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能实战是因武术丢失了传统(村里开展村委换届工作因为派系宗族势力参与选举现场非常混乱有人打砸哄抢换届物品)

https://m.toutiao.com/is/is8u23Q/?=


 (村里开展村委换届工作因为派系宗族势力参与选举现场非常混乱有人打砸哄抢换届物品)简单的动作反复地练、不停地练。只有通过反复的重复练习,才能练成本能


我从初中的时候,开始正式地坚持学练武术,至今 40年了。

我认为,所谓的中国“传统武术”不能实战,是因为有些人练的已经不是真正的传统武术了——现在流行的“传统武术”,从功法、招数和训练的方式上,已经没有多少传统的东西在里面了,仅仅是还被称作“传统武术”而已。

我根据我的听闻和经历,和大家交流一下对传统武术实战方面的看法。

一、国外的传统武术非常能打

我问过一个旅居加拿大的朋友:“中国的武术实战能力如何?外国人是如何评价的?”

他这样回答:在西方国家,有不少中国人开的武馆。这些武馆能坚持开下来,就说明中国的(武术)实战能力很强。要不然,那些练过拳击、泰拳、空手道、跆拳道,练过外国功夫的人高马大、天生强壮的黑人白人,早就把中国武馆干关门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武术,就和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一样神秘;在西方,李小龙很受崇拜,外国人认为他就代表着中国武术。

我接触和拜访过一些职业的传统武术“练家子”。 他们打的套路极为漂亮,力量和速度也很不错,真的有些功夫。可让我失望的是,他们的实战能力惨不忍睹,和网络上频频露脸的鼻青脸肿的“耗子尾汁”差不多。

国外的中国传统武术却很厉害,这让我很好奇。

和朋友交流并且查阅一些资料后,我才明白:那些开在国外的中国武馆,学练的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武术。

为什么?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农民起义失败后,一些身怀绝技的起义人员被迫流落到南北美洲等地讨生活。万幸的是,为了练武自保,他们的绝技得到了薪火相传,传统得到了保留。

在国内,清末以来热兵器的广泛使用,让传统武术逐渐退出战场。苦练几十年,却挡不住一颗子弹。传统武术的修炼者曾经哀叹:“神仙难躲一溜烟。”

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稳定安全环境,也让能够用于搏杀保命的传统武术没了多大用场。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传统武术逐渐套路化、表演化、健身化。

二、老辈人口中的传统武术

我小时候,学着电影里鹰爪功的样子,捏碎了一只蟋蟀的头,并让我外公看。

我外公说:“功夫手(方言,指的是武术高手)捏你的头,也是一捏就碎。”

他说起解放前村里人练武术的方法。

有一个人,每天对着井水出拳。时间长了,井水会随着出拳哗哗的响。

另一个人,经常用手拍打榆树。一掌下去,可以把榆树皮掀掉。有一次,他被土匪拿枪指着索要钱财。他假装掏钱,突然一巴掌把土匪打晕过去。

在山西当兵的时候(我外公属于阎锡山的部队),他亲眼见过教官飞身纵起,后背靠墙,就像一幅画挂在墙上而不掉下来。这叫“墙上挂画”。

村里有个人去陈家沟学太极拳,前三年里师父每天就是让他摆一个架势站在那里,但是这个架势很难练、很难受(可能是马步桩功之类的基本功)。

除了一般性的训练学习,学武的人还得夜里看火香头,一两个小时内得瞪大眼睛,不准眨眼,否则就要挨打(可能是增强视觉敏锐性的训练);晚上睡觉,你必须选择是睡软床(像小龙女一样睡在绳子上,可能是平衡感训练),或者睡硬床(头和脚分别横放在长条凳上,身体和腰部都是悬空的。可能是练习腰腹力量);半夜到坟地、乱葬岗练功和睡觉(练胆量);有时还要去参与械斗、协助官兵执行追捕或打杀任务(实战训练),非常危险。

……

那时候没人学练套路,练的大多都是基本功或者硬气功(打木桩、全身排打)。招数很少,一个人一辈子也就练习两三招。

练武的人出手很快、下手狠重,眨眼间就是非死即伤。

我外公说:你看书学是没用的,必须找一个“功夫手”教你才管用。可是,练武太苦了,能坚持下来的人极少,能练成的人就更少了。现代社会,学这些没多大的用处。不如学文化上大学,还能找个铁饭碗。

三、古代记载中的传统武术

清末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因事入狱。由于枷锁限制,练拳时候一次只能迈半步,却因此练成一门绝技,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

程廷华,八卦掌高手,董海川之徒。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他一人格杀德国士兵数名。他寡不敌众且敌人火力凶猛。他跳上房子逃离的时候,辫子被树枝缠绊影响了速度,死在了八国联军的乱枪之下。

(轻功真的存在?据记载,他的徒弟,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向他学习过轻功)

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之一、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为了练好“贴身靠”这一招,每天用肩膀靠撞大树。这棵树太倒霉了,几年后叶子都长不出来了。

戳脚拳的创始人,清朝天理教起义军领导人之一的冯克善(初中历史课本中,天理教的领导人李文成,和冯克善都是起义军的主要负责人),起义前因他人举报被抓。他用脚踹碎牢门脱身而出。戳脚拳有个经典的基本功练习方式:用前脚掌连续踢击木桩、大树、墙壁、石块,身边有什么、可以踢什么,就去踢什么。

陈氏太极拳中有一招“蹬一根”,许多人不明白是何涵义。看了古代的文献,我才明白:一脚下去,得把一根木桩蹬断。这需要怎样的速度、力度和硬度?

