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虚湿盛是不少慢性疾病的根本病机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我从临床观察到,不少慢性疾病的根本病机是脾虚湿盛。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肿瘤、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都存在着脾虚湿盛的病机。如果能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脾虚湿盛,往往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脾虚湿盛,脾阳不升,湿阻中土,气机升降失畅,阴火内生。其临床多表现为:在上则口干咽燥,或反复口腔溃疡,或牙龈肿痛,或双眼分泌物多;在中则纳差、脘痞、腹胀;在下则小便黄,大便不爽,或伴下肢发凉,或关窍骨节疼痛。在全身则乏力,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细濡。

以下详细分析脾虚湿盛的病机。

一则,脾胃的生理功能分析

从生理上来说,脾喜燥恶湿,而胃则喜润恶燥。从病理上来看,临床所见,脾性多湿,胃性多燥。

关于这个观点,清代大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讲的非常清晰,他说:“太阴以湿土主令,肺以辛金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胃以戊土而化燥。燥湿相敌,是以不病。人之衰也,湿气渐长而燥气渐消。及其病也,湿盛者不止十九,燥盛者未能十一。阴易盛而阳易衰,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理固然也”。

黄元御的意思是说:虽然脾主湿,胃主燥,二者应该是保持着平衡的。但临床所见,脾湿过多而胃燥不足,结果就是多种慢性疾病多偏于脾湿。黄元御认为,脾虚湿盛的病症约占九成。所以,治病当重视健脾化湿。

二则,脾胃的治疗思路分析

脾胃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水谷精微运化则为清气精血,反之亦可为黏滞滋腻之邪。轴轮之间,本应由水谷精微滋养润滑,而现肺失收敛之职,湿邪当道,运乎全身,阻滞各处,津液不达,相火难降难升,易郁于上,君火不伏而自出。中土虚者,阴盛而阳衰,湿性本露。

在上湿与君相火易结,溃疡肿痛易发;在中湿阻升降之路,气血难调,痞闷乏力可见;在下与相火易结,相火藏于肾水,不易自出,肾水渐弱相火渐出,出则湿热在下,尿黄便急重,不出则下肢独冷重;湿邪窜经络关窍,气血不行,疼痛随至。故此种种病症,关键在于中土。

如何施治呢?我的观点是,温补土气,淡渗利湿。脾阳不化,则湿邪难除。补脾之法,首重四君子汤

其中茯苓健脾化湿,白术运脾燥湿,二者最为重要。然后可伍以人参、大枣、甘草、淡豆豉、神曲等,皆为运脾化湿的平和之味。有人说,补土亦需稍加滋润清降之药,如麦冬、石斛、百合等,我的观点是,若脾虚湿盛,还是不加为好。毕竟脾性喜燥而不喜湿。

就化湿来说,我临床常用薏苡仁、泽泻、山药等。另外,亦可用半夏、枳壳清降胆胃,藿香、砂仁行气化滞。再合桂枝、白芍,能调和气机升降。使脾胃中焦气机和畅,则中土运,四轮行,痰湿皆解,气机升降归于平衡,诸病自然有向愈之机。

路党参、茯苓、浙白术、甘草、大枣、桂枝、白芍、姜半夏、枳壳,广藿香、砂仁、薏苡仁、泽泻、生淮山药

7月4日 21:2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回复@dgyulz:可以的。 很平和,但能健脾化湿。回复我的评论:党参10、白术10、茯苓20、甘草.5,神曲10,薏苡仁20、山药20,半夏10,藿香10、砂仁10,桂枝10、白芍10;董老师,这方行吗?

2021年夏季的新冠肺炎预防方20210731

2021年为辛丑年,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现进入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整体来说,这段时间湿热偏盛。

而新冠病毒的性质正好也是湿热疫毒,由此说,此时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当把握两个原则。一则,重在健脾运脾,以避免湿热邪毒侵袭。这是治本之法。中医以正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健脾运脾即是养正;二则,兼顾化湿。湿为阴邪,湿易伤脾,夏天天气炎热潮湿,容易增湿,若能使湿浊退去,正气自复。

我设计一个适合于这段时间的预防方,如下:

党参10克,葛根30克,苏叶10克,薏苡仁3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藿香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

分析:

此方内含四君子汤,健脾运脾,以为治本之法。从中医来分析,脾主运化水湿,脾旺则水湿不滞,邪不能侵袭。所以,健脾运脾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

方中有香苏散之意,能疏风散寒,理气和中,兼有化湿之功。

正逢夏天,汗出伤津,故重用葛根。此药味甘,性略凉,归脾胃经,轻扬发散,故既能发表解肌,又能解热生津。

薏仁味甘淡而性略凉,归脾经、胃经和肺经,能健脾渗湿。其性平和,重用效果更好。

此方适合于几乎所有人群,特别适合于舌苔偏腻或厚的人群。一般来说,平素身体状况较好,无基础疾病,进入夏天出汗较多,胃口一般者,都可服用此方。

此方建议一天一付。先凉水浸泡二十分钟,再大火煎开,然后换小火再煎二十分钟即可,煎出约300毫升。趁温服用,每次服150毫升许,一天可分两次服。可连续服五至七天。若有任何不适,建议立即停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阻诊治精粹
【刘臣彬】五脏六腑辨证用药(三)脾与胃
嗜寐症辩证
【名医经验】张善举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证经验
全国名中医牛兴东:治疗胃息肉经验
国医大师李玉奇:清热消疳健脾治疗小儿厌食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