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新政时期云南的军事教育改革与创新(上)
01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军事教育方面的制度与政策
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清末新政开始,陆军的军事人才培养是改革的重点。1901 年7 月,清政府下令“现在整顿兵制,停止武举,亟应于各直省会建武备学堂, 以期培养将才,练成劲旅。各省即着该督府设法筹建,一体仿照办理,以规划一,朝廷振兴戎政,在此一举。”在各省武备学堂的创办过程中,都由各地督抚主持, “各省武备学堂尚无画一章程,难收实效”,由于地方财政及对学员招生要求, 授课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导致所培养的军事人才综合素质各不相同。而且此时的武备学堂属于地方性的军事学堂,军事教育权也归于地方督抚。清政府为了改变这一混杂现状,作出“应统筹全局,划一办理,使各省如一省,各堂如一堂,收效方益”的构想,使军事教育权能够统一于中央。光绪二十九年(1903) 练兵处成立,标志着清政府对陆军的改革正式开始。于光绪三十年八月初三正式颁布《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作为全国军事教育统一规划的章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陆军小学堂”(三年制)、“陆军中学堂”(两年制)、“陆军兵官学堂” (两年制)和“陆军大学堂”(两到三年)四级军事教育制度,要完成军事学习与实践最少需要7 年,最多10 年,形成全国陆军军事院校体系。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奏定《陆军小学堂章程》后,陆军小学堂开始统一筹建。行成了军事教育主导权从地方到中央的转变,形式上从多元到统一的过程。在停办各省武备学堂之后,取而代之的是陆军小学堂正式开办,按着《陆军学堂办法》规定“惟正课学堂层层累进,取效迟缓。应别设速成陆军学堂及速成师范学堂, 以备目前各军武官各堂教习之选矣,正课学堂办有成效速成学堂即行停办”其他同时存在的军事学堂如陆军速成学堂与陆军讲武堂都是作为正规学堂的辅助学堂,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而采取的应急之策。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清政府统一军事形式教育的态度及灵活解决地方军事人才紧缺的办法。
02
清末新政时期云南的军事教育
“当此竞争剧烈时代,滇复逼处强邻,尤宜注重武科,广罗人材,养成军国民之资格,藉资防御。”地处于西南边陲的云南,面对英国与法国的列强威胁,每一任封疆大吏面对复杂的局势,在军事方面都采取过一些防御措施,在军事教育的改革中也紧随清政府政策调整进行尝试。在云南军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先后创立了武备学堂(1989 年)、新操学堂(1901 年)、陆军小学堂(1906 年)、陆军速成学堂(1906 年)、陆军讲武堂(1907 年)、测绘学堂(1907 年)、随营学堂(1907 年)、云南陆军讲武堂(1909 年)、军医学堂(1909 年)等。在陆军部颁布的《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大的纲领之下,云南根据当时的实际军事需要,而设立各类军事学堂。因此无论是师资情况,还是经费支持、学堂规模、教学内容和学校管理等,每个学堂培养军事人才的要求与设置各不相同。这也形成了云南近代陆军学堂军事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初创的云南武备学堂到陆军小学堂再到陆军讲武堂,经历了管理上从地方自主到中央统一与地方自主的方式,规模上从小到大的过程。
(一)云南军事教育改革与统一管理——以1906 年云南陆军小学堂与1907年陆军讲武堂为例
在陆军部统一管理与监督的情况之下,对云南陆军小学堂的教育质量与水平有一定的保障,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云南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云贵总督丁振铎执行“练兵处奏定陆军小学堂办法章程,应将旧有之武备等学堂查照归并。”至此云南的武备学堂与新操学堂停止办学,而云南陆军小学堂利用裁撤的巡抚署为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十三日开使办学。陆军小学堂教育宗旨为:“教以普通课及军事初级学,并养成其忠爱、武勇、机敏、驯扰之性质,以植军人之根本”。用三年时间使学员拥有基本常识,了解基本军事基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员的军人精神。
