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匠心之道,少有人走的路|邓华东:开水白菜的真味

|邓师傅说,我不是工匠,我努力成为一个工匠,很认真很努力。就像那碗开水白菜,很认真很努力地成为一碗好汤,清澈却浓味的好汤。


文|蒋晖

摄影|齐云峰


邓华东忽然火了,他说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承担这样的后果,但是风已经吹来,拍打着他在上海定西路的那间小餐厅的窗户,砰砰响。他现在是朋友圈的名人,他的川菜以一种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样子呈现在大大小小的屏幕上,据说这是传统川菜。


大约两年前,邓华东还不像现在这样出名,他只是一家叫做邓记食府的川菜馆老板,略知内情的人知道他曾经是希尔顿天府楼的开业大厨,但是很多人从他的门前路过,就走过了。



邓华东


后来有一天,有个客人带了个朋友来吃饭,邓华东做了道肝膏汤。看起来朴实的肝膏汤让客人的朋友有失而复得的感觉,因为这就是他曾经在书上看过的失传川菜,而现在这么淡然这么不期然地就出现在眼前的桌子上。后来,他写了篇文章——《川菜平凡论》,川菜一点都不草根,川菜其实很高大上,这个朋友就是上海的美食评论家老波头。很高大上的川菜引来了更多的人,邓师傅的名声也一轮轮涨,再后来你们全知道了,邓师傅推出了私人定制,订餐的人排到了半年后。


邓师傅的私人定制不是私房菜,而是传统的川菜。如果你在上世纪70年代或者80年代初有幸去过成都,又有幸去过成都饭店,今天你坐在邓师傅私人定制的餐桌旁,一定会百感交集。因为这一桌就是当年的那一桌,是当年的神韵和灵魂,也是当年的型和味道,那股子醇厚、老老实实的味道,那是当年的奢华盛宴,也是今天的。


当年盛宴


邓华东最早在成都的餐饮公司工作,做的是四六分区的菜。所谓“四六分”,指的是大众小饭店,这样的小餐厅讲究急火短炒、立锅成菜,外面叫菜,厨师抓一把主料,再左一把右一把配好配料、调料,起锅,油旺,热腾腾地一把丢进锅里,热气香气扑面,这种菜随意性强,但是香。邓华东在这样的小餐厅做过几乎所有的岗位,他煮过饭,砍过猪头,帮师傅磨过刀,杂物、砧板、炉灶、汤锅都做过,打下了自己学厨的童子功。


大众餐厅也有自己的规矩和讲究。帮师傅磨刀,磨好的刀锋要在一条线上,要青口,如果刀锋上看到白线就要被师傅骂,那说明中间的钢板磨凹下去了;做砧板斩肉,斩到手酸了,问师傅算不算好,师傅瞪眼睛,不叫你停就是没有好。


师傅让邓华东斩肉有特别的用心在里面,第一是练习技能,第二是磨耐心,第三个最关键,锻炼手腕。厨师切东西不靠蛮力,靠的是手腕的巧劲,熟练的师傅切一天不累,新手感受到的却是壮士断腕的痛,这是因为不会使用手腕。正确的方法是刀下去要平,否则肉斩不均匀,还要注意距离,每一根肉丝出来都要均匀一致。再后来,邓华东开始学习下肉取骨。当时采购回来的都是整片的冷冻肉,他要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小心地把骨肉分离,既不能骨上带有肉,也不能划坏重要部位。童子功就这么一刀刀扎扎实实打下,不能偷懒也没有捷径。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师傅到成都饭店受训。与四六分区的小餐厅不一样,成都饭店是当时的高级饭店,有点像从前的包席馆,做高档宴席,负责接待外宾。成都饭店的大厨们都出自名门,其中就有不少“荣之派”的大厨——四川著名餐厅荣乐园做菜精致、讲究、多变,是传统川菜的鼻祖,自成一派,被称为“荣之派”。



雪花鸡淖


荣之派的菜式讲究,讲究到什么地步,以雪花鸡淖为例,要用刀背轻轻锤,待鸡肉锤松,再把肉里的筋一根根抽出;而如果用刀直接斩肉,肉筋断在肉里,鸡肉会不够嫩,吃在口里有颗粒感。为了足够嫩,锤的时候要手法要柔,到最后筋全部挑出,才能用力。会吃的食客挑一小筷子鸡肉放在舌尖上,入口即化,知道鸡胸肉原本老柴,要做到如此滑嫩全靠师傅的手艺和用心,这样一来,他们吃到的就不只是一小块鸡肉,而是一个全心全意的付出、一个真心实意的感受。


