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阴无腧与心不受邪》

少阴,指的是手少阴心经;少阴无腧,则说的是手少阴心经没有腧穴!连腧穴都没有,更谈何五输穴?那么手少阴心经为什么没有腧穴呢?这源于一个理论,即“心不受邪”理论。


据《灵枢-邪客》篇载,心为脏腑之大主,不应受邪!所以古人认为心经之病,都在外经而不在内脏;心有病,由心包络代受其邪,并有“少阴无腧”之说。由于心不受邪,所以临床在治疗方面,多用手厥阴心包(络)经的输穴代替手少阴心经的输穴而进行治疗。《难经》认为,因五脏六腑各有其相应的阴阳表里关系,故将《内经》的五脏五输加上心包络而成为六脏五输,并将手少阴的五个输穴改为手厥阴心包(络)经的五个输穴;至于心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输,则以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代替!而后世也多宗此说。


而《灵枢-本输》篇所述的“心出于中冲…”内容及所述各穴,都属于今之手厥阴心包络经。因心与心包络本属一体,其气相通,加之心包络为心之外卫,故临床常有“心包代心受过”之说。本节开始所说的“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心出于中冲,中冲乃手厥阴心包络经之脉气所发,也就是心经的脉气,开始于心包络经的中冲穴;中冲穴的部位在手中指的尖端距指甲的距离如韭叶宽;中冲穴被称作是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木。


心经经脉继续巡行,“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此意为,心经脉气从井穴出发后,流于劳宫穴;劳宫穴的部位在手掌中央中指本节的后方中间位置,即第三、四掌骨之间;劳宫穴被称作是心经的“荥穴”。


再巡行,“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腧。”也就是,心经的脉气由此灌注于大陵穴;大陵穴的部位在掌后腕关节第一横纹的中央部,桡骨、尺骨之间,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凹陷中;大陵穴被称作是心经的“输穴”。


经脉继续巡行,“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即就是,心经脉气由此行于间使穴;间使穴的部位在掌后三寸,两筋之间的凹陷中。当心经有病时,表现在这一部位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反应;而无病时则没有异常表现。故间使穴又被称作是心经的“经穴”。


接着,脉气巡行“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意思是,心经脉气由此进入于曲泽穴;曲泽穴的部位在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腱内侧,当肘窝横纹中央、稍偏于尺侧的凹陷中;临床取此穴位时,要求前臂稍屈而取之。同时,曲泽穴也被称作是心经的“合穴”。


最后再次强调,上述之所以每每言及“手少阴心经”,乃是因为“少阴无输”,其五输穴皆出于心包络的缘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厥阴心包经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心包经针灸法
论五腧穴
(1)五腧穴、原穴的含义[转]
“心经”与“心包经”的区别与联系
每条经络五个穴位“简单实用”让五脏六腑不生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