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韬,体现古代军事思想之精华,凝聚古人治国理念的精髓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从书名上看好像是一本兵书,其实它内容博大精深,既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之精华,又凝聚了古人治国理念的精髓。

姜太公钓鱼

《六韬》为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姜太公《六韬》以“规模阔大,本末兼该”著称,其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都为古代兵法所少见。

一。古代军事思想之精华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它对军事上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在军事战略上,它主张“伐乱禁暴”,强调“知己知彼”;在战术上,它要求战争指导者“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战略战术;它还重视地形、天候对战术的影响,强调部队的编制与装备;它特别重视将帅休养和选拔,并提出了考查将帅的八种方法,即所谓的“八徵”。

六韬图册

下面摘录二句赏识一下:

1.当文王问太公:怎样用非军事手段打击敌人?太公说:有12种

一是,依照敌人的喜好,顺从他随志愿。这样,他就会滋长骄傲情绪,而肯定去做邪恶的事情。如果我再因势利导,就必定能把他除掉;

二是,亲近拉拢敌君的近臣,以分化敌国的力量。敌国近臣如怀有二心,必然降低忠诚程度。敌国朝中没有忠臣,他的国家必定面临危亡。………

以上12种方法正确运用之后,就可以采取军事行动了。这就是所谓上察天时,下观地利,等到各种有利的征兆都已显现时,就可以兴兵讨伐了。

这些方法应该对现代战争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吧。

  1. 武王问太公:选将时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他们?太公回答说:有8种方法:

一是提出问题,看他是否解释得清楚;二是详细盘问,考验他的应变能力;三是通过间谍考察,看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借以考察他的品德;五是让他管理财物,考验他是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进行试探,看他的操守高下;七是处理危难,看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保持常态。这八种方法运用之后,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肖,就可以区别清楚了。

《六韬》书简

  

当然这八种方法,现在看来不一定全部正确,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二。古人治国理念的精髓

姜太公《六韬》除了是军事思想的精华外,还阐述了古人的治国理念及与人处事方法。另外,在哲学方面,它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初步认识到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

请欣赏如下几句精典:

1.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

出自《六韬·兵道》。意思是:国家能够长存,不在于眼下的存亡,而是在于能否做到居安思危。君王的享乐,并不在于眼前的享乐,而在于是否能够做到乐不忘忧。

2.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

出自《六韬·上贤》。意思为;作为君王,应当尊崇贤德之人,抑制那些没有道德的庸俗之人。任用忠诚可信之人,去除奸佞虚假的人。禁止暴乱的行为,制止奢侈的风气。

周文王诚邀姜太公

以上是对国君治国理念的阐述,下面是建议国君识人用人的方法:

  1. 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

出自《六韬·上贤》。译义是:徒有虚名而没有真才实学,内外言行不一,掩盖别人的善行,宣传别人的罪恶,四处取巧,君王一定要慎重与这样的人谋划事情。

  1. 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

出自《六韬·上贤》。译义为:外表十分朴实,穿着很粗劣的衣服。嘴上说不求共鸣,但实是贪名图利。这样的人,君王一定不要与他们亲近。

姜太公剧照

总之,姜太公《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它对后代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笔者认为,只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与方法去看待姜太公的《六韬》,则它的理念与方法对我们现在治国理家,处事与人等都还是会有所启发与帮助的。通过今天的介绍,您对姜太公的《六韬》这本古代著作有了进一步认识了吗?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太公兵法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太公《六韬》原文及译文
六韬新读序
百家宗师 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
《六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姜子牙
神秘的《姜太公神算兵法》,值得跪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