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熊”路漫漫 “新白马”来抱团(附白马股)

  广发证券:“慢熊”路漫漫 “新白马”来抱团

  广发策略小组在5月15日的周报真正的“抱团取暖”还没开始中首次提出了“新白马”的概念,认为这会成为本轮“慢熊”中大家最终抱团的方向。通过借鉴2011-2012年“慢熊”的经验,“新白马”应该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未来两年的复合增速一般在30%以上,而PEG一般又小于1,且市值规模一般在100亿到500亿之间。

  2、高速成长的小行业中的寡头公司,或稳定增长的大行业中的寡头公司,或有独特产品优势的公司。

  广发各行业分析师根据以上条件积极反馈,目前汇总出以下有“新白马”潜质的公司供您参考:

  附录:5月15日周报真正的“抱团取暖”还没开始中对“抱团”新白马的相关内容描述。

  二、加仓消费股是熊市的标准动作,但如果是“慢熊”,那么消费股也很难持续加仓——届时真正能让大家“抱团取暖的将是一些“新白马”,个股特征将重于行业特征。

  1、2003年以来,每当A股进入熊市,消费股必然会被大家加仓。但在2011-2012年“慢熊”的中后期,消费股也开始被减仓。从下图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基本上在每次A股出现趋势性下跌阶段,主动偏股基金都会加大对消费股的持仓(我们统计的消费股由四个行业构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一般零售),最终消费股的持仓一般会占到总持仓的三分之一。而目前主动偏股基金对消费股的持仓比例为17.7%,这样来看消费股还是有一定的加仓空间。但是在2011到2013年的那次“慢熊”中,消费股虽然在熊市前半段也被加仓,但是在熊市中后段也开始被减仓。

  2、在2011-2012年“慢熊”中,大家最终抱团的是一些“白马股”,但这些股票并没有统一的行业特征。现在再回顾2011-2012年的“慢熊”,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消费股,而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长城汽车康得新这些所谓的“白马股”。这些公司虽然处于不同的行业之中,但却在当时被投资者“抱团取暖”,以极端仓位配置“白马股”成了对抗“慢熊”的唯一手段——在顶峰时期,14只“白马股”的自由流通市值合计只占到A股总体的2.2%,但主动偏股基金对他们的配置比例却高达23.6%,这才是真正的“抱团取暖”。

  3、消费股的加仓空间是看得到“天花板”的,而一旦“慢熊”得以确认,后期大家真正“抱团”的方向将是“新白马”(未来两年复合增速在30%以上、PEG小于1、中等市值规模的公司),届时才是真正考验选股能力的时候。近期消费股受到投资者追捧,尤其是我们在二季度策略报告中首推的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优异。但是在和投资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对消费股的加仓实属是在避险情绪下的无奈之举,而随着很多消费股估值的明显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大部分消费股的PEG目前已大于1:白酒PE已上升到21倍,而预期2016年业绩增速为10%~15%;医药PE已达39倍,而预期2016年业绩增速为20%~30%;纺织服装PE已达36倍,而预期2016年业绩增速为20%~25%)。而反过来再看看2011-2012年大家最终抱团的“白马股”,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未来两年的复合增速一般在30%以上,而PEG一般又小于1,且市值规模一般在100亿到500亿之间。这样的公司虽不处于同一个行业,但却往往拥有一些独到的优势——有的是高速成长的小行业中的寡头公司(如海康、大华、歌尔声学等)、有的是稳定增长的大行业中的寡头公司(如格力电器光明乳业等)、还有的是有独特产品优势的公司(如长城汽车片仔癀等)。展望未来,一旦确认了市场“慢熊”趋势,那么投资者可能将寻找新时代下的“新白马”去“抱团取暖”,这对大家的选股能力才将是真正的考验。

