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史4(转摘自西北大学)

中国古代史4(转摘自西北大学)

                                      

   第十三章 隋朝(581-618年)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历经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二代皇帝,618年灭亡,立国共37年。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入宫辅政 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之父曾任西魏府兵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晋爵隋国公。杨坚不仅娶北周大贵族独孤信之女为妻,历任北周要职,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周宣帝为皇后,故在朝廷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政治集团。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遂在其党羽的支持下入宫辅政。
     平定三总管之乱 杨坚辅政后,北周政权岌岌可危。于是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和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相继起兵叛乱。但均被杨坚迅速平定。
     代周建隋 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是为隋文帝。
     灭陈与统一全国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近三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至此结束,为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唐朝的昌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官制 隋文帝即位之初,即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即内史省,长官内史令,负责起草政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长官纳言,负责审议政令,为审议机关;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和左右仆射,负责执行政令,为执行有机关。尚书省下又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分别执行各项行政事物。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且相互牵制,遂使皇权大为加强。另外,又把自东汉以来地方机构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即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十八年(598年),又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即位"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至此确立。这就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
     改订律令 隋文帝在位期间曾制订了一部新的刑律,名曰《开皇律》,律文500条,具有删繁就简和化重为轻的特点,实是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亦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整顿府兵制度 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诏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计账,一与民同"(《隋书·高祖纪》)。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结合,更具有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的性质。又设立了府兵的最高机构十二卫和基层组织骠骑府,炀帝时又改为鹰扬府,使府兵制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
     继续实行均田制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即颁布了继续均田的诏令:即丁男一人受露田80亩,桑麻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一夫一妇受田共140亩。奴婢受田依良人,但官吏之家最多限300人,平民之家最多限60人。丁牛一头受田60亩,仅限4牛。
     官吏按品级高低可受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30顷,可世代相传;又可受1-5顷职分田,其地租可作为俸禄补充;还可获得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其地租可作办公费用。
     颁定租庸调制 隋初的租调制规定,丁男一床每年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绵三两或调布一端、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役30天。开皇三年(853年),又把成丁年龄由18岁延至21岁,调绢一匹(4丈)减为2丈,股役由30天减为20天。并允许"民年五十,可输庸代役"。即年满50岁以上的丁男,如不愿服役,每天可折绢3尺、折布3.75尺缴纳,是为"庸"。
     "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 鉴于南北朝以来,广大农民为了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检查户籍,发现隐瞒不实者,地方官就要判罪。另外,又颁布"输籍之法":即国家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作为定样,颁布全国,然后再规定各等民户所应负担的赋役数量,并从轻定额,旨在同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人手。
     三、隋文帝评价
有人认为隋文帝代周建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又大力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迅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帝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后来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应予充分肯定。但有人却认为隋文帝在灭陈以后,由于由俭变奢,恣意享乐;听信谗言,重用奸佞;又严刑峻法,淫刑滥杀,制造冤狱,诛除功臣,废立太子,终于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其严重过失也是不能抹煞的。
     四、隋炀帝其人及其评价
     隋炀帝其人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因在其母独孤皇后和大臣杨素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隋文帝死后,即帝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共14年,大致共作了以下几件事情,即在大业元年(605年)曾役使200多万民夫,营建了一座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又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期间,先后修建了一条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组成的南北大运河。又三次北巡,先后到达了厥牙帐,与启民可汗握手言欢。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又巡行河西,到达了河西重镇张掖,并在西域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从大业元年开始,他又沿通济渠和邗沟,乘龙舟三游江都。大业三年和六年,炀帝又两次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求访异俗";从大业八年(612年)开始,隋炀帝又先后三伐高丽。
     隋炀帝评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隋炀帝生性残酷,弑父杀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又穷兵黩武,三征高丽,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促而亡。因此,隋炀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近年来有人却认为对隋炀帝应具体分析,不应一概否定。他的营建东都,从政治上加强了隋王朝对中原和关东地区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他的修建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遗惠后代,其功可纪;他巡行突厥和河右,加强了隋朝和突厥及西域地区的友好关系。他的三伐高丽,事出有因,不可一概斥之为侵略战争,而是带有收复失地的正义性质。总之,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决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一、隋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隋末农民大起义主要是由隋炀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暴政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政治上的残酷暴虐 拒谏饰非是隋炀帝在政治上的一大错误。他曾对大臣虞世基说:"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能置之地上。"(《通鉴》卷182,大业九年八月)高颖和贺若弼等骨鲠大臣相继以直言见杀,而虞世基、宇文述等一批奉迎拍马之徒遂麕集左右,政治日坏。另外,隋炀帝又生性残酷,淫刑滥杀,不仅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经济上的肆意掠夺 隋炀帝是个穷奢极欲而又好大喜功的封建帝王。他在营建东都和三游江都之时极尽铺张,对人力、财力的挥霍浪费,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又为了向西域和诸蕃酋长夸耀富强,于每年正月在洛阳盛演百戏,以布帛缠绕街旁树木,所供酒食亦不取值。于是财政开支与日俱增。为了填补财政支出,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租赋之外,一切征敛",甚至"逆折十年之租"(《隋书·食货志》)。另外,他又滥用民力,大兴土木,频繁征辽,督役过急,故繁重的徭役、兵役成了广大农民最为沉重的负担,把人民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长白山王薄首义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于是,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山东地区则成为起义的策源地。
     杨玄感起兵与农民起义的进一步发展 大业九年(613年),当隋炀帝二伐高丽之时,大贵族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叛乱,进攻东都洛阳。迫使隋炀帝从辽东前线回师,将其镇压,杨玄感兵败自杀。但在此前后的农民起义却更加高涨,隋王朝已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支农民起义主力军的形成与发展 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起义军兴起于大业七年(611年),领导人是原隋朝的法曹小吏翟让,迅速发展到万余人,活跃于中原一带。后来,经人荐引,李密又加盟其间,并布署大海寺之战,围歼了隋将张须陀部,又相继攻占了兴洛仓和回洛仓,瓦岗军急骤增至几十万人。于是,翟让遂把领导权让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大业十三年冬,李密袭杀翟让。次年,又力排众议,率部狙击在江都弑杀了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部,使瓦岗军受到重创。接着,把持了洛阳政权的王世充乘机出军,瓦岗军大败,兵马损失殆尽。李密只得入关降唐,被任光禄卿之职。李密嫌封官太小,遂以招集瓦岗旧部为名,率部出关,行至桃林,又欲叛唐而去,被唐将盛彦师所杀。至此,瓦岗军彻底失败。
     河北起义军的领导人是窦建德,农民出身。曾先后随孙安祖和高士达在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起义。孙、高二人死后,建德遂收合余众,攻占了河北很多州县,起义队伍发展到十多万人。大业十三年(617年),他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次年,又建国号夏,改称夏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唐将李世民率兵包围洛阳,王世充派人向建德求救。建德率众赴援,被唐军在虎牢击败,建德被俘,后送斩长安。次年秋,建德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尽复夏国故地。但至武德六年,亦被镇压。
     江淮起义军是活跃在东南地区的主力部队,领导人是杜伏威和辅公祏。他们率众击败了隋将陈稜部后,遂以丹阳(今江苏南京)为根据地,尽有江淮地区。唐朝建立后,杜伏威亲赴长安,向唐投降。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继续坚持起义大旗。次年,亦被唐军所镇压。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这次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打垮了以隋炀帝为首的暴虐政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
