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览 | “留光·忆彩”水彩艺术展



光影之间的艺术交融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回顾其百年发展史,最初在上海生根发芽的那个光影时代,总是魔性般根植于画家的记忆中。而水彩这种绘画表现形式,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相对契合的特质:一个是用饱含水分的画笔表现光与彩的流畅通透,另一个则以充满情感的镜头追求光与影的灵动自由。不管是笔下光彩,还是镜头光影,其本质都是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这种源于生活本身的艺术创造,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留光忆彩的跨界呈现

“留光·忆彩”水彩艺术展邀请沪上三位画家,以无声的画面场景细腻地叙说着上海人的生活情调,并与上海电影博物馆四楼展区“水银灯下的南京路”的昔日上海街景相呼应,共同展现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生存情状。作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上海电影博物馆立足以上海电影艺术为轴心的学术研究领域,致力于跨艺术领域的探讨与合作。“留光·忆彩”的跨界呈现,以融于场景的嵌入式展览形式,带领观众在水气盎然中感受电影百年的光影之魅,在若隐若现间寻找上海城市的文化记忆。


海派文化的经典传承

可以说,本次水彩艺术展不仅是对电影美学的致敬,同时也是对海派文化更为立体的梳理和呈现。用水彩这种绘画形式和画家特有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城市的人土风情,抒写城市的文化脉络,传承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精神。水彩交融间、光影变幻中,是对那个永远充满魅力的流金岁月的追忆和眷恋……


参展作品


十里洋场-南京路

朱开荣

70×50cm



邻里

殷峻

105x76cm



石库门

殷心悦

30x30cm



关于艺术家

朱开荣


1967年出生于中国上海

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上海美术家协会水彩工作委员会会员

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

参展经历

2010年水彩《乡间》作品参加马来西亚巡回展 马来西亚现代美术馆

2011年参加《非常水彩》十二人展览 上海文隆美术馆

2011年举办个人水彩展 上海莫干山路M50

2012年水彩《和风》入选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 上海秦皇岛美术馆

2012年水彩《山里人家》获庐山国际水彩节佳作奖 江西庐山美术馆

2013年水彩《画室一隅》入选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3年水彩《古黟晨曦》获第六届亚洲华阳奖水彩艺术展入选奖 中国台湾国立纪念馆

2014年水彩《宏村》入选GMWP第三届国际水彩(上海)交流展 上海虹桥当代美术馆

2014年水彩《清迈-老屋》入选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 上海秦皇岛美术馆

2014年水彩《南浔印象》获庐山国际水彩节佳作奖 江西庐山美术馆

2014年水彩《南浔遗韵》入选上海美术作品展十二届全国美展选拔展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5年水彩《记忆—上海1937》入选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5年参加《一起看风景》五人纸本画展 上海丞美艺术沙龙

2015年参加 中韩国际水彩交流展 韩国仁川美术馆


殷峻


1987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

现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

作品风格浪漫,宁静平和,渗透怀旧美感。

参展经历

1985年[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1986年[国际和平年油画邀请展]

1990年代[第二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第四届青年美术大展]

1993年[十月艺术实验展]

1994年[94艺术的段落(上海华山美校)]

1995年起曾学习于艺术家陈逸飞画室

1995年[亚洲学系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

1995年[首届上海国际传真艺术展]

1997年[上海美术教师绘画作品展]

1999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亚洲风景艺术展(日本)]

2001年[中澳当代艺术交流展]澳大利亚

2003年[携手新世纪]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

2004年[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艺博会]

2005年油画作品联展(美国SAATCHI广告公司主办-广州)

2009年和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周年校庆展]

2010年上海(复旦)视觉设计学院五周年庆艺术联展

2010年参于编著[美术技法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中国宋庆龄基晶会油画展暨慈善拍卖会(北京)

2012[对话与共振]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

2012年[华美再现]上海华山美校校友画展

2013[上海水彩画展]、[北京艺术博览会]

2014[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

2015[一起看风景]纸本联展


殷心悦


1986年生于上海

2011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现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

作品简介

记得研究生毕业论文其中有一章节研究的是上海二三十年代女性形象,她们穿着得体,举止高雅。她们谙熟女性世界的一切,包括事关服饰纽扣的全部美学。她们的服饰、发型妆容、配饰等配合女性本身的仪态举止气质以及她们喜好的生活方式都形成了一种老上海的风尚。而“旗袍”作为当时最为流行,也最能表现女性婀娜多姿之美的服饰,也深深的吸引着我。也许也是当时就埋下了这颗种子,所以这次将以“旗袍”为主线创作这一系列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看风景|京广 · 时间车站纸本艺术邀请展上海开幕
褪色的风景 | 卓晓光
Abstract . 首届“中国 · 内蒙古抽象”展
【重磅推出】焦 立强 —— 水彩作品欣赏
大师作品欣赏:喻 红
罗中立油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