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一”的理由

“合一”的理由

前面我们讲过指导生物使自己和自然同步的机制是生物内部的生物钟。那生物内部生物钟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目前还不是很了解,但我们确切地知道: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是可以由外部“校调”的,目的是使生物的生命节律与外界同步化,这个校调的基准可能是外部光线的变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者别的什么来校调生物体内的生物钟。

在北方,秋天到了,枫叶红了,慢慢地叶子就全部掉到地上来了,树木这么做,为的是迎接北方冬天的到来。因为树叶的皮很薄,毛孔粗大,蒸发散热快,北方冬天干燥、寒冷的天气不合适于它的生存,因而树叶就会在秋天的时候就飘落下来,以迎接冬天的到来;而留下的树干、树枝这些皮厚,隔热效果好部分,它们可以抵御严寒。对于北方冬天的气候,树木内部还是作了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树木的年轮产生的原因。至于草原上的青草更是一岁一枯荣,变化更加明显。太多数的昆虫都把自己变成蛹,躲进茧里、埋在土里过冬,到了春天再变成虫,秋天化成蝶或者蛾,目的是使自己的生命度过寒冷的冬季。在北极生活的北极熊,一年需换二次毛,到了秋天北极熊就拼命进食在皮下堆积一层厚厚的脂肪,同时身体脱掉夏天的粗毛换上冬天又密又细的绒毛,这也是为了度过北极严寒的冬天。到了春天北极熊又把冬天的毛发换成夏天毛发,以迎接炎热的夏季的到来,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写进了生物的基因中,由生物钟指挥着,自然而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是什么自然因素在诱导动物的换毛工作呢?是温度吗,还是类似不少植物的开花一样由每日的光照时间的长短来诱导呢?这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新课题,这对动物的饲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医的一个内容就是研究气候与人体疾病之间的规律以及如何治疗,这些就是《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所主要讨论的内容,所以说《黄帝内经》是科学宝藏,是一个被现代科学所忽视的一个领域。

其实我们前面所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生物的年节律,是生物适应地球四季气候的一种方式。生物为什么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呢,它的理由和我们前面分析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类似的道理。

'阴阳’是《黄帝内经》的总纲,我们就围绕着阴阳——物质和能量来说明在一天里生物钟是如何配合人体工作、适应外界环境的。当然人体的各种节律是如何让人体与自然相适应的,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但有不少节律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比如:正常人的体温清晨26时偏低,下午17~18时偏高,人体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在1℃以内。这一规律和一天内陆面温度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人体的体温也和我们祖先的生活规律是相一致的,我们祖先的生活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白天劳动时,身体释放的能量增加,所以温度轻微升高是正常的。地面温度高,人体的核心温度也相应升高,地面温度降低人体核心温度也相应降低才是符合自然之道,符合我们在生物的目的性中所说的,生物的节能原理。如果反过来会如何?我们假设地面温度最低为20℃,最高为26℃,这是一个非常适宜的气温;人体的核心温度最低为36.5℃,最高为37.5℃,如果人体的体温随地面温度上下波动,那么人体与地面气温的温差最大为:36.5-20 = 16.5℃,最小37.5-26 = 11.5℃,温差的波动范围是11.5℃~16.5℃,波动幅度为16.5-11.5 = 5℃;如果人体的温度与地面温度变化正好相反那会如何?这时人体与地面气温的温差最大为:37.5-20 = 17.5℃,最小36.5-26 = 10.5℃,温差的波动范围是10.5℃~17.5℃,波动幅度为17.5-10.5 = 7℃,很显然温差的波动范围加大了,散热和保温的能量都增加了。我们开车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踏油门、一会儿踩刹车耗油,还是在比较平坦的路面,匀速地前进耗油,显然路面平坦,车速均匀要好。当然温差波动范围小对人体有利,这样人体比较节省能量,节能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

人的呼吸节律也是昼快夜慢,也是和我们的生活规律相适应的。晚上人们进入休息状态,需要的能量自然就减少了,相应人的呼吸也要变慢,如果这时候还是呼吸急促,那人怎么会睡的安稳呢。营养学告诉我们,人进入深度睡眠时所消耗的能量是一天中的消化能量最小的时候