     第二,这次起义给了唐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迫使其不得不改变隋末赋役繁重的局面,使广大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社会经济也得以较快发展。
     第三,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以门阀士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封建剥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


     第十四章 唐朝(618-907)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的,其间共传21帝,907年灭亡,立国共289年。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可将唐朝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晋阳起兵与唐朝建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和晋阳宫副监装寂及晋阳县令刘文静等人的支持和协助下,招募兵马,杀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从晋阳起兵,沿汾水河谷南下,直趋关中。同年十一月,攻克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次年五月,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的消息传来后,李渊遂登极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仍都长安。
     统一全国 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派其子李世民率军首先歼灭了盘据金城的军阀薛举和薛仁杲父子。次年,又利用凉州李轨集团的内部矛盾,将其吞并,取得了河西五郡。武德三年,李世民又统兵消灭了了割据马邑的刘武周,恢复了唐对河东的统治。同年秋,李渊又派李世民率兵东出潼关,将已称郑王的王世充包围在洛阳城中。世充派人向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求救,建德率部赴援。李世民率部分唐军在虎牢狙击,建德兵败被俘,王世充亦出城投降。后来,唐军又镇压了窦建德余部刘黑闼的再次起兵。于是,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相继平定。武德四年,李渊又派唐将李孝恭和李靖率兵平定了盘据江陵的军阀萧铣。武德七年,辅公祏的起兵反唐亦被镇压。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又乘突厥衰乱之际,派兵消灭了拥兵朔方的梁师都。至此,唐朝的统一全国基本完成。
     二、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官制 唐代的中央机构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除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唐初在地主上仍实行州县或郡县两级制。唐太宗曾于贞观十年(636年)按山河形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增至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或观察使等,不定期对所属州县进行巡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完善科举制 唐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主要有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十月开始,至次年三月结束。其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童子、道举等。礼部侍郎为主考官,亦称知贡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考试方法有帖经、诗赋、时务策等。由于唯有进士科加试诗赋,且其录取人数较明经为少,及第入仕后升迁较快,故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科目极多,不定期举行,及第者可直接做官。
     唐朝科举及第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须经吏部主持的铨选,故亦称"释褐试"。
     修订刑律 唐初统治者曾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至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义》一书,共30卷。此书今存,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该书记载《唐律》共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 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笞、杖、徒、流、死5种20等刑名,共502条律文。唐律从各个方面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具有显明的阶级性。但也有很多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规定,其社会性也是不容否定的。因此,它被誉为中华法系的代表。
     改进府兵制 唐朝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全国共有折冲府640多个,关中地区就有261个,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府兵由均田农民中的丁壮充任,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征调要由中央兵部下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以后,才能成行。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
     继续推行均田制 唐代均田制规定:16至20岁的中男和20至59岁的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60岁以上的老男和残废者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30亩。工商业者和官户的受田减百姓之半。僧人、道士受田30亩,尼姑、女冠20亩。妇女、部曲和奴婢均不受田。 有爵位的贵族、任职的官僚和勋官亦可按爵位、官品和勋级的高低受不同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和公廨田。官僚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买卖,百姓的永业田在家人死亡而无力丧葬或由狭乡迁往宽乡者,亦可出卖。
     颁定租庸调制 唐代租庸调规定;丁男每年缴租粟2石,户调帛2丈、绵3两或布2.5丈、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折绢3尺或布3.75尺,是为庸,亦称"输庸代役"。
     由于以上措施的相继施行,使唐初的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三、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埋伏兵力,杀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取了太子地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唐初统治集团内部以李世民为首的进步势力和以唐高祖和李建成、李元吉代表的保守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政治斗争。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玄门之变与封建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没有什么性质上的不同,看不出什么民主、进步倾向战胜专制和腐巧倾向的必然性的历史趋势。
     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几天,唐高祖李渊即把李世民册为太子。同年八月,高祖又主动让帝位给太子,自己则当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在位共二十三年。在此期间,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遂使社会秩序清平安定,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昌盛,国防力量日益强大,民族关系融洽和睦,人们遂将贞观时期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贞观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即虚心纳谏,任人唯贤,重用学士、盛奖科举,重视立法、执法分允,轻徭薄赋、崇尚节俭,继续均田、大兴义仓。而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则采取"爱之如一"、和亲友好以及恩威并重和保卫边防等政策。遂使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因此,可以说贞观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
     但贞观之治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决不是由哪个杰出人物的个人意志决定的。首先,这是唐太宗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的结果;是隋末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应;唐高祖武德年间建立的各项制度也为"贞观之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不能把贞观之治完全归结为唐太宗一人的功劳。
     另外,唐太宗虽为一代名君,但也有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正如他在临死前所说:"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这说明他在贞观年间的所作所为,并非均为善政,仍带有封建帝王的劣根性。因此,决不能对他一概肯定。
     五、武则天与"武周革命"
     唐高宗的统治与武则天的临朝称制 唐太宗死后,他的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之初,继续执行高祖、太宗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但由于后来武则天的入宫,遂使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人。其父武士 在唐初曾任工部尚书等职。贞观年间曾被纳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太宗死后,入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再次入宫,被立为昭仪。第二年又被立为皇后,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其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
     徐敬业扬州起兵与武则天改唐建周 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后不久,坐事贬官的徐敬业等人在扬州召募十多万人,以匡复唐室、拥立唐中宗为号召,讨伐武则天。由于仓促起兵,准备不周,很快便被平定。四年以后,唐宗室李贞父子又起兵叛乱,但很快亦被平定。 与此同时,武则天又开告密之门,并重用酷吏,大杀反对派,造成了严重的恐怖气氛。天授元年(690年),她在认为时机成熟之时,遂改唐建周,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在当政的数十年间大致有以下政绩:
     第一,大开科举,创设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武举和南选,故选拔了一大批如李昭德、魏元忠、狄仁杰、姚崇、娄师德、郭元振等著名的文臣武将。
     第二,派兵深入西域地区,驱逐了吐藩势力,收复了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等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并巩固了唐在西域的统治。
     第三,重视农业生产。她曾"劝农桑,薄赋徭",组织人力编写《兆人本业记》,指导农业生产,并把"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对地方官陟黜的重要标准,因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武则天曾通过修订《姓氏录》和大开科举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庶族官员地位,抑制了门阀士族,符合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但武则天生活较为奢侈,酷刑滥杀,肆意佞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政治生活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是其不足。
     五王政变与还政于唐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重弥留,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阴谋作乱,宰臣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崔玄日韦 和袁恕己等五人率羽林军入宫,杀死"二张",拥立中宗即位,逼迫武则天还政于唐,是为"五王政变"。次年,武则天崩。
