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2条(第1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笔记之一太阳中风这是指太阳病桂枝汤证。太阳病分中风和伤寒两种,太阳病中风和太阳病伤寒的共同特点是:脉浮,恶寒。不同点是:太阳中风脉浮而缓,有汗;太阳伤寒脉浮而紧,无汗。

   笔记之二:太阳中风的基本方是桂汤汤,太阳伤寒的基本方是麻黄汤。

   笔记之三:阳浮而阴弱。这句话问题大了。这句话误导了相当多的人,包括一些名家。

    很多人都把这一句当作是脉象,指阳脉浮而阴脉弱“阳”是指寸脉;“阴”是尺脉。也就是说,寸脉浮而尺脉不浮。

人们普遍地认为,“阳浮”是指寸脉浮“阴弱”,脉无力,沉取无力,是人体机能虚弱的表现

但是,这是一种十分错误观点。“阳浮而阴弱”的本质是“发热汗出”,“阳浮”是指出现发热现象;“阴弱”是指津液受到损耗。

笔记之脉浮,汗出,恶风,恶寒,这是太阳中风的特征,就要使用桂枝汤。但这里的“阴弱”,如果理解为脉无力,沉取无力,理解为是人体机能虚弱的话,恐怕要使用桂枝加附子汤更为合适。

   笔记之但为什么这里用的是桂枝汤,却不是桂枝加附子汤?很显然,条文里所说的‘阴弱’,是指由于发热汗出而致津液受损,是津液稍稍受损失,所以要用人参、芍药、大枣、甘草来生津补津。

   笔记之如果要用到桂枝加附子汤,则是少阴病。

   笔记之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这些都是太阳病中风的证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第4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79-262条
桂枝汤读书笔记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一)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113形作伤寒 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 被火必谵语 弱者发热 脉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