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近代名人——罗家模
userphoto

2023.05.15 北京

关注

罗家模(公元1906年4月11日—1954年1月),今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中将职。黄埔军校第六期二总队骑兵科毕业,曾任骑兵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分校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骑兵学校]教育长。其胞妹罗衡(原名罗云英)云南民国第一个女少将,宋美龄(今海南省文昌市人)贴身女秘书。

罗家模履历:

罗家模生于清嘉庆十一年(1906年)四月十一日(农历三月十八日),罗家祖辈为白盐井煮盐灶户。其父罗群桂是清末举人,共生有五子,罗家模排行老三。罗群桂家教严格,希望儿子们都能认真读书,将来成为国家之材,故分别取名为家轼、家楷、家模、家材、家梓,可见其望子成才之心。罗群桂中年时不幸去世,其妻李桂芝承担起养育儿子的责任。在母的李桂芝严格教育下,罗家模之兄罗家轼、罗家楷早年到外地求学。罗家模在石羊镇念完私塾小学后,便到云南省城昆明读中学。

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云南昆明就读于成德中学(今昆明市第一中学)。

民国十四年(1925年),高中毕业,到上海。

民国十五年(1926年)八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二总队骑兵科。

民国二十七年(1928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复兴社逮捕,罪名是涉嫌宣传赤化,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后到第十九路军任排、连、营长等职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被炸弹炸伤,被送到南翔(今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重伤兵医院医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陈诚(今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所部任团长,被军统局第二次逮捕监禁,罪名是思想赤化,有共党嫌疑,后经张治中(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人)保释才得以出狱。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骑兵第1旅1团任团长,经张治中推荐,先后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今湖北省武汉市)分校和南京(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队长等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二月,在日军占领南京前,罗家模随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撤离南京。尔后赴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前后,调骑兵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分校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骑兵学校],先后担任队长、教育长(中将)等职。

1949年9月,罗家模等人在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率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

1950年3月,调西北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生班学习。

1950年12月,结束了西北军政大学的学习,被调到河北良乡(已撤销,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内,县治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1958年,河北省通县专区良乡县、房山县合并为河北省周口店区。1960年,周口店区改名房山县,归属北京市。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北京市房山县和燕山区,建立北京市房山区)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学校,担任筹备处组长,负责兵器筹备工作。

1951年3月,被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工作。

1954年1月,在北京去世,时年仅48岁。

延伸阅读:黄埔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保定军校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培训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几易其名),因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党在今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军校路160号(长洲岛内)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后,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月,再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校名中正式有“黄埔”两字。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月,蒋介石命令军校停办;至此,以广州黄埔为校址的黄埔军校便告结束。民国十九年(1931年)初,又恢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此时已移址今江苏省南京市)。民国十九年(1931年),江苏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迁到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国民党台湾当局在今台湾省高雄市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直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任校长,廖仲恺(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任党代表。下设办公厅、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总教官室、管理部、军需部、军医部和特别官佐。周恩来(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等共产党人在政治部先后担任领导职务。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以后,增设教育长和军法处、参谋处。黄埔军校先后聘请苏联专家A。I。切列帕诺夫、V。K。布柳赫尔(化名加伦)等为军事顾问;同年冬,黄埔军校成立教导第1、第2团。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以教导团为基础成立国民党军第1旅,后又扩编为国民党军第1师。从民国十四年(1925年)起,先后在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南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汉(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设立分校。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国民革命军各军所属军事学校与黄埔军校合并,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直隶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任校长,汪精卫(名汪兆铭,笔名精卫,故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任党代表。设教授部、训练部、政治部、经理部、入伍生部、管理处、军械处、军医处、编译处、兵器研究处和高级班,另增设副校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黄埔军校于同年四月十八日进行“清党”,4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师生被捕,许多人惨遭杀害,其中有著名的共产党人熊雄(今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人)、萧楚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1992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蔡甸区)等。从此,革命的黄埔军校变成蒋介石培养反动军队骨干的基地。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月,蒋介石命令军校停办;至此,以广州黄埔为校址的黄埔军校便告结束。

黄埔军校从民国十三年(1924年)创建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停办,历时六年,共招收七期学生,毕业8783人,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开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今天津市)讲武堂]”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旧称)讲武堂]”时并称三大讲武堂。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此时已移址江苏南京)昆明分校”(简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又称“黄埔军校第五分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由龙云(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兼主任。设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工兵科、辎重兵科。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奉令停办,历时十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共办十五期;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共七期。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共办二十二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保定军校:“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民国元年(1912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创办,第一任校长为赵理泰(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保定军校停办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历时十一年。保定军校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在原址上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因办在河北保定,习称“保定军校”,共办九期,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停办。2006年5月,保定军校旧址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军校被誉为中国“将军的摇篮”,培养了大量为反抗压迫和民族独立而战、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战的革命军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也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停办,保定军校共培养了11000多名军事领导人才,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500多名,其中包括蒋介石(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白崇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叶挺(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张治中(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人)、傅作义(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民国(1934年)排印小说读本《上第二道防线》罗家模著

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军校路160号黄埔军校遗址纪念馆内刻着第一期至第七期教职员学生名录墙刻有罗家模名字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孙中山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校长蒋中正(蒋介石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肃立一旁

谭延闿(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人)写的校名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一月十二日,“陆军军官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同年三月一日正式挂牌

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

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月,再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校名中正式有“黄埔”两字

民国十九年(1931年)初,又恢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此时已移址今江苏省南京市)

民国十九年(1931年),江苏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门)

抗战时期迁到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军校路160号(长洲岛内)——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遗址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西路22号——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遗址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东风东路——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校)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特别训练班”同学录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别动导报》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忠义导报》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明耻》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军制学》、《阵中要务令》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分校天水骑兵学校旧址

2014年5月16日,罗家模女儿参观天水骑兵学校旧址留影

图为2014年5月16日,罗家模女儿与丈夫参观天水骑兵学校旧址留影

2014年5月16日,罗家模女儿与刘智伦[罗家模在天水骑兵学校工作时的战友刘伯文(籍贯不详)教官的儿子

现在天水市工作]参观天水骑兵学校旧址合影留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五大军校,哪个最出彩
民国时期的著名军校,黄埔军校不是最好的,却是近代影响力最大的
保定军校:民国将星闪耀时
清末民初军官倾向精英培养,学习10年才能毕业,老蒋:我是速成的
【黄埔系列之十八】习达漳:淞沪抗战 分校教官
革命者来:民国时期中国五所顶级军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