     六、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在复位后的第六年即被韦皇后和其女安乐公主毒死,温王李重茂被立以为帝,韦后临朝称制。不久,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扶睿宗即位。这时,太平公主又野心膨胀,企图以羽林军作乱,诛杀太子李隆基,攀登女皇之位。景云元年(712年),唐睿宗让帝位于太子李隆基,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先发制人,一举歼灭了太平公主集团。次年,改元开元。在开元29年期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遂使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人们誉为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即把唐中宗和唐睿宗时由于韦后和安乐、太平公主等人的卖官鬻爵和结党营私而形成的冗官冗员,大力削减,"十去其九";又严厉制裁了一批贪官污吏,不仅澄清了吏治,而且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唐玄宗即位后,相继把富有政治才干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任为宰相,又特别注意官吏的选任,虚心纳谏,故刷新了政治,改革了不少弊政。
     固定地税户税,整顿赋税制度。开元初年,唐玄宗把贞观初年设立的义仓改为地税,又把唐初时征时停的户税固定下来,遂使国家的赋税收入,大为增加。
     整顿户籍,搜刮隐户。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任命宇文融为括户劝农使,检刮逃户和籍外占田,括获客户80余万,得客户钱数百万贯。
     变府兵为募兵,改革军制。唐高宗以后,由于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均田农民大量逃亡,府兵兵源日益枯竭。为了适应巩固边防和大开边功的需要,唐玄宗遂改用召募的办法,组建宿卫京师的"弓广 骑"和戍守边防的兵防健儿,极大地提高了唐朝的军事力量,收到了"人赖其利,中外获安"的效果。在此期间,唐玄宗还相继在北、东、西南和西北地区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和经略使,使唐的武功达到鼎盛时期,疆域也比前大为扩大。
     但开元年间唐玄宗是用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来增加国家收入的,故"府库虽丰,闾阎因矣。"加之开元后期唐玄宗懒于政事,重用奸佞,对改变军制以后所形成的"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未能进行适时调整,因而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正在加剧,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政治危机。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经济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先后攻陷东西两京,战事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才被平定,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由盛变衰,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第一,均田制的破坏是这次叛乱发生的经济原因。自高宗以后,由于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失去了大量征税的土地,也失掉了大量可供役使的农民。这样,大土地占有者就必然会和中央政府发生尖锐矛盾。于是,这部分势力自然也就成了安史叛乱的社会基础。安史之乱正是在大土地私有者的积极支持下发生的。
     第二,府兵制的破坏和节度使的设立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军事原因。如上所述,由于募兵制的兴起和节度使的设立,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这就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天宝年间,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骄奢淫佚,为安史之乱提供了可乘之机。唐玄宗在天宝年间懒于政事,贪图享乐,宠信宦官高力士和奸相李林甫及杨国忠等,致使吏治大坏,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安史之乱由此发生。
     第四,安禄山的奸诈狡猾和阴险毒辣,则是安史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史之乱的经过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亲率蕃汉兵15万从范阳南下,并顺利攻占东都洛阳。不久,又派兵攻克潼关,直趋长安。唐玄宗仓慌西逃,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了杨贵妃,是为马嵬驿之变。接着,太子李享率部分禁军北上,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召回西北驻军,又引来回纥骑兵,开创了平叛战争的新局面。这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乘机收复长安、洛阳,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之中。由于不信任率军将领,故以宦官鱼朝恩任官军统帅,致使军令不一,兵心涣散,师久无功。当史思明率叛军赴援之时,官军遂一朝溃散。史思明入邺城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但在攻占洛阳和西进关中途中,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唐代宗李豫即位以后,派兵收复了洛阳,史朝义穷促自杀,叛军将帅相继投降。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的影响 第一,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南方的战事较少,故使唐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了江淮地区。
     第二,吐蕃乘安史之乱和西北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右和西域地区,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西北边患。
     第三,酿成了藩镇割据之祸。安史乱后,唐王朝将安史降将李宝臣、李怀仙和田承嗣分别封为成德、幽州和魏博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后来,为了以方镇制方镇,又在内陆遍设方镇,终于酿成了兵连祸接的藩镇割据。
     二、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第一,由于节度使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上所述,唐王朝为了苟且偷安和以方镇制方镇,不但设立了为祸最烈的"河北三镇",并于内陆遍设方镇,致使藩镇的数量增至数十个之多。
     第二,由于节度使权力的恶性膨胀。安史乱后,割据藩镇在王权衰弱之际,“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俨然成了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这是藩镇割据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节度使拥有的牙兵牙将是导致藩镇割据最直接的因素。安史乱后,魏博镇的"外宅男",徐州镇的"银刀"、"雕旗",淮西镇的"骒子军"等牙兵牙将,有时可操纵局势,变易主帅,助纣为虐,遂使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藩镇割据的经过 从唐德宗开始,藩镇割据大致经历了传子制之争、泾原兵变和淮西之役等三个阶段。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为留后,实行藩镇传子。德宗不允,战事遂起。李惟岳虽兵败被杀,但因在瓜分成德领地时,诸将不服,幽州朱滔又联合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和淮西李希烈等再次举兵叛乱。
     建中四年,李希烈围襄城,唐德宗急忙抽调泾原兵五千人赴援。由于没有赏赐出界钱粮及犒师饭菜粗粝,泾原兵士哗变,并推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帅,将德宗包围在奉天(今陕西乾县)城中达一月之久,后被入关赴援的神策军将李晟率部平定。朱滔等人亦相继表示归顺朝廷,由传子制之争引起的藩镇叛乱至此平息。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出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淮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三、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由宰相杨炎创立的一个新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两税法产生的原因 第一,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的结果。
     第二,是唐后期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映。
     第三,唐前期实行过的户税和地税为两税法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两税法的内容 据《旧唐书?杨炎传》载,两税法的内容大致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必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其中"量出以制入"(即财政预算)、"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户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即地税)和"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即两税征收的方法和时间)当为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两税法和意义 第一,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即按田亩和资产征税,它比按丁口征税的租庸调制较为合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赋税负担。
     第二,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和纳税面,使拥有资产和田地的贵族官僚和商客贾人等都须缴纳两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三,两税法简化了征税名目,制止了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安史乱后,江淮地区逐渐成了唐王朝的经济重心。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南方的户口比前大为增加。其次,水利建设共有40多处,居全国之首。复次,粮食产量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提高,以致三吴地区有"机杼耕稼衣食半天下"之说。五代以后,遂有"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这就使唐代的社会生产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业发展的新阶段 唐后期出现的柜坊和飞钱是商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柜坊亦称钱柜,为收存钱物之处,凭信物可随时支付,存钱物者要给柜坊主人交付一定的柜租。
     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汇兑制度,可避免长途携带钱币的不便和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既是唐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宦官与朝官之争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
     永贞革新 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 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六、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在这次党争中,对立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是非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在作相武宗时的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他的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是其一失。

第三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
     突厥是匈奴的别支,姓阿史那氏,兴起于北魏末年。六世纪中叶,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率领下,大破柔然,正式建立政权,势力从今阿尔泰山之阳扩大到今蒙古草原一带。至六世纪末期,即隋朝建立之初,突厥政权分裂为东、西二部。
     开皇十九年(599年),厥都蓝可汗与其弟突利可汗相互攻战,突利兵败降隋,隋文帝将其封为启民可汗。都蓝死后,启民尽有厥故地,与隋和好。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继立,始对隋取敌对态度。
     唐朝建立之初,由于国力不足,故向其称臣,又岁送金帛子女,讨其欢心。但厥可汗却"求诸无厌"(《通典》卷197《边防·突厥上》),且连年发兵进扰。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可汗率兵进至渭水便桥之北,在刚刚继位的唐太宗的沉着应对下,才被迫退兵。贞观三年(629年),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和积极准备后,唐太宗命李靖和李勣等将率众分道大举出击。次年,颉利兵败被俘,厥亡。