云南的陆军小学堂开办初期管理与教学比较混乱,“纪律散漫,教育松弛,总办监督从不与学生见面训话,学生违反校规,大闹食堂之事层见迭出”。1907 年4 月,锡良接任云贵总督,对陆军小学堂在军事人员、纪律及教学进行整顿,将所有军事主管人员,彻底更换。用“首重精神教育,以整肃纪律,严格学术教授, 以力求精进”作为指导原则,最终学堂学员精神奋发,“学堂面貌焕然一新”。陆军小学堂作为陆军部直属统一管理军事学堂。陆军部会定期对陆军小学堂的建设与教育成果进行验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省陆军小学堂成果量化评比。1907 年“陆军部派统制崔祥奎来滇检阅,以成绩优良报陆军部,获予嘉奖”,在全国评比属于中上等水平。可以看出能够给予云南陆军小学堂的成果进行褒奖,都与锡良督滇,彻底整顿军事学堂有关。虽然在制度与教学受制于中央,但是陆军小学堂的学生同样拥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学员们秘密接受革命思想,“光绪三十四年,学堂内以为历史教员李伯东先生,将获得的《民报》《复报》《大讨论》《革命军》带到学堂,发动学生阅读。接受了革命宣传之后,有的自动剪了发,有的联系他校同学一致起来革命。”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积极参与反帝斗争, 反对云南七府矿产开采权落入法国人手中。宣统二年(1910)六月,陆军小学堂学生“第二、三、四期同学,集合队伍到府甬道侧省谘议局请愿,主要提出取消七府矿权的条约。”为表决心“坚持三天三夜,杨越立拨刀断指,赵立割臂肉一块。” 学生们誓死废约的决心,给予云南人民保卫矿权极大的信心。云南陆军小学堂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共同参与重九起义,推翻清政府对云南的统治。“陆军小学堂为备升中学之初基,亦即为讲求军事之根本。”云南陆军小学堂每期招收一百名学生,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办至宣统三年(1911)结束,共历时六年,收训学生四期,培养400 名拥有革命思想的军人。由于陆军小学堂的不同升学方式,学员去向比较多样,陆军小学堂学员在“重九光复时,三、四两期学生(共两百名), 在谢汝翼、李鸿祥、罗佩金等领导下,协同陆军讲武堂学生,共参义举,或担任市街警戒,或增援各城阵地,皆奋勇尽责,完成任务”,为云南的光复与稳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辛亥革命各期学生,各在不同地区,皆英勇投入革命行列,如升学在保定一期生,分别参加京、津民主活动,及南下随军北伐。升学二期生则参加武昌起义,无不爱国,以尽革命之责。”无论深处何方陆军小学堂的400 名军官,都为反对外来侵略、推动国家军队现代化尽到了应有的军人职责。
由于资料有限,共统计出有17 名陆军小学堂的学生成为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相关,且为云南的政治或军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列表如下:
绪三十四年,学堂内以为历史教员李伯东先生,将获得的《民报》《复报》《大
毕业院校
曾任职
讨论》《革命军》带到学堂,发动学生阅读。接受了革命宣传之后,有的自动剪
从云南陆军小学堂;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丙班
1946年11月被推选为云南省出席国民大会代表
了发,有的联系他校同学一致起来革命。”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积极参与反帝斗争,
从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丙班
1936年11月23日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衔
反对云南七府矿产开采权落入法国人手中。宣统二年(1910)六月,陆军小学堂
云南陆军小学堂、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
曾任云南省委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十师师长
学生“第二、三、四期同学,集合队伍到府甬道侧省谘议局请愿,主要提出取消
云南陆军小学堂、陆军大学毕业
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
七府矿权的条约。”为表决心“坚持三天三夜,杨越立拨刀断指,赵立割臂肉一块。”
陆军小学堂第一期,后保送到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官费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
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学生们誓死废约的决心,给予云南人民保卫矿权极大的信心。云南陆军小学堂与
从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1912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学习
曾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九军军长
云南陆军讲武堂共同参与重九起义,推翻清政府对云南的统治。“陆军小学堂为
从云南陆军小学堂;1914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
1936年2月任陆军少将
备升中学之初基,亦即为讲求军事之根本。”云南陆军小学堂每期招收一百名学生,
云南陆军小学堂第四期毕业;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
德国陆军大学肄业
陆军中将;1949年任第十一兵团司令部副司令官
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办至宣统三年(1911)结束,共历时六年,收训学生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
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
