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症狀、原因、預防一次看懂!15 條習慣中 3 條就要小心

以往提到台灣的「國病」,大家都會想到肝病、腎病,但隨著糖尿病患人口突破 200 萬,糖尿病已經成為新一代的國病。但到底糖尿病是什麼?糖尿病有什麼症狀?要怎麼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有什麼併發症、會造成什麼後遺症?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次的解答。

目錄

  •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 糖尿病症狀有哪些?
  • 什麼人特別容易得到糖尿病?
  • 糖尿病需要做什麼檢查?
  • 糖尿病會好嗎?
  • 糖尿病的類型
  • 糖尿病的併發症
  • 糖尿病治療方式
  • 糖尿病需要吃保健食品嗎?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原因是什麼?

一般人在進食之後,食物在消化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葡萄糖,胰臟感受到葡萄糖的刺激,就會分泌「胰島素」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讓我們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可以進行各種活動。 而「糖尿病」簡單來說,就是血液中的糖分變多,但糖分沒辦法變成熱量、也沒辦法被身體利用,等於讓整個身體都泡在糖水裡,卻沒辦法獲得糖水的熱量,所以會一直覺得很餓。

而身體之所以會沒辦法使用糖分,有幾個原因:

  1. 缺乏能幫助身體利用糖分的胰島素
  2. 製造胰島素的胰島細胞不明原因壞死
  3. 攝取的糖分、熱量過高
  4. 過胖
  5. 有其他的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或癌症

當這些原因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再也無法恢復到可以正常「利用糖分」的狀態,就會形成糖尿病。 但如果身體缺乏胰島素,或是細胞無法使用胰島素、產生了「胰島素阻抗」,血液中的糖分就無法進入細胞中,造成身體缺乏營養、同時傷害血管,就形成了「糖尿病」。 所以產生糖尿病的關鍵原因,就在身體有沒有「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能不能「正確使用」胰島素,除了飲食之外,其實體質、運動、壓力,也都會影響。

糖尿病的3大因子
體質:例如第一型糖尿病,是因為自體免疫的問題,導致身體破獲胰島細胞、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或是在懷孕時曾有過妊娠糖尿病,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
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如果習慣吃太多、不運動,攝取過多熱量或是體內有過多的脂肪,都會讓胰臟過度工作,造成胰島素阻抗。
壓力:壓力會讓身體內分泌失調,導致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過度分泌,造成胰島素阻抗。

多吃、多喝、多尿就是糖尿病嗎?糖尿病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最常被提到的症狀就是「三多」,也就是多吃、多喝、多尿,不過剛剛有提到,糖尿病會讓整個身體都泡在糖水裡,所以不是只有這些症狀,而是會造成全身性的不舒服,但這些症狀可能是從很輕微的症狀開始。

  • 多吃、容易餓
  • 多喝
  • 多尿
  • 腋下、脖子等皮膚皺摺處變黑
  • 容易疲勞
  • 體重莫名下降
  • 身體燥熱、多汗
  • 反覆尿道炎
  • 皮膚搔癢
  • 牙齦反覆發炎
  • 手、腳容易麻癢刺痛
  • 眼睛變模糊
  • 白天嗜睡

什麼人特別容易得到糖尿病?15 條糖尿病風險,你中了幾條?

而在糖尿病的 3。大因子中,還可以再細分成 15 條風險,除了體質無法改變之外,生活習慣、壓力都是可以靠自己來改善的;如果 15 條因子中有 3 條符合,很可能就是糖尿病患的「候選人」,如果符合 5 條以上,可能已經是糖尿病前期而自己不知道了。

  1. 二等親中有糖尿病患,或是有糖尿病家族史。
  2. 曾罹患多囊性卵巢,或是妊娠糖尿病。
  3. 脂肪肝
  4. 身體質量指數(BMI)24 以上,或男性腰圍 90 公分以上、女性腰圍 80 公分以上。
  5. 體脂肪大於 30%。
  6. 血脂、膽固醇超標(三酸甘油酯大於 250 mg/dl,低密度膽固醇超過 130mg/dl,高密度膽固醇低於 40mg/dl)
  7. 肚子餓的時候容易頭暈目眩、感覺很容易低血糖。
  8. 體力特別差,樓梯爬 2 層就氣喘吁吁,飯後容易想睡覺。
  9. 容易忽胖忽瘦。
  10. 喜歡吃甜食、喝含糖飲料、西式點心。
  11. 喜歡吃精緻澱粉如白飯、白麵條,少吃五穀雜糧。
  12. 喜歡吃湯湯水水的食物,像是羹飯、燴飯,或是會把菜湯、菜油拌飯吃乾淨。
  13. 三餐常常不定時。
  14. 長期睡眠不足、睡眠時間少於 6 小時,或是常常熬夜、超過半夜 11 點才睡。
  15. 常常感覺壓力很大。

