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颠《象形拳法真诠》摘录

一、先后天论

窃考伏羲画卦,取象而易成,修道之士演象以延寿。鹤能养神,鹿运尾间,龟善纳气,天性各赋,有延年之良能,而人不能,故先哲取意于法象也。

太极者,先天之祖气,天地之始,万物之祖,阴阳之母也。阴阳之母,乃是五行八卦之蒂,五行者,五法身也,八卦者,八法象形也,亦即先天、后天、内卦、外卦,合而归一之道也。二者之分别,在后天能为先天之用,先天能为后天之体,性命双修,即在于此.

无先天,则后天无根本;无后天,则先天不完全,本之为言根源也。有先天之本,无后天之培养,则入于清静、无为、枯禅、寂坐,不能以全其体。若欲先天健全,六阳纯正,非借助后天有象之身,以行其有为生化之道(即五法八象),不能补其先天真一之祖气也。

但功夫初练时,四体之作用,心不合意,意不合气,气不合力,力不合势,势不合象,凡此不合,虽有顺逆之分,要皆由于先后天不合之故耳。以象形之理而言,分则谓之先天后天,合则谓之混元一气。

以先天言,五法八象无形之意(外静内动之意),即身中无象之八卦也;以后天言,则四体动静、开闭、伸缩,即有象八卦也(八象法身)。然从此分,指先后两天而言也,若合先后天而言之,则曰「太极」。

太极者,天命之性也,秉于心者谓性,发于心者谓意,意之所至,则四体百骸莫不听其指挥也。若欲练习合一之体,得其神化之道,故须莫犯三害,九要八论更不可失,依象形之规矩,次第运用而习之,久则若合符节,得其神化之理,不难妙极神明,自然发挥,一至火候纯青,刚柔相济。象无象,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登峰造极,达其境也。

此八卦八象合一之解释,练功之要着,殆尽于此。《中庸》云: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其所在斯乎,苟学者,至诚无息,心体力行,通其变,极其数,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则斯道之能事毕矣。

二、道艺论

        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後实,重心在于後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其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而返,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弦,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反顾迟疑之状态,而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欤!盖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则灵不昩,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正是此意也,盖拳发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人而不自得,无往固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用也。

三、桩功论

       初学,以桩法为始,一曰降龙桩,二曰伏虎桩,练此桩法,先要虚其心,涵养本源,以呼吸之气下贯丹田,而充实其腹,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肢体,使气血循环周身,流通百脉,藏腑清虚,筋络舒扬,骨健髓满,精气充足,而神经敏锐,故谓之养基立本,此桩法慢练增力之妙法也,谚云,本固枝荣,如闻本立而道生,以後无论操演何种拳势,精益莫不本此,虽起初不得妙境,久而久之心领悟会,不难妙极神明,否则不依规矩,操之过急。四肢毕生錬折之苦,虽费神劳力而不得佳果,桩法慢性之锻炼,系顺天命之性,合乎自然之道,一动发于性,一静存于命,偈曰,静为本体,动则作用,正是会意形象之法门,而道蕴藏其中矣,急练求之者,难得其中实益也。

四、修心法论

        修心法者,即成道不二之法门也。先藏气于丹田,作丹田中之意识,使头部渐渐冷静,杂念灭除,妄念次第消散,以全身精神集注于下腹入于无念状态,腹呼吸自然现于意识界,遂成一种抱元守一之象,以期达此三步最上乘功夫,从至诚不息中而求之,修心练性之术,尤愿上等有根器者笃行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3
宗龙子二十年苦研,读者八小时贯通. - 理氣總論-玄空六法風水 - 风水-123 玄空六法...
八卦掌练习中的阴阳、虚实、松紧变化( 关朝)
黄元吉文集透视天元丹法
黄元吉先生道奥精要(三)
张锡纯气功养生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