1946年任陆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名民革上海市委员会委员
四期,培养400 名拥有革命思想的军人。由于陆军小学堂的不同升学方式,学员
云南陆军小学堂;
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
1947年叙任陆军中将;
1955年转业,任云南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去向比较多样,陆军小学堂学员在“重九光复时,三、四两期学生(共两百名),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陆军讲武堂教官;
1939年任第四战区军风纪检查团上将衔主任
在谢汝翼、李鸿祥、罗佩金等领导下,协同陆军讲武堂学生,共参义举,或担任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
任云南陆军讲武堂15、16工兵科区队长;
1947年叙任陆军中将
市街警戒,或增援各城阵地,皆奋勇尽责,完成任务”,为云南的光复与稳定献出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
1947年叙任陆军中将
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辛亥革命各期学生,各在不同地区,皆英勇投入革命行列,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
1925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
如升学在保定一期生,分别参加京、津民主活动,及南下随军北伐。升学二期生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
第四战区桂北兵站司令部副司令官
则参加武昌起义,无不爱国,以尽革命之责。”无论深处何方陆军小学堂的400 名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
保定军校毕业第六期毕业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工兵科科长
军官,都为反对外来侵略、推动国家军队现代化尽到了应有的军人职责。
云南陆军小学堂毕业;1915年陆军讲武堂第六期毕业
1942年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由于资料有限,共统计出有17 名陆军小学堂的学生成为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相
关,且为云南的政治或军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列表如下: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初次创办。按着《陆军学堂办法》的要求建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1907 年),为后来的云南地方自主创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1909 年)奠定一定的基础。根据清政府《奏定陆军学堂办法》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陆军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一切闲散武员均不得入。”也就是说此时的陆军讲武堂从人员构成上看,是仅作为各省轮训在职军官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场所,对于在职士兵与地方爱武、习武之人未列入军事培养范围之内。且规定“陆军讲武堂所受科目,及所习操法,统由练兵处兵部发给规则。并派员随时抽查。”因此授课内容也是受中央统一监督。锡良到任云贵总督后,为解决“新军甫立,恒苦乏才”的军事人才紧缺的问题,于1907 年9 月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锡良制定了《云南陆军讲武堂章程》,规定了学堂教学宗旨,学员招生,开设科目,行政编制等内容。从1907 年9 月开办到1908 年4 月停办,7 个月时间,学堂的开办无论是师资,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及政策制定都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真正结合云南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未能解决云南当时军事人才紧缺的现实。从清政府角度来看,陆军讲武堂作为正规学堂的辅助学堂,《奏定陆军学堂办法》对陆军讲武堂在人员与授课内容上进行限定之后,既可以解决地方军事人才不足,加快军事人才培养,而又可以掌握地方军事教育的大方向,满足了全国范围内军事教育统一的构建,但实际从全国具体实施来看也只是单纯的追求统一军事教育,并没有结合地方实际,达到加快培养各省军事人才的目的。
作者:刘东洋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末中国各省武备学堂一览表
无速成之名,有速成之实:从武备学堂到四级陆军学堂体系
冯国璋家族与保定军校的故事
历史碎片:聊聊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
清末民初军官倾向精英培养,学习10年才能毕业,老蒋:我是速成的
天津武备学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