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羿射日:篡位者为何成了英雄?揭秘华夏建国的艰辛历程

后羿射日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羿是上古时期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但却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篡位者。

01 太康失国,后羿践祚

这个故事的开始,应该从华夏部落联盟说起。

夏禹以治水之功,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之位,成为三皇五帝中的最后一位。在夏禹时代,夏后氏,也就是夏禹家族,开始拥有越来越集中的权力。

夏禹和夏启两代人,通过治理水患、划分九州、征伐不服、创造刑罚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华夏部落联盟初步具有了国家的形式,这便是我们熟悉的“夏朝”。夏朝是否存在一直饱受质疑,一个原因便是夏后氏对于其他部落的统治力还很弱。

夏启死后,五子争位,夏启之子太康取得胜利。夏后氏本就薄弱的统治力量,在这场内讧中遭到很大削弱。

在夏后氏的东面,有一个部落叫做有穷氏,以善射闻名华夏。此时有穷氏的首领叫做后羿,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人。

一次,趁太康在外游猎,远离都城斟鄩,后羿拦截太康的归路,打败了太康。一说太康身死,但另一个说法太康成为后羿的傀儡似乎更加符合事实。

后羿成为华夏实际上的大首领。数年之后,太康死,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不久,后羿又废杀仲康,自立为华夏大首领。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待夏政。-《左传·襄公四年》

而另一边,仲康之子帝相出逃夏后氏的同姓部落斟鄩氏和斟灌氏,积蓄力量,等待着复国的机会。

这便是“后羿射日”故事的历史原型,站在夏后氏的角度说,也被称作“太康失国”,后羿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篡位者。

02 三个篡位者和四个男人的接力赛

后羿篡位之后,得国也并不长久。他也有着和太康一样的毛病-游猎无度。由于自己长期在外游猎,后羿将政事委托给一个叫做寒浞的人。

寒浞,出身于伯明氏部落。他被伯明氏的首领逐出家族,却得到了后羿的信任。而寒浞凭借后羿的信任,逐渐将政权收归己有,架空了后羿。

发现被架空的后羿想要回到自己的部落有穷氏,却被寒浞及其子浇杀死。重蹈覆辙,由此看来,后羿或许连一个优秀的篡位者都算不上。

作为一个合格的篡位者,寒浞父子深深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他们先烹杀了后羿,让后羿的儿子们吃。他们不吃,于是寒浞父子将他们统统杀死。然后,浇领兵灭亡了斟鄩氏和斟灌氏,杀死帝相,彻底断绝夏后氏死灰复燃的机会。

浞因羿室,生浇及豷。……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鄩氏。-《左传·襄公四年》

但事有万一,帝相被杀的时候,其妻后缗正怀有身孕。在众人的保护下,后缗翻墙逃到其母家有仍氏,生下了帝相的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念念不忘复国。在夏后氏遗臣靡和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得以在纶地立足,并收罗残余的斟鄩氏和斟灌氏部众,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少康一面积极训练军队积攒实力,一面到处宣扬曾祖大禹的威德,得到了很多部落的支持。而在斟鄩,寒浞死后,封其子浇于过地,豷于戈地。

时机成熟后,少康率大军攻灭了浇,其子杼攻灭豷。自此,少康才完成了对夏后氏国家的重建。少康仍然称夏,践天子位。这便是“少康中兴”。

“初,夏之遗臣曰靡,事羿。羿死,逃奔有鬲氏。收斟寻二国馀烬,杀寒浞而立少康 ,灭浇于过 。 后杼灭豷于戈, 有穷遂亡。”-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而少康艰难复国之后,励精图治,得到了更多部落的支持,国家形态更进一步。少康及其子杼统治时期,是夏的极盛时期。

从后羿到寒浞、浇,华夏历经了三个篡位者的统治,而夏后氏从太康到仲康,再到仲康之子相、孙少康,夏后氏的复国历经了三代四人。因此,有史学家认为,直到少康时代,夏才真正的成功建立起来,而这片土地上的国家才真正被称为“华夏”。

03 后羿为何会成为英雄?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后羿无疑是一个篡位者的角色。按说,夏后氏复国以后,后羿、寒浞、浇都应该成为反面角色,比如寒浞被称为有过氏,寒浞的第二个儿子被称之为“豷”,都可以看见丑化的痕迹。

然而,诡异的是,这段历史后来被以讹传讹的改编成了“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而后羿不仅没被丑化,反而成了故事中的英雄。

一种说法是,射日的是帝尧时期的大羿,并不是后羿。两人的关系或许是出自同一部落,或许后羿仰慕大羿,遂改名为羿。

然而,更多的人认为,射日的大羿和有穷氏后羿,本就是同一个人。“后羿射日”正是以篡位者后羿为原型加工的神话故事。

那么,这就十分有趣了,为何篡位者会被后人美化成了英雄呢?

