场旧照:清军士兵横七竖八,日军不可一世
甲午战争他狂奔500里回国,丢掉朝鲜,到底是罪臣还是功臣?
重读甲午之六·清朝拥兵百万却每每以少打多
甲午战争失败谁之错?自从此次战役失败后,中国就彻底一蹶不振了
能够剿灭强大太平军的湘军,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