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光帝屡次在两子之间徘徊,为何选平庸的奕詝,没选出众的奕訢?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气血衰枯的道光帝自知大限已至,遂招来宗人府、军机处、内务府的十来名大臣,

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盛放传位诏书的鐍匣,将皇位传给了皇四子奕詝(咸丰帝),

但不同寻常的是,

道光帝的鐍匣里竟然还有另外一份诏书:“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安排完这最后一件大事后,就在当天中午,道光帝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个极度节俭又努力,却把一切都越治越糟的皇帝,

就这样走完了他矛盾的一生。

道光帝“一匣双诏”的方式,似乎在向世人诉说,他在这奕詝和奕訢两个儿子之间屡次徘徊

就继承资格来说,奕詝和奕訢的条件各有高低:

奕詝,皇后嫡子,这是他生来就具有的优势,但他自身情况却差了很多,

不仅文不成武不就还因为一场意外摔成了瘸子;

奕訢皇贵妃之子,虽说名份上比奕詝低,

可他才干出众无论文武样样都拿得出手且道光帝很喜爱这个儿子。

大清皇帝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并不是遵循“嫡长制”,奕詝的嫡子身份并不是道光帝考虑的因素,

道光帝将这一份册封亲王的诏书与册封太子的诏书放在一处,可见在他临终前也迟疑过,

但他为何还是选择了平庸的奕詝,没选出众的奕訢?

为什么不考虑其他儿子?

我们不妨从道光帝的后宫中说起。

“元配”钮祜禄氏

道光帝旻宁(原名绵宁继位的时候,已经38岁了,早已娶妻了。

就在嘉庆元年,15岁的绵宁娶了祖父乾隆亲自为他指婚的,户部尚书钮祜禄·布颜达赉的女儿,

微妙的是,绵宁的婚礼是在撷芳殿举行的,且乾隆让他婚后在此居住,

明朝时期这一带为东宫太子所居,可见乾隆的用意已昭然若揭了。

这位钮祜禄氏(后被追封为孝穆皇后)嫁人前有着怎样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在这样一个显赫姓氏的家庭中长大,锦衣玉食是少不了的,

但她嫁给绵宁后,小日子过得却要比在娘家的时候清苦得多。

道光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算是首屈一指的,平日里不但很少吃肉,甚至谴派太监出宫买回来烧饼,就着茶水啃啃就算是一餐了。

可想而知,身为妻子的钮祜禄氏自然也要“夫唱妇随”,开始与烧饼打交道。

或许是常年营养不良,两人的婚姻前后长达十二年之久,钮祜禄竟从来没有怀上过身孕,

钮祜禄氏不但没有生育,甚至连绵宁当上亲王的日子都没赶上,

就在嘉庆十三年,也就是她27岁那一年,香消玉殒了。

由于当时绵宁只是一名皇子,钮祜禄氏被安葬于王佐村,直到十二年后绵宁继承皇位,才将她改葬
按照惯例,新皇登基后头等大事就是修建自己的陵墓,即使绵宁再“抠门”,这件事也拖不得,

因此绵宁继位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个班子去东陵挑选万年吉地,

最终选定了宝华峪的一块“吉壤”

帝陵的修建花了六年时光,于道光七年竣工,

建成当月,道光帝便下令将钮祜禄氏改葬到自己的帝陵,

主持迁葬仪式的,是当时道光帝唯一的儿子——庶长子奕纬

奕纬出生于嘉庆十三年,生母为侧福晋辉发那拉氏(后获封和妃此时钮祜禄氏去世已三个多月,

这对母子一直不受绵宁待见,辉发那拉氏出身低微,原本只是一名宫女,

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有了身孕,生下了绵宁的庶长子奕纬,这才在嘉庆帝的干预下得以晋升为侧福晋。

绵宁不喜欢辉发那拉氏,也就连带着不喜欢这个儿子,

奕纬自小也比较愚钝,且体质蠃弱,干啥啥不行,若他当时不是绵宁唯一的儿子,

估摸着连亲爹的面儿都见不着。

一番隆重的仪式后,钮祜禄氏被迁葬进了宝华峪帝陵

不料,钮祜禄氏葬入帝陵才刚一年,意外就发生了——地宫渗水了!