     西突厥建立后,历代可汗亦大肆用兵,开拓疆宇,东至今阿尔泰山,西至今咸海,均为其占据,并称霸西域,严重阻碍了中西交通。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任雅相等出兵西域,在伊丽水(今伊犁河)和碎叶水(今中亚楚河)一带,将其击败,西突厥亡。
     二、唐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西域即今我国的新疆一带,从西汉开始,就同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友好交往。隋末唐初,西域地区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王国,但均受西突厥控制。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率兵进驻西域。次年,高昌降,唐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于此。此后,又相继占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地,并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都督府,故称"安西四镇"。从此,西域同中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龟兹,唐一度废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692年),唐又收复安西四镇。安史乱后,吐蕃又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直至唐亡。
     三、唐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兴起于六世纪时期。唐初,居住在雅陇河谷(今西藏穷结境内)的雅陇部落首领松赞干布(亦称弃宗弄赞、弃农赞)统一了吐蕃各部,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开创了吐蕃发展的新阶段。贞观十四年(641年),在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唐太宗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又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使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亲密。但在此期间,唐蕃统治者之间也为争夺西域和小勃律、石堡城等地发生过多次战争,互有胜负。
     安史乱后,吐蕃乘唐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石和西域地区,并曾一度攻陷了唐都长安。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吐蕃遣使请和,于是双方在逻些建"唐蕃会盟碑"(亦称"长庆会盟碑"),今存拉萨大招提寺,体现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九世纪以后,吐蕃内乱迭兴,势力衰弱。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义潮率河西走廊十一州民众,起义归唐。吐蕃境内的" 末"(即奴隶)亦纷纷起义,吐蕃政权终于瓦解,西藏地区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西域地区亦渐被回鹘所占领。
     四、唐与南诏的关系
     南诏是乌蛮族在今云南地区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唐初,在洱海地区存有六诏(即六个部落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位于最南端的蒙舍诏统一了其余五诏,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并与唐保持友好关系。天宝年间,由于唐朝边将贪暴苛求,双方关系破裂,唐对南诏的两次用兵,均遭失败。南诏亦归附吐蕃,以求发展。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由于不堪吐蕃的奴役剥削,又向唐遣使求和,于是双方订立盟约,复归于好。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以后,南诏统治者为了掠夺财富,曾向唐发动过多次战争,曾一度攻陷成都,掠夺了大量人力、财物。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却从未中断,南诏社会的发展,无不受到汉族地区的深刻影响。
     五、唐与渤海的关系
     渤海国是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粟末部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早在武周时期,粟末就与唐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粟末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国至此建立,并统属于唐。渤海与唐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因此,渤海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最为巨大,时有"疆理号重海,车书本一家"(《全唐诗》卷583载温庭筠《送渤海王子》)之称。

第四节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
     唐与高丽的关系 高丽是朝鲜半岛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都城平壤(亦称长安城)。由于高丽统治者从魏晋南北朝占据辽东以后,时时还在窥视辽西地区,经常引起边界争端,故在隋文帝开皇末年,"朝野皆以辽东为意"(《隋书》卷75《刘炫传》)。隋炀帝曾于大业八年(612年)、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接连三次兴起辽东之役,都是为了收复辽东失地,但均遭失败。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大臣泉盖苏文弑杀其王高武,又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遣使向唐求救。唐太宗遂于贞观十八年亲率大军,征讨高丽。亦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还。总章元年(668年),唐高宗乘高丽内乱之机,派兵对高丽实施南北夹击,终于攻占平壤,高丽亡。
     唐与百济的关系 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都城泗(今韩国扶余),在三国中势力最小,但却经常依附高丽,侵掠新罗。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以百济阻挠新罗使者入唐为由,派大将苏定方率大军十万,攻入泗城,灭亡百济。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今韩国庆州)。新罗曾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唐高祖曾册其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新罗王。高丽亡后,新罗王金法敏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唐仍封其为鸡林州都督新罗王,且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如新罗的都城平壤就是模仿长安城修建的,官制亦仿照唐朝。新罗派遣入唐的留学生也络绎不绝,不少人考中了“宾贡进士”。崔致远不但考中进士,而且长期在唐朝做官,著有《桂苑笔耕集》,保存了很多唐代史料。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古称倭国,同唐朝经常保持友好交往。其友好交往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据统计,有唐一代,日本的遣唐使先后有十三次之多,每次来华的均在百人以上,最多可达650多人。随同遣唐使来华的既有"大使"、"副使"等政府代表,也有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通过友好访问或留学长安,把唐代的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影响。如日本文武天皇时所修建的平安京(京都)、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和《大宝律令》等,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其中留学生晁衡(即阿陪仲麻吕)就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外,日本先后来华的僧人亦有八人,被称"入唐八家",他们是最橙、空海、常晓、圆仁、圆行、圆珍、惠运、宗睿等。他们在日本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鉴真和尚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几经曲折,始达日本,并在奈良东大寺建坛授法,又建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唐的建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唐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唐与林邑的关系 唐时林邑即今越南中南部,唐前期曾多次遣使入唐,先后送来的贡物有驯象、五色带、朝霞布、火珠、五色鹦鹉、真珠、沈香等。唐后期,林邑改称环王国,仍与唐保持着友好交往。
     唐与真腊的关系 唐时真腊即今柬埔寨,唐前期即通使往来。唐中宗神龙以后,分为南北二部,北称陆真腊,南称水真腊,均与唐友好交往,使节往来不绝。
     唐与骠国的关系 唐时骠国即今缅甸,唐德宗贞元年间曾遣使入唐,送来骠国乐,"凡二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唐会要》卷100《骠国》),曾对唐的音乐发生了重大影响。
     唐与师子国的关系 唐时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因善养狮子而得名,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始遣使入唐。天宝以后,双方的商品贸易日渐密切,商船抵达广州者逐渐频繁,其船亦比其他国家为大,以致在唐人李肇《国史补》中亦有称道。
     唐与天竺的关系 唐时天竺即今印度,贞观时即与唐遣使通好。唐太宗亦派使者王玄策三次使印,给天竺人留下深刻印象。唐朝的名僧玄奘、义净相继西行取经,先后到达天竺,取回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教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天竺的建筑、医学、音乐(天竺乐)、舞蹈等也都对唐发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纸张和造纸术也在这时传入天竺,促进了天竺文化的发展。
     四、唐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的关系
     唐与波斯的关系 唐时波斯即今伊朗,唐太宗贞观末年遣使入唐。唐高宗龙朔年间,波斯因受大食侵扰,波斯王卑路斯又遣使入唐求救,唐高宗遂于其地置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后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相继入唐,均客死中土,其东部亦被大食占领。开元、天宝年间,波斯西部部众犹与唐往来,其国医药也大量传入唐朝。许多波斯商人亦来华经商,足迹遍及长安、扬州、广州等地。中国的丝绸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入波斯,并经此远销西方。
     唐与大食的关系 唐时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遣使入唐。后来,使者又相继入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将高仙芝曾在怛罗斯与大食作战失败,被俘兵士曾将中国的丝织、造纸术等传入大食,由此又传入西亚、欧洲。后双方又言归于好。安史乱后,唐曾借大食兵收复两京。在此期间,大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入唐经商者络绎不绝,不少人久居不归,促进了唐与大食的经济交流。
     唐与拂菻的关系 唐时拂菻古称大秦,即今罗马,唐以前即通过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中国的丝绸尤其受到罗马皇帝和贵族的喜爱。入唐以后,两国的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以致中国的丝绸被拂菻商人运至海中,常与安息诸蕃"交市"(《通典》卷193《边防·大秦》)。拂菻的杂技、医术等亦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第五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第一,统治集团的昏庸腐化。
     唐宣宗以后,虽牛李党争暂告平息,但专权宦官与朝官之争又趋激烈,并势同水火。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或尽情享乐,不理朝政,或肆意聚敛,卖官鬻爵。致使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吏治大坏。
     第二,广大农民的极端贫困。
     唐后期由于钱重物轻,广大农民的两税负担大为增加。加之统治者又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特别是盐税的增加,又给广大农民加重了赋税负担。多数地方官贪婪残暴,对农民进行残酷压榨,致使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二、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浙东裘甫起义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地区爆发了以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相继攻占了象山、剡县、唐兴等地,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太平"。后因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裘甫又采取了"据险自守"的保守策略,终于在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被唐安南都护王式所镇压。
