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汉代特殊瓦当欣赏
  (瓦当图片均为顾克美  2012年9月16日拍摄于西安市小雁塔内文物展厅)
  顾克美
  2012年9月16日,我同博友小周和汉长安城研究专家刘宗焦先生一起来到西安市小雁塔。我们参观了里面的文物展。我对里面展览的汉代特殊瓦当产生了浓厚兴趣,便拍摄不来,与各位博客朋友共同欣赏,尤其为各位书法、绘画爱好者和篆刻。
  请大家注意,我共拍摄有24块汉代特殊瓦当图片。图片旁边已经有明确注明,请大家仔细欣赏。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俗称“筒瓦头”或“瓦头”, 是屋顶筒瓦末端的一块圆形物,通常上面都有装饰图案。
  瓦当最初以其实用价值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建筑材料的一个构建。从当今瓦当所处的位置看,瓦当处于建筑两行板瓦之间,覆盖屋檐最下端一个简瓦的端头下垂部分。
  从瓦当的起源上考证,瓦当最初制作时是素面的,随着古代人们对建筑欣赏艺术水平的提高,瓦当出现了动物、植物等形象的饰样,进而发展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在组织构造上,瓦当与简瓦是不可分割的,瓦当作为一个建筑部件,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保护作用,防止屋檐椽头被风雨浸袭;二是装饰作用,瓦当上的装饰图案对建筑物起到装饰效果,增加建筑的美感;三是象征作用,瓦当上的吉祥图案和吉祥话语是古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祈祷和追求。
  汉朝(公元前202一公元220)包括西汉和东汉,是我国历史上令人自豪的时代,历经400余年的统一局势。汉初六七十年间,统治者崇尚黄老思想,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的方式,经济上采取“与民休息”的措施,国家、人民很快富裕起来。汉代瓦当纹是中国古代装饰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它不仅以其优美的装饰纹样为后人所仰慕,更因其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塑造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文化品格而被后世赞叹。这一时期瓦当从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瓦当,俗称半规瓦,这类瓦当数量很少,瓦胎相对汉以前时期较厚,胎面粗糟。另一种是圆形瓦当,它是从半圆形瓦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汉代得到鼎盛发展。圆形瓦当当面成圆形,有边轮,当面直径有大小不同的规格之分,这类瓦当装饰丰富,装饰语言独特,是汉代瓦当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
  汉代瓦当是中国古代装饰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它不仅以其优美的装饰纹样为后人所仰慕,更因其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塑造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文化品格而被后世赞叹。文中介绍了汉代动物纹瓦当,云纹瓦当和文字瓦当的各自特征;并从汉代瓦当的程式化特征,构图方式、法则、理念等方面对汉代瓦当纹的装饰语言特征进行了剖析。
  参观完汉代特殊瓦当展后,我发现,瓦当融书法、绘画、工艺和雕刻于一身,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际文字瓦当广泛流行,并在数量上占据了主要地位。文字瓦当的大量出现,不仅完善了瓦当艺术,也更加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形态。
  汉代之所以大量出现文字瓦当,也是与书法的发展分不开的。汉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自觉期,书法逐步超越了实用,而走向纯美的艺术境界。虽然为汉代文字瓦当书写稿本的那些作者无一留下姓名,但是根据他们谙熟已不再流行的篆书和具有高超的书法技艺这两点分析,他们绝非一般以出苦力为生的工匠,而应是当时的一批书法高手。汉代瓦当中较常见的文字瓦当,书法不拘一格,烂漫天真,气韵安定,丰满舒畅,艺术价值很高。从字体来看,这类瓦当文字阳文多于阴文,篆书多于隶书。
  汉代的瓦当,除以文字作装饰外,还常见各种动植物纹饰。西汉中期以后,特别是王莽时代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堪称代表。四神是古代传说中的四方神,其中青龙能呼风唤雨,象征东方,为四神之首。朱雀是理想中的吉鸟,象征南方,白虎象征西方,玄武是龟和蛇的组合变化图案,象征着北方。四神同时也被认为是四种颜色的象征,即蓝(青)、红(朱)、白、黑(玄)。瓦当四神图案都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即乳钉。它与雄厚的边栏形成呼应,在体例上给人以庄重的美,围绕这个中心把纹样安排得稳定、丰满,富丽充盈,动静相生。四神瓦当还十分注意细部的刻画,如龙的鳞甲、朱雀的羽毛、玄武的龟纹,都十分清楚。
  现在,我将汉代几种特殊瓦当进行详细介绍。
