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以消烦暑?诗人韦应物:赏荷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迎着阵阵热浪,小暑节气随之而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的序幕徐徐拉开。
小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暑”是炎热,“小”是炎热的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六月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即是炎热的夏天到了,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正如谚语所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进入暑期,湿气蒸腾,溽露飞甘,舒云结庆。所以,暑天的晚霞、星空、虫鸣不眠之夜,都是最美的。
在农谚中,小暑有三个征候:“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一声惊雷带来了温热的风,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此时江南淅淅沥沥的梅雨便渐渐退出了天际;蟋蟀也已离开了田野,躲在庭院的角隅不肯出来;老鹰已经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
正如这三侯所预示,虽是暑夏,但秋天的肃杀之气正悄然滋生。这肃杀的气息,动物首先敏锐的感知,譬如二侯其中所提到的蟋蟀。《诗经》上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不停地搬家,不只是因为怕热,还因为它对深藏于地下的杀气特别的敏感。
蟋蟀,又名促织,引起古人的注意和观察是很早的。在两千五百年前经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之篇。这小小昆虫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起初是由于它那悦耳的音乐般的鸣声。白居易诗《长庆集·禁中闻蛩》就有“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蟋蟀的鸣声,在不同境遇的人心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妇女们听到它,就想到秋气转凉,“趋织鸣,懒妇惊”,仿佛虫声是在促其赶紧织布,缝制寒衣了。深宫佳丽、异乡游子听到它,则会觉得其声如泣如诉,切切凄凄,勾起无限的思乡归家的惆怅。杜甫就曾感叹地唱道:“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
当然,后代对蟋蟀的认知更多是源自它好斗的习性,人们常饲养蟋蟀,使其互相斗殴,以供赏玩。斗蟋蟀最早的文字纪录首推北宋末年顾逢在“负喧杂录”中曾提到:“斗虱战始于天宝间。”历史上有两个人斗蟋蟀最有名。一个是唐玄宗。以斗蟋蟀为乐事,视国事如儿戏。可是好景不长,“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原本沉浸在美色和音乐中的唐朝因安禄山叛乱而震惊了。赫赫帝王,最终落得晚年凄凄惨惨。另一个玩蟋蟀的好手是南宋太师贾似道。“宋史”也记载宰相贾似道常和他的臣妾蹲跪在地上斗蟋蟀以娱嘉宾。贾似道甚至规定凡是在斗蟋蟀时,任何人都不许打扰,因为这是“军国重事”。当他忙于创作历史上第一部玩蟋蟀专著《促织经》时,蒙古军已席卷而来。书成了,他人被杀,国也灭了。回想杜甫的那句感叹“哀音何动人”,人们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顾自神伤,哪知道,这其中还有着另外的悲哀与悔恨呢?
就算思绪再过惆怅,烈日当头,当前最要紧的事项,对古代老百姓来说,就是对付暑热。时至小暑,此时正值初伏前后,阳光浓烈刺眼,对付酷暑是人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何以消烦暑?诗人韦应物的选择是赏荷。诗曰:“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上梢头后,池中荷花散发出淡淡幽香,笛声悠扬而起,在自然的禅意中,暑热自然就遗忘了,思绪早已随着“星光”、荷香飘扬而去。
湖南 小东江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小暑恰是赏荷的时节,故而,小暑的节气花木正是荷花。莲花又称荷、芙蓉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是莲花的原生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炭化的莲子化石,不过相较于将其当做食物,荷花盛开之际,灵秀俊雅,婀娜多姿的神态:“悄偷窥,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纯洁、青淳自在、皎洁的气质:“小桥秀绝。露湿芙蕖花上月”,才是国人对其赞美、为之倾倒的原因。
清晨,微风淡淡,圆荷泻露,仿佛满蘸了星光的碧玉,流光溢彩。薄暮,斜晖脉脉,绿水悠悠,江南的莲叶有像一只雕花的青釉,氤氲蕴藉,收敛了一天的烟尘,翘首一轮明月,却留下一片孤寂,任鱼走南北。娴静处,宛如女子;绰约时,又恍似凌波仙子。杜甫亦盛赞荷花,诗曰:“樽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荷花的文学意象可谓是丰富多样,最为常见的是象征女性或作为情爱的隐喻。《诗经·郑风》曰:“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莲花开盛。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这里景色描写中不著一字,而水边美景,莲花娇艳,莲花与扶苏、蒲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
除却作为男女感情表述的隐喻之外,另一方面,荷花亦素有“君子之花”的美誉,其圣洁、祥和、宁静、高雅、正直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生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既是千古名句,也成为了士大夫修身养性的新准则和君子人格的象征,为后人所效仿。
在那些以荷言志的诗词文人雅士之中,把自己和荷花联系到一起并表达高洁志趣的第一个名人应该是屈原,在《离骚》中,他写道:“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以此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高洁心灵。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称赞荷花为花中君子,《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将荷花那在泥不染、洁身自好的品格用以自比,把荷花看作是高雅圣洁的象征。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其中画荷也堪称一绝!他笔下的荷图大多拥有固有的乐观健朗的神气,无论是秋荷、残荷、还是缀以虫鸟的荷趣图,荷花的形象皆挺拔而厚重,苍劲而清健。后辈多有评论要探寻发掘齐老先生艺术境界可由其荷图窥见一二,他笔下的荷花神韵与其性格修养何其相似,或许这就是他艺术魅力的缘由所在。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亦是他艺术成就最根本的基础。
他的传世名画《秋荷》,淡赭铺染,荷茎一笔到位,挺健有力几至通贯全幅。画旁有齐老先生自笔赋诗一首:“不染污泥迈众芳,休嫌荷叶太无光。秋来犹有残花艳,留着年年纸上香。”这亦正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可谓,人生如画,画如人生。
浙江 杭州西湖
尽管下着雨,
依然无法掩藏它滴落的一滴泪。
情之所起,
一往而深,
可惜到后来,
很多时候往往会由深转浅,
相忘于江湖。
江苏 锦溪
夏日里,
小镇的清晨,
往往是由一缕炊烟,
一杯茶,
开始的。
台北淡水 渔人码头
穿着海魂衫,
弹吉他的流浪歌手,
听完他弹奏的《外婆的澎湖湾》,
夜色清凉,
海风微拂。
台湾是一个适合念旧的地方。
念旧的人,
活的像个拾荒者,
不动声色,
却满心澎湃。
浙江 南浔
遇见夕阳下的小镇,
明媚又温馨。
以前总以为,
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 ,
后来才明白,
其实难得的是重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意蟋蟀鸣
【诗雅香江】第370期 小暑特刊(二)
“促织”为何是指蟋蟀
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1第2课时
【原创】沁园春——观赏莲花池公园荷花抒怀
【七绝】龙游天池莲荷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