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北书画艺术网名家推荐:画家余凡(人物篇)

余凡,

1949年出生于西安,祖籍浙江绍兴。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协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高级美术师,

西安画院原人物画研究室主任,

西安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级),

主持山水画研究与创作工作,

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展入选画家。

《陕北剪纸》

艺术成就:

1982年连环画《逮猫儿》参加全国青年美展;

1991年国画《闻鸡起舞》赴日本展出,并被东京博物馆收藏。

1994年国画《香色》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4年国画《香女》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94’国际水墨画大赛”,并荣获铜奖;

2005年国画《正月十五》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9年国画《老腔》入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关中社火 闹红火 老腔(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围作品)

  先后在西安、山东、兰州、深圳、广州等地举办画展;曾在《艺术财富》、《水墨名家》、《中国书画博览》等30多家专业杂志发表作品或专题介绍;在《美术报》《文化艺术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散文、文艺评论80000余字。传略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余凡的绘画作品造型独特,笔力浑厚,那山、那水、那村寨、那女子在他的笔墨渲染之下有一种飘逸之感。


余凡如是说

  画家请别人给自己写文章,本质上很庸俗,也是画家虚伪的所在,多少也存在一些欺世盗名的嫌疑(当然也不全是这样的)。面对画家咄咄逼人的渴望,作家(或名人)只有一个选择——说好听的!也有些坚持操守的作家(或名人),施展一种“言而说它”的狡猾手段......

《闹春》

  画家自己想说话,最好的选择就是去老老实实解释自己,千万不要言过其实,任何的夸大其词,以势压人,或是极玄极高深莫测都会引来唾骂,其实画家本不需要来说话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语言,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总想说点什么的人,往往是画家底气不足的表现。

《正月十五》第十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

  这是一张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当时陕西的评委们没有一个人看上它,是中国美协艺委会的几个先生全力推荐的,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美协的评委们才不得不跟着鼓掌。

  多少年过去了,我在想两个问题:   

  一,所谓“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思考基础上的,而且还要懂得美学原理和一些站得住的理论支撑。   

  二,创新是要有勇气,要敢于批判自己才行,还要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不解和冷眼。

  常有人向我咨询画画的“密诀”。

  这个问题很难一句话说,我觉得要想画一幅出彩的中国画,也不是简单的知道了一点“密诀”,相反,是一个多方位积累和长期的体悟过程。比如:先要知道中国画的几个重要元素是什么,了解中国画材料并会应用,中国画审美意识,如何处理线(笔)和墨的关系等……

《生命》

  画家说话的权利,是建立在先把自已的画画好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画家连自己的一张画都揑掐不到一起,就先不要说话,更不要去指导别人。

《风雪登华山》

  早年学画时,最多关注的是看谁画得好。后来,大半生经历,慢慢的知道了画画实际是在表现三种心态:一,爱;二,恨;三,淡漠。这些都深深地隐藏在作品的深处,有些比较容易看到,有些则需要时间。

  钟馗大家都画,但各人画各人。

  画画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表演,也不是被迫无奈,更不是求人,同时也不应借画画之名干污浊之事,玷污了可怜的绘画。

《镇宅钟馗》

  在我看来,画画是一种精神,如果丢弃了精神,画画就失去了意义。就好比作人一样,人人都不容易,但失去了希望,人话着就没了意义。

《节日里》

  读画,是一个画家良好的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书房墙上永远会有古画的,行走之间隨时可以看到它们。有些古画留在墙上多年,一笔一笔地读它们,记它们,,,,

  我是反对盲目动笔的,读古人,读造化才会有自已的东西出来。

《毛泽东在陕北》

  毛公我见过:   他在天安门城搂上我在天安门城搂下,我喊“毛主席万岁“他喊“人民万岁”。

  对于毛泽东,我们经历过,所以才有更加多层面的理解。

《骑马门神》

  每一幅画应该是象一首歌一样,有起伏顿扬地唱给人们听,一幅画应该是一次长长而真诚地诉说,只有这样,才能深深地打动别人,这样的作品才可称作成功。

  想用廖廖几笔的所谓“大写意”来“拿下”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能表现出作者的种种性格弱点。

《香女》

  画家说画,就象上过战場的人说打扙,跟电影是两码事。

  一个画家年轻时,总下十倍的功夫想把一张画画好,但到老了才知道,其实一张画画到八成時才是最好的。   一张不要过份地想把它画好,这样往往实得其反。

  画画是感觉的流淌,但感觉与表现往往有一些距离。

《香女》局部

  我是画院退休的人,但我反对一个画家太过看重门第!

  艺术界髙手如星辰一般散落在各处,不一定就在美院或是画院。现在有许多年轻的美院老师或是画院的画家,把自已牢牢地梱在所谓的“职业”之中,不与社会来往,负担太重了!其实这样的一群“精明的”后生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

《关中社火》局部

  完成一幅好画需要两个阶段:   

  1、感性冲动。    

  2、理性精彩地布局。

  塞尚说:光用眼睛看艺术是不够的。没有艺术的思维,最终创造出来的艺术等于零。

  画家的画作是对自己最好的说明,而且是不遮不掩的说明。由不得画家自已人为的作做与扭扭捏捏。

  画得怎样,一搭手就知道八九。

  正是这样,人们从中知道一个画家内心深处的情结,和他心手的能力。

《青海》

  每一个老画家都会面临一个如何评估自己的问题。有的会过度地评估了自己,常会行为失常,不食人间烟火,这样反而叫人们嗤之以鼻;过分地看低自已也会叫人感觉虚假。    

  我觉得怎样评估自己,是一名老画家的修养和能力之所在,不是人人都能作得很好!

《辛亥革命在西安》

  有些画家笔不离手,——勤!

  我却常常不赞成这样:画家应给自已的大脑离出一个大的空间,闲着,歇着,想些别的事。这样画出来的画才有意思。

《辛亥革命在西安》局部

《辛亥革命在西安》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彩墨丹青:品著名画家张世林绘画艺术
【名家推荐】著名画家吕大江作品赏析-华艺美术家
当代艺术品赏析——之2019/8/20
《阳光.海滩》-中国画艺术创作院画家周士钢人物画作品欣赏
多元探究工笔意蕴——南开画院首届工笔人物画网展
当代著名画家范澍宁、李江、孙培增人物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