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能忽视的水解酸化池调试步骤,你一定不要错过

1、调试工作前的先决条件

调试前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部机械设备和仪表在调试工作进行之前已经进行初步调试,并确认可投入使用;所有的构筑物和工艺管道均已经清理完毕;各构筑物均已经进行闭水试验,经过监理方和各方同意验收;各构筑物经过初期的清水试验,确认构筑物能满足设计要求。

2、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培育的菌种

通过对以往污水处理的经验,活性污泥法主要菌种为细菌和有关的微生物,培育菌种的菌源采用活性污泥或者采用化粪池污泥,或者直接使用人类粪便污水作为菌源;加入的菌源要求不存在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的重金属物质。

3、初步向池内投泥加水

(1)投加厌氧污泥,投加的污泥量为30~50kg/m3(污泥按95%含水率算),投加污泥后注入部分稀释后的生产废水,内循环3~4天再进水。适当投加营养物质,提高污泥活性,可添加家畜粪便作为营养物质。

(2)先注入池体约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注入少量生产废水(保证混合废水的COD不能太高)。

(3)进水水量控制在设计进水的20%~30%左右,随后逐步增加进水量。生产废水水量为2000m3/d时,COD=13000 mg/L,需稀释至COD=2000~4000 mg/L,则生产废水水量定为310m3/d,加清水至进水量为2000m3/d左右。若容积负荷太高,可减少生产废水进水量。

4、进一步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在上次加入污水量的基础上,加大污水的投加量,重复上面的步骤。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求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否则将对微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

5、加大污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通过前期的培育,池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将污水加至设计水位,重复上面的曝气步骤,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查看池中水质分布情况和填料上膜的生长情况,针对性进行下部工作。

6、驯化

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池中的微生物还不能达到立即进行连续处理的能力,要求进水维持一段时间的间歇运行,直到水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和挂膜已经达到一定厚度,完成菌种的驯化,才可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不间断的运行。

7、 PH

测定该混合废水的PH并记录,投加石灰调节废水PH至6~8,PH值通过酸度计测定。

8、 COD:

测定该混合废水的COD并记录,及时调整进水量,控制好容积负荷。

9、 DO

兼氧环境,DO在0.2~0.5,可用便携式溶解氧仪测试。废水作跌水流入,从而达到自然充氧的目的。

10、排泥

池内安装1#和2#污泥泵,1#和2#污泥泵均为每天开启1次(也可监测沉降比决定是否需要排泥),每次15-3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反之亦然。

11、挂膜

定期检查池内填料挂膜情况,是否有堵塞等,及时清理。还需注意当系统停止运行时,要始终保持池内水位没过填料层,以免填料被暴晒老化,更严重的是微生物死亡,填料结块硬化。

12、监测项目

COD、PH、DO、沉降比。

13、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PH过高或过低——增加或减少碱量

(2)COD过高——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

(3)挂膜不好——容积负荷太大,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三)
污水处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之泡沫、浮渣类问题 (二)
废水处理疑难解答
污水处理技术基础问答
生物技术在难降解废水及污泥处理中应用及展望
污水处理各工艺的去除率问题总结与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