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土人情捏出的瓦猫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工匠季
春节期间,聆听经典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全系列
  经济之声、 央广网全面呈现
  敬请收听、点播
  从前慢,工匠们不吝惜岁月,雕琢着时光。现在流水线越来越急、人心越来越浮,工匠们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的生计谁能读懂?他们的精神何处安放?让我们一起去寻找。
  你看它像什么啊?
  像个老虎一样。
  是老虎还是老猫?
  老猫。是可怕还是可爱啊?可怕。哈哈哈哈。
  百年前的云南昆明,家家户户屋顶都盘踞着一种叫瓦猫的生灵。陶制,似虎,头顶个“王”字;但更似猫,体态优雅。瓦猫的真身,是我国自古敬奉的门神手里牵着的“食鬼之虎”。自从被请上屋顶,它便守家护院,就渐渐变成猫的模样。如今,老屋顶被高楼吞噬,瓦猫没了栖身之地。与它一同消逝的还有这门制陶的手艺。43岁的张才成了昆明地区最后的瓦猫匠人。
  记者:这是做瓦猫的地方是吗?
  张才:啊,对,就是间瓦房。上百年了。
  祖上传下的作坊,置身在闹市之间。四周簇新的楼盘,街对面热闹的昆明北部客运站,让这座破旧的瓦房显得更加孤寂、沉默。阳光从屋顶漏瓦流下来,没带来暖意,反而照亮了满屋浮游的灰尘。作为家族手艺的第四代传人,张才说不清这老屋是不是昆明最早的瓦猫作坊,却知道它是目前仅存的。
  张才:先要揉泥,要把它揉的匀均,硬的和软的在一起……
  记者:土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张才:以前剩下的。
  过去上山挖泥的日子,随着城市长出新的骨骼远去。一年里动手做瓦猫的机会也不多了,今年张才才做了四五十个。
  昆明瓦猫
  甩出一块泥,放到拉坯机上,张才脚下一蹬,泥盘开始缓缓旋转。三十年前,他就坐在这台拉坯机前,那时候他才13岁。
  张才的手看似没有什么动作,可泥却在变,由僵硬变得柔软,又在柔软中立起来成型。
  张才:瓦猫的身子。。。瓦猫的头。
  拉完坯,他总是要反反复复洗手,一点点褪去十指粘着的泥。搓泥球、拉泥条,捏泥片,然后把这些小零件贴到方才拉出的瓦胚上,刻画、造型。
  记者:这个是鼻子?
  张才:对。这个是眼珠。
  记者:拿牙膏盖压出来一个眼珠……
  随着张才的粘贴刻画,泥坯逐渐生动起来,再一会儿,一只龇牙咧嘴瞪着眼的猫,就威风凛凛地站在一块瓦基上。
  正在制作瓦猫的张才
  张家瓦猫,当地人都它叫云才瓦猫,取得是大哥张云和小弟张才两个人的名,他们家兄弟三个,都是跟父亲学的手艺。
  张才:从我大哥他第一个开始学,学的时候是我二哥帮他做一些杂事,比如说揉泥巴。慢慢的我大哥学会了以后,又到我二哥开始学。我就回来又帮他揉泥巴。等他学会了,我慢慢又开始学。学会之后互相之间一个帮一个。
  张才的工具箱里,有张照片,照片上,哥哥红光满面和外国人一起笑着,而他则躲在人后,只露出半个头。大哥很愿意和外国人谈生意,他发现外国人很喜欢他的瓦猫。可是四年前大哥去世了。他跟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又归于泥土,同时带走了把瓦猫推向世界的雄心。
  大哥走了,张家的龙窑也因为污染严重而停用了。张才很迷恋龙窑,他觉得,龙窑文武火慢慢烧出的瓦猫才更有灵性。
  张才:开始是最小的火,然后是中火,然后是最大的火,就要达到1440度,人在外面把烧柴放进去,两天的时间不能停火,不能睡觉的。
  张才的话顺畅起来,脸也生动起来。他的眼睛泛起光来,仿佛眼前真有窑火燃烧着。面对时代流转,张才没有迎头赶上,也没有负隅顽抗。他更多的是顺从,可是心里又有些不甘。
  张才:我舍不得自家这门手艺,只能做一点是一点。
  7年前,张家的瓦猫技艺被昆明市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张才成为了民间“非遗”传承人,但他日常主要的赚钱营生是扎白事儿的纸人纸马,偷闲才回到拉坯机前,找回对“手心里撮出的泥儿”那份洗不掉的执念。
  记者:我是记者张闻,距离张才作坊15公里的文化巷,是昆明潮流聚集地,在这里瓦猫被当做一种象征摆进橱窗。我把张才拖到这里,想帮他的瓦猫找块“新屋顶”。
  店员:我们这边和很多传承人都是有合作的,我们和他们学习,他们也和我们学习,其实就是创造一个很好的合作环境。
  记者:张才在店里走走看看,对号称卖得最好的瓦猫水晶挂件,并不以为然。
  记者:您看,这些水晶挂件好像也都是以瓦猫为原型做的。这个肯定是拿模子做的。
  张才:恩,对。如果手工做的瓦猫基本上都会有一点不同。如果他没有上釉的话就可以看出,这些……这个……你看……
  记者:张才指的,是指纹凝固的痕迹,他捏的瓦猫身上,也会留下他的指纹。
  游峭:我们原来不认识张师傅,要是认识的话我们肯定早就拜访他了。
  记者:店主是云南艺术学院老师游峭。他说,改天去张才家,拍他做瓦猫,帮他重新包装,在互联网上卖。
  游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杰出手工艺人的认证,第一个叫做正宗,第二个叫做绿色,第三个就叫做有社会责任感。如果这些你们自己在做手艺的自己都不梳理,渴望别人去帮你梳理这是很难的。你传承的是一个整体,你不能说只是一只猫啊。
  记者:整个对话过程中,张才一直低头,搓手,一言不发。唯有说到这儿,他猛一抬头,与游峭对上了眼神儿。
  总策划:阎晓明
  编审:高岩、魏漫伦、郭亮、樊新征
  记者:张闻、陈鸿燕
  编辑:庄胜春
  播讲:苏扬
  制作:权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瓦猫
瓦猫的天空
#工匠手艺
寿县渔民打渔时抓到“水怪”? 不像猫也不像狗
什么是工匠精神
手艺人 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