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笔记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集解5-3》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1.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阴阳大论》曰:人有五脏,注曰:人之有也。曰:有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注曰:五气,五脏气也。喜怒等,心、肺、肝、脾、肾五志者。平按:有五气《素问》作化五气,《甲乙经》作化为五气《素问》、《甲乙经》均有“生”字。曰:故喜怒伤气,注曰:内伤者也。曰:寒暑伤形。注曰:外伤者也。

2.《新校正》云:按《天元纪大论》,‘悲’作‘思’”。“五气”,即五脏之气。

3.类经-卷二-阴阳类第一-阴阳应象》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注曰:五脏者,心肺肝脾肾也。五气者,五脏之气也。由五气以生五志。如本论及五营运大论俱言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天元纪大论亦以悲作思。曰: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注曰:喜怒伤内故伤气,寒暑伤外故伤形。举喜怒言,则悲忧恐同矣。举寒暑言,则燥湿风同矣。上文言寒伤形、热伤气,与此二句似乎不同,盖彼以阴阳分形气,此以内外分形气也。———今注:按内外亦阴阳也,故此可备一说。)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注曰:气为阳,血为阴。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阳。如行针篇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亦各从其类也。———今注:从肝心气血解,于义亦通。)

4.《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曰:人有肝心脾肺肾之五脏,以化五脏之气,而喜怒忧悲恐之五志,从兹而生焉。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也。故喜怒之所生者,皆生于吾人之气,则喜怒不节,遂能伤吾人之气也。举喜怒,而凡思忧恐可知矣。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者是也。寒暑之所胜者,皆胜于形,则寒暑能伤吾人之形也。举寒暑,而凡燥湿风可推矣,如上文风胜则动五句是也。上文言寒伤形,热伤气,而此皆言伤形者,盖彼乃析而言之,以寒形属阴,热气属阳,此乃统而言之,则形可以兼气也。不惟是也,暴怒者,猝暴而怒也,肝在志为怒,《举痛论》言:怒则气上。则暴怒者,气皆并于上,而营气不能下生矣;暴喜者,猝暴而喜也,心在志为喜,《举痛论》言:喜则气缓。则暴喜者,气为之缓,无所主持,而卫气不能外达矣。

5.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注曰: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此言人之五脏化生五气五志。有形无形者而应乎阴阳也。曰: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注曰:喜怒由内发故伤阴阳之气。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于肌络脏腑故寒暑伤形。马氏曰:举喜怒而凡忧思恐可知矣举寒暑而凡燥湿风可知矣。王子方曰: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五志内伤亦归重阴阳之二气。故下文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本神篇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是以五行五气论阴阳可也以寒暑喜怒论阴阳亦可也。若胶执于文字以论阴阳则固矣。———今注:王冰将喜怒寒暑从阴阳而论,深合本篇主旨!)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注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喜属阳而怒属阴也。是以卒暴而怒则有伤于阴矣卒暴之喜则有伤于阳矣。

6.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释义》注:“喜怒概五志言,寒暑概六气言。喜怒从内发故伤气,寒暑从外入故伤形。”

7.杂解: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管子-度地篇第五十七》曰:“大寒、大暑、大风、大雨,其至不时者,此谓四刑。或遇以死,或遇以生。君子避之,是亦伤人。”《吕氏春秋-尽数篇》:“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黄帝内经》之四时六气、五脏五志,阴阳寒热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黄帝素问
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化五气,治病法则,阴阳调和
阴阳应象论五
9、《黄帝内经》5-阴阳应象大论2
中医养生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