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玩伴闰土:57岁病逝,留下五子,如今后代现状让人感叹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在中学课本上有一篇,鲁迅先生的自传小说《故乡》,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也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手持钢叉,脖戴银项,瓜田抓猹的少年闰土。

然而,当两个少年时隔多年再次见面后,曾经那个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已经被癫狂的世道折磨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毫无生气。

这让鲁迅先生感到了浓重的悲哀,那么,后来的闰土又经历了哪些事情?而闰土的后人又在何方呢?

机缘下的相识

说起来,闰土并非本名,闰土原名章闰水,只是因为后来有算命先生说他五行缺土,所以这才改成了闰土。

章闰水的父亲章福庆是鲁迅家的长工,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活计,因为鲁迅的家族是绍兴当地的著名大户,鲁迅的祖父周介孚,曾在清朝的内阁担任中书之职。

可惜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科考不顺,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秀才,后来更是卷入了科考舞弊案中,不仅被革去了功名,而且周家上下为了打通关系也是伤筋动骨。

周伯宜本人更是被革去功名,并且被终身禁考,这对于古代的士大夫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打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1893年鲁迅的曾祖母去世,古代富贵人家家中长辈去世,必须要大操大办,又是一大笔的开销。

为了节省些许的开支,于是周家只得想办法,让那些长工的孩子来家里帮忙,多少能省下一些工钱来。

于是,当时14岁,比鲁迅大两岁的闰土,被自己的父亲送到了周家干活。由于当时的闰土年龄不大,所以周家也没有安排闰土干什么重活,只是让他负责照顾年幼的鲁迅。

一直被父亲严格要求整日泡在四书五经中的鲁迅,对于这位来自乡下见多识广的兄长,一见如故,两人迅速结成了好友。

鲁迅听着少年闰土讲述的各种故事,海边捡贝壳,抓鱼,守瓜田。闰土则在鲁迅的帮助下读书识字,想要摆脱自己的文盲身份。

就这样,两人在周家大院的大人们都在忙活着争夺遗产,和年终大祭以及哭丧吊孝的戏码时,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直到次年,伴随着周家葬礼完毕,以及各房分家工作的完成后,那些之前被叫到周家中干活的少年们,就一个个地被打发回家了,甚至还有不少长工也都被解雇了。

比如说那位把《山海经》念作三哼经的鲁迅乳母阿长。

鲁迅希望父亲能够留下闰土,可是却被自己的父亲粗暴拒绝了,甚至在不久后,连闰土的父亲也没能保住在周家的工作,只得另谋生路去了。

没办法,周家作为大家族,肯定不会只有表面上的兄友弟恭,鲁迅一房虽然是周家的长房,奈何鲁迅的父亲却有污点在身,又没有经商的天赋,自然难以服众。

偌大的周家已经是外强中干,入不敷出了。

分别之后

对于鲁迅而言,闰土是自己一段难忘的回忆,而对于闰土而言,闯进周家的短暂经历,却无异于桃花源。

在离开了周家后,受鲁迅启发的闰土也萌生了想要读书识字的念头。然而,由于家境的原因,闰土几乎从来都没能真正的接受过教育,终其一生都是文盲。

尤其是在当周家日益没落,连鲁迅想要给父亲抓药,都必须要典当物件换得药钱后,为了维持生计,周家几乎辞退了所有的长工。

失去了工作的章福庆,只能四处靠着在乡下给人打短工帮忙,和拼命照顾十几亩薄田,聊以糊口。

为了照顾闰土和其他的几个孩子,章福庆真的是拼尽所有了,以至于在40岁出头就积劳成疾,患上了重病,又因无钱医治而撒手人寰。

说来还真是悲哀啊,鲁迅的父亲是碰上了庸医,开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药方,活活致死。而闰土的父亲则是干脆连病都看不起,直接等死。

父亲去世之后,闰土便撑起了养家的重担,与父亲一样,闰土也是个勤劳肯干的好手,奈何那个吃人的世道,对好人是如此的残酷。

闰土前前后后总共生育了八个子女,最终能够活到新中国的就只剩下了四个。为了养活这些子女,闰土农时在地里干活,闲时则想办法赚些小买卖,或是与父亲一样去找钱人家帮工。

一年365天,闰土就没有一天能够歇着的,但即使如此,却依旧没能改变贫穷的状况。因为乱世人,真的不如太平犬啊!