道光八年,道光帝去“观光”了自己的帝陵,

谁知到地方后,道光帝却大惊失色:短短一年的功夫,地宫不仅在渗水,还积成了一个小水潭,钮祜禄氏的棺木,竟恍如水中孤舟楚楚可怜

可以想象道光帝当时有多心痛,修陵的花销岂不是打水漂了,这着实戳中了道光帝的要害!

原来,宝华峪帝陵开工后,风水师宋泗就已经提出要变更地宫穴位,但当时经办的大臣们觉得银子已经花出去了,

若是换位置,岂不是要受到力求“节俭”的皇帝责问,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只是将穴位偏移了五丈,发现有渗水的情况,就拿土盖上,

就这样瞒过了前去验收的道光帝,蒙混过关了不说,还一一受到道光帝的奖赏。

直到一年后事发,恨得道光帝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该问罪的问罪,重要的是抄家封产

堪堪拢回三十万两。

经此刺激后,道光帝也没了在清东陵继续选址的想法,随后改到清西陵重新选址,这便是如今的“慕陵”。

道光十五年慕陵建成,孝穆皇后钮祜禄氏的棺木再次安葬其中,折腾近三十年她才入土为安。

第一任“皇后”佟佳氏


钮祜禄氏没赶上丈夫当皇帝,便早早离世了,道光帝的
第一任皇后是舒明阿的女儿——佟佳氏。

佟佳氏原为绵宁的侧福晋,

绵宁婚后八年没有子嗣,嘉庆帝坐不住了,于是给儿子选来了出身高贵的佟佳氏以及几名侍妾。

钮祜禄氏死后,嘉庆帝将佟佳氏提升为继室嫡福晋

嘉庆十八年,嫁给绵宁已十年之久的佟佳氏,肚子总算有动静了,生下了一名女婴——绵宁的嫡长女。

虽说是个女儿,但佟佳氏心安了不少,她一度担心自己无法生育,同时也有了期待,盼望着下一胎生下皇子。

两个月后,嘉庆帝将绵宁封为了“智亲王”,不过绵宁“节俭”的习惯并没有任何改变,

佟佳氏除了比前任钮祜禄氏多了个女儿,再加上一个王妃的名份,日子也没能舒坦多少,

本来她还指望自己再生一胎男婴,

岂料儿子没能生出来,女儿也在六年后病死了

受打击的不仅仅是佟佳氏这个当母亲的,还有绵宁,虽然伤感年幼的女儿过早离世,

但让他更难过的是自己已经奔四了,膝下还很荒凉,

总共一儿一女,现在连女儿都没了,这心情可想而知。

次年,绵宁即位为帝,改名为旻宁,几个月后佟佳氏获封为皇后,但她的心情很复杂,

因为秀女要进宫了......

饱受“丧子”摧残的道光帝

道光元年,年方14岁的钮祜禄氏经选秀后入宫,

钮祜禄氏比道光帝小25岁,是二等男爵颐龄的女儿,皇太后(道光帝的继母)的侄女,自小在苏州长大,饱受江南文化的熏陶,透着几分灵气,

她一入宫就被道光帝看中了,加上出身高贵,随即被封为“贵人”

一年后又被晋封为“全嫔”

与她同时被晋封为嫔的还有另两名女子:一个是富察氏,一个是奕纬的生母那拉氏。

这么一对比,可见这位钮祜禄氏的受宠程度,

即使生了皇子,那拉氏此时也只不过刚封得个嫔位,也没能越过这位新人。

这不,没过半年,道光帝又将钮祜禄氏升为“全妃”

或许是年轻身体好,约莫四年后全妃就有了身孕,

和她同时怀孕的还有另一位钮祜禄氏——祥嫔

全妃和祥嫔这两位钮祜禄氏似乎很有“缘分”,两人同时进宫又先后怀孕,

这把道光帝高兴坏了,四十好几了,此时膝下只有一个儿子

现在好了,两位嫔妃有孕,莫名有种子嗣兴旺的期待感,大喜之下将全妃晋封为“全贵妃”,祥嫔晋封为“祥妃”

道光五年,祥妃率先临盆,生下了皇次女;一个月后,全贵妃也临盆了,却也只生下了皇三女.......