如果發現自己中了 3 條,建議開始針對自己中標的風險進行改善,比如調整晚睡的作息、開始運動減肥等;如果中了 5 條以上,建議去新陳代謝科看診,看看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是不是正常值,觀察內分泌的狀態,按照醫師的指示來設計自己應該要遵行的生活作息規劃,避免真的惡化成糖尿病。

驗血糖都正常,為什麼也可能得糖尿病?糖尿病需要做什麼檢查?

不過有些人可能很疑惑,明明自己健康檢查的時候,血糖值都正常,為什麼還會確診糖尿病?其實這有 2 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血糖值在「正常」跟「糖尿病」中間,還有一個「糖尿病前期」的範圍,但在健檢報告上看不到紅字,其實代表血糖已經開始不穩定了。

第二個原因是,一般人在做健康檢查的時候,多半會檢驗「空腹血糖值」,但因為糖尿病是「把高血糖調降回正常值」的能力變差,所以「飯後血糖值」更容易了解自己是不是有糖尿病。 所以有些人可能飯前血糖值正常、甚至過低,但飯後血糖值會過高,建議做糖尿病檢查時,應該 2 個數值都要測,會比較準確。

糖尿病會好嗎?

當發現糖尿病的時候,負責製造胰島素的胰島細胞通常只剩下一半。而這些胰島細胞是沒辦法再度復原的,所以目前還沒有辦法讓糖尿病「痊癒」。只能用藥物來讓血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

什麼是第一型糖尿病?什麼是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

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被免疫系統或其他原因破壞,導致先天性缺乏胰島素,必須透過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身體的糖分代謝,避免酮酸中毒;通常是幼兒居多,發病年齡最常見是剛出生到 10 歲左右,但也有可能成年才發病。

第二型糖尿病

最常見的糖尿病型態,通常是因為某些身體狀況,像是肥胖、其他疾病,而導致胰島細胞壞死,或是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讓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

得到糖尿病會死嗎?糖尿病的併發症對身體有什麼傷害?

其實「得到」糖尿病並不會馬上死掉,但全身泡在糖水裡,還是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

  • 心臟病50%的糖尿病患者會得到心血管相關的疾病,如心肌梗塞
  • 腎臟病變:40%的糖尿病患者會得到腎臟相關的疾病,如洗腎(透析)。
  • 視網膜病變:30%的糖尿病患者會得到視網膜相關的疾病,如視網膜剝離、失明。
  • 骨折糖分會破壞骨骼結構造成骨折。
  • 神經病變:手腳會變得麻木,或是身體的感覺變遲鈍。

得到糖尿病的治療方式?我該怎麼辦?

得到糖尿病雖然代表身體的胰島細胞出問題,但還是可以透過控制血糖、良好的生活作息來保住健康,也有不少人控制了20、30 年,都跟正常人差不多。

  • 讓血糖控制在正常值
  • 定期檢查併發症
  • 保持愉快的心情
  • 生活、三餐作息固定

糖尿病需要吃保健食品嗎?可以幫助降血糖嗎?

其實許多天然食物本身就有「降血糖」的功效,如果要吃保健食品,不如選擇天然的食物來吃。 當然有些時候,保健食品可以幫助補足糖尿病患不足的營養,但通常保健食品不會只有一種成分,有些成分反而可能加重糖尿病的狀況,建議可以跟醫師、營養師討論,再看是不是需要吃。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是怎樣患上的 [圖片] (經典珍藏版)
准糖尿病的24种表现
35岁以上人群有这10个表现,一定要查血糖,可能是糖尿病来袭,需立即就医!
糖尿病
血糖高也会引起昏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