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人的光影记忆:首都电影院的变迁

第十集:首都电影院.mp3 来自文艺之声 20:19

最近这段时间

想必您已经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刷屏了

很多人走进影院二刷三刷

一时间

进出电影院的人络绎不绝

不仅是现在

很多年前
看电影就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方式

北京人对于电影有着十足的热情

而说到北京的电影院

不得不提的就是
……


 首都电影院 当年的观影盛况


“ 提起售票室门插销的那一刻,像点二踢脚!”

1987年,美国电影《霹雳舞》在首都电影院公映,瞬间掀起了霹雳舞的时尚风潮。

 


曾在首都电影院工作18年的北京电影协会会长刘洪鹏说:“卖《霹雳舞》票的时候,我们得先把售票室的门关上,因为人太多了,到了售票时间的八点钟,对面电报大楼的钟“铛”一响,我把门下面那个插销一提,往后一撤,就像点二踢脚一样,门外的人“轰”地一下涌进来。”

那时候的大街小巷出现了无数个街头舞王,而这部电影的风靡也给了中国电影灵感。第二年,田壮壮导演的电影《摇滚青年》顺势引起了轰动。
 


长发,皮衣是当年时尚青年的标配。他们扛着大录音机,戴着半指手套,跳着“太空步”、做着“擦玻璃”的动作。
 

 观众“盗录”《茶花女》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歌剧片《茶花女》引进中国。首都电影院当年放映了300场,上座率达到80%以上,这部剧全国一半以上的票房都是首都电影院贡献的。 



趣闻:当时有一位门头沟的观众,特别喜欢这部剧,看了8遍。有一次他带着录音机来,想要录下来。那时候的人都淳朴,也没有盗版意识,首都电影院就满足了他这个心愿。

 首都电影院 历史变迁


首都电影院,是见证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的重要丰碑。这个老牌子是北京电影界的骄傲,也是老北京人心中不能抹去的青春印记。

 
首都电影院的前身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等人于1937年共同创立的“新新大剧院”。
 

“新新大剧院”后改名为“国民大剧院”,1950年由周总理将其定名为“首都电影院”。
 

2003年以前,首都电影院像一座地标一般,矗立在长安街旁。这座历史比长安街更悠久的电影院曾是很多北京人的共同记忆。
 

2003年6月16日,在首都电影院全体工作人员的注目下,被一块红布盖着的影院院徽从正门墙面上缓缓卸下,不少人当场掩面哭泣。
 
2003年,老首都电影院在拆除院标后
第一任总经理华旦妮悄然拭泪

为配合长安街改造,2003年,首都电影院进行停业迁建。2008年在西单大悦城重张开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首都电影院。
 

  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上下滚动,穿梭时光


记者后记

陈凯歌导演说,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正好赶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首都电影院放《攻克柏林》,他放了学就往那儿疯跑,快到门口摔一大马趴,胳膊腿全都摔破了,流血了也不管,坐在那儿就看,好像自己也是为打败法西斯出了力似的,那时候的电影就是有那么大的魔力。 

其实电影的魔力一直都在,首都电影院的老员工,离开岗位十几年依然记着当时的员工守则,而新员工,则是打小就看着首都电影院放的电影长大的。 

“变了的是地址,不变的,是我们爱电影的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记者和首都电影院新老员工合影

END

是不是还没看过瘾?
别着急
这次小编给您准备了大礼包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首都电影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新新大戏院到首都电影院,几代人的光影记忆
辉煌“十二五”:电影产业开上“快车道”
国内电影院7月20日恢复营业;四部新片宣布定档
中国拟立法在电影院装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销售收入
东单二条的今昔
西单情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