悲剧的是,祥妃的皇次女在人间驻留几个月后便夭折了道光帝膝下又只剩下一儿一女,

好在全贵妃又有了身孕,然而望眼欲穿的道光帝再一次失望了:

道光六年,全贵妃再次生下了一个女儿——皇四女

此时道光帝49岁,已经不是焦急了,而是万分焦虑,

好在他在全贵妃有孕的时候“广撒网”,最终“捕捞”出来一名怀孕的嫔妃博尔济吉特氏——静贵人

道光六年,静贵人终于生下了道光帝盼望已久的儿子——皇次子奕纲,并且连续两次晋封为静嫔、静妃。

一匹“黑马”就这么杀出来了。

可惜的是,奕纲在出生四个月后夭折了,

别说是道光帝,就是普通人家也遭受不了这喜悲交替的命运,实在太令人心力憔悴了,但这还没完

道光帝的心情还要经历几次“过山车”

直到道光九年,先是祥妃又生下一个女儿——皇五女

同年,静妃生下皇三子奕继,从名字上来看,道光帝可能觉得自己年过半百,再难有儿子了,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皇三子身上。

此时,道光帝膝下只有两儿两女:庶长子奕纬、皇三子奕继、皇四女、皇五女。

但造化弄人,道光帝高兴劲儿还没过去,皇三子刚满月就夭折了!

静妃也要崩溃了,生过两个儿子都夭折了,心情可想而知。

但她很快就打起精神,当年十二月又生下了个皇六女

静妃有身孕的时候,全贵妃报了当年静妃趁机争宠之仇,也再一次怀上了身孕,

祥妃也不甘示弱,同时有了身孕。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庶长子奕纬于道光十一年四月去世了。

这不仅对道光帝本人,对整个朝臣来说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这意味着皇帝没有儿子了!

前面说到奕纬是个不受宠的儿子,即使这样他也是道光帝此时唯一的儿子,原本道光帝打算重新培养这个儿子,

遗憾的是,虽然道光帝早早为他办了婚事,可他却未能给老父亲添个皇孙,

迟来的父爱也没能挽留他的生命。

道光帝是真不喜欢这个儿子,虽然唯一的儿子死了很伤感,但他伤感的是自己已经无子了,

对奕纬的亏欠并没有多几分,竟将他的谥号定为“隐志”,且还是个贝勒,

和妃那拉氏也在儿子死后不久郁郁而终。

这下,前朝后宫几乎所有人将目光盯在了全贵妃和祥妃隆起的肚子上,

前面说到,她们似乎很有缘,从进宫到生子总是“形影不离”的,

讲真,若是她们再生下女儿,往后的日子里道光帝得把自己拴在后宫了。

第二任“皇后”佟佳氏

道光帝伤感接连丧子,后宫又频频生女,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据说是他想到了颐和园中的小岛——凤凰墩。

这座小岛据说是,当年乾隆和太后钮祜禄氏到江南,路过无锡运河中黄埠墩时太后感冒了,经过寺中方丈治疗好转,因此仿造黄埠墩建了凤凰敦,

但也有传说是,乾隆根据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三岛”而建。

问题不在这座小岛,而是岛上的会波楼,

楼顶上安装了一只镀金铜凤凰(可随风转动,预测风力大小),

也叫凤凰楼,与园中另一处建筑“龙王庙”互相呼应,形成龙凤呈祥的格局。

道光帝觉得凤凰楼的凤气太旺,于是下令拆毁实际上,可能因财政拮据无力维持,清实录、清史稿中暂未找到记载),

当然,关于颐和园究竟藏着多少秘密,也是后世关注的热点,

格局很玄,说不好是不是道光帝也深陷在了风水迷信中.......

