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31张原版蛋白照片告诉你真相→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最真实的载体之一,15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5月22日下午,“再现:晚清上海”原作收藏展在大众文化艺术中心(汶水路451号)拉开序幕,31张1860年代到1890年代左右珍贵的晚清时期的蛋白照片真实再现了当年上海的市井百态。

上海老城有九个门,西门就是这个仪凤门,也就是现在中华路的老西门一带。上海县城基本是由东向西发展,所以在晚清的时候西门还可以看到大片农田。

照片还展现了当年龙华寺外面的场景,当年豫园的外貌,以及外滩旧时的样子。

在展出的这些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当时上海热闹的商业街、路边的小吃摊、繁华的茶楼、新婚的小两口、富裕人家的女士、头戴枷锁的囚犯以及大众理发铺,等等。

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研究院正式公布达盖尔银版法照相技术,摄影史就以这一天作为摄影术诞生纪念日。1842年摄影进入中国,1852年就有摄影人哈斯本德涉足上海的记载。1868年在上海创刊的《中国》杂志(China Magazine)是第一本采用将原版蛋白照片粘贴入册的出版物。

蛋白照片(albumen print)是19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摄影媒材和技术,是最普及的视觉传播形态和最重要的摄影艺术展示形态,具有颗粒细腻、影调丰富的特性。

当时拍摄照片的底片还不是胶片,底片是玻璃片做的,然后再印刷到特制的纸张上,其显影就是采用鸡蛋蛋清。所以当时的照片被称之为蛋白照片。

据计算,500张照片需要9升盐化蛋白溶液,每升溶液需要36个鸡蛋,算下来每张照片显影大约需要0.648个鸡蛋的蛋清。由于蛋白照片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其技艺在20世纪初逐渐失传于国内,留存的多流散于国外,加之100多年来的社会变迁,几乎摧毁了国内的原版蛋白照片收藏。此次展出的为近年来从国外回流的精品。

展出的这些照片中,真实记录了上海的城市景观、民俗人文、时尚文化、人物肖像等视觉资讯,不仅展现了最早为摄影术记录下的沪上景观,也承载着当年上海摄影艺术生态,不仅为上海的建筑史、艺术史、美术史、文化史、传播史和中外交流史等研究提供了原版史料,还为上海的文博机构收藏19世纪上海摄影艺术,重构世界摄影史的亚洲脉络,提供了独特的中国视角和研究的参考体系。整个展览免费对外展出到8月30日。

记者 / 刘惠明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刘惠明

来源: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祖仁论
晚清高清老照片,原来晚清男子拍照的样子是这样的
晚清杭州老照片:100多年前的杭州是这样子
1900年代有关“李鸿章、李瀚章家族”之原版蛋白照片影集一册约22张
晚清上海珍贵高清老照片
晚清时的上海南京路【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