当人体处于炎热的环境中时人体的血液是趋向于体表的,这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体表散热增加,毛孔张开;而当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人体皮肤的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毛孔关闭,皮肤起到隔热的效果[32]。如果在炎热的夏季,人体的反应还停留在春季的状态,体表的血流量较少,毛孔张开受阻;如果人体的反应还停留在人体冬季(寒冷)状态,皮肤血管收缩,毛孔关闭。在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温度与环境的温差小,人体释放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这样人体将会如何?是不是就是容易发生中暑。与之对应,如果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人体体内状态的调整还处于夏季(炎热)时的状态,皮肤血管舒张,毛孔打开,由于这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很大,这时人体要释放大量的能量用于散热,毛孔张开,体外的冷空气就会通过毛孔进入人体,与人体进行热的交换,这样就会冻伤人体的细胞、组织液等,形成中医中所说的寒邪。《黄帝内经·素问》从《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开始到《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篇》基本上都是讨论:天气的变化情况和天体的异常变化情况的规律,由于身体的生物钟指挥人体按照正常的时令节气调节人体内部的状态,所以当气候异常变化的时候人体就容易生病。这就是所谓的“当其位”、“与非其位”。所以,中医是非常科学的,只是它主要讲述了我们现代医学不太注意的领域:人体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如何调整的问题,而且是以我们现代语言不好理解的方式来叙述的,这样才给人玄学的感觉。

人体的生长素的功能是指导身体进行生长和修复,它的分泌也是和自然相适应的。下面这段文字是从方舟子的博客中摘录的,博客中提示文字是刊载在2009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在白天,生长激素的分泌量非常低,而在夜晚,也会非常低——如果不睡觉的话。夜晚和睡眠同时决定了生长激素的量:一旦入睡,大约一个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了高峰,持续两、三个小时后又降到了底线。这个分泌高峰通常只出现一次,不管在晚上的什么时间睡觉,都在入睡大约1小时后出现。一个人如果在晚上11点睡觉,那么在12点左右出现生长激素分泌高峰,而如果推迟到凌晨2点睡觉,那么在3点左右出现分泌高峰。但是,早睡觉出现的分泌高峰要比晚睡觉出现的高峰高很多。”

为什么人体不在白天分泌生长素呢,要到晚上,而且是睡觉后呢?白天人体的能量是用于体力活动的,白天人们要进行劳作,要对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机,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有时需要的能量还是比较大的,而我们身体的生长也是需要能量的,白天分泌生长激素就会和日常活动相冲突,所以人体就安排在晚上分泌生长素。由于人体的各种化学活动都不是说停止,马上就可以停下来的,激素从开始分泌,进入血液循环、到发挥作用、到停止分泌、再到激素利用完毕,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人体入睡后是比较容易唤醒的,(人一旦唤醒,身体就会进入日常活动模式,能量就会用作日常活动),只有一个小时以后,人们一般才进入深度睡状态,这时人体不容易唤醒,所以人体安排在入睡后1小时后才开始大量分泌生长素,这个时候身体的能量除了身体保持体温和必要的生理活动外,别的消耗基本上没有了,人们的思维活动也进入抑制状态,我们的意识也不会指挥我们的身体了,身体终于自由了,可以进行生长和自我修复了,这就是生长素的分泌为什么要如此安排的理由。胡剑北等人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时间医学》(安徽科技出版社20083月)中的“冲任脉的月节律”就用事实说明了“月经病发生率以月亏,月空时为最高,以月满前后为最低。”(58页)

为人父母者肯定有过小孩受寒发烧的经历,小孩发烧一般都是晚上高烧,白天温度降低。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于白天人体的毛孔自动打开,晚上毛孔自然关闭的原因,晚上由于人体皮肤毛孔关闭,排热不畅,所以体温升高。人体之所以,白天毛孔打开,晚上关闭为的是与自然相适应,因为我们的气温是昼高夜低。按照中医的理论,寒属于阴,晚上也属于阴,白天属阳;阴得阳就会缓解,所以白天是天助;晚上是天不助,所以晚上病情加重。如果我们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每当气候剧烈变化的时候,就是医院病人剧增的时候,危重病人也大多死于这个时候,这也是《内经》预测病人生死的原理。中医为什么可以预测的发展,理由就是“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有人生病了,我们都是叫别人静静的养病,没有人叫别人去劳作的,为什么?就是要把身体的能量用于自我修复,只有身体的自我修复才能治愈我们的疾病,不过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才是人体自我修复的最好时机。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杨鸿智医生的文章《中医理论凤凰涅磐》中提到的台北荣总医院的睡眠治疗法[4]。通过药物,人为地让我们的肌体进入到睡眠状态,抑制神经活动,让身体把能量主要用于身体的自愈,从而达到快速治愈而又不产生痛苦的办法,不失为一个绝好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钟:人体生物节律查询表
《Cell》重磅!科学家喊你别熬夜:人类能量中心50℃线粒体昼夜节律会被打乱
【必看】冬季,舞蹈教室要不要开空调?
夏天晚上空调开多少度合适
进入秋天,“春捂秋冻 ”有讲究!
夏季须防空调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