不过巧合的是,这座楼拆毁后不久,

全贵妃和祥妃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先后生下两名皇子

全贵妃钮祜禄氏,生下了皇四子奕詝

祥妃钮祜禄氏,生下了皇五子奕誴

这对道光帝来说,不仅仅是老来得子,而是后继有人了,

尤其是皇四子还是受宠的全贵妃所生,自此,道光帝更加宠爱全贵妃了。

静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很努力,她在道光十二年生下了皇六子奕訢

也就是清末赫赫有名的恭亲王

道光十三年,无儿无女的皇后佟佳氏(孝慎皇后)去世,全贵妃晋封“皇贵妃”,后于道光十四年正式登上了皇后宝座,那一年她27岁。

全贵妃坐上后位之后,全方位开始醋坛模式,一边盯着道光帝,一边盯着后宫嫔妃,

不遗余力地防止皇帝与嫔妃频繁接触,一点没有皇后该有的宽容和体谅,也无心管理后宫庶务,

基本上属于道光帝去哪,她就尽可能地跟随而去,

别说道光帝被盯得有些反感了,就连身为皇后姑母兼婆母的皇太后都看不下去侄女这么疯狂的举动了。

这期间,整整七年后宫没有孩子出生,

若说不是她的责任还真说不过去,别看道光帝岁数大了,这位全皇后死后,后宫又有四女三子出生。

久而久之,嚣张跋扈的皇后与太后之间就有了摩擦,

这位皇太后钮祜禄氏也是响当当的有魄力,当年嘉庆帝猝死,这位太后不仅没趁机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

而是扶持了不是亲生的绵宁,也就是如今的道光帝,可见也是个清醒的太后。

虽然她与继子绵宁年龄相差仅六岁,但母子情深,道光帝很孝顺,

两人去世的时间也相差了一个多月。

时间一久,道光帝也察觉出了皇后与太后之间越积越深的矛盾,再加上后宫早就对皇后不满,

有那么一段时间,后宫嫔妃接连不明原因被贬降,很可能是皇后与太后斗争的结果。

这么一番闹腾后,道光帝也渐渐冷落了皇后,没多久后宫就传出彤贵妃有孕的消息,

再不久皇后就病倒了,据说皇太后还命人给皇后送去保养的药酒探望,

但没等这对婆媳兼姑侄关系缓和,

皇后钮祜禄氏(孝全皇后)就于一天后突然在睡梦中崩逝了,时年33岁。

孝全皇后死后,道光帝再也没有册封过皇后,只是将皇六子奕訢的生母静贵妃升为“皇贵妃”,让她管理六宫事务。

除了奕詝和奕訢,道光帝的其他儿子怎么样了?

皇五子奕誴、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

先说说祥妃钮祜禄氏的皇五子奕誴

道光帝儿子多了后,腰杆硬了不少,还将皇五子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太后的亲生儿子。

太后钮祜禄氏共有两个亲生儿子,大儿子的叫绵恺小儿子的叫绵忻

绵忻死于道光八年,

绵恺则是个超级不省心的人,屡屡闯祸不说,还对太监有特殊癖好,被道光帝修理一通后,屡教不改还强占别人的丈夫,各种折腾后,

他在道光十八年去世了,由于以上原因,他仅有一个儿子,还死在了他前头,

道光帝为了感恩太后,就将皇五子过继到了惇亲王名下,以免他的爵位后继无人。

这也意味着皇五子失去了皇位竞争资格。


皇七子奕譞,光绪帝生父,生于道光二十年,道光帝写下传位诏书放入鐍匣是在道光二十六年,

当时奕譞年龄尚小,前面有两位成年皇子的情况下,皇七子不在道光帝的考虑范围。

皇八子奕詥,生于道光二十四年,原因同上。

皇九子奕譓,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原因同上。

因此,

没有任何悬念,皇位继承人只会在皇四子奕詝和就是皇六子奕訢中间诞生,

道光帝没有多余的选项

那么,为什么平庸的奕詝,而不是出众的奕訢?

