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西双版纳,听听她的故事!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唯有回忆能印证生命的痕迹
正是这些美好的记忆丰满了
每个人的梦,每个人的人生。

(傣王壁画)

然而儿时的记忆正在不断的消失
你还记得以前吃饭一定要装在哪吗?
你还记得老咪涛手臂上辟邪的银饰吗?
你还记得每年节日各村寨比赛时的高升吗?
你,还记得多少呢......



(竹编生活用品)

小时候外婆最喜欢随身携带一个竹编小盒,只要一遇到香蕉和芒果,就会从竹编小盒里掏出糯米,一口香蕉(芒果)一口糯米的吃着,我不解的问外婆为什么家里有菜还这样吃?她笑着告诉我,以前粮食不够,没菜时就是这么吃的,没有为什么......
人老心未变,不是喜欢而是重温儿时记忆里的味道,竹编小盒便成了我儿时的记忆。




(辟邪银饰)

每位老咪涛都有一个手臂印痕,那是从出生便携带银器留下的印迹,以前每位降生的婴儿都会受到和尚的祝福,手臂上开过光的银饰就如同护身符般保佑孩子健康平安的成长。



(高升)
“嗞~咻~”每到泼水节,划船和高升是必有的竞技类节目,也是我们最喜欢凑热闹的时候,最开心的便是等待高升落下,大家一头冲向稻田里寻找燃烧剩下的遗骸,那一刻大家都忘了遗留的高升飞的越远的就代表胜出,而捡到剩下遗骸的自己开心的就像个真正的胜利者。




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电影院,看着由古至今的印记,也回忆着自己儿时的画面,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时空。
这些熟悉却又陌生的画面,有让你想起孩童时的记忆吗?

(西双版纳的纪念碑)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西双版纳州博物馆里记载了这片土地和岁月留下的痕迹,勐泐回溯,望见历史帆影。

(西双版纳出土的新石器)

(西双版纳的末代傣王家族)

(西双版纳自治区民族代表)

(支边青年)

(到访西双版纳的各位领导人纪念照)

看着这些老旧的照片,不禁让我深受感触。
溯源,便是此次我最大的目的与收获。
我是一个“混血”傣族,爸爸是湖南支边青年的后代,妈妈是当地傣族。
什么是民族大融合?可能我就是最好的诠释,平时我都自嘲式的介绍自己是一个“湖南傣”,也很庆幸自己是一个“混血儿”,能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




安静的博物馆内,陆陆续续的来了些外地游客,我这个本地人也混到了其中,听着向导讲解支边的故事,“那时候的知青呀都没钱,有些小孩都没有衣服穿,为了来支援边疆放弃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献完青春献子孙......”


我对文革的历史了解不深,但从爷爷奶奶的口中听到过不少支边的故事。“刚到版纳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交通不便物资不齐,家里的小孩和大人生病受伤只能用民间方子自己医治,因此也有不少因病去世的”。


后来支边的队伍在版纳各地驻扎了下来建立了农场,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还有油票、肉票......并大力种植了橡胶、茶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爷爷奶奶就这样扎在版纳,在农场里干了一辈子。



看着老旧的照片和物件,感觉西双版纳就像一个大熔炉,包容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正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便记录下它的每一段记忆,每一个故事......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博物馆
那些年,版纳人儿时的味道~
招兵买马,“职”属于你!快来加入我们吧!
你见过西双版纳下午四点的集市吗?

本期编辑 | 小傣香

本期摄影 | 下午两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游:西双版纳
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双版纳
四季常青 西双版纳【国内旅游】
西双版纳特色风光
《又见版纳》__曼松满古佛寺 (2022-03-23)
西双版纳向全球发出最美的邀请函,2017,我在最美的地方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