     桂林戍兵起义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由于南诏不断侵扰安南,唐王朝遂选募徐州军士3000人往邕州(治今广西南宁)防守,并说三年一代。但至咸通九年,戍守已逾六载,徐泗节度使崔彦曾仍要戍兵再守一年。于是驻守桂林的800戍兵遂在庞勋的率领下,结队北返,穷苦农民争相参加,很快便发展到20多万,并连下宿州、徐州,又打败了前来镇压的7万唐兵,大有向淮南挺进之势。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派人招降,庞勋误中诡计,"息兵待命"。于是,唐军乘机向起义军发动围剿,加之起义军宿州守将张玄稔倒戈叛乱,至咸通十年终被镇压。
     王仙芝、黄巢起义 王仙芝、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爆发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起义初期,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河南、山东和淮南很多州县,多次击败了唐军的围追堵截。乾符三年底,当起义军兵临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城下后,由于王仙芝经不起蕲州刺史裴渥的引诱,企图接受官告,叛离起义,遂与黄巢分道扬镳。王仙芝后被唐招讨副使宋威所杀,余众由尚让率领,北上与黄巢会合,黄巢兵力大振,遂号称"冲天大将军",并建立了临时政权。
     乾符五年,黄巢鉴于中原地区唐军兵力雄厚,遂决定挺进江南,并从衢州开700里山路,进入福建,并一路连克福州、广州。不久,黄巢又率兵北上,攻占了长江中下流十多个州县,兵力多至20余万。广明元年(880年),又一举攻占东都洛阳。接着,又克长安,并建立大齐政权。这时,唐王朝却调集众兵,又召来沙陀骑兵,对长安实施围攻。加之起义军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降唐,黄巢遂于中和三年(883年)率部撤出长安,经蓝田向河南退却。次年六月,起义军连遭失败,黄巢在泰山狼虎谷自刎而死,起义失败。
     三、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历时十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地区最广和声势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第二,这次起义彻底摧毁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起到了改朝换代的革命作用。
     第三,起义领袖以"天补均平大将军"为称号,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的愿望,标志着农民群众反封建斗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人认为隋文帝代周建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又大力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迅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帝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后来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应予充分肯定。但有人却认为隋文帝在灭陈以后,由于由俭变奢,恣意享乐;听信谗言,重用奸佞;又严刑峻法,淫刑滥杀,制造冤狱,诛除功臣,废立太子,终于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其严重过失也是不能抹煞的。
     四、隋炀帝其人及其评价
     隋炀帝其人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因在其母独孤皇后和大臣杨素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隋文帝死后,即帝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共14年,大致共作了以下几件事情,即在大业元年(605年)曾役使200多万民夫,营建了一座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又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期间,先后修建了一条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组成的南北大运河。又三次北巡,先后到达了厥牙帐,与启民可汗握手言欢。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又巡行河西,到达了河西重镇张掖,并在西域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从大业元年开始,他又沿通济渠和邗沟,乘龙舟三游江都。大业三年和六年,炀帝又两次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求访异俗";从大业八年(612年)开始,隋炀帝又先后三伐高丽。
     隋炀帝评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隋炀帝生性残酷,弑父杀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又穷兵黩武,三征高丽,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促而亡。因此,隋炀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近年来有人却认为对隋炀帝应具体分析,不应一概否定。他的营建东都,从政治上加强了隋王朝对中原和关东地区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他的修建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遗惠后代,其功可纪;他巡行突厥和河右,加强了隋朝和突厥及西域地区的友好关系。他的三伐高丽,事出有因,不可一概斥之为侵略战争,而是带有收复失地的正义性质。总之,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决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一、隋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隋末农民大起义主要是由隋炀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暴政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政治上的残酷暴虐 拒谏饰非是隋炀帝在政治上的一大错误。他曾对大臣虞世基说:"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能置之地上。"(《通鉴》卷182,大业九年八月)高颖和贺若弼等骨鲠大臣相继以直言见杀,而虞世基、宇文述等一批奉迎拍马之徒遂麕集左右,政治日坏。另外,隋炀帝又生性残酷,淫刑滥杀,不仅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经济上的肆意掠夺 隋炀帝是个穷奢极欲而又好大喜功的封建帝王。他在营建东都和三游江都之时极尽铺张,对人力、财力的挥霍浪费,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又为了向西域和诸蕃酋长夸耀富强,于每年正月在洛阳盛演百戏,以布帛缠绕街旁树木,所供酒食亦不取值。于是财政开支与日俱增。为了填补财政支出,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租赋之外,一切征敛",甚至"逆折十年之租"(《隋书·食货志》)。另外,他又滥用民力,大兴土木,频繁征辽,督役过急,故繁重的徭役、兵役成了广大农民最为沉重的负担,把人民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长白山王薄首义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于是,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山东地区则成为起义的策源地。
     杨玄感起兵与农民起义的进一步发展 大业九年(613年),当隋炀帝二伐高丽之时,大贵族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叛乱,进攻东都洛阳。迫使隋炀帝从辽东前线回师,将其镇压,杨玄感兵败自杀。但在此前后的农民起义却更加高涨,隋王朝已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支农民起义主力军的形成与发展 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起义军兴起于大业七年(611年),领导人是原隋朝的法曹小吏翟让,迅速发展到万余人,活跃于中原一带。后来,经人荐引,李密又加盟其间,并布署大海寺之战,围歼了隋将张须陀部,又相继攻占了兴洛仓和回洛仓,瓦岗军急骤增至几十万人。于是,翟让遂把领导权让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大业十三年冬,李密袭杀翟让。次年,又力排众议,率部狙击在江都弑杀了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部,使瓦岗军受到重创。接着,把持了洛阳政权的王世充乘机出军,瓦岗军大败,兵马损失殆尽。李密只得入关降唐,被任光禄卿之职。李密嫌封官太小,遂以招集瓦岗旧部为名,率部出关,行至桃林,又欲叛唐而去,被唐将盛彦师所杀。至此,瓦岗军彻底失败。
     河北起义军的领导人是窦建德,农民出身。曾先后随孙安祖和高士达在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起义。孙、高二人死后,建德遂收合余众,攻占了河北很多州县,起义队伍发展到十多万人。大业十三年(617年),他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次年,又建国号夏,改称夏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唐将李世民率兵包围洛阳,王世充派人向建德求救。建德率众赴援,被唐军在虎牢击败,建德被俘,后送斩长安。次年秋,建德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尽复夏国故地。但至武德六年,亦被镇压。
     江淮起义军是活跃在东南地区的主力部队,领导人是杜伏威和辅公祏。他们率众击败了隋将陈稜部后,遂以丹阳(今江苏南京)为根据地,尽有江淮地区。唐朝建立后,杜伏威亲赴长安,向唐投降。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继续坚持起义大旗。次年,亦被唐军所镇压。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这次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打垮了以隋炀帝为首的暴虐政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
     第二,这次起义给了唐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迫使其不得不改变隋末赋役繁重的局面,使广大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社会经济也得以较快发展。
     第三,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以门阀士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封建剥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


     第十四章 唐朝(618-907)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的,其间共传21帝,907年灭亡,立国共289年。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可将唐朝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晋阳起兵与唐朝建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和晋阳宫副监装寂及晋阳县令刘文静等人的支持和协助下,招募兵马,杀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从晋阳起兵,沿汾水河谷南下,直趋关中。同年十一月,攻克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次年五月,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的消息传来后,李渊遂登极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仍都长安。
     统一全国 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派其子李世民率军首先歼灭了盘据金城的军阀薛举和薛仁杲父子。次年,又利用凉州李轨集团的内部矛盾,将其吞并,取得了河西五郡。武德三年,李世民又统兵消灭了了割据马邑的刘武周,恢复了唐对河东的统治。同年秋,李渊又派李世民率兵东出潼关,将已称郑王的王世充包围在洛阳城中。世充派人向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求救,建德率部赴援。李世民率部分唐军在虎牢狙击,建德兵败被俘,王世充亦出城投降。后来,唐军又镇压了窦建德余部刘黑闼的再次起兵。于是,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相继平定。武德四年,李渊又派唐将李孝恭和李靖率兵平定了盘据江陵的军阀萧铣。武德七年,辅公祏的起兵反唐亦被镇压。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又乘突厥衰乱之际,派兵消灭了拥兵朔方的梁师都。至此,唐朝的统一全国基本完成。