差就差在,皇六子奕訢的背后缺乏一个懂得揣摩道光帝心思的人,

恰恰皇四子奕詝的背后就站着这么一个人——杜受田。

“幕后高人”杜受田

说实在的,道光皇帝的识人眼光真不是一般的差

削减后宫吃穿用度,包括脂粉钱,精打细算过日子,衣服破了补,补了再破就再补补,

甚至道光帝还把内务府囤积的衣料摆饰赐给朝臣,并让他们回谢银两,

从这方面来说,道光帝真的很会过日子,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这要是寻常百姓家,节省几年奔上小康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可他是皇帝,问题并不出在他该不该节俭上,而是他用“是否节俭”来衡量大臣的能力品德,

这不就坏事了么。

穆彰阿这个奸臣,就把自己打造成皇帝的知音类型,穿着破旧打补丁的朝服上朝,果然获得了道光帝的青睐,

有了这么个“捷径”,朝臣有样学样,很快城里旧衣服的售价都比新衣服还贵,供不应求了甚至故意弄破新衣服,在上面打个补丁,

这一切都是为了迎合道光帝“以身作则,勤俭节约”的风气,

可以说,道光帝一朝,朝堂仿佛“丐帮大会”

台下是穿着补丁朝服的大臣,台上则是一件龙袍上补丁摞补丁的皇帝.......

偶尔还会穿插讨论哪能买到便宜货.......

可这些大臣,背着皇帝依然过着山珍海味的生活,

蒙在鼓里的皇帝,久居深宫,哪知此情此景不过都是为了“博君一笑”而已。

不过这里面确实有一名皇帝的“知己”——曹振镛

吝啬程度不亚于道光帝,

曹振镛不仅亲自拎上菜篮子和秤杆去买菜,还能站在那与小贩讨价还价磨半天嘴皮子,

道光帝认定这么节俭的人,一定是个栋梁之材,不但提拔他当了重臣,还经常召他进宫讨论怎么节省吃穿用度的开销,

当道光帝得知曹振镛裤膝上打了个补掌,只需银三钱,道光帝还很“羡慕”地说:“汝外间作物大便宜,吾内府乃须银五两!”

之后,道光帝为了节省这笔花费,打补丁的事全摊给了后宫,

一时之间,后宫嫔妃宫娥的女红手艺突飞猛涨......

但是曹学镛为人,偏偏是个唯唯诺诺的主,皇帝说啥他就附和啥,最闪光的一点来自林则徐是他的门生,

这样的性格,让他列在军机大臣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这不是开玩笑么,应该去管内务府才是,

可道光帝并没有觉得哪里违和,还觉得自己看人很准,丝毫没犹豫就把嘉庆朝的老臣重臣换了下来,

用上自己精心挑选的这班人马,鸦片战争失败,道光帝难咎其责。

后来昏头的道光帝,还将林则徐革职,发往伊犁充军。

大臣的不满也日益增多,道光帝案头上的奏章也越来越多,对于皇帝来说,

这是个积极的现象,可对于道光帝来说,这堆奏章弄得他很闹心。

这就给杜受田创造了机遇。

杜受田出身于"书香门第",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学教育

道光十六年,杜受田被选为四阿哥奕詝的授业师傅,平日里也为皇帝讲经诵史。

据《清代名人轶事辑览》(野史)所言,当道光帝为奏章烦恼时,

杜受田脱口就出:凡进言者,不问所言如何,但挑剔其奏中格式之失,字体之误,交吏部议处,则言者苦之,封奏自稀。

啥意思?

意思就是——不管奏章里面写了什么,只要挑出格式有问题的就行,要是格式没问题,那就挑出有错别字的,找出来之后立即将其交到吏部议罪。

就这么个奏章挑错方法,朝臣谁还敢轻易递交奏疏?写得越多,“差错”就越多。

长此以往人才愈败,国事愈衰.......

