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姥爷去世前的一句话,这位80后姑娘把“中国最早的电影”刻到了戛纳

| 生活·艺术·家 |

极致生活方式的发现者


一盏青灯,

千年旧事。

方寸间,

光影暗流转。


影子戏


丈八纸窗,

三尺生绢。

一盏灯亮起。




一双巧手,

六根签子,

百张影儿跳动。




蹭蹭蹭,

钹铙鼓乐声。




浓浓方言腔,

笑尽出掌中。



很难将古老的皮影戏,

与眼前的80后陈雪月,

联系起来。




19岁学皮影,

如今已经17年。




她曾将皮影戏唱到戛纳。



展示在加拿大。



在逐渐为人所知后,

她才终觉松了一口气,

对得起姥爷去世前的嘱托:

学会他的皮影,

并将这手艺传承下去。




姥爷孙庆臣在世的时候,

是颇具名望的皮影老艺人,

因为演丑角猪八戒最好,

得绰号“丑孙”。




陈雪月小时候,

家里条件不好,

不能给她买玩具,

姥爷就用纸,

绞了个孙悟空影人给她玩。




从此她喜欢上了小影人儿,

得空就缠着姥爷演影子戏。




在她幼小的心目中,

姥爷双手既可舞动百万精兵,

又能让八仙从天而降,

厉害极了!




1999年姥爷病重,

想把皮影戏的手艺传给儿孙,

但是几个儿子都不感兴趣,

孙辈又太小,

就把陈雪月叫到了跟前,

问她是否愿意学。




她毫不犹豫答应了,

但仅半年姥爷就因病去世,

许多技艺还没来得及传授。




犹豫几个月后,

19岁的陈雪月揣了200元钱,

只身来到北京,

找姥爷临终前交代的“皮影周”,

周树飞师傅拜师学艺。



周树飞师傅不收,

把她拦在了门外。

她就在门口一站四天。




当时三九天,

北京特别冷。

她的手和脚都被冻伤,

并且落下了根。



周师傅一看,

小丫头有倔强的劲,

动容了。

开门让她进了屋,

说如果能够静坐8个小时,

就答应收她为徒。




“我四天几乎没怎么吃饭,已经快饿昏了,坐了4个小时之后就感觉撑不住了,但咬牙必须坚持。”陈雪月说,凭着这股倔劲,她挺过了8小时,中间没吃饭也没上厕所。




等到开始学,

陈雪月才明白,

师傅并不是有意要为难她。





一个精美的影人,

要求线条图案点线分明,

虚实相兼。

简而不空、繁而不乱,

制作流程十分精细。



首先选好驴皮刮制,

要4次精致细作,

把皮刮薄透亮。




然后,

用铅笔勾勒角色的,

线条轮廓。




用钢针设计图案纹样,

描绘在皮面上。



雕刻。



敷彩。



最后装签子。




每一个皮影雕刻下来,

至少需要三千刀。

这就要看你能不能坐得住,

能不能静得下心。




师傅当初不愿意收她,

就是担心,

年纪轻轻的小姑娘,

不能忍受这份辛苦枯燥,

最终会半途而废。





可没想到这个80后姑娘,

一点也没有年轻人的浮躁,

规规矩矩的一学就是多年,

成了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



2008年周树飞带着陈雪月,

参加戛纳电影节开幕式,

表演了《功夫熊猫》皮影戏,

让老外们大为惊奇,

获得了热烈掌声。




2011年她参与电影《功夫熊猫2》里,

“白孔雀”皮影形象的创作。



2013年去加拿大,

参加中国文化民俗展示。




均受到热烈欢迎,

陈雪月特别自豪,

“离完成姥爷的遗愿,

又近了一步。”



最开始的几年,

这个手艺并不能带来收入,

许多人劝她离开这个行业,

都被她严肃地拒绝了。




90后几乎没有人学,

80后做这个的也不到70个,

如果她不继续坚持,

用不了多久,

这个“中国最早的电影”

就再也看不见了。



演出时候小孩子们,

对皮影的好奇和喜欢,

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



传承其实缺少的不是传承人,

而是接触传承人的机会。




如果让更多人了解到皮影戏,

一定会有很多年轻人,

喜欢并且愿意从事它。



她将陕西皮影的细腻,

和北方皮影的粗犷完美结合,

创新改良成更让小孩子们,

喜闻乐见的Q版。




教小朋友学习刻皮影、唱皮影戏。

进社区做公益表演。




还专门成立皮影馆,

收集了许多古老皮影。




其中的镇馆之宝,

是明代流传下来的,

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曾经有外国人想买,

愿意花300万,

被她拒绝了。



“他们都说我傻,

但我觉得我不傻,

也不是没有心动,

可老祖宗留下来的,

多少钱我都不能卖。



现在的陈雪月,

已经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

去坚持和传承皮影手艺。

但她一直都有个遗憾:

外公永远看不到了。




“哪怕外公不能再刻皮影,

但只要他在,

只要他能亲眼看到,

我将馆建起来了就好啊。

她哽咽着说。




有一次《穆桂英挂帅》演出结束后,一个老人偷偷叫住她:姑娘,你的这个头茬安错了,你们这个戏应该安武将的头茬……她激动得差点掉泪下来,终于碰上懂行的了。



放佛又看见了姥爷,

依皮成形,借光树影,

五指翻飞在向她传授,

当初未来得及教的技艺。




默默的与她并肩,

行走在这段人烟稀少的道路上。




用17年的青春静坐8小时。

陈雪月背负的不仅是姥爷的遗愿。

她盼着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

一起留住这份古老的美丽。

“只要前面的路还有一线光明,

我就想从那个夹缝中生存出来。”



图片来源于视频《尖儿》《入目三分》和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嫌它又丑又旧,歪果仁却那它当宝贝
她一刀一刀,把“中国影子”刻到了戛纳
平均年龄70岁的男子天团,演着穿越2000年的老电影
两个90后,5个平均年龄70岁的老师傅,如何拯救穿越2000年的老手艺
齐天大圣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年后,开发商用挖掘机把他救了
独立设计 · 让“中国最早的电影”重现生机,这么酷的事竟然是一个80后的沈阳女孩完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