  动物纹瓦当。汉代瓦当中动物装饰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艺术代表,图案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瓦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代已发现的动物纹瓦当有造型完美的四神纹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兔纹、鹿纹、牛纹、马纹、夔纹、豹纹、鹿纹、獾纹、兔纹、蟾蜍纹、龟蛇纹、雁纹、鱼纹等,这一时期的动物纹饰构图简洁夸张、自然活泼,神态天真,栩栩如生。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四神纹瓦当,又称四灵、四不象、四维、四兽等。“四神瓦当”分施于殿、阁建筑四个角的东、南、西、北不同方位上,构图新颖巧妙,质朴浑厚,自由奔放。四神瓦当的出现,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的局限,对很多不能理解的事物有着敬仰的心理,以为凶猛的动物可以呼风唤雨,主宰宇宙,便把某些动物封为部落的图腾。到了商代,人们仰望天空将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黄昏时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形,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 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于是将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屋檐上的瓦当艺术》一书对四神瓦当有非常贴切的解释:“四神是古代传说中的四方神,其中青龙能呼风唤雨,象征东方、左方、春天,故为四神之首;朱雀是理想中的吉鸟,象征南方、下方、夏天;白虎象征着西方、右方、秋天;玄武是龟和蛇的组合变化图案,象征着北方、上方、冬天。”到了后来,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四神“镇四方,避不祥”的守护神职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并被赋予了更高的神性。到汉代,四神与春、夏、秋、冬四季,青、白、赤、黑四色相配,已被当时文献如《淮南子》、《史记》等书所系统记载,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同时,汉代把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考究,大气磅礴,仪态生动,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
  云纹瓦当。作为传统装饰文化的一分子,是汉代瓦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的图案内容构成和中国传统思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透过古代文明这个大背景,就能发现,原来看似平常的所谓“云纹”瓦当图案,经过不同的布置排列后变得神秘莫测,玄妙无比。云纹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所谓的尖叶纹、尾翼纹,原来是各式各样的气纹,这些气纹图案深刻反映了古人宇宙为气的观念,古代匠师们以瓦当天,跋瓦当宇宙,尽清挥洒,刻画出各式各样的气纹,各种气纹又表现左右上下旋转和升降状态,把一种阴阳消长、五德终始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二,云纹表现了一种气蕴生动的运动感,还包含了严格的数目分配,有特定的方向和特定的位置,并且各式纹样与夹杂其间的乳点纹、各种特殊符号反映出复杂而丰富的历象、时序、易数等内容。可以说,隐藏于瓦当图案中的数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数码库。其三,汉代云气纹瓦当图案不着一字,以一种秘而不宣的艺术符号,传达着古人极其丰富的宇宙观,展现了封建君主制威严肃整的社会面貌。其四,云气纹瓦当图案,在创制伊始,就完完全全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而并非写实的手法,含蓄、恰当地渲深染了建筑物荣不可测的神秘气氛。
  汉代开始瓦当上普遍使用文字为纹饰。这一时期的文字瓦当布局合理、疏密得当、安排合理、不拘一格,字体华丽多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天才和智慧的结晶。从出土的大量汉代瓦当看,其文字内容丰富,字体华丽多变,不仅是证史、补史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是研究古代书法的良好范本。汉瓦当文字大部分采用缪篆和小篆,还有少量采用隶书的。缪篆,其线条可塑性很强,更适合瓦当的圆形空间。篆书中又分鸟虫书、艺英体、龟蛇体,还有类似飞白体极为少数的蝌蚪书。瓦文均系模印,多阳文,极少见阴文。汉代初期瓦当文字紧密严谨,一丝不苟;中期时字体宽博,气势恢弘;后期字体则趋向流利圆润。文字排列上或直读、或横读、或环读,不拘一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科:丰富多彩的艺术[汉代瓦当]
瓦当,古时称瓦头,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用于在屋檐顶上的部分
[转载]"秦砖汉瓦"
传说它们是最早的官窑——承接天地灵气,美到天上去的秦砖汉瓦
瓦头:中国屋檐最前端最美的风景
篆隶别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