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殊句式之判断句

 判断句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它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指明了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变化多端,摇曳生姿,常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再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
2……者也”  有些判断句,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再如:晏子,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3……者,……  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再如: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4…………”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再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记》)

5、借助动词判断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再如: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6、利用副词“乃”“即”“则”“皆”“亦”“素”等表示肯定判断,表否定判断 “即”“乃”“则”“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再如: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用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再如:予本非文人画士。(龚自珍《病梅馆记》)

7、无标识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并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袁枚《黄生借书说》)再如: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总之,在理解文句时,根据以上所述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判断句,理解古文表达的意思,顺畅地翻译文句。在具体的翻译句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句在翻译时要注意现代汉语判断句的特征,一般情况下,肯定的判断句译为“是”字句,否定的判断句判断词译为“不是”。以2009年高考湖南卷为例,试题要求翻译“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此句为用“也”做标志的肯定判断句,译为“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害怕步行的人。”2009年山东卷要求翻译“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非”在此表否定判断,该句译为“母亲欺骗了她的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呀。”

2用“即”“乃”“则”“皆”“亦”“素”“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时,翻译时往往在副词的解释后加“是”。例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翻译为:这的确是危及存亡的紧要关头啊。再如:且相如素贱人。翻译为:况且蔺相如一向是地位卑贱的人。

3、具备一种意识:虽然我们借助标志判断句子是否为判断句,但并非所有的标志词在句中都表判断。以“是”为例,谓语前出现的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例: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于国也》)该句译为:这和(用兵器)刺人把他杀死,(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不表示判断,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用作判断词,在汉以后用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因此理解句子必须有语境意识。

【强化训练】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苟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B.蔺相如者,赵人也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其人勇士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

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五虎,成五采,此天子之气也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6、下列“也”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C.夫战,勇气也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7、下列句中的“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
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水则资舟
B.
唯求则非邦与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位卑则足羞

8、下列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
是进亦忧,退亦忧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C.
是可忍,孰不可忍     D.不知木兰是女郎

9、“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10、“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11、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
刘备天下枭雄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秦,虎狼之国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2、翻译下列判断句。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1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工商业)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音móu,均等)矣。”故以“稼”名轩。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断动词的一项是 )

A.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B.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是进亦忧,退亦忧

②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A.他自己为了当列卿却贫穷到这程度,这真是个廉洁的官员啊!

B.他为了列卿而自己贫穷到这个程度,这真是个廉洁的官员啊!

C.他身在九卿之列,却贫困到这种地步,这真是个廉洁的官员啊!

D.他身在九卿之列,却贫穷到这种地步,是个廉洁的官员啊!

1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明史·宋濂传》)

①下列句子中,与“坐客为谁”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 濂具以实对

②写出三个用“为”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下面各句中不表判断的一句是(  

A.环滁皆山也     B.此大谬也

C.夫战,勇气也  D.不做则安能会耶

本文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

1AA项是被动句,其余三项是判断句,分别用“乃”“……也”“……者,……”表判断。

2CC项为否定判断,“非”为否定谓语;而其他三句虽有“非”,但不构成判断句。

3 4 5 6B。(B项“也”表感叹语气,其余表判断语气。)7  8 9 10 11D

12、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

②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③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④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
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就是灭亡的原因啊

⑥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

⑦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是使敌人的军队降服,而不是用战争。

⑩不是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这一类的事。

13、①  C

参考译文:辛弃疾性情豪爽崇尚节气,见识超群,所交接的多是海内名士。曾说:人生在于勤劳,应该以种田为先。北方的人,求生的方式不求于人,所以没有很富和很贫穷的家庭。南方的人多从事末事而不务农功,所以就生出兼并的优患,贫富差距大。所以以“稼”字作其轩名。作大理卿时,同事吴交如去世,没有棺材收敛,辛弃疾叹道:身为列卿却如此贫穷,真是个清廉正直的人呀。

14、①DD为省略句,其余均为判断句。)

②略

参考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15D .要珍惜时光,若一味拖沓迟延,将一事无成。

参考译文: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我不会做。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本文发表于《作文周刊 高中版》2010年2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江湖只有你之2021年高考考点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精品练习|文言文五种特殊句式50练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教材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2
文言文基础知识讲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