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中 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如何判断和区分
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倒装句
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 句式
文言文句式汇总
【文言文】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全案: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盘点)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析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