     二、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官制 唐代的中央机构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除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唐初在地主上仍实行州县或郡县两级制。唐太宗曾于贞观十年(636年)按山河形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增至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或观察使等,不定期对所属州县进行巡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完善科举制 唐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主要有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十月开始,至次年三月结束。其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童子、道举等。礼部侍郎为主考官,亦称知贡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考试方法有帖经、诗赋、时务策等。由于唯有进士科加试诗赋,且其录取人数较明经为少,及第入仕后升迁较快,故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科目极多,不定期举行,及第者可直接做官。
     唐朝科举及第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须经吏部主持的铨选,故亦称"释褐试"。
     修订刑律 唐初统治者曾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至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义》一书,共30卷。此书今存,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该书记载《唐律》共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 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笞、杖、徒、流、死5种20等刑名,共502条律文。唐律从各个方面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具有显明的阶级性。但也有很多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规定,其社会性也是不容否定的。因此,它被誉为中华法系的代表。
     改进府兵制 唐朝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全国共有折冲府640多个,关中地区就有261个,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府兵由均田农民中的丁壮充任,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征调要由中央兵部下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以后,才能成行。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
     继续推行均田制 唐代均田制规定:16至20岁的中男和20至59岁的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60岁以上的老男和残废者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30亩。工商业者和官户的受田减百姓之半。僧人、道士受田30亩,尼姑、女冠20亩。妇女、部曲和奴婢均不受田。 有爵位的贵族、任职的官僚和勋官亦可按爵位、官品和勋级的高低受不同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和公廨田。官僚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买卖,百姓的永业田在家人死亡而无力丧葬或由狭乡迁往宽乡者,亦可出卖。
     颁定租庸调制 唐代租庸调规定;丁男每年缴租粟2石,户调帛2丈、绵3两或布2.5丈、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折绢3尺或布3.75尺,是为庸,亦称"输庸代役"。
     由于以上措施的相继施行,使唐初的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三、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埋伏兵力,杀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取了太子地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唐初统治集团内部以李世民为首的进步势力和以唐高祖和李建成、李元吉代表的保守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政治斗争。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玄门之变与封建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没有什么性质上的不同,看不出什么民主、进步倾向战胜专制和腐巧倾向的必然性的历史趋势。
     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几天,唐高祖李渊即把李世民册为太子。同年八月,高祖又主动让帝位给太子,自己则当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在位共二十三年。在此期间,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遂使社会秩序清平安定,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昌盛,国防力量日益强大,民族关系融洽和睦,人们遂将贞观时期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贞观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即虚心纳谏,任人唯贤,重用学士、盛奖科举,重视立法、执法分允,轻徭薄赋、崇尚节俭,继续均田、大兴义仓。而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则采取"爱之如一"、和亲友好以及恩威并重和保卫边防等政策。遂使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因此,可以说贞观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
     但贞观之治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决不是由哪个杰出人物的个人意志决定的。首先,这是唐太宗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的结果;是隋末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应;唐高祖武德年间建立的各项制度也为"贞观之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不能把贞观之治完全归结为唐太宗一人的功劳。
     另外,唐太宗虽为一代名君,但也有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正如他在临死前所说:"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这说明他在贞观年间的所作所为,并非均为善政,仍带有封建帝王的劣根性。因此,决不能对他一概肯定。
     五、武则天与"武周革命"
     唐高宗的统治与武则天的临朝称制 唐太宗死后,他的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之初,继续执行高祖、太宗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但由于后来武则天的入宫,遂使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人。其父武士 在唐初曾任工部尚书等职。贞观年间曾被纳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太宗死后,入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再次入宫,被立为昭仪。第二年又被立为皇后,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其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
     徐敬业扬州起兵与武则天改唐建周 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后不久,坐事贬官的徐敬业等人在扬州召募十多万人,以匡复唐室、拥立唐中宗为号召,讨伐武则天。由于仓促起兵,准备不周,很快便被平定。四年以后,唐宗室李贞父子又起兵叛乱,但很快亦被平定。 与此同时,武则天又开告密之门,并重用酷吏,大杀反对派,造成了严重的恐怖气氛。天授元年(690年),她在认为时机成熟之时,遂改唐建周,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在当政的数十年间大致有以下政绩:
     第一,大开科举,创设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武举和南选,故选拔了一大批如李昭德、魏元忠、狄仁杰、姚崇、娄师德、郭元振等著名的文臣武将。
     第二,派兵深入西域地区,驱逐了吐藩势力,收复了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等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并巩固了唐在西域的统治。
     第三,重视农业生产。她曾"劝农桑,薄赋徭",组织人力编写《兆人本业记》,指导农业生产,并把"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对地方官陟黜的重要标准,因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武则天曾通过修订《姓氏录》和大开科举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庶族官员地位,抑制了门阀士族,符合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但武则天生活较为奢侈,酷刑滥杀,肆意佞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政治生活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是其不足。
     五王政变与还政于唐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重弥留,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阴谋作乱,宰臣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崔玄日韦 和袁恕己等五人率羽林军入宫,杀死"二张",拥立中宗即位,逼迫武则天还政于唐,是为"五王政变"。次年,武则天崩。
     六、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在复位后的第六年即被韦皇后和其女安乐公主毒死,温王李重茂被立以为帝,韦后临朝称制。不久,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扶睿宗即位。这时,太平公主又野心膨胀,企图以羽林军作乱,诛杀太子李隆基,攀登女皇之位。景云元年(712年),唐睿宗让帝位于太子李隆基,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先发制人,一举歼灭了太平公主集团。次年,改元开元。在开元29年期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遂使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人们誉为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即把唐中宗和唐睿宗时由于韦后和安乐、太平公主等人的卖官鬻爵和结党营私而形成的冗官冗员,大力削减,"十去其九";又严厉制裁了一批贪官污吏,不仅澄清了吏治,而且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唐玄宗即位后,相继把富有政治才干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任为宰相,又特别注意官吏的选任,虚心纳谏,故刷新了政治,改革了不少弊政。
     固定地税户税,整顿赋税制度。开元初年,唐玄宗把贞观初年设立的义仓改为地税,又把唐初时征时停的户税固定下来,遂使国家的赋税收入,大为增加。
     整顿户籍,搜刮隐户。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任命宇文融为括户劝农使,检刮逃户和籍外占田,括获客户80余万,得客户钱数百万贯。
     变府兵为募兵,改革军制。唐高宗以后,由于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均田农民大量逃亡,府兵兵源日益枯竭。为了适应巩固边防和大开边功的需要,唐玄宗遂改用召募的办法,组建宿卫京师的"弓广 骑"和戍守边防的兵防健儿,极大地提高了唐朝的军事力量,收到了"人赖其利,中外获安"的效果。在此期间,唐玄宗还相继在北、东、西南和西北地区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和经略使,使唐的武功达到鼎盛时期,疆域也比前大为扩大。
     但开元年间唐玄宗是用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来增加国家收入的,故"府库虽丰,闾阎因矣。"加之开元后期唐玄宗懒于政事,重用奸佞,对改变军制以后所形成的"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未能进行适时调整,因而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正在加剧,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政治危机。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经济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先后攻陷东西两京,战事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才被平定,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由盛变衰,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第一,均田制的破坏是这次叛乱发生的经济原因。自高宗以后,由于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失去了大量征税的土地,也失掉了大量可供役使的农民。这样,大土地占有者就必然会和中央政府发生尖锐矛盾。于是,这部分势力自然也就成了安史叛乱的社会基础。安史之乱正是在大土地私有者的积极支持下发生的。
