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恐龙的末日,科学家挖掘6600万年前化石墓地,找到大灭绝证据

恐龙曾是地球的霸主,人们普遍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6600万年前某一天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让当时地球上75%的生命都被摧毁。一直以来,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各地挖掘的化石,试图找出恐龙灭亡的那一天地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据每日邮报报道,古生物学家Robert DePalma带领其团队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地狱溪地层(Hell Creek Formation)中一处名为Tanis的遗址来获取有关地球最后一次大规模灭绝的证据。

在考古学家的眼里,占蒙大拿、怀俄明和南北达科他州一长列地区、面积数百平方千米的地方是一个大型的“远古生物墓地”,这里存在很多古老生物的化石。研究发现,因大部分生物的死亡都是遭小行星撞击造成的,故这地方又被称为“地狱溪地层”。

古生物学家Robert DePalma及其团队自2013年以来就在“Tanis”的遗址挖掘,近几年来,他们发现了鱼类、昆虫及哺乳动物,烧毁和松散树枝的残骸,以及三角龙、琥珀等相当多数量的化石,再抽取这几千万年来的岩层沉积物一层层分析,找到小行星撞击的相关证据。

此外层次分明的岩层清楚地记录下了小行星撞击发生的时间,大约在6600万年前白垩纪和早期第三纪时期之间——KT界线(现在古生物学家多半以这条KT界线,作为白垩纪时期的分别)。这一时期的化石研究表明,从凶猛的霸王龙到微小的浮游生物,地球上75%的生命在这段时期内被摧毁。

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介于7到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在墨西哥境内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直径大约180公里的撞击坑遗迹——“希克苏鲁布”(Chicxulub)。当时强烈的撞击産生可怕的强大冲击波扫荡周围的一切,并将汽化的小行星尘埃和熔岩喷射到大气中。

找到的鱼类化石

据团队研究,当时撞击至少产生了两个巨大的海啸,将数百或数千万的鲟鱼和白鲟扔到陆地上,在内陆地区留下了超过6英尺的沉积物。此外超过10级或11级的地震在撞击后产生,摧毁了整个撞击点附近区域。撞击溅射到空中的数以吨计的岩石碎屑形成玻陨石(tektites),然后以每小时100到200英里的速度下降,造成植物大面积起火,让地球变成一个超级大火炉。

不过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并不是恐龙灭绝的最大杀手,而是撞击产生大量尘埃弥漫全球,让地球进入无处可逃黑暗又寒冷的时期,也为后来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做好了铺垫。

DePalma表示:“地球上从没有其他地方像地狱溪地层一样,可找到大量不同物种组成化石墓地。这表明代表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生命阶段的所有物种在同一天同时死亡。”

三角龙是最后灭绝的一批恐龙

这一场浩劫,导致恐龙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也给哺乳动物创造了崛起的机会,让地球进入哺乳动物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宇航局推翻恐龙大灭绝“杀手陨石”假设(图)
恐龙灭绝的原因
哺乳动物进化之谜
恐龙大灭绝被两尾鱼亲眼目睹,6500万年后,科学家发现惊人细节
6600万年前那一天,恐龙遭遇的倒霉事不仅仅是灭绝......
★恐龙大绝灭──小行星撞击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