同时,我们知道,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是明显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既然故事有历史原型,那么这个“日”或许并不是太阳,而是有所指代。

有人根据《山海经》中“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记载,以为“十日”指的并不是指的十个太阳,而是在后羿授意下被寒浞射杀的帝相。

然而,此时帝相并不是华夏的首领,后羿的主要“功劳”在于帝太康和仲康。因此,这个假说或许另有答案。

在故事中,后羿射了九个太阳。九经常用来泛指很多数量,而日正好可以指代大首领的称号“天子”。那么,后羿射九日,意思是不是就是后羿杀了夏后氏多位天子呢?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后羿成为正义的化身,反面人物就是夏后氏的诸帝了。是不是这样呢?

的确,很多史料认为,被篡位的夏启、太康的统治并不得人心。

史载,夏启“淫溢康乐”、“湛浊于酒、渝食于野”,简单的说,就是喜欢喝酒淫乐还有打猎;而在《五子之歌》中,太康更是“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翻译过来就是,好色、好游猎、好酒及音乐、大兴土木。

我们已难以窥测夏启、太康的真实状况,但这些记载反应的是,夏启、太康之时,华夏部落联盟内的贵族和百姓,并不满于他们的统治。

背后的原因或是由于他们真的品德有缺、奢靡浪费(在当时财富食物尚不丰富的时代,饮酒无度、浪费是很难接受的),也或许只是因为夏启太康试图将部落联盟创建为更加集权化的国家。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后羿成为传说中的英雄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推翻了夏启和太康的“暴政”。

04 艰难的复国

那么,既然后羿是英雄,又为何数十年之后,华夏各部落纷纷支持少康中兴夏后氏的国家,再次抛弃了篡位者呢?

其实这也很简单。正如苏联人曾经讨厌苏联,而俄罗斯人却开始怀念苏联。当后羿和寒浞等人上台后,大家发现他们还不如夏后氏,而正好少康在谋求复国。于是大家转而支持夏后氏复国。

那么,后羿、寒浞等人究竟哪里不如夏后氏少康呢?

我们注意到,后羿和太康败亡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游猎在外,被人夺权。无独有偶,寒浞也有这个毛病,而《楚辞》中说,浇也死于田猎之时。

如果说太康失国是因为游猎不归的失误,那么,紧随其后的后羿、浇却没能吸取这个教训,也因为游猎无度而死,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为什么他们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呢?只有一个原因,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虽然我们被称为农耕帝国,但一开始,华夏的祖先们主要的食物和财富来源是野果和打猎所得,并不是耕种所得。虽然很早就有了开始耕种的记录,但耕种什么时候成为食物和财富的主要来源,我们并不清楚。正如,以放牧为主的匈奴被证明也是有耕种所得的。

而夏后氏到后羿时期,正是部落联盟到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君王们都曾“峻宇雕墙”,需要大量的财物来支撑政权的建设,而此时还未转变到能够完全依赖耕种所得的时代。因此。他们喜好游猎或许并不是荒废政务,而是带领军队去猎取更多的财货,以支持政权的建设。

而少康,或许攻克了这一难点,将主要的经济来源从狩猎转变成了耕种。

这么说有两点依据:

其一,少康“有田一成”就能够供养“一旅”的军队,就能够打败浇。虽然宣扬夏禹功劳的宣传攻势和间谍女艾等,但少康如果没有突破经济来源这一项,还是很难凭借手上那点实力吃掉部落联盟首领浇。要知道早在帝舜时期,就已经建立了赋税制度,此时浇的力量几乎是各部落的联合。

其二,少康之前,从夏启到太康、从后羿到浇,都有喜欢游猎的毛病,但少康之后,夏的君主们似乎一下子就抛弃了这个“恶习”。这并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开发了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游猎不再是必须的生存活动。

也就是说,少康能够艰难复国的原因之一,或许就是其改革了农业技术,降低了游猎所占财物和食物的来源比例。

文/子彧

参考资料:《黄河文明之光》《左传》《史记》《国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史全篇整理-第3集:夏-邦国走向王朝的狂暴之路
后羿、寒浞为何能篡夺夏朝权柄?王权制度体系不完备
中国历史-夏朝历史简述 20200216
夏朝姒相王后——后缗氏
04)玩物丧国——夏朝(3)
夏二世太康因为什么而失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