古代记载中的传统武术,有增长功力的方法、有招数,但是没有套路。

古代记载中的习武,主要是力量速度方面的训练和日复一日的简单动作的重复性、熟练性训练,非常注重基本功和功力的训练提升。

套路,是清末和民国初期以来出现并逐渐兴盛起来的。套路的出现,应该是传统武术没落的标志——不再以实战为本色和目的了,不再强调“只杀人,不表演”了。

四、我的一次实战经历和感受

我最初练的是少林拳、戳脚和一些散招,当时觉得见效最快、实战性最强的,是部队武警的散打招式了。

出于好奇,我跟人手把手学了陈式太极拳一路,后来跟着视频自学了二路炮锤。

练了一年多太极拳,我在和武友切磋的时候,觉得太极拳不能用于实战,准备放弃。可是一件突发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太极拳的威力。

一次,我到村里开展村委换届工作。因为派系宗族势力参与,选举现场非常混乱,有人打砸哄抢换届物品。

我在维持秩序和讲话的时候,两个大汉冲过来,一人抓住我一只手,准备把我拉下主席台。

他们个子很高、非常强壮,站在台下就和站在台上的我差不多一样高。

我当时非常紧张,头都蒙了,条件反射般激灵了一下,想要挣脱。

奇迹发生了!两人像踩了弹簧一般,身体翻着跟头倒飞出去摔倒在地。现场一片哗然。

刚好,派出所的民警赶到了,现场恢复了平静。几天后,闹事的人被关进了拘留所(这件事过去十几年了,如今在当地仍然经常有人提起,已经成了传奇。这个村也从此平稳多了,再也没有人敢暴力影响公务执行)。

可是,我当时是如何应对那两个人的?用了什么招数?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根本来不及思考。我事后问了现场参与的乡村干部,他们说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只听到群众一片惊呼,扭头看时就看到那两人躺在地上了。

这就可能就是陈氏太极拳中讲的“拳打两不知”吧?所有的太极拳实战,都是根据太极拳的原理随机使用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打的,对手更不知道你会如何去打。

后来,在陈氏太极拳的练习和学习中,我逐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有招数练的熟练无比,不需要大脑思考,练成身体的本能反应和条件反射,太极拳才可能用于实战。

太极拳练的其实是一种道理、一种大道。简单的动作反复地练、不停地练。只有通过反复的重复练习,才能练成本能。“练的死,才能用的活”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陈氏太极拳的歌诀中说:“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的每一招,都同时具备太极阴阳的元素。每一个动作,都是既能进攻,又能防守;既能柔化,又能刚发。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全凭当时的感觉、本能和心意。

实战中,招数不是经过大脑思考后的选择,而是身体的记忆和本能反应。

所谓的“接、化、发”,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是依次的三个动作步骤。但在实战中,“接、化、发”就是瞬间的一个动作而已,只有练过的人才能理解。

就这么神奇,就这么简单。

五、我理解的传统武术不能实战的原因

后来,我总结了传统武术不能实战的原因:

一、现在所说的传统武术,其实根本不是祖先们练习的传统武术了,仅仅是被称为“传统武术”。

二、没有经过实战的所谓“传统武术”,就是花架子。因为,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说过:苦练十年,不如上战场实战一次。注意,这个实战,指的是杀人和分生死,而不是擂台分输赢。

三、“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李小龙说过“:我不怕会一万种腿法的人,只害怕把一种腿法练过一万遍的人。”熟,才能生巧。过去的实战高手,可能学过许多的功法和招数,但是经常练习和能够用于实战的,一般不超过三招。程咬金的“三板斧”,在战场上才是最实用的。因为你必须把招数练成自己的本能才管用。就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的那样:“把一个简单的动作练到出神入化,就是绝招;把一项简单的工作做到超凡入圣,就是绝活。”

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功力。所有的武术,都以速度和力量为基础,否则就是花架子。太极拳亦是如此,只不过更讲究化力和发力技巧而已(可上网搜索陈氏太极拳大师陈发科的事迹)。就像行军打仗,没有实力做支撑,那些兵法技巧都会成为空谈。

五、“点到为止”的切磋比武,只能让你在实战中挨打。我平时和人切磋,为了不让对方受伤,为了双方都不难堪,都是做一些动作比划。动作慢、用力轻、距离远,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我会怎么打,都是为了不真正打到对方身上。时间长了,这种出手方式反而变成了挨打的招数,在实战中就是送上门让人打的。这是我经历了那件突发事情后才猛然体会到的。真正的传统武术,就是切磋比武和平时的练习,也是“当场不让步,抬手不留情”的,就像面对着不死不休的仇敌。解放前,陈氏太极拳的推手切磋,是经常出现伤残甚至死人的。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让你按照真正的传统的方式去学习训练了。

说了这么多,但是感觉还是没有把问题说透。不能写的太长,就到这里结束吧。这篇文章所说的,也只能算是“点到为止”。

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纯属一家之言。希望热爱传统武术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起不知处,拳打两不知!”浅谈太极拳及传统武术的实战误区
韩飞龙的太极功夫是否在实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什么?
#太极拳太极拳擒拿实战用法#武术#传统武术
太极拳技击真功夫,这才是传统武术实战
【传统武术】珍贵影响——80年前太极拳实战技击
武当道长展示凶狠太极拳实战,谁说传统武术没实战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