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谢伏瞻、杨伟民、王一鸣解读“十四五”

2021年3月20-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在3月20日的经济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等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发表了演讲。

谢伏瞻:“十四五”期间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共同富裕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推进共同富裕具备了多方面条件,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差距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挑战,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的态势还在持续。各区域内部也出现了明显分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发展也存在差距。此外,中国在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之后,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都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十四五”规划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第一,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进展,归根到底就是要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中国经济和科技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还将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推动各领域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脱贫摘帽不是重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或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持续推进脱贫地区的发展,才能让贫困地区的人口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在三个重点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的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做好异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继续对脱贫地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交易,调整完善跨省域交易政策,在西部地区脱贫县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先富带动后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帮扶关系和帮扶方式。三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分类帮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业。

第三,把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坚中之坚。一是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重点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收入。二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提高农村增值收益分享比例,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的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将更加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将着眼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作标准和工资指导线的形成机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的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的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在再分配领域,将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遏制以垄断或不正当竞争行为获得收入。与此同时,政府还将为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创造条件,调动全社会力量济困扶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四,把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举措。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单一政策举措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还将着力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

杨伟民:五大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与改革出台开放以来8个五年规划(计划)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次“十四五”规划纲要没有提及定量的增长指标。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未来国际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本身的结构性问题,现有的发展格局不足以支撑比较稳定的增长。因此,“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基本逻辑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更有韧性的供给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扩大内需,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不等于扩大内需。当前,不是不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了,恰恰相反,需要深入、持续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国总供给大于国内总需求,但也存在结构性矛盾。比如,生产型、投资型、出口型产业体量比较大,但居民消费型产业比较少,从供给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扩大,很多消费型产业的供给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所以,在供给侧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技术、消费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第二,加快科技创新,构建自立自强的技术格局过去借助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中国技术进步很快,但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在一些技术领域必须依靠自身的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对接。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大市场的优势,把国内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造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二者之间相互平衡。

第三,扩大居民消费,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题的内需格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需占中国总需求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内需拉动。但从需求结构来看,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二者增长快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中国尚未形成以居民消费为主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这是目前中国经济需求侧最大的软肋,需要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把战略重点放在扩大居民消费上。

第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建以居民收入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分配格局决定内需格局。现在中国之所以形成政府消费和投资需求为主的格局,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因此,在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而不是以GDP增长为核心,否则很难改变以投资和政府消费为主的需求格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投资型产业和政府消费型产业占比较高的供给格局。

第五,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能和水平。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特别是居民消费品市场,增强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吸引力。要提升制成品的质量,在一些行业保持高出口、高进口相互促进的格局。要保持制成品生产能力大于内需的格局。要推动绿色发展,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强度及其进口依存度。要通过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增强国内部分消费品的供给能力。

王一鸣:宏观政策不求急转弯

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去年中国经济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设定6%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体现了中国将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增长,也为应对不确定性、防范风险和结构性改革预留了空间。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正常化也被提上议程。考虑到经济恢复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小微企业仍面临困难,宏观政策将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求急转弯,并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

从更长期看,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拓展内需市场,既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也为各国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要扩大开放,以国际循环倒逼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特别是要继续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将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前瞻“十四五” |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全面开放
经济日报: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贾康:双循环视域下的三驾马车发展方向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要处理好“缺位”与“越位”
把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