成都饭店高级,一桌晚宴上百元,最高级的盛宴主人一掷千金,开出万元一桌的高价。高水准的奢华盛宴要老师傅出马,资深名厨亲自坐堂,就像导演,冷盘头菜热炒小吃,全在导演心里,冷盘提味,头菜主唱,而小吃就是幕和幕之间的润滑。这是一场食物的戏,大菜和小吃相呼应,有张有弛,客人有时间品菜,也有时间闲聊,什么时候开什么锅,做什么菜,大厨是提调。


像邓华东一样的小师傅是没有资格在这样的华宴上灶的,他只能做小工,可是小工里都有厨道:清洗炖汤的骨头,于是知道炖汤要什么骨、需要多少量;端菜,菜香中透露出制作的小秘密,什么香什么味,有没有放糖、放醋,是酱油,、还是豆瓣,都在菜香中一缕缕飘到脑子里。


在成都饭店之后,邓华东去了少城小餐。当年的少城小餐有个老师傅,人称“多宝道人”,肚子里有很多货,不仅会做四六分的小炒,也会做高级的肝膏汤,别人想不到的菜他都会做,做的菜也都拿得出手葱末猪肝就是他的杰作之一,看似简单却内有巧妙,除了猪肝和葱,不用任何调配料,将葱剁碎,葱完全黏附在猪肝上,不能落在汁里,勾芡要适度,勾多了会糊,勾少了葱会掉,火大了葱会焦,猪肝也要切得好看。因为没有配角,主角要足够美才Hold得住挑剔的眼睛。这是一道高技术含量、考验厨师的技能的菜,邓华东把它学来了。


工匠之心


当年的厨师面临的考验不只是一道菜,且远比一道菜更复杂。从前考厨师资格不仅看从业年限、资历,还要考对菜的认识。举个例子,一道软炸扳指,它用的是肥肠头子,经过处理加工,蒸3小时~4小时,蒸出完整形状之后再抹酱油,入锅炸,配甜面酱、生菜、葱花,但是考场下来却意外有几个零分,原因呢?扳指就是皇帝、阿哥射箭时套在大拇指上的戒指,扳指都是平的,厨师没有真正理解这道菜,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擅自改成斜刀块,那就不是扳指了,这就是他们得零分的原因。除了实践,还考文化,葱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菠菜来源于哪个国家……厨师不仅会做,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


所有的技艺都是千锤百炼风霜日头,时间晒旧了人生,显出了老熟的谷黄,阳光下有金色。身怀绝技的邓华东在上海开了家小店,没人知道这个小店里有个高个子戴眼镜的人是武侠小说中传说的“高手”。他做菜,看历史,打保龄球,日头从东边一寸寸移过,黄昏的光线照在西墙上,暖着过路的每一个人。邓华东说,饮食文化是在平淡之中细细体味到的,味有道,食是味觉的艺术,要慢慢享受,需要用心。



开水白菜


手工里的文化


他喜欢手工活,虽然传统制作中有些环节可以被机器替代,但是邓师傅就喜欢手工操作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里有我们的文化。


就像小时候练毛笔字,先练坐姿,再练握笔,最后练字,你的精气神就在你的笔下和你的姿势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笔尖,你单纯没有旁骛,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做菜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望闻听切,仔细选材,看原料的毛孔粗细,听卤水发出的声音,爆香的花生米落在勺上的轻盈,水从指尖流下,萝卜丝切成的小银针,都是美。正如画家的每一次作画都有差别,差异造就艺术,差异里有情绪、感受,有画家的呼吸,美食也一样,用心做菜的厨师每一次都是带着专为你呈现的情感来制作每一道菜,家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情感才让我们珍藏,而标准化只能成就流水线式的食堂。


也许有一天,像他们这样做菜的人终究要被淘汰吧,也许二十年以后有人从老照片和旧影像里翻出了他们,复刻了他们,但是复刻本里真的有一样的精神和魂在么?


当年的盛宴盛名还在,但是很多人已经要在别人的回忆里找寻它了,这个时代有的是怀得一手好旧的人,他们从服装转战到了旧俗,又转战到了美食,邓华东的出现就像一场穿越剧,有人真的怀旧爱旧,也有人来观剧。


邓师傅说,我不是工匠,我努力成为一个工匠,很认真很努力。就像那碗开水白菜,很认真很努力地成为一碗好汤,清澈却浓味的好汤。如今,邓师傅已经有了一个徒弟,他的这碗好汤可以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一直在努力地证明,川菜其实70%是不辣的!
为了正名川菜,他不惜与食客为敌
邓师傅和他的传统川菜 一道简单的开水白菜 足矣见证其真功夫
邓华东:你现在所看到的川菜,并不是川菜的全部
上海 | 鲜香麻辣,并不是川菜的全部
开水白菜为什么能入选国宴?看完不得不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