闰土与鲁迅先生的首次告别是在1890年,1890年不久后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闰土所处的浙江,虽然没有被外国军队直接武装侵略,但是在战后的赔款上,浙江可一直都是大清帝国重点薅羊毛的所在。

据《绍兴地方志》记载:从1895年后,为了偿还对外战争赔款清政府以及地方上的腐败官吏们,前前后后罗列了200多种税收。

老百姓种地要交税,过桥要交税,吃肉要交税,甚至连娶媳妇生孩子都得交税。

而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的崩溃并没有让中国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反而,由于中央政府的崩溃,使得地方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各路军阀混战,土匪猖狂,官兵横行。

这就是闰土所生活的民国,没有什么浪漫,有的只有无数底层人民的血泪与控诉?!

也正是这种险恶的社会,使得鲁迅先生再见闰土时,曾经那个勇敢机智的少年已经死气沉沉,变成了一具僵尸。

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实在太过黑暗了,黑暗到会吞噬掉人身上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至于鲁迅先生为什么没有救济闰土?

其实鲁迅先生是救济过闰土的,在鲁迅先生的父亲死之前,周家还算富裕时,鲁迅会时不时地托人送些吃的和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寄给闰土家里。

只是这些钱有多少能够被送到闰土手上,那就不知道了,毕竟那时还没有经历社会毒打的鲁迅先生,估计也对人性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后来,由于家道中落祖父、父亲相继离世后,鲁迅又不得不跨海前往日本留学,从日本留学归来后的鲁迅为了生计,再加上时不时地北洋政府迫害,使得鲁迅先生时常居无定所。

频繁来往于北京,上海甚至是厦门,却极少有机会可以回到老家,自然也就无法知道闰土的下落了。

抱憾终生

1919年的鲁迅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文学界颇有名气的文豪作者,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在北京也买了一套房子,日子过得虽不能说是大富大贵,但也算是小康。

也正是在这一年,早就已经名存实亡的周家族老们,纷纷对鲁迅这位长房主持者要求彻底分家。这一分家就意味着绍兴,这个鲁迅曾经的故乡将彻底变为过去式了。

可这又能如何呢?看着一个个眼巴巴要猪八戒收拾行李,各回各家的族人们,鲁迅无心整顿,也没那个精力和他们打机锋。

于是,在1939年应族人之邀,鲁迅以周家族长的身份回到了绍兴主持分家事宜,并变卖了自己的祖产。

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家乡,鲁迅先生可谓感慨万千,他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曾经的那些朋友们如何了?比如说闰土。

得知鲁迅回到家乡后,闰土赶忙带着自己的孩子水生前来拜见,只是曾经可以无忧无虑在一起玩耍的伙伴,现在一个是老爷,另一个却成了奴才。

看着已经被生活磨去了所有灵气的闰土,鲁迅的心中悲痛不已。他明白是这个吃人的社会,把闰土变成了这副模样,而他所能做得真的很有限。

在得知当时的闰土已经有六个孩子,而且常常被军官、土匪抢劫,生活困窘不已后,鲁迅先生询问闰土愿不愿意跟他前往北京?

这是鲁迅先生当时能够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可是闰土却不愿意,因为当时闰土的父亲虽然早已去世,可闰土却还有一个常年卧病的母亲和自己的妻子,以及六个孩子。

鲁迅可以带走一个闰土,可是闰土这一大家子人又能如何呢?难道要让鲁迅全部带到北京不成?