  广发证券:“慢熊”路漫漫 “新白马”来抱团

  广发策略小组在5月15日的周报真正的“抱团取暖”还没开始中首次提出了“新白马”的概念,认为这会成为本轮“慢熊”中大家最终抱团的方向。通过借鉴2011-2012年“慢熊”的经验,“新白马”应该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未来两年的复合增速一般在30%以上,而PEG一般又小于1,且市值规模一般在100亿到500亿之间。

  2、高速成长的小行业中的寡头公司,或稳定增长的大行业中的寡头公司,或有独特产品优势的公司。

  广发各行业分析师根据以上条件积极反馈,目前汇总出以下有“新白马”潜质的公司供您参考:

  附录:5月15日周报真正的“抱团取暖”还没开始中对“抱团”新白马的相关内容描述。

  二、加仓消费股是熊市的标准动作,但如果是“慢熊”,那么消费股也很难持续加仓——届时真正能让大家“抱团取暖的将是一些“新白马”,个股特征将重于行业特征。

  1、2003年以来,每当A股进入熊市,消费股必然会被大家加仓。但在2011-2012年“慢熊”的中后期,消费股也开始被减仓。从下图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基本上在每次A股出现趋势性下跌阶段,主动偏股基金都会加大对消费股的持仓(我们统计的消费股由四个行业构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一般零售),最终消费股的持仓一般会占到总持仓的三分之一。而目前主动偏股基金对消费股的持仓比例为17.7%,这样来看消费股还是有一定的加仓空间。但是在2011到2013年的那次“慢熊”中,消费股虽然在熊市前半段也被加仓,但是在熊市中后段也开始被减仓。

  2、在2011-2012年“慢熊”中,大家最终抱团的是一些“白马股”,但这些股票并没有统一的行业特征。现在再回顾2011-2012年的“慢熊”,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消费股,而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长城汽车康得新这些所谓的“白马股”。这些公司虽然处于不同的行业之中,但却在当时被投资者“抱团取暖”,以极端仓位配置“白马股”成了对抗“慢熊”的唯一手段——在顶峰时期,14只“白马股”的自由流通市值合计只占到A股总体的2.2%,但主动偏股基金对他们的配置比例却高达23.6%,这才是真正的“抱团取暖”。

  3、消费股的加仓空间是看得到“天花板”的,而一旦“慢熊”得以确认,后期大家真正“抱团”的方向将是“新白马”(未来两年复合增速在30%以上、PEG小于1、中等市值规模的公司),届时才是真正考验选股能力的时候。近期消费股受到投资者追捧,尤其是我们在二季度策略报告中首推的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优异。但是在和投资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对消费股的加仓实属是在避险情绪下的无奈之举,而随着很多消费股估值的明显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大部分消费股的PEG目前已大于1:白酒PE已上升到21倍,而预期2016年业绩增速为10%~15%;医药PE已达39倍,而预期2016年业绩增速为20%~30%;纺织服装PE已达36倍,而预期2016年业绩增速为20%~25%)。而反过来再看看2011-2012年大家最终抱团的“白马股”,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未来两年的复合增速一般在30%以上,而PEG一般又小于1,且市值规模一般在100亿到500亿之间。这样的公司虽不处于同一个行业,但却往往拥有一些独到的优势——有的是高速成长的小行业中的寡头公司(如海康、大华、歌尔声学等)、有的是稳定增长的大行业中的寡头公司(如格力电器光明乳业等)、还有的是有独特产品优势的公司(如长城汽车片仔癀等)。展望未来,一旦确认了市场“慢熊”趋势,那么投资者可能将寻找新时代下的“新白马”去“抱团取暖”,这对大家的选股能力才将是真正的考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稳长”撤了怎么办?消费股靠得住吗?
从前买安硕全通,如今买茅台格力——A股机构“抱团”行为深度研究
杨德龙:白龙马股价屡创新高不是机构抱团 而是价值发现
杨德龙:头部效应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定配置优质龙头股
杨德龙:为何白龙马股理应享受估值溢价?
穿越牛熊(三):什么是真正的高增壁垒的定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