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南阳古城趣闻轶事(二):南阳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

老南阳人从孩提时代就会吟唱“南阳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的歌谣。这个歌谣不仅是在说王府山是当时最高的建筑,更多的是南阳人对藩王唐王府的仇恨!

南阳王府山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其第二十三子只有5岁的朱桎为唐王,藩南阳。朝廷就在南阳大兴土木,营造唐王府。王府山是王府花园中的主要建筑。王府山高23米,在我国现存的假山中是最高的,它险峻秀拔,玲珑怪奇。据民间传说,建造王府山的石头都是从2000里外的江苏太湖运来的,人抬牛拉,历时数年。山呈圆锥形,除主峰外,另有四个支峰,取“五峰并峙”和“四峰拱朝”之意。支峰下边有奇巧的洞窟,洞窟之间,崎岖贯通,一步一景。穿洞走穴,爬60道台阶,螺旋而上,可达主峰山顶。山顶有亭,凭栏可鸟瞰全城,也可远眺南阳周边的紫山、塔山、独山(中国四大名玉产地)、蒲山,清晰在目。王府山另有一奇观,虽然山中洞窟众多,但当遇大雨或大雪,任何洞内滴水不进,山上的雨水都从地槽流入到山下。

南阳王府山

南阳历史上有11位唐王,生活都很腐化。由于站在王府山上能俯瞰全城,所以王府山就成了历代唐王的嘹望台。他们看到城中谁家娶亲,就把新娘抢来,先睡三晚再放还,如果不从,就把新郎放入王府圈养老虎的笼子里。南阳人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就改在夜里娶亲,而且不放鞭炮,不吹唢呐,像偷的一般,此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南阳夜间娶亲之俗无正史可考,仅口碑于民间,它挂在千千万万人的嘴上,远播久扬。有此口碑,历代唐王在老百姓心里便只留下''仇恨''二字。明末农民起义中,规模宏大的唐王府和九座郡王府被起义军烧得片瓦无存,仅余这座烧不掉的王府山,作为藩王的耻辱柱耸立在那里。

南阳古城门

但这些唐王并不都是平庸的。他们在南阳生活了230多年,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南阳人,身上既有朱元璋的血脉基因,同时也蕴含了南阳人精神与性格。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规定,藩王没有朝廷宣诏,严禁进京,也不得在朝中做官。在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后,一个姓朱的南阳人要力挽狂澜,他悲壮地接过大明续统,又做了一年半的大明皇帝。


明末思文帝朱聿键

这个人叫朱聿键, 生于1602年,是唐端王的长孙。其父被封为世子后为其弟所忌陷害入狱。朱聿键时年3岁,也被随父囚押。后在明廷右参政陈奇瑜力谏下,端王立聿键为世孙。崇祯五年(1632年)朱聿键袭王位。在数十个明藩王中,他是唯一一个有雄才大略、敢说敢做的人。朱聿键上书陈时弊,申斥权臣,遭群臣忌恨。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各地藩王均惊慌失措,无所作为,独南阳陈兵自卫。崇祯九年(1636年)八月,北京危急,朱聿键闻报率兵勤王,群臣借此鼓噪,说朱聿键违太祖圣训,不经宣诏,即带兵越关出城,居心叵测。崇祯帝遂下旨降聿键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之内。这位当年的3岁之囚,到了35岁时,又回到了牢笼里坐了8年牢。8年后一个刮着狂风的冬日里,崇祯帝在一棵小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福王在南京即帝位,史称南明。福王朱由崧立即赦聿键出狱,但对这位桀骜不驯的宗亲仍存戒心,不许他回南阳老家,也不许他入南京,而是令他远居广西平乐府。在赴广西的途中,过杭州遇靖虏伯郑鸿逵。时值福王降清,郑鸿逵遂联络户部侍郎何楷、户部郎中苏观生、礼部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于1645年6月27日奉聿键即帝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史称思文帝。朱聿键雄心勃勃,即位后即下诏亲征。隆武二年八月(1646年)二十七日,朱聿键驻跸汀州,清兵追至,被杀于福京(即福建福州)。他当了一年半的皇帝,一改崇祯的懦弱、福王的无能,这个姓朱的南阳人终于为曾经辉煌过的大明朝画上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时运不济的一代明主,原来出自南阳唐王府
王府山,末代唐王朱聿键的命运悲歌 (古宛城之古建系列(1))
隆武帝朱聿键简介:在海盗头子手下做皇帝
明朝一囚徒坐了9年牢,出来不到1年就当上皇帝,还被人比作刘秀
在狱中度过半生的明朝藩王,后来成为皇帝,结局令人惋惜
省愚说明帝(十九)-明绍宗朱聿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