鲁迅先生虽然能养的起,但却担心这些人跟自己到了北京后,活不过两年。

要知道,鲁迅先生现在是万人敬仰,可是在当时,由于经常抨击政府的黑暗无能,而不得不多次逃往他乡。

带上一个成年的闰土,无所谓。可再加上闰土那一大家子人,只怕会遭了池鱼之殃。为此,1919年闰土在与鲁迅先生匆匆一别后,便就此再也没能见过面。

据闰土的孙子章贵所说,闰土在弥留之际念叨最多的就是如果不是为了你们这几个孩子,我早就跟着周哥去北京享福了。

当然,鲁迅先生虽然没有带走闰土,但临走前也留下了一笔钱给闰土,希望这笔钱能够对闰土的生活有所改善,可惜的是,鲁迅先生最终还是失望了。

后人弥补的缺憾

1935年和1936年,鲁迅先生和闰土两人先后离世,临终前也没能见对方最后一面。

据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说,父亲在晚年很想回家乡再看一下闰土,伯父可是身体的虚弱以及时局的动荡,最终让这一希望成为遗憾。

不过,相比于没能见闰土最后一面,鲁迅先生真正遗憾的只怕是这个吃人的世道和封建思想,将自己的闰土哥变成了奴才吧!

闰土死后,他的子女们不是在乱世中流离失所,死于非命,就是和闰土一般继续在暗无天日的世道中艰难求生,直到闰土的孙子,水生的儿子章贵。

闰土在57岁离世后,他的几个子女也是流亡各地,并且,由于频繁的战乱和封建地主的剥削,使得闰土的几个子女也都以文盲的身份含恨离开了人世。

其中就包括了水生,不过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争气的儿子章贵。

章贵虽然从小因为家境贫据而被送到地主家帮忙放牛,但水生或许是受了自己父亲的刺激,所以一直拼了命地希望孩子能够读书,拼了命地向地主求情。

最终,让自己的儿子作为地主家少爷陪伴的书童读了两年私塾。

不久后,由于水玍也积劳成疾,离开人世,十余岁的章贵便不得不离开了私塾,咬牙做着父亲佃户的勾当,苦苦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章贵在学习

好在他等来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便在20年内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

号召退役转行的战士和城市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普及教育,消灭文盲。

新中国的扫盲力度与范围都是空前绝后的奇迹,等到1979年时,九亿多人口的中国,文盲率已经不足20%了。

章贵也借着这个机会,终于摆脱了文盲的身份,并且靠着自己家族和鲁迅先生的渊源,而来到了鲁迅先生的纪念馆中工作。

在这座纪念馆中,章贵见到了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虽然两人的辈分有些混乱,但这并没有阻碍两人的交往。

在得知章贵竟然就是自己父亲生前念叨着的闰土后人时,周海婴大为震动,便代已经离去的父亲鲁迅先生前往闰土的坟上祭扫,并与章贵成了朋友。

如果人死后,真还能有所感知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和闰土看到他们的后人终于抹去了曾经的遗憾后,想来也会感到安慰的吧!

结语

人间自有真情在。鲁迅先生虽然言辞冷峻,但他的心却始终是热的,他想要尽可能地帮助所有人变成真正的人。

比如说他曾经的朋友闰土,有人质疑鲁迅先生和闰土竟然这么要好,为何还让闰土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却不知道在吃人的世道之下,即使鲁迅先生给予了闰土再多的金钱也是无济于事的。

因为在一个混乱黑暗的社会里,闰土根本守不住这些财富,甚至会为了这些财富而失去生命。

只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大同有序世界,像闰土这些底层人民,才能够真正获得安宁与幸福。

阅读文章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曾是少年的闰土
闰土: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真的听懂了我为什么喊鲁迅“老爷”吗?
“闰土”家族与鲁迅的世代情缘
对于闰土为何被辞退,鲁迅只字未提,或许这是他们两人的宿命
鲁迅曾经的小伙伴“闰土”晚年生活凄苦,其子女后代如何?
鲁迅玩伴闰土:57岁穷困病逝,留下5子,如今后代实现大逆袭|故乡|周海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