但人家道光帝还觉得这方法“甚好”呢,杜受田遂被委以重任,官运也由此越来越亨通。

道光二十九年,他被任命为上书房总师傅,皇帝把培养皇子的重任全权托付于他。

但是,

杜受田接受的是儒家思想,他概念里“立嫡立长”才是符合礼教的,

眼见着道光帝偏爱六皇子,对继承人的人选迟疑不决,杜受田着急了,

于是费尽心思要帮四皇子夺位。

道光二十六年春日,道光帝领皇子往南苑围猎,说是游猎,实际上是为了考察皇子的身手,

深谙皇帝心理的杜受田,在临行前交代皇四子奕詝不要表现,因为肯定争不过别人,

也不愿涉猎,皇帝问起就说“时方春,鸟兽孽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

果然,道光帝听到这个回答很满意,觉得这个儿子原来这么有心怀天下苍生,称扬道:“此真帝者之言!”

或许此时,皇四子才刚刚成为“候选人”

另据野史记载,道光帝又考察了他们一次,询问各人对时政的看法。

结果文不成才的奕詝答不上来,按照杜受田教给他的方法,跪在地上抽泣流泪说:儿臣日夜对上苍祈祷,惟愿皇阿玛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万民之幸,儿臣之幸也。

就这么的,道光帝决定将皇位传给皇四子奕詝

当然,事关重大,道光帝绝不会因为一两次考察就匆忙定下继承人,期间必然有多次,暗暗考察所以史书无载,

但以后来咸丰帝对杜受田重用表彰的程度看,他起关键作用,

不过道光帝也并非好糊弄的,我想他当时做这个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应该与鸦片战争有关,

道光帝自打签订了《南京条约》后,自觉愧对大清列祖列宗,

从心态上来说,他希望战争休止,而皇六子奕訢的性格比较积极、激进,这点从他后来联合慈禧发动政变可以看出来,

与道光帝想保住大清江山的意愿不符,他应该是更倾向于接班人是个不爱“惹事”的皇帝,

以上也是个人推测,评论区互相学习交流。

后续:

然而,道光皇帝一厢情愿的做法,也给两个儿子带来了不少矛盾,

“一匣双诏”这种奇怪的做法,难怪咸丰帝会多想,他非常清楚自己差点就坐不上皇位。

咸丰帝登基后,“格外用心”将六弟奕訢的封号上添加了个“恭”字——兄则友、弟则恭,

用来提醒奕訢要安分守己。

此外,对于奕訢的生母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咸丰帝虽然也是尽心侍奉,报答她在对自己的抚养之恩,

但却非常吝啬,不愿给她“太后”的封号,只尊她为“孝慈皇贵太妃”,

或许是不甘心生母未能在活着的时候享受太后待遇,所以也不想给养母,

又或许是生怕弟弟奕訢被冠上“太后嫡子”的名分,威胁到自己的帝位,

总之,直到贵太妃临终前几天,恭亲王奕訢请求咸丰帝给她封个“太后”封号,咸丰帝当时“哦”了一声,

不管恭亲王奕訢是真懂还是没懂咸丰帝的意思,立即赶到军机处、礼部代传旨意,着手办理册封皇贵太妃为皇太后的事宜。

就这样,生米煮成了熟饭,静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终于达成心愿成了“康慈皇太后”,

但她只享受了七天的太后虚名,就离开了人世,

却不知咸丰帝到底还是不甘心,下旨其灵位不供入太庙。

而她的亲生儿子恭亲王,在她死后第二天就被罢免了军机大臣的职务。

只是咸丰帝也不会想到,他此后仅仅只在这世上多活了六个年头,刚满三十岁就死了,

几经波折,权力又转到了恭亲王的手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后宫那点事儿》第二十九章 道光皇帝的四个皇后—道光篇
她14岁进宫,26岁成为皇贵妃,27岁成为皇后,生下的儿子成为皇帝
『原创』从道光帝后妃的际遇中探寻古代后妃的命运(图)
清「后宫」咸丰帝生母孝全成皇后为什么得到道光帝恩宠?
她比皇帝小41岁,入宫后被狂翻牌子,八年五胎,还出了两位皇帝!
此女15岁入宫,61岁封贵妃,历经五朝,熬死四位皇帝,活了76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