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摘编】孝顺(三)



图文来自网络




   

    老年心理学认为,老年人最大的心理变化是时常会有孤独感和隔离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进而产生深深的失落。

    在医学上,针对老人有专业的心理护理,但专家依然认为,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

    当人逐渐年长,会感到恐慌,如果子女给父母安排一点事情做,会缓解身体的衰老带给他们的恐惧。

    记得有个电视剧里有这样的情节,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买了房,娶了媳妇,媳妇生了孩子。

    老人坐火车给儿子媳妇送来了一大筐土鸡蛋,说可以帮媳妇补身体。做儿子的,一方面抱怨老人何必这么辛苦,土鸡蛋城里也能买到,一面强调媳妇只吃某某牌子的土鸡蛋,硬是让老人把鸡蛋带回去,说是让他们自己补补身体。

    老人失落而归。

    其实,那一刻,儿子拒绝的不仅仅是一筐土鸡蛋,而是断绝了老人想为儿子做点什么的权力,让老人伤心失望的是,他不再被儿子需要。

    有家在农村的父母,大老远给城里的孩子送几十斤腊肠,亦或者是亲手做的煎饼。

     可大多数儿女都劝诫父母不要再折腾自己,说这些东西超市、菜场都可买得到的。

    想想子女也应该如此,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将我们养大,总得过些清闲的日子,不应该再为已长大的我们操心。

    而且,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也是长大了,就不应该再依赖父母,不应该给老人添麻烦,尤其是不想让他们再帮我们做一些事情,害怕他们受苦受累。

    于是,我们将父母“赶”出厨房,自己做饭给他们吃,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觉得自己或许没有用了。

    据官方调查,老年人都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而大部分老人,能做的就是带孙子、帮子女分担家务等,这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所帮助。

    毕竟我们也为人父母,由己推人,在没有老到完全不能动之前,每个人都希望再为孩子尽一份薄力,而不是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老人。

    我妈常说:“现在我还能帮你做饭、带孩子,等老了,最怕自己没啥用,成为你的负担了。”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些心酸,却是一个扎心的事实。

    很多老人家之所以不愿意和儿女住在一起,就是觉得自己帮不忙,始终是客人,感觉不自在。

    所以,从今天起,尝试着给爸妈一些机会,哪怕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哪怕他们会添乱。

    因为真正的孝顺,就是让爸妈觉得他们依然被我们需要,依然有用,他们对你对你的家,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父母真正的孝顺是什么?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人过60,你若想老有尊严,就别答应子女关于钱的这三个要求,切记
心理学:为了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真的值得吗?
暮年不被子女孝顺的老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孝子孝女都来看看,不孝的也来,~~~~
孝顺父母有四大孝、五小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