     第二,府兵制的破坏和节度使的设立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军事原因。如上所述,由于募兵制的兴起和节度使的设立,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这就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天宝年间,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骄奢淫佚,为安史之乱提供了可乘之机。唐玄宗在天宝年间懒于政事,贪图享乐,宠信宦官高力士和奸相李林甫及杨国忠等,致使吏治大坏,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安史之乱由此发生。
     第四,安禄山的奸诈狡猾和阴险毒辣,则是安史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史之乱的经过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亲率蕃汉兵15万从范阳南下,并顺利攻占东都洛阳。不久,又派兵攻克潼关,直趋长安。唐玄宗仓慌西逃,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了杨贵妃,是为马嵬驿之变。接着,太子李享率部分禁军北上,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召回西北驻军,又引来回纥骑兵,开创了平叛战争的新局面。这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乘机收复长安、洛阳,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之中。由于不信任率军将领,故以宦官鱼朝恩任官军统帅,致使军令不一,兵心涣散,师久无功。当史思明率叛军赴援之时,官军遂一朝溃散。史思明入邺城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但在攻占洛阳和西进关中途中,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唐代宗李豫即位以后,派兵收复了洛阳,史朝义穷促自杀,叛军将帅相继投降。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的影响 第一,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南方的战事较少,故使唐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了江淮地区。
     第二,吐蕃乘安史之乱和西北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右和西域地区,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西北边患。
     第三,酿成了藩镇割据之祸。安史乱后,唐王朝将安史降将李宝臣、李怀仙和田承嗣分别封为成德、幽州和魏博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后来,为了以方镇制方镇,又在内陆遍设方镇,终于酿成了兵连祸接的藩镇割据。
     二、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第一,由于节度使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上所述,唐王朝为了苟且偷安和以方镇制方镇,不但设立了为祸最烈的"河北三镇",并于内陆遍设方镇,致使藩镇的数量增至数十个之多。
     第二,由于节度使权力的恶性膨胀。安史乱后,割据藩镇在王权衰弱之际,“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俨然成了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这是藩镇割据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节度使拥有的牙兵牙将是导致藩镇割据最直接的因素。安史乱后,魏博镇的"外宅男",徐州镇的"银刀"、"雕旗",淮西镇的"骒子军"等牙兵牙将,有时可操纵局势,变易主帅,助纣为虐,遂使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藩镇割据的经过 从唐德宗开始,藩镇割据大致经历了传子制之争、泾原兵变和淮西之役等三个阶段。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为留后,实行藩镇传子。德宗不允,战事遂起。李惟岳虽兵败被杀,但因在瓜分成德领地时,诸将不服,幽州朱滔又联合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和淮西李希烈等再次举兵叛乱。
     建中四年,李希烈围襄城,唐德宗急忙抽调泾原兵五千人赴援。由于没有赏赐出界钱粮及犒师饭菜粗粝,泾原兵士哗变,并推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帅,将德宗包围在奉天(今陕西乾县)城中达一月之久,后被入关赴援的神策军将李晟率部平定。朱滔等人亦相继表示归顺朝廷,由传子制之争引起的藩镇叛乱至此平息。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出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淮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三、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由宰相杨炎创立的一个新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两税法产生的原因 第一,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的结果。
     第二,是唐后期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映。
     第三,唐前期实行过的户税和地税为两税法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两税法的内容 据《旧唐书?杨炎传》载,两税法的内容大致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必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其中"量出以制入"(即财政预算)、"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户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即地税)和"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即两税征收的方法和时间)当为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两税法和意义 第一,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即按田亩和资产征税,它比按丁口征税的租庸调制较为合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赋税负担。
     第二,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和纳税面,使拥有资产和田地的贵族官僚和商客贾人等都须缴纳两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三,两税法简化了征税名目,制止了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安史乱后,江淮地区逐渐成了唐王朝的经济重心。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南方的户口比前大为增加。其次,水利建设共有40多处,居全国之首。复次,粮食产量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提高,以致三吴地区有"机杼耕稼衣食半天下"之说。五代以后,遂有"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这就使唐代的社会生产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业发展的新阶段 唐后期出现的柜坊和飞钱是商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柜坊亦称钱柜,为收存钱物之处,凭信物可随时支付,存钱物者要给柜坊主人交付一定的柜租。
     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汇兑制度,可避免长途携带钱币的不便和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既是唐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宦官与朝官之争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
     永贞革新 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 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六、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在这次党争中,对立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是非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在作相武宗时的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他的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是其一失。

第三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
     突厥是匈奴的别支,姓阿史那氏,兴起于北魏末年。六世纪中叶,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率领下,大破柔然,正式建立政权,势力从今阿尔泰山之阳扩大到今蒙古草原一带。至六世纪末期,即隋朝建立之初,突厥政权分裂为东、西二部。
     开皇十九年(599年),厥都蓝可汗与其弟突利可汗相互攻战,突利兵败降隋,隋文帝将其封为启民可汗。都蓝死后,启民尽有厥故地,与隋和好。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继立,始对隋取敌对态度。
     唐朝建立之初,由于国力不足,故向其称臣,又岁送金帛子女,讨其欢心。但厥可汗却"求诸无厌"(《通典》卷197《边防·突厥上》),且连年发兵进扰。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可汗率兵进至渭水便桥之北,在刚刚继位的唐太宗的沉着应对下,才被迫退兵。贞观三年(629年),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和积极准备后,唐太宗命李靖和李勣等将率众分道大举出击。次年,颉利兵败被俘,厥亡。
     西突厥建立后,历代可汗亦大肆用兵,开拓疆宇,东至今阿尔泰山,西至今咸海,均为其占据,并称霸西域,严重阻碍了中西交通。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任雅相等出兵西域,在伊丽水(今伊犁河)和碎叶水(今中亚楚河)一带,将其击败,西突厥亡。
     二、唐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西域即今我国的新疆一带,从西汉开始,就同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友好交往。隋末唐初,西域地区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王国,但均受西突厥控制。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率兵进驻西域。次年,高昌降,唐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于此。此后,又相继占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地,并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都督府,故称"安西四镇"。从此,西域同中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龟兹,唐一度废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692年),唐又收复安西四镇。安史乱后,吐蕃又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直至唐亡。
     三、唐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兴起于六世纪时期。唐初,居住在雅陇河谷(今西藏穷结境内)的雅陇部落首领松赞干布(亦称弃宗弄赞、弃农赞)统一了吐蕃各部,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开创了吐蕃发展的新阶段。贞观十四年(641年),在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唐太宗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又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使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亲密。但在此期间,唐蕃统治者之间也为争夺西域和小勃律、石堡城等地发生过多次战争,互有胜负。
     安史乱后,吐蕃乘唐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石和西域地区,并曾一度攻陷了唐都长安。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吐蕃遣使请和,于是双方在逻些建"唐蕃会盟碑"(亦称"长庆会盟碑"),今存拉萨大招提寺,体现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九世纪以后,吐蕃内乱迭兴,势力衰弱。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义潮率河西走廊十一州民众,起义归唐。吐蕃境内的" 末"(即奴隶)亦纷纷起义,吐蕃政权终于瓦解,西藏地区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西域地区亦渐被回鹘所占领。
     四、唐与南诏的关系
     南诏是乌蛮族在今云南地区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唐初,在洱海地区存有六诏(即六个部落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位于最南端的蒙舍诏统一了其余五诏,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并与唐保持友好关系。天宝年间,由于唐朝边将贪暴苛求,双方关系破裂,唐对南诏的两次用兵,均遭失败。南诏亦归附吐蕃,以求发展。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由于不堪吐蕃的奴役剥削,又向唐遣使求和,于是双方订立盟约,复归于好。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以后,南诏统治者为了掠夺财富,曾向唐发动过多次战争,曾一度攻陷成都,掠夺了大量人力、财物。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却从未中断,南诏社会的发展,无不受到汉族地区的深刻影响。
     五、唐与渤海的关系
     渤海国是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粟末部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早在武周时期,粟末就与唐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粟末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国至此建立,并统属于唐。渤海与唐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因此,渤海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最为巨大,时有"疆理号重海,车书本一家"(《全唐诗》卷583载温庭筠《送渤海王子》)之称。

第四节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
     唐与高丽的关系 高丽是朝鲜半岛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都城平壤(亦称长安城)。由于高丽统治者从魏晋南北朝占据辽东以后,时时还在窥视辽西地区,经常引起边界争端,故在隋文帝开皇末年,"朝野皆以辽东为意"(《隋书》卷75《刘炫传》)。隋炀帝曾于大业八年(612年)、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接连三次兴起辽东之役,都是为了收复辽东失地,但均遭失败。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大臣泉盖苏文弑杀其王高武,又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遣使向唐求救。唐太宗遂于贞观十八年亲率大军,征讨高丽。亦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还。总章元年(668年),唐高宗乘高丽内乱之机,派兵对高丽实施南北夹击,终于攻占平壤,高丽亡。
     唐与百济的关系 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都城泗(今韩国扶余),在三国中势力最小,但却经常依附高丽,侵掠新罗。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以百济阻挠新罗使者入唐为由,派大将苏定方率大军十万,攻入泗城,灭亡百济。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今韩国庆州)。新罗曾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唐高祖曾册其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新罗王。高丽亡后,新罗王金法敏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唐仍封其为鸡林州都督新罗王,且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如新罗的都城平壤就是模仿长安城修建的,官制亦仿照唐朝。新罗派遣入唐的留学生也络绎不绝,不少人考中了“宾贡进士”。崔致远不但考中进士,而且长期在唐朝做官,著有《桂苑笔耕集》,保存了很多唐代史料。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古称倭国,同唐朝经常保持友好交往。其友好交往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据统计,有唐一代,日本的遣唐使先后有十三次之多,每次来华的均在百人以上,最多可达650多人。随同遣唐使来华的既有"大使"、"副使"等政府代表,也有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通过友好访问或留学长安,把唐代的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影响。如日本文武天皇时所修建的平安京(京都)、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和《大宝律令》等,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其中留学生晁衡(即阿陪仲麻吕)就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外,日本先后来华的僧人亦有八人,被称"入唐八家",他们是最橙、空海、常晓、圆仁、圆行、圆珍、惠运、宗睿等。他们在日本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鉴真和尚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几经曲折,始达日本,并在奈良东大寺建坛授法,又建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唐的建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唐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唐与林邑的关系 唐时林邑即今越南中南部,唐前期曾多次遣使入唐,先后送来的贡物有驯象、五色带、朝霞布、火珠、五色鹦鹉、真珠、沈香等。唐后期,林邑改称环王国,仍与唐保持着友好交往。
     唐与真腊的关系 唐时真腊即今柬埔寨,唐前期即通使往来。唐中宗神龙以后,分为南北二部,北称陆真腊,南称水真腊,均与唐友好交往,使节往来不绝。
     唐与骠国的关系 唐时骠国即今缅甸,唐德宗贞元年间曾遣使入唐,送来骠国乐,"凡二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唐会要》卷100《骠国》),曾对唐的音乐发生了重大影响。
     唐与师子国的关系 唐时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因善养狮子而得名,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始遣使入唐。天宝以后,双方的商品贸易日渐密切,商船抵达广州者逐渐频繁,其船亦比其他国家为大,以致在唐人李肇《国史补》中亦有称道。
     唐与天竺的关系 唐时天竺即今印度,贞观时即与唐遣使通好。唐太宗亦派使者王玄策三次使印,给天竺人留下深刻印象。唐朝的名僧玄奘、义净相继西行取经,先后到达天竺,取回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教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天竺的建筑、医学、音乐(天竺乐)、舞蹈等也都对唐发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纸张和造纸术也在这时传入天竺,促进了天竺文化的发展。
     四、唐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的关系
     唐与波斯的关系 唐时波斯即今伊朗,唐太宗贞观末年遣使入唐。唐高宗龙朔年间,波斯因受大食侵扰,波斯王卑路斯又遣使入唐求救,唐高宗遂于其地置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后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相继入唐,均客死中土,其东部亦被大食占领。开元、天宝年间,波斯西部部众犹与唐往来,其国医药也大量传入唐朝。许多波斯商人亦来华经商,足迹遍及长安、扬州、广州等地。中国的丝绸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入波斯,并经此远销西方。
     唐与大食的关系 唐时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遣使入唐。后来,使者又相继入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将高仙芝曾在怛罗斯与大食作战失败,被俘兵士曾将中国的丝织、造纸术等传入大食,由此又传入西亚、欧洲。后双方又言归于好。安史乱后,唐曾借大食兵收复两京。在此期间,大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入唐经商者络绎不绝,不少人久居不归,促进了唐与大食的经济交流。
     唐与拂菻的关系 唐时拂菻古称大秦,即今罗马,唐以前即通过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中国的丝绸尤其受到罗马皇帝和贵族的喜爱。入唐以后,两国的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以致中国的丝绸被拂菻商人运至海中,常与安息诸蕃"交市"(《通典》卷193《边防·大秦》)。拂菻的杂技、医术等亦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第五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第一,统治集团的昏庸腐化。
     唐宣宗以后,虽牛李党争暂告平息,但专权宦官与朝官之争又趋激烈,并势同水火。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或尽情享乐,不理朝政,或肆意聚敛,卖官鬻爵。致使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吏治大坏。
     第二,广大农民的极端贫困。
     唐后期由于钱重物轻,广大农民的两税负担大为增加。加之统治者又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特别是盐税的增加,又给广大农民加重了赋税负担。多数地方官贪婪残暴,对农民进行残酷压榨,致使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二、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浙东裘甫起义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地区爆发了以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相继攻占了象山、剡县、唐兴等地,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太平"。后因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裘甫又采取了"据险自守"的保守策略,终于在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被唐安南都护王式所镇压。
     桂林戍兵起义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由于南诏不断侵扰安南,唐王朝遂选募徐州军士3000人往邕州(治今广西南宁)防守,并说三年一代。但至咸通九年,戍守已逾六载,徐泗节度使崔彦曾仍要戍兵再守一年。于是驻守桂林的800戍兵遂在庞勋的率领下,结队北返,穷苦农民争相参加,很快便发展到20多万,并连下宿州、徐州,又打败了前来镇压的7万唐兵,大有向淮南挺进之势。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派人招降,庞勋误中诡计,"息兵待命"。于是,唐军乘机向起义军发动围剿,加之起义军宿州守将张玄稔倒戈叛乱,至咸通十年终被镇压。
     王仙芝、黄巢起义 王仙芝、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爆发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起义初期,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河南、山东和淮南很多州县,多次击败了唐军的围追堵截。乾符三年底,当起义军兵临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城下后,由于王仙芝经不起蕲州刺史裴渥的引诱,企图接受官告,叛离起义,遂与黄巢分道扬镳。王仙芝后被唐招讨副使宋威所杀,余众由尚让率领,北上与黄巢会合,黄巢兵力大振,遂号称"冲天大将军",并建立了临时政权。
     乾符五年,黄巢鉴于中原地区唐军兵力雄厚,遂决定挺进江南,并从衢州开700里山路,进入福建,并一路连克福州、广州。不久,黄巢又率兵北上,攻占了长江中下流十多个州县,兵力多至20余万。广明元年(880年),又一举攻占东都洛阳。接着,又克长安,并建立大齐政权。这时,唐王朝却调集众兵,又召来沙陀骑兵,对长安实施围攻。加之起义军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降唐,黄巢遂于中和三年(883年)率部撤出长安,经蓝田向河南退却。次年六月,起义军连遭失败,黄巢在泰山狼虎谷自刎而死,起义失败。
     三、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历时十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地区最广和声势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第二,这次起义彻底摧毁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起到了改朝换代的革命作用。
     第三,起义领袖以"天补均平大将军"为称号,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的愿望,标志着农民群众反封建斗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笔记(下)
悟空问答
唐朝历史名词解释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用推理的手法看历史——隋唐持续300年对北齐故地的屠杀串成线
白马驿之祸:9名皇子被勒死,30余位大臣被扔入黄河,唐从此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